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運動傷病防治讀后感

2016-12-23 18:02熊艷蔡華
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 2016年14期
關鍵詞:讀后感防治運動員

熊艷 蔡華

摘要:在看了《運動傷病防治》這一章后,筆者對運動員在訓練中防止運動損傷的重要性又有了更深一步的認識,也開闊了自己的視野,更新了傳統的訓練理念?!皼]有痛苦,沒有收獲”的理念己不是當今世界體育所推崇的,取而代之的是“用最好的訓練條件,幫助最好的運動員,取得最好的成績”。因此,一個優秀教練員應該讓傷病發生率降到最小,同時激發隊員的最大潛能,讓運動員的競技狀態達到最高水平。

關鍵詞:運動員;運動傷??;防治;讀后感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6)07-0122

運動損傷是在體育運動中,沒有完全遵循人體運動的生理規律,調控身體姿態和運動強度等,造成人體組織或器官解剖結構的破壞與生理功能的紊亂。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運動醫學主要任務是預防和治療運動中的損傷,研究損傷發生的原因、機理、規律。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研究群體,具有以下特征:年輕、精力充沛、參與運動的機會多、運動負荷大且較激烈、運動損傷保護意識差。多方面、潛在化的損傷原因帶給大學生運動群體巨大的傷害性。而作為運動人群的主體高水平運動員,其運動損傷的發生率更是頻繁。運動損傷經常導致受傷運動員一種即時不平衡,包括失去健康和運動潛能。這些功能性損傷不僅影響運動員繼續參加體育運動及其康復的過程,還會對運動員的心理產生巨大的影響。運動損傷是運動員職業生涯中最大的敵人,很多成績突出的運動員往往因為嚴重的傷病而過早的結束職業生涯。避免運動中的傷病發生是延長運動員運動生命的一個因素,而如何更好地對運動損傷進行積極的干預,更快地使運動員徹底康復,成為競技體育發展到今天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

運動損傷可以由肌肉失衡、受損運動模式與姿勢的改變、錯誤動作編排與動作學習、關節應力與本體感覺的改變、關節退化以及慢性疼痛等機制引起。從此損傷循環通路可以看出,常規的運動損傷處理關注在炎癥的解除和疼痛的處理上,其效果只能是暫時的。只有從以上循環通路的各個環節介入康復和處理才能打破循環,最終徹底康復運動損傷。運動之前通過有效的熱身運動可以有效克服植物神經的惰性,通過全身各關節、肌肉得到充分的血液供應,以便增強肌肉的力量和彈性,并恢復技術動作的條件反射聯系。若運動之前不做熱身會增加各種運動損傷的可能性,像拉傷、撕裂傷、骨折等。

防治宗旨在通過綜合、協調地運用各種措施,消除或減輕病、傷、殘者身心、社會功能障礙,達到和保持生理、感官、智力精神和(或)社會功能上的最佳水平,從而使其借助某種手段,改變其生活,增強自立能力,使病、傷、殘者能重返社會,提高生存質量。對于運動損傷而言,康復功能鍛煉可以介入的主要環節包括肌肉失衡的恢復(包括肌肉緊張的放松和肌肉無力的加強)、姿勢矯正與動作模式的重新學習與糾正恢復、關節壓力與本體感覺的訓練(本體感覺訓練)和關節退化的恢復(必要時藥物和物理因子治療)。其中的大部分,我們都可以通過功能鍛煉來實現,雖然其中關節退化和病理改變無法直接通過功能鍛煉來恢復,但是功能鍛煉可以為損傷關節肌肉提供良好的恢復環境,打破損傷循環通路,避免損傷復發。

運動損傷康復的主要任務和目標是為了讓運動員能夠保持更好的運動水平和競技狀態,尤其是要縮短整個傷病的恢復周期。運動損傷康復的過程中,不僅要減輕運動員的傷痛,更要保證運動員的心理健康,使運動員機體處于良好的狀態。

目前運動損傷的主要目標是:1. 一般身體訓練。一般身體訓練是整個康復期內首要的需要進行恢復的內容,對于一般的運動損傷運動員,雖然在恢復期往往會停止高強度的、大運動量的運動,但是,一般的身體訓練是必需的,包括身體的力量、靈敏性的局部訓練。2. 緩解相應的疼痛。在康復期內,損傷處伴有痛疼是不可避免的,而這種傷痛的出現不僅會直接影響運動員的力量和柔韌性的鍛煉,也會使運動員在心理上有很大的障礙。針對這一情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來減輕和緩解損傷帶來的痛疼就尤為重要。在這個過程中,可以采用的方法主要包括冷敷、溫熱治療等方法。3. 維持心肺功能。在運動損傷期間,對運動員心肺功能進行相應的訓練和康復是非常有必要的,運動員經過系統的訓練,其自身的心肺功能往往會達到一定的高度,而一旦停止訓練,必然會出現驟然下降。針對這一情況,在康復期間內,要更好地通過相應的練習來強化運動員的心肺功能,使其能夠停留在一定的水平上。4. 恢復關節運動幅度。很多運動損傷都對運動員的關節造成了一定的損害,在損傷后的康復期內,關節運動功能就會出現一定的下降,甚至會出現韌帶和關節囊結締組織的相應萎縮。針對這些情況,就要進行相應的恢復關節運動幅度的鍛煉和康復。5. 恢復肌肉力量和耐力。如何在損傷的康復周期內恢復肌肉的力量和耐力,是恢復過程中極為重要的一個環節。目前,借助等長和等動練習能夠促使肌肉得到相應的訓練,保證肌肉得到相應的刺激。但是,在這個練習的過程中,可能會存在一定的傷痛和不適,要盡最大程度保證運動員在一種無痛的狀態下進行鍛煉。6. 恢復本體感覺、肌肉運動感覺和神經肌肉調節。運動員在損傷康復周期內,必須要著重對自己的本體和肌肉運動感覺進行適應性的訓練,尤其是要借助神經肌肉的調節使自己對于相應的運動技能有更好地水平維持。在這個過程中,要借助空間感覺的相應訓練來提高運動員的相應技能,而且要使運動員能夠形成一種慣性。7. 運動損傷康復期內的心理干預治療。運動員的損傷不僅會對其身體造成損害,往往也會對運動員的心理造成一定負面的影響,很多運動員在康復期間會出現焦慮、緊張、失落甚至是暴怒等不良的情緒,面對這一現實情況,對運動員進行正面的心理治療和干預就顯得尤為重要。 因此,在運動員康復期間,應該多多注意其自身的心理恢復情況,對運動員進行積極的干預,保證其能夠正視自己的恢復過程。

根據以上對于運動損傷原因、康復功能鍛煉原理,以及人體動作系統的科學基礎與肌肉失衡的文獻研究與分析,我們可以看出運動損傷康復和預防的關鍵,首先是要找到運動損傷原因循環的突破口,通過平衡找到姿勢、動作模式和肌肉平衡問題。最后進行針對性的功能鍛煉才是損傷康復和預防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因此,運動損傷康復和預防的功能鍛煉分兩步進行,首先是姿勢、動作與肌肉評估,然后是針對性的肌肉處理和功能鍛煉。在運動損傷康復的早期,腫脹、疼痛等驗證處理依然是關鍵。因此,急性損傷的早期進行合理冰敷,能夠有效地抑制出血和炎癥。遵循一定的處理流程和損傷康復原理可以有效地減少損傷加重和復發的風險,加快損傷的恢復。

常見的運動損傷中以踝關節為例,由于腓骨外髁低于脛骨外髁以及防止外翻的韌帶強于防止內翻的韌帶,所以我們的腳踝更容易內翻然后扭傷。根據運動損傷循環通路,發生崴腳后,外側的肌肉發不上力,感覺變慢、肌肉反應不過來了,因為腓骨長短肌是附著在腓骨上面的而崴腳會損傷腓骨周圍韌帶的本體感受器,所以肌肉會變的遲鈍。對于踝關節的運動損傷處理,早期康復處理主要有:冰敷15分鐘左右、架高下肢避免腫脹、包扎。后期康復功能鍛煉有:加強腳踝的靈活性、強化靈活性,拉伸小腿肌肉、松解足底筋膜、做足踝外翻的肌力訓練、足踝PNF斜角彎曲訓練、平衡性訓練強化本體感受器等。

運動員經過治療和康復,癥狀消失后往往著急重返運動場,那么,此階段的康復重點是:(1)恢復受傷部位全幅度活動度的本體感覺;(2)使用漸進性抗阻訓練,恢復肌肉的力量、耐力和功率;(3)保持心血管耐力;(4)進行結合專項的小負荷——中等負荷的功能性動作練習。不同部位的損傷,在重返運動場之前需要進行不同的強化練習。

通過以上分析,目前運動員在損傷防治的過程中,我們應該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選擇更加適合自己的手段和方法。結合國內和國際運動醫學診斷、治療、康復訓練等重要新觀點、新理論、新方法,合理地安排訓練,避免由于訓練問題而發生運動損傷。

猜你喜歡
讀后感防治運動員
我最喜愛的運動員
如何寫讀后感
《沒頭腦和不高興》讀后感
“讀后感”等十七則
《大鬧天宮》讀后感
公路橋梁常見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
運動員
思維擂臺賽
閱讀(中年級)(2006年4期)2006-04-28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