?

公共服務視野下河南省西峽縣香菇出口研究

2016-12-21 14:38楊晨光
青春歲月 2016年20期
關鍵詞:出口政府

【摘要】西峽縣雙龍鎮是我國有名的香菇市場和產品信息、價格形成中心。西峽香菇出口量不斷增長,在海外有著廣闊的市場。香菇成為西峽縣菇農致富,提高該縣出口創匯的優勢資源。但西峽香菇在出口中面臨一些問題,如監督體制機制不夠完善,技術性貿易壁壘,缺乏龍頭企業,標準化種植發展不足等,阻礙了香菇資源優勢在國際市場上發揮更大的效益。西峽香菇產業的發展需要政府制定公共政策,提供公共服務,完善監管機制,應對國際技術性貿易壁壘,扶持企業發展,引導菇農進行標準化生產。以提高香菇生產水平,國際競爭力,增加出口量,使菇農獲利增收。

【關鍵詞】西峽香菇;出口;政府

西峽縣是有名的“香菇之鄉”。西峽縣坐落于伏牛山南麓,是河南、湖北、陜西三省的交匯地帶,資源豐富,氣候獨特,區位優勢明顯,是我省的“綠色王國”、“天然藥庫”。西峽縣屬于亞熱帶向暖濕帶過渡地帶,陽光充足,年均溫在15。3℃,平均每年降雨量800毫米左右。如此優越的自然條件為生產出優質的香菇提供了保障。

一、西峽縣香菇出口的現狀

西峽香菇產業以政府為主導,群眾自愿為原則。全縣半數以上農民主要依靠生產香菇及其制成品獲得生活收入。目前,西峽縣農產品的主要出口地有韓國、日本、東南亞等。根據河南省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統計,2014年我省農產品貨值20.93億美元,同比增長12.7%。西峽縣出口香菇及其制成品4.6萬噸,貨值6.5億美元,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36.6%和32.7%。從表1可以看出,從2008年到2012年,除2012年香菇出口因受到國家出口退稅政策等因素的影響比2011年有所下降外,整體呈現增長態勢。其中2011年出口香菇1.7萬噸,出口貨值突破2億。

二、西峽香菇產業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問題

在對西峽香菇市場進行調查研究的過程中,筆者發現西峽香菇產業發展過程中出現了以下這些問題,阻礙了香菇的出口和影響了香菇產品銷售達到利潤最大化:

1、監管體制機制不夠完善

當地香菇銷售企業規模小而分散,監督管理制度都不夠科學規范。在產品質量上,監管模式是最終產品檢驗檢疫,有待轉變為對加工生產過程的全程監控。對于產品來說質量是第一位的,對于食品農產品安全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在西峽香菇產業發展過程中政府對于質量的監管還沒有一套相對完善的體制機制。

2、技術性貿易壁壘

在西峽香菇出口過程中存在著國際技術性貿易壁壘問題。技術性貿易壁壘就是在貿易過程中對交易商品和活動設立一些檢驗、評定程序,和標準法規,這對于保障商品質量安全、人類健康,消費者合法權益是必要的。但由于不同的國家存在技術水平,消費者偏好的差異,內容各異的標準很容易被利用從而形成限制貿易的壁壘。近年來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對我國的食品農產品帶來的挑戰越來越大。香菇易被檢出農藥殘留、二氧化硫和重金屬超標,如西峽菇農有時用燒煤的方法烘干香菇,造成干香菇中殘留二氧化硫。而如今國際技術性法規、評定程序比較復雜,所以國際技術性貿易壁壘已成為西峽香菇發展的障礙。

3、缺乏政府對龍頭企業的扶持

產業鏈形成可以集中各個企業的技術資金優勢,發揮區域優勢,增強整個香菇產業的生產力和競爭力。由于西峽當地缺乏主導帶頭企業,將香菇生產、加工、銷售做大做深,產業鏈短,西峽香菇及其制成品大部分經浙江、福建等地出口的。與利用本地企業相比,會增加出口成本。工業園區建設不到位,不能利用區域集群優勢,沒有形成產業鏈,抗風險能力弱。還需要專業協會制定統一的行業規范。這些最終會影響到香菇的消費。

4、標準化種植需要提高

目前在西峽,標準化生產不夠普及,菇農進行標準化生產的意識不強,他們還沒有體會到標準化生產和非標準化生產帶來的不同效益。還有很多菇農憑借自己的意愿種植,這樣對質量把關不嚴,就易生產出劣質香菇,并且有可能出現劣質香菇和優質香菇混雜的現象。而且當地標準化基地建設投入不足,不夠規范,并不能起到示范作用。這些都有待于政府提供公共服務進行引導和支持。

5、政府應對香菇產業出口發展提供公共服務

筆者認為對于上述在西峽香菇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的改善,需要政府提供公共服務。

建立和完善政府監管責任機制,嚴把質量關。西峽香菇是我國國際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西峽縣是我國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政府要嚴把質量關,促進香菇產品上檔升級,把香菇打造成天然無公害的綠色食品,與國外的銷售渠道對接,開拓國際市場。首先,應該建立涉及整個生產流通環節的質量安全管理法令條律;其次,成立監管機構,明確各個職能部門的職責,加強交流協調,確保監管工作高效;最后,實現生產、加工、銷售等環節的無縫監管。

6、政府應該幫助香菇出口企業積極應對國際技術性貿易壁壘

技術壁壘有很多時候是不了解國外標準導致的,政府要幫助企業了解出口地有哪些標準要求,密切跟蹤其相關的法律法規。例如,出口日本的香菇較多,就要在生產過程中參考日本的標準。要加強國際標準的宣傳工作,提高達標意識。還需要政府的檢驗檢疫部門及時地把新的國際標準信息發布給相關企業,幫助它明白政策導向并提供建議。

7、政府應該支持當地企業發展,加大政府政策優惠扶持力度

政府要鼓勵支持引導當地企業的發展,建好出口加工車間,減免企業所得稅,降低企業費用,建立協調機制和支持機制。推動西峽香菇工業園區的建設,引導與產業相關的企業進入工業園區發展。企業集聚,延伸產業鏈,增強帶動效應。政府對香菇產業增加資金投入,西峽香菇屬于資金密集型行業,需要政府為企業提供融資平臺,出口信用保險、出口信貸提供幫助。要以“打造中部強局,促進中原崛起”為契機,幫助西峽香菇產業引進優秀人才,先進技術服務、設備,及時提供市場信息。形成人才、信息、技術優勢,幫助西峽香菇打造特色產業。市場具有自發性、滯后性、不確定性,需要政府進行宏觀調控,彌補市場自身缺陷。政府要科學規劃,確定引導主導產業的戰略,摸清香菇出口過程的基本情況,找到突破口,重點扶持。

8、政府應該幫助西峽菇農擴大標準化種植規模

政府應該加大對建立標準化生產基地的資金投入,并采用獎勵的方法來引導菇農利用標準化基地進行生產經營,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政府應該幫助他們形成標準化流水線并建立可追溯體系,明確每個環節的責任主體。按照《西峽香菇標準化生產技術規程》實施農業標準化生產。政府應該不斷完善質量安全區域化管理體系,加強綜合服務,對當地菇農進行標準化培訓。

通過以上研究發現,政府對西峽香菇產業在生產環節、產品質量上監管體制不夠完善;國際貿易技術性壁壘成為其出口障礙;西峽香菇標準化生產不夠普及、規范,菇農意識不強,沒有形成標準化生產流水線;缺少龍頭企業。政府應該提供公共服務,幫助西峽香菇產業有效應對貿易壁壘,實行政策優惠,推進標準化生產,加強監督管理。從而幫助西峽香菇產業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 代 ?猛. 西峽縣香菇產業發展研究[D]. 河南大學, 2014.

[2] 劉朝瑞. 西峽香菇產業可持續發展面臨的問題、對策與實踐[J]. 中國食用菌, 2003(6).

[3] 林 ?峰. 出口香菇應加強對“不潔物”污染的控制[J]. 中國檢驗檢疫, 2012(12).

【作者簡介】

楊晨光(1993—),女,漢族,河南南陽人,碩士研究生學歷,單位:中共浙江省委黨校,主要研究方向:行政管理。

猜你喜歡
出口政府
2018年1~2月我國輕工產品主要出口市場統計
2018年1月我國輕工產品主要出口市場統計
2018年前8個月越南天然橡膠出口增長9.2%
省級政府金融權力榜
一張圖看懂政府工作報告中的信息通信
貴州實現縣級以上政府法律顧問全覆蓋
努力找出口
米彎彎的夢里有什么
完形填空三則
某官自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