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案例教學法對提高高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影響

2016-12-23 17:52常玉蘭李哲偉
科技創新導報 2016年23期
關鍵詞:外科護理學案例教學法自主學習

常玉蘭+李哲偉

摘 要:目的 采用案例教學法教學,使課程生動容易理解和掌握,以激發護生學習《外科護理學》的興趣,提高自主學習能力。方法 教研組集中把常見外科疾病編成案例,每次授課之前教師給予學生一個臨床典型案例,讓學生提前預習,查找資料,授課中按照護理程序的方法,讓學生討論并主動參與制訂,教師最后給予點評總結。結果 使理論和臨床實際緊密結合起來,有利于師生互動及教師能力提高。結論 案例教學法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創新思維及解決問題能力。

關鍵詞:案例教學法 外科護理學 自主學習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6)08(b)-0174-02

《外科護理學》是護理專業中重要的專業課程之一,為了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扎實掌握知識,提高專業技能,能夠在臨床盡快適應工作。該院在2014年把外科常見病編成經典案例,采用案例教學法進行教學,運用于《外科護理學》教學過程中,現報道如下。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該文以某高職院校2014級大專護理專業一個班級65名學生為研究對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教師準備

教研組教師集中編寫該課程所有教學用的案例分析庫,以供在教學中采用。根據授課內容準備案例,設計問題。每個案例教學法總學時分為4個學時,即教師講授理論知識部分占1學時;學生之間互相討論占1學時;案例分析占1學時;補充和總結占1學時。學生小組討論后,每組要交1份案例分析作業,教師給予評價分數,了解學生對知識得掌握情況。

1.2.2 學生準備

課前根據教師布置的任務提前查找資料,并預習該次課相關內容。上課前5 min,學習委員把學生分為5組,每組同學13人坐在一起,并選一名組長和副組長,且有自己的組名。接到案例后,小組每個成員要根據提前制訂的小組分工,團結協作,查找并匯總相關資料,進行分析整理,并準備發言。

1.2.3 課堂實施

課堂實施共分為3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學習方法、課程導入、知識講解階段。授課內容以腸梗阻為例。教師首先把案例內容告訴學生,比如:一名患者突然腹疼,伴惡心、嘔吐、腹脹、不排氣和排便一天來就診。設定問題:該患者的初步診斷是什么?然后教師從腸梗阻的概念、分類、病因病理、最常見的臨床表現、體征和治療方法結合案例進行講解。第二階段,采用護理計劃的模式對該病例進行整體分析。護理評估:從哪些方面對患者進行護理評估?是否還有補充內容?假設將患者收治入院,采用角色扮演法,一個學生作為“護士”接診患者,另外一個護生扮演“患者”。讓“護士”與“患者”交談,收集患者的資料,進行正確的護理評估,引導學生思考下列問題,患者除了這些臨床表現還有哪些癥狀?該病的臨床癥狀和其他急腹癥患者有哪些區別?如果做輔助檢查有哪些陽性結果?通過學生之間的討論,思考,鞏固所學知識。讓扮演“患者”的學生體驗到作為患者需要的護理服務。第三階段,這一環節為腸梗阻的治療、護理加強鞏固階段。根據患者的健康史、臨床表現及可能發生的情況提出護理診斷:列舉患者的主要護理診斷有哪些?護理診斷的依據是什么?護理計劃:根據護理診斷提出該患者的護理預期目標是什么?護理措施:從哪幾個方面進行護理?有什么注意事項?護理評價:從哪些方面對該患者進行護理評價?是否達到了護理目標?每組派代表搶答問題,其他組學生的代表對問題進行補充或質疑,教師總結并補充整個案例的討論內容。最后進行延展內容介紹,如,介紹該疾病的預后與預防、怎么樣預防患者復發等。

2 結果

2.1 可以提高教師理論結合實際的教學能力

教師在編寫案例和實施教學過程中,在加強理論知識的同時,不斷補充新的拓展知識,而且還要和臨床緊密聯系,將理論與實踐融會貫通;還需要根據學生的學習實際需求,不斷從臨床實際中選取適宜教學的經典案例[1]。

2.2 案例教學法有助于提高師生之間的互動性

《外科護理學》案例討論式教學中,督促護生積極參與學習,加強了師生的交流,活躍了課堂氣氛,在護生分析病例及課堂討論等教學環節中學生發揮了主觀能動性,而教師僅起著指導和總結的作用。以小組為一個團體來進行討論,鍛煉了護生的思維能力。培養了護生的團結協作精神,使學生學會了制定護理計劃,結合臨床實際思維模式去護理患者。

2.3 案例教學法有助于學生主動創新思維

提高了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激發了學習興趣、對整體護理運用能做到活學活用,角色扮演法讓學生體會到了病人的感受,使學生在以后工作中,能夠結合臨床實際,關愛病人,有助于總結綜合知識。在討論分析過程中體現了溝通能力、團隊精神。不足的是學生評判性思維能力和管理能力還需要進一步提高。

2.4 案例教學法不足之處

所需課時多,課時緊張,需要多個教師配合。適合部分章節內容使用。個別學生討論不夠積極,有依賴小組其他成員的心理。

3 討論

3.1 教師是課堂的“引導者和組織者”,要正確選擇典型案例,做好問題設計

案例教學法作為一種實用新型的教學方法,是學生們在教師的引導和啟發下,對案例進行細讀,深度思考,根據老師提出的問題,進行相關知識的查閱和總結。最后,進行小組討論分析、獨立判斷,并最終得出結論。教師必須明確,在案例教學法實施過程中,自己的身份是“引導者和組織者”,而不是“講授者”[2]。教師要首先分析學情,根據高職高專護生水平設計經典合適的案例,并定期根據醫學發展更新案例,科學設計課程實施過程,準確分配理論知識講授與案例教學的課時,把握學生學習動態,使學生能迅速關注案例,并能按照設定的問題,一步步對所學案例進行深入分析。深刻理解案例所反映的問題和所必需的思維方法,鞏固所學知識,真正達到案例教學的目的[3],在寓教于樂中完成教學目標。

3.2 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案例教學的精髓在于案例討論分析中,讓學生主動思維,發揮問題,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4]。針對個別學生討論不積極,可以采取教師和組長共同鼓勵學生,分組時明確到人,規定每位同學都要回答問題,使學生能夠盡快融入討論中。學生搶答的施行可以提高學生回答問題的自信心,小組配合鍛煉了學生的溝通和團結協作能力。最后教師對該次課重點難點和學生的表現給予總結,對表現優秀的學生予以肯定的評價和鼓勵,達到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嚴彩君,董全斌.病例討論式教學法在外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09,27(6):65-66.

[2] 鄧安春,楊樺,梁小軍,等.案例教學法在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教學中的實踐[J].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1,10(3):322.

[3] 于輝.案例教學法在內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2(4):120-121.

[4] 趙蓓.以職業核心勝任力培養為目標的案例教學法在《精神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3,11(5):468-469.

猜你喜歡
外科護理學案例教學法自主學習
翻轉課堂在外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房地產項目策劃課程案例教學探索與實施
項目教學法在外科護理學中的應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