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寬松貨幣政策給我國影響及發展趨勢研究

2016-12-22 18:47王芃
科學與財富 2016年18期
關鍵詞:解決建議貨幣政策

王芃

摘要:貨幣政策是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隨著改革開放不斷向縱深推進,中國人民銀行已逐漸演變成了國民經濟的重要宏觀調控部門,貨幣政策在宏觀調控中的地位也越來越重要。

關鍵詞:寬松政策;貨幣政策;傳導制度;匯率制度;解決建議

一、貨幣政策基本理論及目標的研究

貨幣政策(Monetary Policy)是通過政府對國家的貨幣、信貸及銀行體制的管理來實施的。貨幣政策的性質(中央銀行控制貨幣供應,以及貨幣、產出和通貨膨脹三者之間聯系的方式)是宏觀經濟學中最吸引人、最重要、也最富爭議的領域之一。一國政府擁有多種政策工具可用來實現其宏觀經濟目標其中主要包括:由政府支出和稅收所組成的財政政策。財政政策的主要用途是:通過影響國民儲蓄以及對工作和儲蓄的激勵,從而影響長期經濟增長。貨幣政策由中央銀行執行,它影響貨幣供給。

在貨幣政策目標方面,Marshall在1887年提出了通貨膨脹的目標的想法,構建了一種貨幣政策體系讓每單位的貨幣購買力接近某個絕對比,而且二戰后很多發達國家相繼使用這一政策目標。Goodhart在1993年提出通貨膨脹目標應該包含資產價格在內,物價指數中含有資產價格有利于購買力的鞏固,服務流的貼現值來表示資產價格。在貨幣中介目標方面,影響最大的泰勒認為中央銀行應該根據通貨膨脹和經濟增長來調整利率水平,從而實現穩定經濟增長,即所謂的采取利率規則。麥克德勒斯和韋伯于1995年研究貨幣政策有效性,得出貨幣供給長期中與經濟水平和產量有顯著的關聯。泰勒在1998年通過研究表明經濟增長是因為貨幣增長,弗里德曼和施瓦茨研究了貨幣總量短期內與產量和價格之間的相關性。

二、寬松貨幣政策對我國經濟的傳導機制

1.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傳導

國際上大宗商品如石油、農產品、有色金屬等都是以美元計價的。美元供給的增加將從兩個方面對大宗商品價格產生影響:一方面美元供給增加導致美元匯率的貶值,以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價格將會上升。另一方面美元供給增加將帶動對大宗商品的投機,從而導致大宗商品價格的上升。對于我國來講價格傳導主要是通過國際原油和資源類產品來實現的,我國的工業、農業和服務業對交通運輸都有很大的依賴,國際原油價格飆升首先導致運輸成本的增加。2008年底以來,國際原油價格從每桶40.26美元飆升到2010年的接近90美元,直至20l1年突破113美元,并有持續上升趨勢。中國農產品的價格構成中,運輸成本、動力成本和化肥農藥的成本最大,因此,對國際燃油價格的變化最敏感。這就使得中國農副產品的價格隨著運輸成本和農產品的價格一起飆升,直接導致生活成本和勞動力成本的上漲,透過工資影響其他產業,特別是建筑業和服務業的成本,產生連鎖反應,造成價格總水平的上漲。給中國帶來輸入型的通貨膨脹。

2.利率傳導

美國金融危機導致世界各國經濟衰退后,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先于發達國家經濟復蘇,并在20l0年出現通貨膨脹風險,這使得它們不得不收縮貨幣供給量以壓抑通貨膨脹。例如,進入20l0年以后,中國已經多次提高法定準備金比率和基準利率,這一措施使得中國不僅利率高于美國,而且投機和投資機會多于美國。在這種情況下,充足的美元供給和很低的美元利率使國際投機資本泛濫,它們大規模流進中國投機房地產和金融資產,催化資產泡沫,對我國經濟產生不利影響。

3.匯率傳導

在當今這種國際貨幣體制之下,美元數量的大幅度增加將導致美元匯率貶值,相應地其他國家貨幣就會面l缶升值壓力。對于中國來說,除了受到這個原因導致的本幣貨升值壓力以外,還受到國際投機資本流進導致的本幣升值壓力。這是因為,美國第二輪量化寬松政策使得美元繼續保持極低的利率和貶值的趨勢,迫使美元持有者采取行動規避匯率風險,經濟增長顯著而且具有人民幣升值預期的中國首當其沖,最容易成為熱錢沖擊的對象。國際投機資本流入將帶來外匯市場上美元供給增加或這些國家貨幣需求的增加,使得中國貨幣匯率升值。為平衡匯率,中國政府不得不賣出本幣買進美元,從而導致本幣供給增加。這樣,美元供給的增加通過外匯交易傳遞著通貨膨脹。

三、我國當前貨幣政策面臨的重大挑戰

1.貨幣供應量居高不下

近年來尤其是2007年以來,頻繁上調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和提高利率的措施并沒有使貨幣供應量減少,相反,在金融運行中M1和M2的數量均在快速增加。2002年,狹義貨幣M1為7.09萬億元,廣義貨幣M2為18.32萬億元,截止到2006年底,M1的數量擴大為12.60萬億元,M2的數量擴大到34.56萬億元。2007年,貨幣總量快速增長的勢頭繼續保持,2007年6月末,M2供應余額同比增長17.1%,M1同比增長20.9%??傮w來看,近年來廣義貨幣和狹義貨幣總量均呈現大幅增長態勢,貨幣具有較強的流動性。一旦經濟運行中出現一些不穩定因素使居民的心理預期發生改變,貨幣存量勢必會快速加以釋放,從而對商品市場帶來較大的沖擊,引發物價上漲。當前,居高不下的貨幣供應量已經形成了巨大的通貨膨脹壓力,是我國央行緊縮性貨幣政策面臨的主要挑戰之一。

2.信貸投資增速繼續走高

我國宏觀經濟整體保持著較快的發展勢頭,對投資的需求持續快速增長,由此導致貸款需求旺盛,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總額不斷攀升。2003年全部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總額為15.9萬億元,2006年這一數字擴大到22.6萬億元。目前,這種快速增長的勢頭仍在繼續發展,僅2007年上半年,全部金融機構貸款總額已經達到25.1萬億元,超過了2006年全年的規模。伴隨著信貸投放的快速增長,固定資產的投資規模不斷擴大。2003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規模為4.35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7.7%,2006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有所放緩,但規模仍然接近11萬億元。2007年以來,固定資產投資快速增長的勢頭仍然沒有得到有效控制,上半年同比增長達25.9%。貸款和固定資產投資規模的不斷擴大,使我國經濟趨熱的風險逐步加大。與此同時,貸款向房地產行業的過度集中,不僅加大了銀行的經營風險,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中央銀行調控房地產行業的政策效應。

3.物價走高,通貨膨脹風險加大

近年來,我國物價水平總體處于上升趨勢。2003年,居民消費物價指數上漲1.2%,2004年上漲3.9%。2006年以來,針對物價上漲過快的情況,中央銀行多次提高利率和上調法定存款準備金率,但仍未能抑制住物價的上漲趨勢。2007年上半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上漲了3.2%,其中6月份達到了4.4%的漲幅。由于農產品、能源、房地產等領域仍存在價格繼續上漲的因素,加上投資還將繼續保持旺盛勢頭,預計未來我國物價持續走高的趨勢仍將繼續。我國現在已經進入價格上升階段,宏觀調控應將防止出現嚴重通貨膨脹作為首要任務。

4.資產價格不斷膨脹,風險加大

資產價格與貨幣政策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目前,我國以房地產市場和股票市場為代表的資產市場均出現了一定的泡沫化現象。從房地產市場來看,2006年,我國70個大中城市房屋價格平均上漲6%左右,一些特大城市房價的漲幅甚至高達兩位數。盡管政府針對房價上漲過快問題出臺了一系列措施,但效果卻并不理想。與此同時,我國股票市場自2007年以來經歷了一輪大牛市行情,上證指數自2005年6月的1000點左右開始啟動一路狂升,2007年10月15日一舉突破6000點大關。伴隨著股指的不斷攀升,深滬兩市A股的平均市盈率已高達70倍,上百倍市盈率的個股也不在少數。以房地產和股票為代表的資產價格所呈現出的泡沫化傾向,不僅加劇了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的過熱,也使貨幣政策的傳導效率降低。

5.人民幣升值壓力依然較大

2005年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以來,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不斷上升。2006年,全國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全年升幅達3.24%,進入2007年,人民幣升值的步伐加快,人民幣匯率不斷創出匯改以來的新高,截至2007年10月份,人民幣累計升幅已超過8%。從未來的趨勢看,人民幣仍面臨著較大的升值壓力,這種壓力來自國內外兩個方面的因素。從國內來看,宏觀經濟的快速高位增長,進出口貿易順差的居高不下,外商直接投資規模的持續擴大以及流動性過剩等方面都對人民幣的進一步升值構成強大的壓力。從國外因素來看,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主要來自于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面對巨額的美中貿易逆差,美國政府不斷給我國施加壓力,表面上是為了減少貿易逆差,實際上是想迫使人民幣繼續升值,遏制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勢頭。人民幣升值壓力的存在,使我國貨幣政策調控面臨更為復雜的外部環境。

四、推動積極我國寬松貨幣政策有效建議

1.人民幣匯率升值

美元與美國成功的國際經驗告訴我們,高能貨幣和高能資本是相輔相成的。二戰以來,美國之所以一直是資本主義世界,乃至全球范圍內的頭號經濟強國與此密切相關。有鑒于此,在目前中國的經濟形勢不容樂觀的情況下,選擇人民幣升值不失為一個不錯的策略。一方面可以緩解當前的貿易順差平衡國際貿易,以減少外匯儲備在一定程度上緩和通貨膨脹;另一方面在國際經濟的博弈中,可以增強中國的金融安全、提高風險控制力。因此人民幣升值更能反映其真實購買力,可以推動其國際化進程進而增強其國際競爭力。

2.積極合理利用外匯儲備

提高外匯儲備收益以減少風險,中國可以用過多的外匯儲備在國際市場采購,例如石油、礦石等戰略性資源,以維護國家安全;我們還可以動用外匯儲備、建設中國的醫療、教育體系、提高國民福利等等,這些用途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外匯占款對經濟帶來的壓力;另一方面改善中國的外匯儲備結構。目前中國的外匯儲備主要以美元為主,這在當前美元貶值的大背景下,再加上人民幣的購買力被嚴重低估其升值的預期很大,因此我們不妨改善中國的外匯結構,比如說適當加大歐元等幣值比較堅挺的幣種,以降低巨額外匯的風險。

3.合理調整經濟結構

重視并加強對第一產業的支持力度,加強農業的基礎設施建設,增強農業的抗風險能力,穩固國民經濟的根基,同時農業的發展壯大,還可以進一步改善民生,切實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確保農民增產增收,進而逐步解決三農問題。優化完善投資結構,政府把投資重點落實到環境、教育、醫療和文化等國計民生工程,不僅僅局限于交通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同時調整稅收制度減稅,讓利下放給企業更多的投資自主權,政府從投資結構和投資方向上給予方向性的政策指導,通過產業政策調整投資結構,加強政策之間的協調性,提高政策的實施效果;就目前而言,不能單靠貨幣政策的調節,應加強財政政策產業政策和貿易政策等之間的配合,擴大國內需求充分,發揮財政政策激勵,解決供給效率、要素流通的效率問題。

4.仍以貨幣供應量作為貨幣政策中介目標

我國目前的具體情況進行分析后發現,我國的貨幣供應量是順周期的,貨幣供應量增長率和經濟增長率同方向變動,為了維持穩定高速的經濟增長,需要貨幣供應量的穩定增長,且通過貨幣供應量的變化可以實現對物價的調節。同時,央行有能力控制基礎貨幣,貨幣乘數的變化也呈現出一定的規律性,貨幣供應量作為中介目標仍是可行的。何況,我國各層次貨幣供應量定義仍清楚,并沒有發生模糊,不存在被動改變中介目標為利率的強制力量。

5.將貨幣供應量作為直接中介目標

貨幣政策是否有效是各國中央銀行關注的問題,而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與貨幣政策的有效性密切相關,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靈敏有效是貨幣政策有效的基礎。企業和居民的行為是貨幣政策傳導的經濟基礎,是決定性因素;金融機構行為是影響貨幣政策傳導的中間環節,也是關鍵環節;金融市場建設和中央銀行是影響貨幣政策傳導的市場基礎和政策因素。

參考文獻:

[1]劉明志.貨幣供應量和利率作為貨幣政策中介目標的適用性[J].金融研究.2006年(8)

[2]張成思.中國通脹慣性特征與貨幣政策啟示[J].經濟研究.2008年(2)

[3]晏艷陽.我國貨幣供應量與資產價格協整研究[J].湖湘論壇.2006年(2)

猜你喜歡
解決建議貨幣政策
兩次中美貨幣政策分化的比較及啟示
正常的貨幣政策是令人羨慕的
研判當前貨幣政策走勢的“量”與“價”
研判當前貨幣政策的“變”與“不變”
“豬通脹”下的貨幣政策難題
巖土工程勘察常見問題與解決建議之研究
淺析沈陽市現代建筑產業化發展的制約因素
淺析大學圖書館占座現象
貨幣政策目標選擇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