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有效利用小學語文課程資源策略的研究

2016-12-26 18:35丁霞
未來英才 2016年1期
關鍵詞:開發策略課程資源教學資源

丁霞

摘要:小學語文是一門主科,隨著小學語文新課程改革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提高自身的素養,改變傳統的教學資源,把教材上的課程資源與課外所收集的教學資源結合起來。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小學生對預科學科的興趣,并且還可以使小學生拓寬知識面,為學習以后的學科奠定了夯實的基礎?;诖?,文章探討分析了有效利用小學語文課程資源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程資源;教學資源;開發策略

一、新課改下小學語文課程資源開發的必要性

1、適應課程改革的要求。新課程改革的一個顯著變化是課程實行三級管理: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這拓展和整合了課程資源,要求學校和教師積極開發并合理利用校內外各種課程資源。過去,我們把課程(其實那時我們所理解的還只是教材而已)看作了“整個世界”,所以按部就班、準確無誤地完成教材任務是很多課堂教學所追求的唯一目的?,F在我們認識到:“整個世界”都是課程資源,作為教師,就應當善于發現每一個可能會涌流無限生機的“泉眼”,精心的疏通,引流。在這種形勢下,課程資源的開發問題成了一個熱門話題,給了廣大教師開發課程資源的權利和責任,廣大教師積極投身到資源開發的行列中去,通過開發資源,使課堂更加充滿活力。

2、適應新的教與學的需要。新的課程資源的出現,往往帶來新的課程實施方式,帶來新的學習和教學取向。這種要求對以往的課堂教學將課程資源限制在教室、書本、教參、練習冊以及其他教學輔助資料的思維觀念定勢和教學模式是一個極大的挑戰。開發語文資源可以讓課堂鮮活起來。自然、社會、人文等多種語文資源無處不在,只要我們仔細觀察,處處留心,就會有無窮無盡的資源等著我們去發掘。贊可夫說過:“如果真正的廣闊的生活沖進教室的門而來到課堂上,教室的天地就開闊了?!惫湃酥祆湟苍f過:“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苯處熅鸵鲈搭^活水的開掘者。我們只有具備了強烈的資源意識,努力開發,積極利用各種資源,讓語文課程資源在生活中延伸,才能拓寬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才能使他們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只有這樣,在學生的心中語文課才是富有活力而備受歡迎的。

二、有效利用小學語文課程資源的策略

1、合理地開發與利用教材資源

教材以及其他的教學參考書是傳播小學語文教學內容的基本課程資源,教學課本中優美的畫面以及動聽的語言文字都是吸引小學生學習語文的主要資源。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把握好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利用這些資源的優點來提升小學生的語文水平?,F階段不論哪個版本的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課文都以單元分類,在學習每個單元前,都會有導讀提示,它對于小學生在學習課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每篇課文后面也設計了“思考與練習”,主要是讓學生鞏固學過的知識,加深印象;每個單元還會設立“積累與運用”主要是讓小學生溫習整個單元所學的內容,不易忘記。只要教師對教材上這些資源合理的利用,正確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將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如第五冊《美麗的小興安嶺》一文,整篇文章內容豐富多彩,構思有序,合理的運動了各種修辭手法,并且文章條理清晰。所以,教師要在傳授教學內容的過程中要求學生多朗讀課文,尤其是描寫景色的相關段落,要正確引導學生反復思考,要讀出景色的特點,讓學生體會到大好河山的魅力。

2、用好遠程教育資源。語文課程無所不包,“納世界于形內,融萬物于筆端”。語文知識幾乎覆蓋了自然和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小學語文教學如果僅僅依靠教師、教科書、課外參考資料等信息,是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的。如今的世界已經飛速進入了信息化時代,計算機網絡的普及為信息技術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如果我們還墨守成規,用一本書、一支筆去教書的教育理念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發展了。計算機網絡為我們提供了無限的語文教學資源,它不但能使我們的課堂教學形象化、具體化、生動化、科技化,還能夠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增大課堂教學的信息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計算機網絡上的充足信息可以使學生思路更開闊,多媒體的強大模擬功能可以讓學生進行實踐或模擬實驗,網絡通訊軟件便捷的交互性可以使交流更及時、開放。這些都是傳統教學方法無法替代的。語文教師要利用好遠程教育資源,使其為語文教學服務。

3、創新教學方法,感受自主學習的樂趣。漢字作為我國的國語,它與語文學科有著密切的聯系,這就表明語文是學習其他學科的重要基礎內容,反過來說,學習其他學科也為語文的學習開拓了知識面。突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創新教育理念,不僅要學習好語文學科,同時還要注意語文與其他學科的結合學習、讓學生通過各種不同的教學內容以及形式,來全面深入的理解課堂教學資源與課外教學資源。比如:除了教科書還要配備相關的參考書,同時還可以根據生活中的多媒體,電視、電腦、報紙、收音機等等,同時還需要家長的全力配合,多帶孩子去參加一些戶外活動,比如:參觀博物館、科技館、紀念館、展覽館、畫展等等,同時還要向孩子傳授一些社會熱門事件內容,豐富孩子的知識面。

4、善于融會學科的交叉滲透。新課程淡化了學科的界限,強調語文學習應開放,強調學科的交叉滲透,強調學科的整合。語文不僅僅是語文,它蘊含著天文、地理、歷史、科學、美學,甚至流淌著音樂。教師在教學中,使用教材時完全可以打破學科間的隔閡,向鄰近學科開放,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整合中開闊學生的視野,產生更多的感受。例如學習《紙船和風箏》這一課,將課文內容改編成兒歌形式,邊唱邊做動作,調節課堂氛圍;在學習《四季》這一課中,讓學生結合文本,聽著優美的音樂畫一畫四季的景色,打破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溝通語文學科與音樂,美術學科的聯系,把語文學習中的讀與唱,畫,演等有有機結合,讓語文課堂"動"起來,讓學生動起來,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而且能培學生廣泛的興趣愛好,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5、善于開展豐富的語文實踐活動。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也體現在語文學習方式的改變上,“世界是學生的教科書”,課程資源的豐富性與廣博性也意味著教學方式的靈活性與多樣性。新的課程觀認為,課程是教師、學生、教材、環境四個因素動態交互作用的“生態系統”。為此,開發利用語文課程資源,必須改變把學生禁錮在課堂里、日復一日地重復口耳相授、單調枯燥的教學方式。例如學習《紙船和風箏》這一課,將課文內容改編成兒歌形式,邊唱邊做動作,調節課堂氛圍;在學習《四季》這一課中,讓學生結合文本,聽著優美的音樂畫一畫四季的景色,打破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溝通語文學科與音樂,美術學科的聯系,把語文學習中的讀與唱,畫,演等有有機結合,讓語文課堂“動”起來,讓學生動起來,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而且能培學生廣泛的興趣愛好,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三、結語

總之,小學語文課程資源開發是促進小學生語文學習的重要途徑,對教學的完善具有重大的意義。在具體措施方面,一是要充分利用課本資源,立足教材開展教學;二是要巧妙利用輔助教學工具,將其作用最大化;三是要合理利用身邊的自然景色資源,陶冶小學生的自然情懷;最后,是發掘生活中的語文資源,讓學生真切地感受語文的魅力。結合以上幾點,基本可以實現小學語文資源的高效利用,促進小學生的語文學習。

參考文獻

[1] 王春梅.有效地利用和開發小學語文課程資源[J].科技創新導報,2011(15):155.

[2] 常新維.小學語文課程資源開發例談[J].新課程:小學,2011(7):140.

[3] 鄧靚.新課改視野下小學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J].學生之友.2011.06.

猜你喜歡
開發策略課程資源教學資源
南京歷史文化街區體驗旅游開發ASEB分析
語文綜合性學習探究
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當中需要關注的問題探析
網絡環境下的商務英語課程資源庫的建設研究
初中語文數字化教學資源應用探索
初探教學資源開發的系統思維
臨床實驗教學中教學資源的整合優化與應用
土木工程科研資源轉化為實踐教學資源的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