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養山區小學生語文學習習慣

2016-12-23 11:00李琳
讀寫算·素質教育論壇 2016年24期
關鍵詞:習慣讀書小學生

李琳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24-0120-01

好習慣使人終身受益,這是每個人都明白的道理。好習慣并不是天生的,是需要培養逐步形成的。而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一旦養成,對于一個學生來說將一輩子受益,所以在小學教育階段必須認真踏實地加以培養訓練不可。

語文是各科學習的靈魂,而小學語文教學更是至關重要。其實,學習的過程就是習慣養成的過程。所以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是每一位語文教師長期而艱巨的任務。作為一名在山區從教多年的語文教師,就教學工作和地域特色來談談自己多年的教育實踐心得,以供廣大同仁們商榷。

一、注重細節培養,并持之以恒

在課改的今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必須從細節開始。在教學中,有許多的“細節”,諸如坐的姿勢,讀書的方法,回答問題的聲音要響亮等等,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把這些細節養成好的習慣?!独献印さ赖陆洝分小昂媳е?,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壘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苯處煴仨氉⒁鈴囊稽c一滴的小事抓起。習慣是經過重復或練習而形成的自動化了的行為動作,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必須有一個過程,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需要不斷強化,需要持之以恒地滲透。久而久之,學生的習慣就自然形成了。

二、身教重于言傳

根據小學生善于模仿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及時地發現一些學生可以效仿的事例,多用一些激勵性的詞語觸動孩子的心靈。如:“因為你肯思考,所以你的發言很精彩”“你的想法真是與眾不同”“你很善于傾聽”“你的作業是同學們學習的榜樣”等等。并且,盡可能使家庭和學校的教育相結合,教師和家長應及時溝通,教師和父母要充分發揮自己的榜樣力量,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自己也不斷提高追求進步,通過各種耳濡目染的正面熏陶,培養學生愛學習的良好習慣。

三、培養積累的習慣

語文學習就是個厚積薄發的過程,如摘抄名言佳句,背誦名篇,寫讀后心得,是積累語言材料,學習寫作的重要途徑,也是培養學生感悟作品神韻的有效方法。在小學生學習語文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重視培養積累語言材料的習慣。這樣,就把閱讀、寫作、感悟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具體來說:學生人手一本摘抄本,要求學生把自己閱讀中遇到的好詞佳句摘抄下來,把自己讀后的感悟、啟發、看法及時的寫下來。教師定期批閱檢查,并設計恰當的課堂教學,讓學生在課堂上展示交流積累成果,在課堂上,讓學生讀或背誦自己積累的優美詞句,講講自己讀書的心得體會。這樣,不光學生的聽、說能力會得到了鍛煉和培養,而且還能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激發對語文的學習興趣,這樣的良性循環也更有利于學生培養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四、重視課外閱讀習慣的培養

要學好語文,光靠課內是不夠的,還必須閱讀許多課外讀物。課外閱讀對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思想品質是非常重要的。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有時就課文中涉及的某一問題會產生進一步深入探究的動機,此時,教師要抓住時機對學生進行閱讀方面的正確引導,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比如在班內或校內開展故事會或讀書心得交流,家長每天陪孩子讀書一小時等活動。

1.在培養學生閱讀時要做到“心口一致”

在低段的閱讀教學中,我們要引導學生借助漢語拼音進行初步的閱讀訓練,在張口讀的基礎上,眼睛看清自己所讀的內容(即每一字,每一詞,每一句)從而培養學生專注的讀書習慣,并用心去理解語言的意思,這樣做可以避免學生“讀望天書”“讀無所獲”,也同時提高了學生讀書的效率。

2.要培養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

小學語文低中段重點以培養學生的朗讀默讀能力為主,要把課內和課外的閱讀訓練相結合,培養學生“點,畫,圈,勾,注”等方面的閱讀訓練,使學生加深對作品的理解力度,以便在交流時有話可說。

3.培養使用工具書的習慣

語文學習離不開讀寫,在讀寫的過程中,學生均會遇到疑難字、詞,僅靠課堂上教師講解是遠遠不夠的,務必要學生養成隨時查閱工具書的習慣。這樣學生不會讀、不會寫、不理解的字詞就逐漸減少,學生將會終身受益。這種習慣一旦養成,也有助于培養學生持之以恒和克服困難的毅力和品質。

小學生語文學習習慣的培養,無論是在課內還是課外,仍然還存在諸多盲點,這都將有待于我們去摸索研究。并且,目前城市與山村存在較大差異,我們除了積極學習借鑒城市以及國內外各種先進有效的方法外,還應結合本地、本校學生的實際情況探索出一條有我們自己特色的教學之路。

(責任編輯 陳 利)

猜你喜歡
習慣讀書小學生
我愛讀書
我們一起讀書吧
讀書為了什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