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物理概念教學新探

2016-12-26 18:18張俞
考試周刊 2016年97期
關鍵詞:物理學科概念教學學習興趣

張俞

摘 要: 概念教學是物理教學活動的地基,打好地基是構建大廈的前提,因此,教師一定要重視概念教學活動。本文以實例列舉的方式闡述了幾種概念教學的技巧。

關鍵詞: 物理學科 概念教學 學習興趣

物理概念是物理科學的大門,要進入物理科學的神奇世界,首先就要敲開這扇大門,而掌握概念學習的技巧就是打開這扇大門的金鑰匙。然而受傳統學習觀念的影響,很多學生乃至部分教師都沒能重視概念學習的技巧,僅僅傾心于以死記硬背的方式學習物理概念。這樣的學習方式不但無法讓學生真正地領會概念的內涵和靈魂,反而由于枯燥的學習方式和低效率的學習效果,導致學生的學習負擔大大加大,容易滋生厭學情緒。由此可見,我們要對概念學習樹立全新的認識,努力探索概念教學技巧和方法,提高概念教學的科學性和高效性。

一、注意從實踐中引入概念

物理概念都是經過高度抽象概括得出的結論,因此,物理概念最大的特點是抽象性和概括性很強,而我們要理解概念的本質和內涵,首先要做的就是對概念進行具體化處理,使得概念描述方式更符合學生的認知喜好和認知水平。那么如何具體化處理概念呢?物理學科作為一門實踐類學科,各種概念都是從實踐中總結歸納得出的,我們在學習物理概念的時候可以重新回到實踐中,從實踐中引入物理概念,讓學生借助生活實踐留在頭腦中的印象或經驗初步認識概念,這樣會大大降低概念的學習難度。例如,在學習“簡單機械”的概念時,讓學生尋找一些生活中比較熟悉的杠桿、滑輪,在學習“壓強”的概念時,拿出鉛筆,用手指壓住鉛筆的兩端,感受來自兩端的不同的觸感等,這種隨時隨地能夠列舉的實踐問題可以將抽象的物理概念還原成具體的物理表象及學生的直觀感受,便于學生初步形成概念,這樣不僅理解的難度降低,而且拉近學生與物理概念之間的距離,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學習心態。

二、充分利用課堂演示實驗的優勢

實驗是物理學習中不可缺少的手段,在學習物理概念的時候,適當的實驗演示可以將概念清楚明了地展現在學生眼前,這對學生掌握概念的內涵具有非常積極的作用。因此,在進行概念教學時,教師一定要懂得充分利用課堂演示實驗的優勢,通過實驗現象的展示和分析,幫助學生一步步地從表象到本質,逐漸深入概念的內涵,抓住概念的特征與核心,從而更好地運用概念。例如在講到“摩擦起電”這個概念時,筆者就請來一位長頭發的女學生來到講臺上協助教師演示實驗:首先筆者準備一塊已經使它帶電的泡沫塊,然后將它放在女同學的頭發上輕輕摩擦,很快頭發就如同被粘住一樣吸附在泡沫塊上。這個現象很容易將學生的注意力給吸引住,接下來帶著學生進行現象的解密活動,即概念學習活動,這樣學生的學習熱情會明顯高漲,學習效果很理想。在做課堂演示實驗的時候,有一個問題要注意,那就是保證實驗現象的鮮明,這樣才能保證概念的形象生動直觀,讓學生通過有效的現象觀察激活思維,從而為進一步理解認識概念打好基礎。

三、積極分析概念間的相互聯系

物理概念學習的一個最大難點是概念數量龐大,內容紛繁復雜,一不小心學生就會在概念學習中暈頭轉向。怎樣解決這個概念學習的大難題呢?事實上,物理概念看似各不相干,但其實很多概念稍加分析,就會發現不同的概念之間存在很多內在的聯系。有些概念在定義上的思路存在相似性,如速度、密度、功率等,這些概念都是通過兩個物理量之間的比重定義物體的某些屬性,這些類似的概念,可以通過類比的方式讓學生牢記這些概念,同時這種類比方式可以有效避免學生出現概念上的混淆。還有一些概念本身比較抽象,在講解這些概念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與之相似的比較具體的概念形象幫助學生理解。例如,電流做功的概念可以用水流做功進行類比分析,電壓概念可以用具體形象的水壓進行對比等,比起看不見摸不著的抽象概念,這些看得見摸得著的概念學生更容易理解接受,借助于相對比較形象的概念建立起來的認知可以引導學生理解與之相近的抽象概念。通過尋找概念間的相互聯系,教師在進行概念教學的時候,可以使得各概念之間形成一個系統,各個概念之間做到相互啟發,深化認知。例如在復習“電工電功率”時,在講到電功和電熱的計算公式的時候,學生會發現它們的公式形式竟然是一樣的,這時學生就能大概猜到兩者之間可能存在一定的聯系,教師只要稍加引導,讓學生分析電流做功的實質、兩個物理量之間隱藏一條共同的規律等問題,很快學生就能聯想到能量轉化與守恒定律,從而把這兩個概念納入同一系統中,更好地理解應用這兩個概念。

四、積極利用概念理解中的錯誤經驗

在概念理解中,學生經常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而出現概念理解錯誤,然而這些錯誤不見得都會成為概念學習道路中的“絆腳石”,相反,如果運用恰當,這些錯誤經驗反而會變成學生進一步理解概念的“助推器”。以學習力學時的一個典型案例來說,通常教師向學生提問“一塊木塊在斜坡中下滑時受到哪些力的作用”時,大多數學生的答案都會包含重力、摩擦力、支持力、下滑力這樣幾個力,很顯然,下滑力是錯誤的答案,而這個錯誤出現的原因就是學生不能真正理解力的產生的條件。因此,這個錯誤的發生就給學生進一步理解鞏固力的產生條件提供有利的機會,教師可以借助這個典型的錯誤進行分析,通過犯錯加深學生的印象,從而達到進一步鞏固概念的目的。

總之,概念的學習并非我們想象得那么簡單,僅僅依靠死記硬背就能實現目標,同時,概念學習也沒有我們想象得那么困難,只要教師教法得當,概念學習不但不會給學生造成太大的負擔,反而會變成一個體驗物理學習樂趣的過程。因此,物理教師一定要牢記物理概念教學技巧,努力增強概念教學的趣味性和有效性,爭取用科學的概念教學技巧上好概念課,為進一步的物理學習打下堅定的基石。

參考文獻:

[1]錢成新.淺談初中物理概念教學的點滴體會[J].中學物理,2010(14).

[2]李鳳金.試析初中物理教學中概念的引入策略[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9(12).

[3]盛建國.談初中物理概念教學的難點與突破[J].學周刊,2011(19).

猜你喜歡
物理學科概念教學學習興趣
高中學生物理解題能力的培養
高中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研究
精心設計:培養語文興趣的土壤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