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護理英語課程需求分析與研究

2016-12-27 19:32梁麗虹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 2016年19期
關鍵詞:專門用途英語需求分析

梁麗虹

10.3969/j.issn.1671-489X.2016.19.116

摘 要 以長春醫學高等??茖W校為例,對護理學生開設的護理英語課程進行需求分析,發現學生有強烈的學習動機想要學好護理英語這門課程,但是對護理英語教材和教學方法的認識上有一定的分歧,因此對學習動機和態度、學習目標和教學方法、多媒體資源等給出建議。

關鍵詞 護理英語;專門用途英語;需求分析

中圖分類號:H319.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6)19-0116-02

日益頻繁的對外合作與交流對英語教學提出新要求,即英語教學應與各種領域專業內容的教學緊密結合起來。專門用途英語(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簡稱ESP)

教學目標是培養和提高學生所學專業領域的英語運用能力。在醫學院校,護理英語(English for nursing purposes)課程作為大學英語課程設置的一個重大變革而產生,屬于ESP范疇,所以對護理英語的研究應遵循ESP的理論框架,其中最為重要的一個特色便是對學習者進行需求分析和研究。West及Brown[1]等學者指出課程需求分析應該采用多種方法和多方面需求來源,才能保證其可靠性和有效性。

1 研究目的

首先,了解不同層次護理學生對護理英語課程的需求;其次,分析并對比不同層次護理學生的需求,了解護理英語教學實施的現狀,優化護理英語課程設置;最后,為護理英語課程的授課教師搭建交流與合作的平臺。

2 研究對象

選取長春醫學高等??茖W校護理系的2014級學生共200人。其中,護理(普通)專業100人,占研究對象的50%;護理(英語)專業100人,占研究對象的50%。

3 研究工具

采用問卷法 在陳群研制的《專門用途英語調查問卷》[2]

和孫燕研制的《關于護理英語學習需求的調查問卷(學生卷)》[3]的基礎上進行修改,使問卷具有較好的信度、效度和廣度。問卷包括七大項目,其中背景資料4項、動機態度7項、目標14項、教材4項、教師和教學方法4項、評估和自測4項、選擇題16項。對動機態度、目標、教材、教師和教學方法、評估和自測的評分采用Likert5級法:A非常同意,B同意,C一般,D不同意,E非常不同意。選擇題涉及專業背景第1題,需求技能第2~3題,學習方式第4題,課堂與教學第5~8題,教師第9題,課程設置第10~12題,教材第14~15題,考核方式第16題。最后問卷還設置了開放式問題:你對本門課程的建議。

采用訪談法 訪談的對象為長春醫學高等??茖W校的護理英語課程的教師和幾家大型用人單位(吉大一院、吉大二院、吉大三院、婦產科醫院等)護理站的負責人(護士長)。對教師的訪談涉及護理英語課程開設的必要性、授課方式、主要培養學生的技能、教師的素質、教材的開發。對用人單位的訪談涉及對學生知識結構的評價、日常護理英語用語的評價(導診、問病等)、接待外賓能力的評價、是否滿足工作需求的評價。

4 調查結果及分析(發放問卷200份,回收185份)

學生背景資料 調查表明,學生年齡在19~20歲之間,三級考試通過率為50%,醫護英語考試通過率為35%。

學習動機和態度 85%以上的學生表示愿意學習護理英語這門課程,并且認為護理英語這門課程很有必要;65%的學生認為來自將來工作上的需要;25%的學生認為以英語為基礎掌握更多的專業知識,并且可以提高英語在臨床工作中的實際應用能力。但是,學生對如何學好護理英語這門課程還是信心不足,只有10%的學生表示有信心學好這門課程。

學習目標 在護理英語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的基本功上,學生對讀的要求比較多。如70%的學生表示通過學習護理英語,可以閱讀醫護文章、醫生處方、病例、藥品說明書等。35%的學生對護理英語課程中交流的要求也比較多,如理解護士或醫生指示、理解病人需求和提高交際能力(與外籍病人或外籍醫生交流等)。

教材 學生對護理英語的教材非常滿意,達到85%以上。其中包括護理專業或職業相關度占75%,教材難易適中占50%。

教師和教學方法 在護理英語教學方法方面,學生意見有些分歧。其中,50%的學生認為上護理英語課時,教師應多和學生用英語交流;40%的學生認為上護理英語課時應多做一些真實情景練習;其他學生比較喜歡現在的教師授課方法。

考核方式 80%以上的學生希望將護理英語課程設置成考試課程,學時在40學時,并且最好在學習完護理專業知識之后即第三學期或者第四學期再開設護理英語課程。

5 對護理英語課程的建議

學習動機和態度 學生對護理英語課程開設的必要性給予了肯定,在這方面教師要充分激發學生對護理英語知識的渴望。但是學生也表示對這門課程信心不夠充足,這就需要教師善待學生,要學會賞識學生,在交流中挖掘學生的優點,并使其充分發揮特長,最終達到增強自信的目的。

學習目標和教學方法 針對學生對護理英語閱讀方面的需求,教師可以運用精讀和泛讀相結合的方法,即在課堂上詳細講解一篇護理英語文章(包括護理詞匯、英語語法、護理專業知識等),課后給學生布置教材上教師沒有講解的篇章或課外的題目,作為作業或考試來完成。這樣既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又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針對學生提出的在護理英語課程中增加口語交流的建議,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激發學生對護理英語課程學習的積極性,如情境教學法、案例法、角色扮演法、小組討論法等。

多媒體資源 教師應更好地利用多媒體教學資源,用視頻、音頻、圖像等更好地為學生展示護理專業英語方面的重點與難點。如產科的講授,學生對剖腹產和自然產這個問題具有濃厚的興趣,如果教師只是口頭講解,一定是很枯燥的;如果教師先把課程的重點和難點詞匯給學生做出講解,然后為學生播放剖腹產和自然產的英文錄像,并要求學生對比找出不同,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就會被調動起來了。

加強實踐教學指導 教師要組織學生開展ESP教學的第二課堂活動,鼓勵學生參與ESP課程相關的英語演講、英語角等,指導學生模擬就業實習活動現場,進行仿真演練。教師應建議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參加校外實踐。另外,教師的考核手段應多樣化,以適應ESP課程的實踐性,如醫學(護理或藥學)情景表演考試、醫學(護理或藥學)PPT課堂展示等。

提高教師素質 教師要不斷學習專業知識和英語知識,提高業務水平,包括教學理論水平和教學技術水平。教師要拓展學習英語語言類知識、專業知識、外國文化知識等內容,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中心進行專題知識的介紹和訓練,最終達到駕馭課堂、滿足學生需求的目的。教師也應積極參與ESP精品課程的建設活動,進一步了解課程體系,實踐“以能力為本位”的教育教學理念和“工學結合”的教育模式。

綜上所述,學生對護理英語課程的設置給予了充分的肯定,但是在一些細節方面,教師應根據學生的需求進行進一步的調整,如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樹立良好的學習目標和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利用各種現代化資源,適應護理英語的學習,達到學以致用,滿足學生需求?!?/p>

參考文獻

[1]Brown J D. The Elements of Language Curriculum: a syste-

matic Approach to Program Development[M].Beijing: FLTRP,

2001.

[2]陳群,蔡蘭珍.專門用途英語與高職英語教學[J].衛生職業教育,2007(15):10-11.

[3]孫燕.高職護理專業學生對護理英語的學習需求研究[J].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3(1):99-102.

猜你喜歡
專門用途英語需求分析
高職專門用途英語(ESP)教學改革探索
構建“專門用途英語+大學生就業”新模式研究
翻轉課堂教學法與專門用途英語教學
研究生公共英語課程改革模式探索
服裝設計智能化趨向及模式研究
大學師生需求發展分析
基于UML技術的高校貧困生管理系統建模分析
指揮信息系統模擬訓練評估需求分析
應用型本科大學英語后續課程建設之必要性探討
項目教學法在理工科類ESP課程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