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文學類文本閱讀”的探索

2016-12-23 18:17趙國翔
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 2016年15期
關鍵詞:高考語文教師學生

趙國翔

摘要:閱讀教學是中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陶冶情操、提高文學審美能力的必由之路,包含文學類文本閱讀、實用類文本閱讀、論述類文本閱讀等不同的文本類型。其中,文學類文本閱讀(主要是指小說和散文)是學生在高中語文學習中接觸最多的一種,其對于提高中學生的鑒賞審美能力和思維品質有著不可小覷的作用。因此,怎樣探討出有效的辦法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是廣大語文教師的共同心聲。本文是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并以2014年江蘇高考語文卷第六大題為例來做出探討,僅供參考。

關鍵詞:高考語文;“文學類文本閱讀”;教師;學生

中圖分類號:G63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6)08-0063

閱讀教學是中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陶冶情操、提高文學審美能力的必由之路,包含文學類文本閱讀、實用類文本閱讀、論述類文本閱讀等不同的文本類型,其中,文學類文本閱讀(主要是指小說和散文)是學生在高中語文學習中接觸最多的一種,其對于提高中學生的鑒賞審美能力和思維品質有著不可小覷的作用。因此,怎樣探討出有效的辦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是廣大語文教師的共同心聲。本文是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并以2014年江蘇高考語文卷第六大題為例來做出探討,僅供參考。

【原題】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16~18題。

乾坤草亭

朱良志

明代王世貞家有弇山園,園中有一小亭,小亭坐落在叢樹之中,四面花草撲地,綠蔭參差,匾額上書“乾坤一草亭”。八大山人也曾畫有《乾坤一草亭圖》。一個小草亭,為何扯上廣袤無垠、神秘無比的乾坤?又如元代畫家吳鎮,喜歡獨泛小舟于湖中,自稱是“浩蕩乾坤一浮鷗”。一只小鳥,為什么說是浩蕩乾坤中的一只小鳥?而唐代船子和尚詩云:“世知我懶一何嗔,宇宙船中不管身?!毙≈劬尤灰渤闪擞钪嬷械囊恢淮?。

宇宙、乾坤,說其大;小亭、小舟,言其小。在小亭中有囊括乾坤的期望,在小舟中有包裹江海的運思。小,是外在的物;大,是內在的心。從物上言之,何人不??!但從心上言之,心可超越,可飛騰,可在小亭而妙觀天下,可泛小舟而浮沉乾坤。王維不是有“行至水窮處,坐看云起時”的詩句嗎?水雖窮,路雖盡,但云起了,風來了,我是一片云,我是一縷風,在這樣的心靈中,哪里還會有窮盡時!

乾坤中的一草亭,江海中的一浮鷗,宇宙中的一只船,反映出人的生命困境以及從此困境中突圍的可能路徑。這是一種深層的生命自信,我們每個人都是渺渺宇宙的一個點,八大山人也有此認知,他早年號雪個、個山,自稱“個山人”,這個“個”就是乾坤中之一“個”,一點。個,也可解釋為竹,雪個,即皚皚白雪中的一枝竹,白色天地中的一點青綠。在《個山小像》中,八大山人錄其友人贊語:“個,個,無多,獨大。美事拋,名理唾……大莫載兮小莫破?!卑舜笊饺讼胍嬖V人們的是:我山人是天地之中的一個點,雖然只是一點,當我拋棄欲望的追求,唾棄名理的纏繞,獲得自身獨立的時候,我就可以齊同世界,擁有世界,我就是大全。八大山人筆下的一朵小花,一枝菡萏,一羽孤鳥,都是一“個”,一點,一個充滿圓足的生命。八大的自尊緣此而出。

清初詩人張潮將人的境界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牖中窺月,這是一般的境界,沒有改變山里人只知道山里事的看世界的方式;第二個層次是庭中望月,看到的世界不再是洞中之天,而是較為廣闊的天地;第三個層次是臺上玩月,則有“君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的悠然,有包裹八極、囊括乾坤的境界,它站在世界的高臺之上。這不是自高自大,而是心靈的悠游回環。中國畫中通透的小亭,八面無一物的小亭,就是這樣的心靈高臺,無邊的世界就在高臺玩月的靈境中蕩漾。那小舟也是如此,它在小河中蕩漾,在開闊的湖面蕩漾,在茫茫的大海中蕩漾,在無形的宇宙中蕩漾,說它是“宇宙船”又有何不可?中國畫家不是看一只鳥就畫這只鳥、有一朵花就畫這朵花的人,中國畫的主流不是將畫作為寫實的工具,而是當作表達內在生命體驗的工具。畫的是這個亭子,但所要表達的生命體驗卻不在這亭子中,所謂不離亭子,不在亭子。高明的畫家其實都想到那高臺上去玩月。

(有刪改)

【文章思考】

1. 先嘗試用壓縮語段方法尋找各段要點信息

具體內容如下:

第一段:三個句子最重要,分別是:①一個小草亭,為何扯上廣袤無垠、神秘無比的乾坤?②一只小鳥,為什么說是浩蕩乾坤中的一只小鳥?③小舟居然也成了宇宙中的一只船。

第二段:兩個句子最重要,分別是:①宇宙、乾坤,說其大;小亭、小舟,言其小。②小,是外在的物;大,是內在的心。

第三段:一個句子最重要:乾坤中的一草亭,江海中的一浮鷗,宇宙中的一只船,反映出人的生命困境以及從此困境中突圍的可能路徑。

第四段:四個句子最重要,分別是:①清初詩人張潮將人的境界分為三個層次。②中國畫中通透的小亭,八面無一物的小亭,就是這樣的心靈高臺,無邊的世界就在高臺玩月的靈境中蕩漾。③中國畫的主流不是將畫作為寫實的工具,而是當作表達內在生命體驗的工具。④高明的畫家其實都想到那高臺上去玩月。

2. 行文脈絡梳理

依據前面的壓縮結果,可概括文章各段大意如下。

第一段:小和大什么關系呢?小,蘊含在大中。

第二段:小,是外在的物;大,是內在的心。

第三段:“大”中蘊含的“小”,反映出人的生命困境以及從此困境中突圍的可能路徑。

第四段:①清初詩人張潮將人的境界分為三個層次;②中國畫中通透的小亭,八面無一物的小亭,是高臺玩月的層次;③中國畫的主流是將畫當作表達內在生命體驗的工具;④高明的畫家其實都想達到高臺玩月的層次。

3. 閱讀問題思考

(1)原16題:請簡要說明第三段中“個”的含義。(6分)

思考:考查范圍第三段,考查內容“個”的含義。

解決辦法:用壓縮語段方法,從第三段中找出關于“個”的含義的句子。

具體實施:壓縮后的句子有:①“個山人”,這個“個”就是乾坤中之一“個”,一點。②個,也可解釋為竹,雪個,即皚皚白雪中的一枝竹,白色天地中的一點青綠。③一朵小花,一枝菡萏,一羽孤鳥,都是一“個”,一點,一個充滿圓足的生命。

按照題目要求,再從三句中刪除次要信息,最后保留為:①“個”就是乾坤中之一“個”,一點。②個,也解釋為竹,雪個。③“個”,一點,一個充滿圓足的生命。再根據三層的關系調整順序為:②①③。

原16題的答案: “個”從具體物象到抽象觀念,形成了三個層面:竹,點,充滿圓足的生命。

(2)原17題:簡要分析文章第四段的論述層次。(6分)

思考:考查范圍第四段,考查內容該段層次。

解決辦法:用壓縮語段提取該段主要內容,梳理層次。

具體實施見1的第四段內容,再次壓縮精簡后見2的第四段內容。

原17題的答案:首先,提出人的境界分三個層次;其次,闡述了中國畫中的小亭或小舟所體現的“臺上玩月”這一境界的心靈特點;最后,指出中國畫家都想達到“高臺玩月”的境界。

(3)原18題:結合對文末“不離亭子,不在亭子”的理解,闡釋“乾坤草亭”的內涵。(6分)

思考:考查范圍全文,考查內容“亭子”“乾坤”“草亭”等關鍵詞及“不離亭子,不在亭子”一句的理解。

解決辦法:需要結合全文理解“亭子”是什么,什么“不離亭子”,什么“不在亭子”;“乾坤”和“草亭”的關系。

具體實施:結合全文可知,①“亭子”是表達生命體驗的載體或工具?!安浑x亭子,不在亭子”即小的事物是畫家等人的載體或工具,如“亭子”“小舟”“浮鷗”“竹”等,但它們所要表達的生命體驗卻“不在亭子”。這些小的事物“在無形的宇宙中蕩漾”(見第四段),而它們表達的生命體驗是“心靈的悠游回環”。(見第四段)②“宇宙、乾坤,說其大;小亭、小舟,言其小?!保ㄒ姷诙危?/p>

“乾坤中的一草亭,江海中的一浮鷗,宇宙中的一只船,反映出人的生命困境以及從此困境中突圍的可能路徑?!毙〉氖挛?,“是一種深層的生命自信”。(見第三段)。

壓縮整合后:“不離亭子”,“是一種深層的生命自信”?!安辉谕ぷ印?,是“心靈的悠游回環”?!扒ぁ迸c“草亭”則“反映出人的生命困境以及從此困境中突圍的可能路徑?!?/p>

原18題的答案:“不離亭子”,表達了一個小“點”的生命自信;“不在亭子”,表現了生命在無限宇宙中的悠游。草亭與乾坤的關系,寫出了“小”的個體面對無限“大”的宇宙可采取的態度,反映了生命同境以及從此困境突圍的可能路徑。

【總結】“壓縮語段”就是將內容豐富的長語段,按要求濃縮成語言簡潔、意思明了的短語段。壓縮語段,是將長文讀短的基礎,是語文閱讀的重要能力。主要考查考生的提煉、概括、壓縮的能力及表述能力。

本道大題主要運用了壓縮語段的思想和手段來解決問題,結果發現,這種手段具備較大的殺傷力——將此重要信息刪去后,文章可簡單了。我們要做的就是準確理解題目要求,按要求來選取和組織留下的信息了。

猜你喜歡
高考語文教師學生
未來教師的當下使命
趕不走的學生
秋天在哪里
學生寫話
抓文體特征 重整體感知
美育教師
高考語文快速辨析病句的教學研究
高考語文課堂復習的指向性策略分析
聰明的學生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