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初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的傳承

2016-12-26 15:50蔣學芳
考試周刊 2016年98期
關鍵詞:傳承傳統文化初中語文

蔣學芳

摘 要: 中華傳統文化是世界文化的燦爛遺產,是炎黃子孫的根基,是中華民族的靈魂,作為一名合格的初中學子,應始終秉持弘揚并繼承傳統文化的不屈精神,在語文學習中盡全力發揮自己所能,為多彩文化的傳承之路出力。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要深度整合學習資料,將傳統文化的內涵與核心融合到課堂教學內容中,讓文化氣息洋溢于整個校園,使傳統美德得以科學傳承,這種教學途徑既有利于提升學生文化素養,又能從整體入手幫助初中生們了解中華傳統美德,建設社會主義和諧新社會。

關鍵詞: 初中語文 傳統文化 傳承

中華民族五千年的傳統文化是經歷歷史的蛻變和時間的錘煉整合而成的瑰寶,游覽我國首都博物館里的陳列品便能深深地被沉重的歷史感所折服,但是傳統文化并非只是肉眼能夠觀察到的物質性實物,它更是一種價值觀念、思維方式、行為準則,證實了祖先智慧的結晶,為后代遺留了華麗的篇章。傳統文化起源于遠古時代人類的祖先,足以證明跨度之遠,歷史之悠久,即便如此,我們也要對中華傳統文化有所接觸和了解,不能一概不知,否則會是一種不尊重歷史的行為。本文具體詳細地解釋了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廣泛意義,點明此舉對學生學習、教師教學、學校發展三大方面都有推動作用,而后針對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可以實施的相關有效策略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希望對初中語文教學工作的可持續發展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一、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注重傳承傳統文化的意義

(一)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加速教學進程。

擴展到大層面上講,優秀的民族文化既是民族振興的精神動力,又是建設先進文化的重要根基;從小方面來說傳統文化是初中語文教材的精神支柱,更是滋潤課本內容的甘甜玉露。隨著教育要求的逐步提升,人教版初中語文難度加大,尤其表現在文言文這個板塊上,很多初中生對古文理解一竅不通,更無法做到正確翻譯,在競爭角逐激烈的學習生活中,要提高語文成績,尤其在文言文學習這一板塊絕不能落下腳步?,F在我們身處于經濟全球化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背景下,弘揚優秀的民族文化,并結合時代的進步特點加以創新,會對初中生的古語語感及古文翻譯達到幫助效果。語文課本中涉及的傳統文化都蘊含著無限的民族精神和道德理念,正是因為這些因素有振奮人心的積極作用才會被選為科學教材。傳統文化在現代化的世界仍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是因為這些“精神食糧”能夠成為人類的重要思想養分,深入挖掘道德精髓,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被充分激發出來,教師的教學進程也有充分保障,便預留出了多余的時間拓寬知識面。

(二)加強了思想文化建設,形成良好美德。

語文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它囊括從古至今具有真實意義的思想結晶,同時也是新紀元開始的重要標志。當今,如果教師一味強調理論內容的講解,不注重傳承傳統文化的主體,就易消磨初中生的學習耐力,導致語文學習狀態停滯不前的后果。傳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積極意義所在就是擺正學生的人生觀,加強思想文化建設,這種實質性類型的實踐活動無法在理科的課堂里得以施展,只能依附于語文課堂中,用文化填充道德的空缺。其實,傳統文化的氣息離初中生并不十分遙遠,在現代化生活的強勁脈搏中我們能夠深切地感受到傳統文化的根深蒂固。例如:孔融讓梨、司馬光砸缸的故事都充分證明了傳統文化的弘揚繼承必須從小做起,從自我做起,作為祖國未來的花朵,初中生的肩上承擔著不可推卸的責任,那就是將中國的燦爛瑰寶——思想美德發揚光大,從語文學習中總結相應的道理并銘記在心。

二、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有效滲透傳統文化的措施

(一)以課文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融入傳統文化小故事。

教師將多元化的傳統美德小故事滲透于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在強化學生傳統文化意識的同時,緩解學生沉重的學習壓力。然而,教師在課堂上融入的小故事需經過精心擇選,不能消極或是沒有根據,要以課本知識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讓學生陶醉于傳統文化的氛圍中,真正做到理解課文本身。

例如在學習《寓言四則》這一單元時,教師可以向學生介紹《牛郎織女》、《草船借箭》、《盤古開天辟地》等短小精悍卻賦寓傳統文化意味的小故事,這樣既可以應和單元主題又可以節約課堂時間。此外,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學習成績、性格特征等將學生分成小組進行接龍講故事,最后評選出最佳小組并給予一定的獎勵,獎勵的根本作用在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不是獲取物質上的認可。

(二)合理使用現代多媒體技術,提高課堂趣味性。

處于初中生身心發展未達到成熟的境地,再者傳統文化本身在時間與空間上距離學生很遙遠,導致他們無法集中自己的全部注意力到語文學習上。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科學生產力的不斷提高,多媒體技術教學模式已經逐步運用到語文教學課堂中,因此在進行傳統文化教學的過程中,現代信息技術也必不可少。例如:在學習《戰國策——鄒忌諷秦王納諫》這篇課文的時候,由于文言文本身很難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可以尋找相關視頻吸引學生的眼球再融入文言文的教學,這樣在提高學習效率的同時巧妙融入傳統文化教學。

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傳統文化已經逐漸被人們淡忘,處于初中階段的學生更是一無所知。然而語文學科是傳統文化的載體,為了讓傳統文化深入人心、宣傳弘揚,需要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融入傳統文化教學因素。教師要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閱讀《史記》、《論語》、《大學》等充滿傳統文化底蘊的書籍,從而讓學生潛移默化地得到熏陶,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了解傳統文化。希望通過以上措施可以在未來的初中語文課堂上有效滲透傳統文化教學,讓傳統文化深入人心、繼承出新。

參考文獻:

[1]曾令輝.論中學語文教學與傳統文化修養[J].湖南教育學院學報,2010(S2).

[2]劉海清.少慢差費何時休──關于中學語文教學的現狀及思考[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0(02).

[3]陳鳴賢.試論中學語文教學中“語”的培養[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0(02).

猜你喜歡
傳承傳統文化初中語文
如何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
例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微寫作”
初中語文閱讀理解解題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幾點做法
基于Web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土族盤繡電子商務平臺的設計與實現
“互聯網+”時代出版人才培養的傳承與突破
新媒體時代下的蒙古族文化傳播研究
青年怎樣傳承長征紅色基因
中國影視劇美學建構
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社會主義的和諧思想融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