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學武術教學的層次要點及其運用探析

2016-12-23 17:39韓金明韓月倉杜曉紅
體育教學 2016年11期
關鍵詞:層次武術教學中小學

韓金明 韓月倉 杜曉紅

摘 要:本文從體育教學的四個層面闡述中小學武術教學,以教學要點、重難點為線索分析問題,梳理及解決教師在武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困惑,從而使中小學教師對武術課堂教學有一定清晰的認識,對照自身對武術教學要點、重難點的把握情況,增強對武術教材教法的掌握,促使重視對學生的學法指導,改變無從著手的現狀,真正落實新課改對武術的要求。

關鍵詞:中小學;武術教學;層次;要點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2410(2016)11-0028-03

武術進入學校已百年之久,在各時期都存在著其歷史意義及價值要點。近期,教育部頒布了重點扶持的七個體育項目,武術是其中之一,強化了對學校武術的重視程度。通過學校武術真正落實學生的體質健康、興趣愛好、終身體育,彰顯武術特性、核心要點,使教師把控學校武術課堂教學,采取有效的策略、方法達成教學效果。本文試從學校武術課堂落實要點、教學內容要點、武術要素把控、具體技法指導要點等,梳理、解決武術在中小學開展中的重難點問題,真正達到教師樂教,課堂能體現武術的特性,學生掌握武術的技法。

一、落實學校武術課堂教學之要點

根據新版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課程要求,結合學校武術運動自身的主要特點,以套路、功法和搏斗為主要運動形式,融匯學生在各水平的身心特點、學情狀況,強化通過武術提升學生的鍛煉興趣、強身健體,更好地培養民族精神、滲透民族文化,使每個人體驗其中的配合練習要點、攻擊時機及動作方法、力度。落實學校武術教學,不要只苛求動作學練的數量,而要尋求技術掌握的質量;不要過分地強調傳統刻板的練習,而要巧設提高興趣學練的方法;不要籠統地評價結果,而要使評價方法具有可參照性。真正實現學校武術發展的核心要點:精簡動作、體現功用;突出勁力、強調方法;強化評價、具備觀測;培養精神、滲透文化。

二、達成武術課堂教學之策略運用分析

1.剖析——武術套路課堂教學

中小學武術套路開展的主要內容是拳術、器械,拳術是以長拳類教學內容為主,器械是以刀、劍、棍術教學內容為主。內容多樣,如何把握其中的教學方法、手段成為武術課堂教學關鍵。

首先,課堂中武術教學的把握要點之一是如何巧妙地導入武術課堂主教材。教師可以采用完整示范給學生帶去視覺沖擊;也可采用精簡講解方式,在講解中采用口訣、口令提示,提高學習效率,使學生記憶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好地記憶所學“動作點”,明確學習動作的要點。同時也可以播放一些具有觀賞性的武術視頻做好課的導入,引發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其次,把握要點之二是輔助手段的靈活運用。套路中技術動作繁多、變化多樣,學生很容易失去興趣,因此應增加學生能體驗勁力、攻防等技術要點的練習方法,增加輔助器材的運用,從而達到優化套路、突出方法,注重理解,強調應用,教學方法與手段應靈活多變,符合學生身心特點。同時明確器械練習需要在拳術練習一段時間之后才能進行學習,由徒手到持械的發力是從易到難的,使勁力可以很好地體現在器械上面,進而很容易學習。配合優化的隊列隊形,如菱型、U型、散點型隊形等,強化對主教材的理解。

最后,把握要點之三是學法指導,學法包括學生聽講、觀察、練習、模仿、提問、討論、展示,把教師的“教”轉移到學生“學”,讓學生盡快掌握動作方法,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因此在武術教學中盡量讓學生進行武術動作的體驗、自主練習,增加同學配合互進的機會,增強其內驅動力,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多增設一些套路練完后的“擂臺比武”的方式,使學生由“要我學”轉化成“我要學”。

2.剖析——散打或防身術的課堂教學

目前,武術散打和防身術在高中階段開展居多,在內容上可以選擇散打規則下的內容,可以稍拓展選擇肘法、反關節打法以及要害部位的打法等,也可以抽取套路中的經典動作進行單練。其形式多以自身動作模仿和兩人之間配合練習為主。

教學把握要點之一是講解點,教師在講解中要清楚散打或防身術中的動作技術要點是如何設置模擬對手情景,練習攻防。教師要提前在備課中提煉出來,以便在課中靈活運用,舉一反三的巧妙拓展。在“攻防”技術學練時,要多讓學生們體驗技術動作用法以及防守方法,創造實戰模擬場景進行講述。

教學把握要點之二是武德精神的滲透。對于攻防實戰性比較強的散打或防身術的教學來說,安全性是第一位的,是學校武術發展中的重點和難點。讓學生借助對抗性練習去感受和體驗武德的重要性,就對教師提出較高的要求,在教學過程中要講清楚安全保護措施以及易犯錯誤,樹立安全防范意識。在上課之前和課堂之中把抱拳禮始終貫徹其中,明確其內涵,增強師生之間的信任度。并可通過武術諺語讓學生明白些武術道德規范,如:“未曾學藝先學禮,未曾習武先習德”“拳以德立,無德無拳 心正則拳正,心邪則拳邪”等予以闡述,增強學生對于德行的重視,真正把武德貫徹整個課堂教學之中。

三、匯聚武術要素之要點把握

1.剖析——武術技術動作(姿勢)

在武術練習中,武術動作姿勢是武術技術練習的根基,動作的姿勢正確是首要條件,只有把基本動作要領掌握好之后才能更好地進行其他拓展技術要點的練習。技術姿勢教學的重點是讓學生快速、準確地掌握動作要點,對運用時機以及使用情況準確把控,難點是做出正確的動作姿勢,明白防守技術的應用方法。因此在動作姿勢教學方面,教師需要讓學生明白動作的規格、尺寸和角度,盡量以可測量的標準進行講解,明確動作姿勢的軌跡,掌握一般性的動作要求:挺胸立腰,力從腰出,眼隨動轉,頭隨眼擺,沉肩墜肘等特點。

2.剖析——對練(攻防技術)

所謂“攻防”是指兩個人之間一攻一防的動作技術,它是武術區別于其他體育項目的標志,在武術不同的內容中存在著不同的方式。如在武術套路中,“攻防”是對技術動作的夸大化,與實際的攻防對練有一定的差距。教學的重點是體驗攻防含義,難點是在動作練習中體現出來。因此在套路教學內容的選擇上盡量選取“攻防”含義明顯的動作組合,短小精悍,減少過渡動作。然后在練習中要求學生做到兩點:(1)假定“對手”的存在,強化意識的培養,明確套路是運用技擊元素的藝術創作,使動作更加逼真,體現“陽剛美”。(2)體現出動作的方法,幅度要展現開合,才能使動作大氣、渾厚更有氣魄,讓學生以攻防的形式體現美的效果,就像電影中出現的那樣,引人入勝,同時展示出學生的勇敢、拼搏、自信、不畏困難等品質。

在散打或防身術中,一招一式具有固定的招法或編排成一攻一防的兩人對練,重點是掌握技術動作,難點是學生“攻防”意識的養成。因此教師需要設計兩人保持安全的距離進行一攻一防,相互交換練習,使學生增強動作“攻防”意識。同時明確方法要點和保護措施,進行武德的教育,確保萬無一失。

3.剖析——武術動作力量的體現(勁力)

所謂“勁力”就是動作力量的體現,它與武術的“攻防”是相輔相成的,在一攻一防中體現“勁力”,是攻防技術應用的基礎。勁力練習的難點是發力的順序,決定著發力的大小,它是武術本質屬性的核心點,是攻防動作完成的支撐力,這也就是把它作為重點進行學習、練習的原因。因此可以采用輔助手段進行力量或兩人之間較力的方式練習,那就需要為學生創設一定的簡易器材或正規的手靶、腳靶器材,讓學生自己根據所學武術動作體會用力,再用輔助器材試一試,用器材反饋的“聲音”判斷動作正誤以及發力的大小。也可以采用兩人之間的配合進行學練,一人攻擊,一人防守,兩人之間推手、擒拿對練等方式的“摸勁”,各自找出自己的發力點,勁是力達末梢的,多次嘗試后逐漸找出發力的順序。

4.剖析——武術的韻味(精、氣、神)

古人常言:“化精轉氣,化氣轉神”,可見“精、氣、神”三者是不可分割的,“精和氣”是看不到、摸不著的動作形態,只有“神”是通過神態依稀可見,具有觀測性的,可以用神態判斷出習武者的武術韻味。武術的韻味是一種靠外部表情和身體形態表現出的氣質,給人一種咄咄逼人的氣勢。教學的重點是營造氣氛、聚焦焦點,難點是讓學生表現出來,具有心理暗示的效果。要想體現的充分、明顯,教師需要提供場景或引導學生讓其聚精會神,為學生提供一種模擬擂臺爭霸賽或用套路練習善用的“假想敵”的方式引導場景,增強心理暗示,還可以利用名人效應激發學生認識武術的正能量,用故事使其產生敬畏,因而心中充滿能量,激發其內心的熱情。在散打或防身術教學中需要強化學生把目標集中在對手的出招和自身的防守與攻擊點上,以及對完成任務的向往,對任務的聚集點上,如此武術韻味自然產生了。

四、把控武術技術教學之要點指導

1.剖析——武術套路技術教學指導

套路中的武術技術動作是基本功與基本動作組合而成,包含基本手型手法、步型步法、腿法以及跳躍動作等。因此在教學中需要把握基本動作的變化練習,多采用輔助手段增強體驗,使學生體會武術的動作以及應用方法,真正地從技術動作組合學練方面的指導,逐漸落實到每個環節,環環相扣解決要點。

武術基本功、基本動作有肩功、腰功、腿功、樁功、手形、手法、步形、步法、跳躍、平衡、跌撲滾翻和組合動作??晒┻x擇的技術方法指導比較多,下面以技術學練重難點為突破口,來闡述教學手段。如沖拳、歇步練習方法(表1、表2)。

通過以上方法對于不同的重難點給予不同的解決方式,從而使學生興趣盎然,同時體現教與學的融合。因此在中小學套路動作整體技術學練時,應提煉其中的動作方法,然后讓學生單練,盡量找出內在的動作攻防技術,設計方法,巧用器材。

2.剖析——散打或防身術技術教學指導

對于散打或防身術的技術動作教學,其實就是一招一式的實戰應用練習,有前期的單招以及熟練之后的組合練習。在教學手段上多采用循序漸進,就單個技術點進行突破。如腿法的鞭腿的勁力,是由彈腿轉化而來,只是改變方向,所以在掌握彈腿的勁力之后,鞭腿自會掌握。動作方法的重難點主要是把握母勁,把握彈腿的教學重難點至關重要,解決手段如表3。

在鞭腿運用時機與使用情況方面,是當雙方距離不在拳所擊打的范圍時,恰好或者運用步法移動后鞭腿能擊打到對方的身體時,可以是對手的小腿、大腿、腰部、肋部、頭部等,迅速出擊直達技擊點。對于鞭腿的防守技術同樣重要,其重難點主要是把握對手進攻時機,當對手用鞭腿進攻時,迅速判斷之后,最直接的防守方法是身體往前移動,躲開進攻點、發力點——腳踝,在教學中應讓學生體會并驗證方法的正確與否,調整心理反差,進而明確防守方法的正確性,突破學生心理的障礙,敢于直面困難和防守。

五、結論與建議

本文從體育教學的四個層面闡述中小學武術教學的要點及重難點的解決方法,層層深入分析其中問題,從整體定位、課堂教學、要素解析、技法指導進行剖析,從整體到歸類再到具體的實例給出相應的指導建議,使教師在明確武術教學要點及重難點解決方法的情況下,改進其教學的方式與方法,解決其困惑點,使其增強對武術教材教學的掌握,促使重視學生的學法指導,改變無從著手的現狀,真正落實新課改對武術的要求,更大程度的發展具有中華民族文化特色的武術。

參考文獻:

[1]國家體育總局武術研究院編.我國中小學武術教育改革與發展的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06.

[2]田芳兵.中學武術教學現狀與對策[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3,37(2):130-131.

[3]蔡仲林,施鮮麗.學校武術教學改革的指導思想——淡化套路、突出方法、強調應用[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7,31(1):62-64.

猜你喜歡
層次武術教學中小學
武術教學的第二課堂
武術教學中武德教育是人格教育的重要途徑
數學作業多元評價促學生發展
淺談日本職業技術教育體系
略談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微視頻的應用
新課標下書法高效課堂教學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