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職業教育“工匠”培育的問題與策略

2016-12-23 21:03劉文革
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 2016年11期
關鍵詞:現代學徒制工匠精神職業教育

劉文革

摘要:隨著國家制造強國戰略的實施,產業結構的升級調整,職業教育承擔著培育大量能工巧匠的重要歷史使命。從職業教育“工匠”培育的現狀出發,分析當前職業教育“工匠”培育存在的問題,提出職業教育“工匠”培育的建議與策略。

關鍵詞:職業教育;“工匠”培育;現代學徒制;工匠精神

中圖分類號:G45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17836(2016)11003203

一、引言

面對第四次工業革命席卷全球之勢,2015年5月國務院正式印發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的第一個十年行動綱領《中國制造2025》,同年7月《教育部關于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出臺,2016年3月在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到“工匠精神”??梢妵抑圃鞆妵鴳鹇缘膶嵤?,產業結構的升級調整及技術革新步伐加快,對能工巧匠的需求將空前增長;對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宗旨、人才培養模式及人才培養質量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加強和創新職業教育,培育更多能工巧匠,職業院校與企業協同育人,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是職業教育擔當重要的歷史使命。

二、職業教育“工匠”培育的現狀

“十一五”以來,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已形成很多種類,如訂單式培養、頂崗實習、工學結合等等。在職業教育“工匠”培育方面,應用怎樣的人才培養模式?近年來現代學徒制受到歐洲等地一些老牌制造業國家的重視,其中英國已制訂了復興學徒制計劃,德國、瑞士等國家也在強化完善現代學徒制體系[1]。我國2015年初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在全國范圍內開展起來。同年8月,教育部遴選165家單位作為首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和行業試點牽頭單位。目前現代學徒制成為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主導模式。職業教育“工匠”培育的人才培養要立足現代學徒制,走出創新之路,但在實際的運作中,從宏觀政策到微觀操作上都存在諸多問題,尚需具體研究解決。

(一)從社會價值觀念看,“工匠”地位受挫、“工匠精神”缺乏

從國家社會角度來看,職業教育正面臨著良好的發展機遇,但“工匠”社會地位不高的事實,對社會群體的人才觀念及家庭、學生在這方面職業的價值判斷和選擇產生深刻的影響,職業教育“工匠”培育面臨“國家熱、社會冷”的困境。各級公務員考試,很多技校生無奈地被拒之門外;職校生在繼續升學、應征入伍、企事業單位招聘、確定工資起點標準和職稱評聘等諸多問題上都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錄用人才,學歷劃線”等制度設計都在不斷地強化職校生“低人一等”的尷尬[2]。從職業院校角度來看,學校注重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忽略了對學生進行職業技術的文化即“工匠精神”的培養。從企業角度來看,企業短期行為現象嚴重,企業文化氛圍不濃,常常被“差不多”文化所取代,“差不多就行了”甚至成為在車間和作坊之外很多人的生活態度。在這樣的文化氛圍里,“工匠精神”的沒落和消亡就在所難免。更令人擔憂的是,企業自身的這種職業態度還會對職業院校的辦學理念和學生的價值觀、人生觀產生負面影響[3]。

(二)職業教育“工匠”培育的平臺不夠健全

1“工匠”培育的職業院校辦學相對規模仍顯不足,層次結構不夠健全

首先是辦學相對規模仍顯不足。20年來,我國的高職院校從400所增加到1 327所,在校生由100多萬增加到1 000多萬,辦學規模占據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是,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差距仍很大。例如,在德國、瑞士、奧地利、比利時等國家,選擇接受職業教育的適齡學生占比超過了70%,而在瑞士,更有“全民辦職教”之說。其次是層次結構不夠健全。早在20世紀70年代,德國、瑞士、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就逐步建立起了從中職、??频郊夹g學士、碩士、博士的應用型職業技術教育體系。但我國的高職院校一直停滯在??茖哟吻覠o權授予專業學位,嚴重制約了職業教育的發展[4]。

2校企合作深度不夠,培養職責不清,沒能充分發揮各方最大效能

職業教育“工匠”培育人才培養,離不開企業的深度參與,然而目前企業參與校企合作的積極性仍然不高,國家缺乏有效的推進校企合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措施,企業過多注重眼前利益,社會責任感不強,使得校企合作開展深度不夠,覆蓋面不廣。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力度不夠。學校難以聘任到高素質的企業兼職教師,難以聯系到有規模的學生頂崗實習單位;校企合作停留在訂單簽訂、學生實習、教師實踐等層次。在人才培養方案制定、課程內容的設計、企業“能工巧匠”承擔實踐教學任務、工學交替階段學生在企業實踐操作、共同開展新技術培訓等方面做得不夠深入,導致人才培養質量不高,部分專業畢業生與企業要求相差甚遠,這制約了職業教育“工匠”培育人才培養的改革創新。

3現行人才培養方案尚需繼續完善

人才培養的定位與區域經濟和人才市場的需求度上還存在一定的差距。校企供需雙方在認識上、操作上仍存在不協調因素。校企之間缺少信息溝通渠道和交流平臺,學校不了解行業用工需求和企業用標準,行業、企業不清楚職業院校的人才培養狀況,致使職業教育“工匠”人才培養針對性和適應性不強?,F行人才培養方案中普遍缺乏創新型人才培養的內容。目前職業院校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極少,沒有系統的創新人才培養課程體系。雖鼓勵學生通過技能競賽、自主創業等方式提升創新創業能力,但企業支持力度不夠,沒有起到良好的促進、指導作用。

4教學模式多樣化需深化,教學管理靈活性需加強

這些年職業院校雖強調學中做,做中學,創新出一些項目教學法、任務驅動法、混合式教學法等新的教學方法,但有些學校由于各種環境和條件的制約并未達到預期的效果。有的專業還存在教學內容理論性相對比較強,在教學方法上很難有突破的現象?,F行的彈性學制未能很好地落實,不適應目前形式多樣的“工匠”培育人才培養創新的需要。教學管理方面缺乏靈活性,不適應企業需求,無法靈活安排實習實訓。政府、企業行業和學校三方缺乏溝通的平臺,三方之間缺少共識,對于給行業和企業創益小的一些學徒項目,行業企業合作的積極性不高;一些企業沒有建立健全的學徒機制,學徒管理制度不完善;學校課程設計內容與企業培訓內容不銜接,導致學徒實訓效果不佳。

5師資隊伍實踐能力有待提高,專業結構需優化

教師隊伍教育理念、教學方式和方法還不能完全適應“工匠”培育人才培養的要求,教師的職業教育教學能力和課程開發能力不強,專業知識更新滯后于行業企業的技術進步,實踐能力還不能滿足實踐教學的需要,兼職教師的教學能力有待進一步加強,綜合素質有待提升,“雙師型”教師缺口很大。企業合格師傅不夠,學徒難以在規定時間里學到真才實學;專業教師受多種因素影響到企業生產實踐鍛煉的時間不能得到保證,教師專業技能實踐能力有待提高。

三、職業教育“工匠”培育的策略

(一)改變觀念注重培養“工匠精神”

社會全力營造尊重職業、尊重勞動的氛圍。國家要大力宣傳各行業中的佼佼者——“工匠”的先進事跡 ,形成重視“工匠”的社會氣氛,讓“工匠”們受到社會的極大尊崇,鼓勵人們俯下身子,苦心鉆研,將一件事情做好并做到極致,發揚好“工匠精神”。從制度層面著手,出臺相關“工匠”的優惠政策,要讓“工匠”們獲得應有的尊重,具有一定的社會地位。在職業教育中深化文化育人的理念,將職業道德、人文素養教育貫穿培養全過程,提升職業素養,培養“工匠精神”。企業要轉變觀念,努力打造企業文化,積極營造培育“工匠精神”的良好環境,并主動承擔起職業教育育人的重任。讓企業文化走進校園,一方面引導學生關注企業文化,邀請企業董事長、公司創始人或企業著名“工匠”定期來學校進行企業文化宣講;另一方面組織學生走進企業,親身受到企業文化熏陶,通過參觀企業、參加企業員工活動等多種形式,培養學生對待工作精益求精、認真踏實的“工匠精神”。

(二)搭建職業教育“工匠”培育平穩發展的平臺

1從國家層面來看,加強頂層設計

首先,要加大辦學規模,調整辦學結構。中國要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首先要建立起優化規模層次,建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從規模上說,使我國高等教育的70%以上成為應用技術型教育;從層次上說,強化一般普通高校向應用型高校轉型發展,支持條件成熟的高職院校豐富和提升辦學的層次結構,搭建中職和高職、應用本科和專業研究生銜接的職業教育人才成長“立交橋”,構建中國特色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4]。其次,要提高“工匠”的社會地位和待遇。國家要在政策層面以法律形式來鼓勵企業積極參與職業教育,調動企業參與“工匠”培育人才培養的主動性,促進企業與職業院校進行深層次的緊密合作,讓他們從中充分體現雙主體作用;國家要用政策、制度引導企業根據技能要素合理設置崗位,并把一線技能人才“工匠”的技能水平、智力貢獻等因素滲透到各種分配和工資待遇中,使技能人才“工匠”們的成長空間得到改善,人生價值、社會地位得到提高。

2從教育行政部門來看,加強制度建設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與省級各行政職能部門加強統籌協調,形成合力,不斷完善職業教育“工匠”培育人才培養、評價、激勵等方面的政策制度體系。利用財政金融稅收手段,如一些減稅免稅政策、貸款優惠、增加學生實習補貼等方法,激發企業在“工匠”培育人才培養方面的積極性。健全就業準入制度。在聯合推動校企合作、企業接收學生頂崗實習、就業信息發布、統籌實習安全責任險等方面,盡快出臺相應的具體配套政策制度。加強制度保障,引導企業加大與學校的合作力度。建議政府可以借鑒德國經驗,由政府向企業購買崗位,供學生參與技能實訓,學生畢業后反哺到行業中,最終提升全產業的競爭力。優化政策環境,推動產教融合、校企合作。

3從職業院校和企業行業層面看,加強協同育人機制

(1)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構建職業教育“工匠”培育的課程體系

校企要努力發揮各自的優勢,積極尋求有效的合作渠道,不斷完善雙方合作的機制。校企共同制定“工匠”培育的人才培養方案、課程標準、教學參考方案、雙導師教學管理制度及考核評價標準等。通過企業調研和社會崗位需求狀況,共同制定企業急需有關專業方向的人才培養方案。校企雙方共同構建基于“工匠”培育的專業課程體系。建立社會需求調研和專業動態調整的長效機制,根據區域經濟發展及專業人才需求適時調整專業方向,滿足產業對“工匠”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根據企業有關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相關專業的內容和特點,可以將“工匠”培育的課程體系分為多個模塊實施操作,既滿足了企業對某類“工匠”人才的需求,又滿足了學徒在興趣和職業方面的自由選擇,培養的學徒、“工匠”具備可塑造的能力。

(2)校企共同創新教學組織形式,加強制度管理

深化“工匠”培育教學改革。開辟“工匠”培育職業教學新路徑,重視以能力培養為本位,把職業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擺在突出位置,注重“工匠”培育人才培養質量,在項目模塊、任務引領教學、雙導師課堂等教學模式基礎上,把新知識新成果和實踐經驗融入教學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經校企雙方共同選拔錄用學生,學生既是企業的學徒也是企業的準員工。授課人以學校教師和企業師傅為主,學習地點為學校和企業。課程內容由學校和企業共同商定,學習形式主要包括集中學習、分組培訓、單獨操作等多種形式。靈活構建“工匠”培育的教學組織形式,如工學交替模式等。學生定期到公司企業進行課題調研、參加企業講座以及崗位見習。按照學期進度安排,學生完成半工半讀、專業實習和頂崗實習階段任務。為強化“工匠”培育的過程性管理。校企雙方要針對教學各環節工作,制定相應的管理方案。成立由學校專業教師、企業行業的專業主管組成的“聯合工作室”,對教學和實習進行過程管理與質量監督。根據今年5月五部委聯合發布的《職業學校學生實習管理規定》,學校通過與企業協商,要為學徒爭取到工齡、保險、實習補貼等多項保障。創新與“工匠”培育相適應的教學管理、學分管理、考核評價、學徒制激勵機制等制度,探索實施彈性學制,為學生創新創業創造方便條件,全面推動創新人才培養步伐。

(3)校企共同進行師資隊伍建設,加強雙師型力量

職業學校專業課教師要根據專業特點,每5年必須累計不少于6個月到企業或生產服務一線實踐,帶給學生最前沿的企業知識[5]。學校企業共同制定專業教師培訓制度、雙導師工作制度。學校要每年安排教師到企業實踐鍛煉、進行國內國外研修,使專業教師能及時知悉行業發展狀況并開闊視野;從企業聘請“能工巧匠”擔任專業課教師、兼職教師,優化教師隊伍結構,改變教師整體知識與能力結構,對專業發展進行方向性指導。學?!半p師型”教師比例要提高。建立由知名學者、創業成功人士、企業家等優秀人才組成的導師人才庫,配備創新能力強的教師隊伍,建立“名師工作室”“專家工作室”等,定期開展優秀課例、公開課和觀摩課活動,逐步轉變教師職業教育思想觀念,提高教師專業能力,使其適應“工匠”培育的教學方式方法改革的要求,鼓勵教師主動進行教學改革實踐。形成綜合素質優良、專業結構合理、專業教學能力強、在“工匠”培育人才培養下教學特色突出的專兼職教師隊伍。

在職業教育“工匠”培育探索工作中,需要政府和社會家庭及企業與學校的共同協作,從實際情況出發,既要積極探索,也要不斷創新,真正培育出具有工匠精神的能工巧匠,實現企業受益、學校發展、學生成才的共贏。

參考文獻:

[1]現代學徒制如何“洋為中用”[N].中國教育報,20141022.

[2]消除職教“歧視”山東經驗應向全國推廣[N].中國青年報,20160620(11).

[3]教育時評:職業教育要注重培養“工匠精神”[EB/OL].齊魯晚報(微博),20160323.

[4]培育“工匠精神”要從職業教育抓起[N].深圳特區報,20160316.

[5]教育部等七部門聯合制定《職業學校教師企業實踐規定》[J].職業技術教育,2016,(15).

Problems and Strategies of Craftsman Cultivation in Professional Education

LIU Wenge

(Heilong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 Harbin 150080, China)

Abstract: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rategy of building our country into a manufacturing power, and the update and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professional education shoulders the historical mission of cultivating quantities of good craftsmen. Therefore, 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current state of the craftsman cultivation of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alyzes the problems in the craftsman cultivation of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proposes the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and strategies.

Key words:professional education; craftsman cultivation; modern apprenticeship; craftsman spirit

(責任編輯:朱嵐)

猜你喜歡
現代學徒制工匠精神職業教育
現代學徒制在創新型高職會計人才培養模式中的應用
芻議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德日“工匠精神”,中國怎么學
政府官員也需要“工匠精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