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翻轉課堂教學法與專門用途英語教學

2016-12-26 18:28鄧敏慧
亞太教育 2016年34期
關鍵詞:專門用途英語旅游英語

鄧敏慧

摘要:一直以來,專門用途英語教學均處于兩難的境地——既要強調英語語言知識教學、某學科專業知識教學,同時也要顧及技能訓練。有限的課堂時間常成為制約專門用途英語教學的一個瓶頸。而翻轉課堂教學法把知識的傳授放在課前自主學習環節進行,使專門用途英語教學這一難題得以解決。本文以旅游英語課程為例,探討翻轉課堂教學法用于專門用途英語教學的可行性,并在實踐中發現運用翻轉課堂教學法需要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翻轉課堂教學法;專門用途英語;旅游英語

中圖分類號:H319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2095-9214(2016)12-0116-02

近年來,翻轉課堂教學法的浪潮席卷中國教育界,沖擊著傳統課堂教學。傳統課堂教學以教師講授知識、學生吸收知識的模式為主,學生在該種傳統課堂教學模式下容易喪失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學生在課堂“沉默”的現象屢見不鮮。而翻轉課堂教學法恰恰與傳統課堂教學方法相反(周平,2015),知識的傳授大部分在課前完成,教師在課前將每堂課的知識點分解成一個個微視頻,讓學生自己學習,并布置相應的學習任務,而在課堂上則是教師與學生交流、學生與學生互動,展示任務的成果,實踐和運用自己課前所學的知識,教師的角色在翻轉課堂中從講授者轉變為引導者。

一、翻轉課堂教學法對專門用途英語教學的啟示

與傳統課堂教學相比,翻轉課堂教學法具有以下的優勢。首先,翻轉課堂教學法能使學生吸收的學科知識更多,吸收效率更高。傳統課堂教學受到時間限制,必須在四十五分鐘內完成話題引入、知識點傳授、師生互動、學生實踐等環節,學生在課堂上一次性吸收的知識有限,且很難及時地消化。反觀翻轉課堂教學法,每堂課的知識點分解為微視頻后,學生可以選擇學習該知識點的時間和地點。換而言之,學生可以在不同的時間段、不同場所分步學習一堂課的知識點,因而吸收知識的效率更高。其次,翻轉課堂教學法能使課程知識系統化。教師在把知識點抽離,制作成微視頻時,必須考慮該知識點與其他知識點的聯系,保證教學內容安排的連貫性,從而使零散的學科知識有序排列。

翻轉課堂教學法為長期從事專門用途英語教學研究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個嶄新的視角。專門用途英語(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是指“與某一學科、職業、活動的專業主題相關,并從句法和語法上服務于相關領域”(王麗娟,2014:60)的英語,所以專門用途英語是“英語與某一方面專業知識的結合”(劉潤清,1996:4)。傳統的專門用途英語課堂教學必須包括三大方面內容:英語語言知識教學、某學科專業知識教學、以及技能訓練。這三者均要求安排相對較長的課堂教學時間,因此在課堂時間方面,這三者屬于相互“競爭”的關系。如何處理英語教學與專業知識教學的關系成為了專門用途英語教學亟待解決的一個難題。而在翻轉課堂教學法下,專門用途英語教學的這一難題就能得以解決。學科專業知識教學可以通過微視頻在課前讓學生自己學習,課堂時間全部安排為語言知識穿插教學、以及綜合技能訓練。學生在綜合技能訓練中,進行交際互動,使所學的知識進一步得到強化。

二、翻轉課堂教學法在專門用途英語教學中的運用——以旅游英語課程為例

為了探討如何將翻轉課堂教學法用于專門用途英語教學,本研究以旅游英語課程教學為切入點,討論翻轉課堂教學法下如何設計、安排旅游英語課程的課前自主學習任務、課堂教學互動、課后教學反饋等教學環節。

(一)課前自主學習任務設計

課前自主學習任務設計即對某個知識點的自主學習任務設計,本研究圍繞旅游英語課程中講解景點使用的虛實結合法(Method of Combining Facts and Figments)(朱華,2013)這一知識點進行自主學習任務設計。虛實結合法是指導游將歷史人物、事件、神話傳說等加插入景點講解的過程中,以喚起游客對景點的興趣,加深游客對景點的理解。課前自主學習任務設計的第一步就是明確自主學習所要達成的目標。本知識點的自主學習達成任務為通過觀看教學視頻,學生對虛實結合法有一定認識,能區分景點解說中的“虛”與“實”,并通過自主學習任務,鼓勵學生有意識地將“虛”的元素融入到實景講解中。第二步,在學習方法建議方面,則為建議學生通過視聽材料學習、任務導向的網絡資源搜集、講介訓練掌握該知識點。視聽材料學習指的是長城景點的英語講解微視頻學習,通過該視頻的學習,體會景點解說中的虛與實。在學生領會虛實結合法的基礎上,教師在微視頻的結尾指定某些景點,要求學生通過網絡完成指定景點的“虛”、“實”信息的搜集。學生在信息搜集整合的過程中思考如何將“虛”的元素融入到實景講解,并通過個人講介演練,不斷實踐。第三步,具體學習任務設置。觀看長城景點的英語講解微視頻,學生思考如下問題。首先,講解中包含的信息中哪些是描述實際的長城景觀的?其次,講解中提及的與長城相關的傳說或故事有哪些?再次,講解是如何將實景長城描寫與長城相關的故事、傳說結合起來的?學生通過完成這些任務,了解到長城的實景信息與孟姜女哭斷長城的故事是可以在講解中有機地結合,進而明白虛實結合法的內涵和外延。在此基礎上,學生們還需要思考另一個問題——虛實結合法如何應用到其他景點的講解中去?因此除了上述的學習任務外,教師還需要設置一個學習任務,即指定景點并要求學生使用虛實結合法講解,在本課指定的景點為華清池。華清池景點有哪些實景信息和相關的故事傳說,要求學生自主搜集整理,并在課堂上作華清池景點的英語講解。

(二)課堂教學互動

在課堂上,教師通過學生的景點講解表演,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雖然學生們都是對華清池景點使用虛實結合法來講解,但既有學生將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作為“虛”的元素融入講解,也有學生在講解中添加華清池所依傍的驪山“烽火戲諸侯”的歷史故事。盡管學生添加的“虛”的元素不同,但在講解中都出現了共同的問題:中國歷史文化相關名詞的英譯、“虛”“實”元素如何緊密結合等問題。例如,“烽火戲諸侯”這個詞學生在翻譯的時候對于“諸侯”這類詞的譯法五花八門,有些學生譯作“dukes”,“kings of states”,而“戲”字的翻譯也是如此,有同學譯為“play with”,“play tricks with”。學生對名詞的翻譯更多是停留在字面意思的翻譯,而忽略了背后歷史故事的內容?!胺榛饝蛑T侯”指的是周幽王為贏得褒姒一笑,無故點起烽火引來諸侯,諸侯的舉動使褒姒發笑,因此“烽火戲諸侯”更恰當的譯法應為“misusing the beacon tower to tease vassals”。類似這樣的語言知識點的問題,在課堂教學互動中都能及時發現,并有針對性地解決。而講解中如何結合“虛”、“實”元素的問題則屬于學科專業知識教學問題。學生在課堂示范中容易出現的問題是,“虛”、“實”元素結合方面僅僅是內容的疊加,而沒有進行有機的結合。例如華清池與楊貴妃的故事,學生常平鋪直敘了華清池的具體實景情況,再另外加上楊貴妃的史實,卻無法在兩者之間很好地進行銜接。教師可以通過展示“虛實結合法”較好的例子,如古琴臺講解和“高山流水”的故事,啟發學生找到景點和故事相通的連接點,讓學生明白可以將華清池水與楊貴妃的美聯系起來,大大增加游客的興趣。

(三)課后教學反饋

翻轉課堂教學法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自主性和課堂的趣味性,也能很好地處理英語語言知識教學、某學科專業知識教學、以及技能訓練三者的關系,但在運用該種教學法時也容易產生一些傳統教學模式所沒有的問題。首先是學生自主學習的自覺性問題。學生在課前自主學習的時間地點完全由自己決定,這既賦予學生學習自由,也帶來了不少問題,如學生因為自身原因沒進行自主學習的情況時有發生。完全依靠學生的自覺性來保證課前自主學習的順利完成顯然不符合實際情況。教師應該制定自主學習的監督方法和措施,保證課前自主學習的順利進行。其次是課堂檢查的覆蓋率較低的問題。課堂時間有限,教師只能讓部分學生進行課堂表演,檢查其完成情況。余下部分的學生因而容易出現懈怠現象和僥幸心理,不利于課程的學習。

總之,翻轉課堂教學法具有傳統教學法無可比擬的優勢,但仍需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改進和總結,使其更適合于專門用途英語教學。

(作者單位:廣東石油化工學院)

參考文獻:

[1]周平.基于現代教育技術的翻轉課堂及其理論基礎溯源[J].外語電化教學,2015(162):72-77.

[2]王麗娟.高校專門用途英語教學:現狀、運用與前景[J].外語教學,2014(4):60.

[3]劉潤清.21世紀的英語教學——記英國的一項調查[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6(2):4.

[4]朱華.導游英語(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162-163.

猜你喜歡
專門用途英語旅游英語
高職專門用途英語(ESP)教學改革探索
護理英語課程需求分析與研究
旅游英語口語教學中任務學習法的探索
ESP對軍校英語教學改革的啟示
基于微格教學理論的旅游英語實踐教學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