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危機背景下企業員工關系管理思路探索

2016-12-26 00:00胡志欣
商情 2016年43期
關鍵詞:管理思路金融危機

胡志欣

【摘要】經濟危機背景下,企業的客戶和收益都不斷減少,生產經營情況不斷惡化,為了保持原本的效益,不得不采取相關措施,這便使企業員工面臨著薪資減少、裁員等問題。很多員工面對這種情況,對企業的依賴度、忠誠度都開始降低,甚至一些員工從自身利益角度考慮,選擇主動離開企業,嚴重影響了企業員工關系的管理效力,十分不利于企業生存發展。本文就金融危機背景下企業員工關系管理思路進行了研究探索。

【關鍵詞】金融危機;企業員工關系;管理思路

前言

金融危機會給市場經濟造成嚴重的沖擊,使企業生產經營面臨巨大的困難。而這一背景下,企業不僅需要面對重要的經營生存問題,同時也需要注重企業員工管理的有效管理。一些企業由于經營效益受損,會選擇從員工處減少成本,通過降薪、裁員等手段,降低企業支出,甚至一些企業出現經營者攜款逃逸,導致員工工資無處可領的情況,導致企業員工關系十分不穩定。對此,企業還應提前準備應對措施,積極探索員工關系管理有效對策,共同渡過金融危機難關。

1 企業員工關系管理概述

員工關系是基于企業組織系統,所提出來的有關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的勞資關系新概念。其在原有勞資關系的概念的基礎上,進行了一定的優化,提出了企業與員工、企業與供應商、員工彼此間的關系等,通常情況下,所研究的員工關系都為企業與員工之間關系。

而員工關系管理,就是通過一系列制度的制定和管理措施的落實,使員工對企業滿意度得以提升,從而提高員工工作積極性的管理活動。員工關系具有復雜多變、經濟性、法律性、平等性與不平等性、個體性與群體性的特征。且其影響因素眾多,無論是政治、經濟、管理人員、制度還是企業文化,對員工關系都有一定的影響,這也使其管理難度相對較大。當前企業員工關系管理主要包括勞動關系管理、員工情緒管理、企業服務與支持、員工培訓、溝通協調、企業文化等幾個方面。在金融危機背景下的企業員工關系管理,需要盡可能的改善員工關系緊張狀態,提高員工危機意識,通過對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確保企業處于穩定狀態,同時為日后發展儲存一定的力量。

2 金融危機背景下企業員工關系管理面臨的困境

2.1企業缺乏完善員工關系管理機制

員工關系管理的相關研究時間較短,企業在這一方面的管理工作上,僅僅限于績效、薪酬方面的管理,并沒有為員工關系管理設置專門的管理部門、專門管理人員等。對于管理內容并未科學設置,在企業文化建設、溝通機制的構建、培訓機制的構建等方面,缺乏詳細的規定,甚至一些管理人員由于缺乏員工關系管理方面的專業知識,難以及時有效處理企業與員工之間的矛盾,導致員工關系更加緊張。

2.2裁員減薪引發員工大量流失

金融危機背景下,企業為了能夠保留運營成本,平安渡過危機,通常會采取裁員減薪措施。首先,裁員措施是企業應對金融危機常用的一種手段,例如飛利浦、雅虎等企業,在應對2008年金融危機時,都選擇了采用這一措施。雖然裁員能夠為企業節省大量的人力資源成本,但同時也會影響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和信任感。一些被裁掉的員工,會覺得企業將自己以往為其作出的貢獻都否定掉了,從而對企業滿意度大大降低。而一些并沒有被裁掉的員工,也會終日惶惶不安,產生恐慌,并與其他員工關系敏感,難以投入到工作中,甚至主動離職。

其次,減薪措施也是企業降低人力資源成本的一項常用措施。例如在2008年金融危機時,我國寶鋼、武鋼等企業,都采用了這一措施予以減少人力資源成本。一些企業還通過減少福利、無薪休假等方式,降低人工成本。而這種統一降低薪酬總量的方式,大大打擊了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不僅企業員工凝聚力明顯降低,同時也導致很多員工選擇主動離開企業,員工關系異常緊張。

2.3事業恐懼感引發員工關系緊張

金融危機背景下,企業員工會不由自主的對未來事業產生恐懼感,不僅對正常工作造成了影響,同時也給員工關系管理造成了較大的困難。首先,金融危機下,企業必然會出現客戶減少、訂單減少的情況,員工作為企業中的一員,在企業經營情況日益惡化時,也會產生恐慌的情緒。其次,裁員減薪計劃在實施過程中,也嚴重影響了員工的正常工作,并使員工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對未來事業充滿擔憂,甚至出現消極怠工情況。最后,沒有被裁員的員工,還將應對新的崗位、新的工作任務以及更大的工作壓力,會產生一定的抗拒心理,導致員工關系緊張。

3 金融危機背景下企業員工關系管理思路

3.1樹立優質雇主品牌形象

雇主品牌,就是公司在人力資源市場上的定位,主要包含外在品牌和內在品牌兩方面。前者主要是企業吸引優秀人才的能力,后者則是與現有員工構建的良好員工關系。通過優質雇主品牌形象的樹立,不僅能夠減少企業優秀人才流失,提高員工的忠誠度和積極性,同時也能夠在消費者心中保有較高地位,從而減少金融危機背景給企業造成的不利影響。

首先,企業應構建良好的員工溝通機制。遵循雙向溝通的原則,要求管理層能夠選擇合適的時間,與員工進行溝通,了解員工對金融危機背景下,企業生存發展的建議及其自身擔憂。并在制定裁員減薪計劃前,先與員工進行交流,獲得員工的理解和支持。同時,企業應做到言行一致,承諾員工的事情應及時兌現。從而,使員工產生安全感和信任感,形成良好員工關系,主動與企業共渡難關。

其次,企業應加強企業文化建設。企業文化是員工普遍接受的價值觀、行為規范等,良好的企業文化,能夠增強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和員工凝聚力,構建良好員工關系。在金融危機背景下,員工存在嚴重恐慌感,并逐漸對企業產生不滿,企業更應通過企業文化的建設,改善這一情況。第一,企業應建設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注重對員工的人文關懷,尤其是一些困難員工,應盡可能的避免將其裁員,提升員工忠誠度。同時,加強團隊精神的培養,使員工能夠形成與企業文化相一致的價值觀,切實投入到危機應對工作中,積極幫助企業良好應對金融危機。第二,企業應建設危機意識文化。金融危機背景下,企業和員工都十分需要面對困境的信心。危機意識,就是企業和員工,具備一定的敏感度,能夠做好抵御風險的準備和積極應對困難的能力。通過企業危機意識文化的構建,員工能夠時刻保持謹慎的態度,從而形成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并在金融危機下,將自己與企業緊密相連,積極與企業共同應對困境,提升企業經濟效益。第三,企業應建設責任文化,增強員工的責任意識,使其能夠在企業面臨危難的情況下,注重維護企業的長期利益,積極配合企業各項措施,與企業共同渡過難關。

最后,企業應構建完善的員工培養機制。金融危機背景下,企業生存壓力加大,更應注重人力資源競爭力的提升,充分發揮人力資源價值,并做好人才儲備工作。企業應找準員工培訓重點,根據實際需求對員工進行培養。例如受沖擊較小的企業,可以將培訓重點放在技能提升方面,受沖擊相對較大的企業,則應將培訓重點放在員工轉崗專業培訓和新技能培訓方面。同時,應采取有效的培訓方法,并激發員工學習積極性,通過一定的精神或是物質獎勵,使員工能夠主動增強自身綜合能力,從而為企業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

3.2加強與離職員工聯系

企業員工關系管理,實質上也是對人的關系的維系,要想保持良好的員工關系,就應遵循人性化管理原則,與離職員工保持緊密的聯系,維持良好關系。

首先,在被動離職的員工方面。我國針對員工權益的維護,實施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這一條例中要求,企業必須確保經濟性裁員的程序嚴格規范,避免對社會造成過大影響,維護員工利益,并作出相應的補償。對此,企業必須謹慎落實裁員工作,以免因裁員而造成嚴重的法律及社會后果。因而,在裁員前,企業必須要先向員工宣傳企業在金融危機背景下面臨的生存威脅,并通過面談等方式,收集員工在裁員方面的意見,使員工做好一定的心理準備。并向主管部門征求意見,了解媒體的反應,并與之進行良好溝通。同時,裁員計劃的制定應盡可能的公平客觀,確保制定者明確了解企業情況和相關法律法規,并對員工心理情況進行詳細了解和干預。裁員計劃的制定可以考慮員工業績、能力等多方面內容,從而確保計劃的科學性。對于被裁的員工,企業應根據相應法律法規,給予其一定的經濟補償,并請專業機構對其進行再教育,從而提高其再就業能力。對于其心理狀態,也應始終保持關注,及時進行溝通疏導,并將企業動態隨時告知,承諾一旦企業平安渡過危機,將會對被動離職員工進行優先錄取,從而消除員工對企業的不滿,提升其安全感,減小裁員阻力。未被裁員的員工在看到企業對離職員工的關懷后,也能感受到企業對員工的關愛,從而更加積極地投入工作,有效改善了企業員工關系。

其次,在主動離職的員工方面。員工可能會由于企業制度和薪酬降低而選擇主動離開企業,針對這一部分員工,企業應加強與其之間的交流,表現出對員工的關懷,使員工能夠主動坦言離職的真實原因,并獲取員工對企業的相關建議。對于一些企業核心人員,HR在與其溝通的過程中,應盡可能的滿足員工需求,避免人才流失。例如在了解到員工對降薪措施不滿后,HR應通過交流,使其了解到這一措施實屬企業的無奈之舉,并考慮對其暫緩降薪措施。若是員工堅持離職,企業也應尊重其選擇,并建立回聘制度,建立離職員工關系管理信息系統,了解其動態信息,邀請其參與企業活動,構建良好員工關系,確保在企業渡過難關后能夠使這些員工重回企業工作。例如麥肯錫咨詢公司在員工關系管理中,將離職員工信息整理成“麥肯錫校友錄”,將離職員工看成“畢業離?!?。并加強與員工之間的溝通,從而使這些員工成為了企業的投資者、客戶、營銷人員甚至宣傳大使,為企業帶來了巨大的經濟、社會效益。

3.3以員工援助計劃消除心理危機

員工援助計劃(EAP)是通過各項手段,幫助員工解決心理問題,營造健康工作環境的重要福利與支持項目。金融危機背景下,企業員工不可避免的會產生心理危機,導致員工關系緊張。例如據相關數據表明,在2008年金融危機時,有20%的中國員工感到工作壓力巨大,員工心理健康問題損失占整個GDP的23.6%。對此,企業還需通過員工援助計劃的開展,確保員工心理健康,避免給企業造成巨大的損失。

第一,企業需要請專門的心理專家,對員工心理情況進行評估,并建立相應的信息檔案。通過問卷調查、面談等方式,了解員工承受的心理壓力情況以及心理問題產生原因。在這一過程中,要求調查、面談人員,對員工心理情況進行嚴格保密,從而獲得員工的信任感。

第二,應根據員工實際心理健康情況,制定相應的援助方案,提供心理咨詢服務。并對員工心理狀態進行動態跟蹤調查,及時發現員工存在的心理問題,避免優秀員工因企業關懷不足而產生離職的想法。

第三,方案落實階段,企業需要做好心理健康宣傳工作,通過條幅、海報等方式,增強員工對金融危機的認識。同時,利用心理健康培訓,給予員工心理咨詢服務,并針對性予以指導。在這一階段,員工除了會感受到巨大的壓力外,還會對未來個人發展產生迷茫。因而,企業也應為員工提供職業生涯規劃培訓,使其對未來保持積極的態度。

第四,反饋階段,EAP工作人員應對計劃實施結果進行分析,了解這一計劃對員工的實際影響及其對企業的影響,計算員工幫助計劃投資回報率,從而找到其中存在的問題并予以改正,確保EAP對員工關系管理工作的支持效力。

4 結論

金融危機對企業及其員工都有較大的沖擊,而員工不僅僅是企業經營發展的支撐力量,同時也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企業還需做好金融危機背景下的員工關系管理工作,強化離職管理,樹立良好雇主品牌形象,并落實ERP工作,構建良好員工關系,使員工對企業始終忠誠、信任,與企業共同渡過金融危機。

參考文獻:

[1]韓兆洲,安康,孔麗娜.《勞動合同法》對企業成本影響的測算方法與實證研究——金融危機下的應急措施[J].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1(1):5965

[2]謝傳會.后金融危機時代的勞動關系管理[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6(6):7072

[3]童輝杰,劉軒.回顧與反思:金融危機給企業員工造成了什么影響[J].戰略決策研究,2011,3(3):3744

[4]霍偉偉,羅瑾璉.領導行為與員工創新研究之橫斷歷史元分析[J].科研管理,2011,7(7):113121

[5]董萍.金融危機背景下企業員工培訓的方法研究[J].中國商貿,2011,7(34):139140

[6]趙曙明,王成城,杜鵬程.后金融危機時期企業管理面臨的機遇、挑戰與對策——第七屆(2011南京)企業跨國經營國際研討會綜述[J].經濟管理,2011,8(8):186192

[7]蕭珺予.經濟形勢動蕩下的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策略[J].商業時代,2013,11(22):9798

[8]袁凌,李健,許丹.企業勞動關系研究新進展[J].經濟學動態,2012,2(2):110115

[9]廖艷華.基于金融危機背景的企業員工培訓方法與策略[J].現代經濟信息,2015,2(2):9495

[10]王天玉.無薪休假視角下“員工與企業共度難關”的法律反思[J].法學,2015,6(6):2333

猜你喜歡
管理思路金融危機
淺析金融危機化解救助的效果
淺析金融危機化解救助的效果
做好基層醫院財務管理工作的思路研究
中國未來兩年內是否會發生金融危機?
金融危機背景下的國際金融體系改革
企業安全保衛工作現狀與管理思路創新
財產保險公司應收保費管理思路及具體策略的分析
政府微博的長效管理分析
如何做好用電營銷管理的思路構建
創新管理思路,提升學校管理質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