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師生關系傳播學概述

2016-12-26 21:05徐欣慰
亞太教育 2016年34期
關鍵詞:傳播學主體性師生關系

徐欣慰

摘要:和諧輕松的課堂氛圍有益于教學效果的最大化,和諧輕松的課堂氛圍得益于平等寬容的師生關系,本文從傳播學基礎分析良好的師生關系的意義以及為師生關系的建立的借鑒作用。

關鍵詞:師生關系;主體性;傳播學;平等寬容

中圖分類號:G42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2095-9214(2016)12-0204-01

想成為一位合格的、優秀的教師,除了自身的不斷實踐、總結之外,良好的師生關系也是必不可少的。

對外漢語專業的特殊性使得我對中外課堂教學氛圍有所了解。中國學生在課堂上較為嚴肅,具體表現在坐姿、課堂發言的情況上。他們通常會端正直挺地坐著,兩手交疊放置在桌上,雖然在認真聽課,卻很少發言,缺少與教師的交流。相對的外國的學生們在上課時則較為隨性,這種隨性不僅表現在課堂氛圍的輕松愉悅上,而且還表現在其聽課方式和教育環境—教室的布置上面,學生們不會單調地排坐著,有時會形成以教師為中心的圍坐方式,教室環境的布置和裝飾,會使學生覺得教室如同家一般的溫暖、貼心。

這兩種迥異的教學模式會影響師生間的關系嗎?

教學模式或者教學氛圍可以為師生關系的形成導向作用。

傳統的師生關系: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國外的輕松氛圍以及良好師生關系令我們非常羨慕,也使我們了解到了,較為開放和靈活多樣的教學環境及形式,不僅讓學生感到了學習的樂趣,提高了他們的學習效率,也給師生帶來快樂、健康的良好師生關系。

外國的教學方式真的比中國式的教學方式好嗎?當然也不盡然,不存在有絕對優勢的教學模式,我們需要學習的就是不同的教學方式的優勢。

輕松愉悅的課堂教學模式對師生間的關系有什么影響?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個被學生喜歡的教師,學生也會喜歡上他所教的課程,這樣就會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由此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由此可見,良好的師生關系無論是對教師本身教學經驗、教學成果還是對學生的學習、成長都是十分的重要。教師在面對每一個學生時,都必須一視同仁,激發出學生的所有潛能,努力讓其實現自身的價值,這樣教師的自身定位就更為重要,教師需要正確認識自己的角色和職能,形成師生交往中所需要的對話能力和平等意識,最終建立一種“平等的對話”與“理解的交往”的師生關系。[5]這種對話式的教學模式也是我打算用傳播學知識點介紹師生關系的契機。不同的教育觀念、師生觀,產生不同的師生關系。這就要求我們對傳統師生關系進行調整或改變。

師生間的知識交互應當看作是一種雙向的傳播過程。如果將教育過程看作為一個傳播系統,那么教師就是傳播過程中的傳播者而學生就是受傳者。傳受雙方之間傳播過程不是靜止單向的,這就意味著師生雙方之間的教學內容的傳授過程不是靜止單向的,因此我們要用動態、交互的眼光來看待師生關系。在傳播過程中,傳播者和受傳者是最基本的兩個因素,傳播者試圖將自己所獲得信息、知識傳輸給受傳者。師生關系也是一種傳受關系。本文研究師生關系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希望大家通過了解傳播過程的交互性是一種互為傳受的關系,用發展的眼光去重新審視師生關系。從傳播過程來看,是傳播者將一定的傳播內容通過怎樣的傳播方式傳達給受傳者,然后觀察受傳者給傳播者的反饋,來預測傳播效果。這樣就構成了一個基本的傳播過程。從教學過程來看,也是教師運用教學工具知識點講授給學生,期望得到學生正確反饋。一定的課堂時空內,傳受雙方心理場的重合部分越大,愈可能產生共鳴,形成和諧的傳播,這也是人們所說的“共同語言”。只有傳受雙方形成積極互動、協同進展,教與學才能形成良性循環。傳播學原理指導下對課堂教學模式的啟發,要實現教育傳播活動中各要素之間的優化配置、達到更佳的傳播效果,“既要彈性預設傳播過程,建立暢通的反饋機制,又要更新傳播載體,靈活運用相應的傳播技巧、方法,減輕傳播干擾?!盵2]因此,師生雙方要建立起暢通的反饋機制,在課堂上進行有交流、有互動的教學模式,并且要與時俱進,不斷更新教學設備,以便達到更優秀的效果。

傳播學基礎相關理論反映了在師生關系間,平等的、和諧的、交互的師生關系才是最合適的師生關系,也是能使教學效果優勢最大化的師生關系。

如何保持師生關系的平衡?

首先我覺得至關重要的是建立一種平等的對話機制。[3]

教師要想與學生建立真正的平等關系,就必須真正地關心學生,既要關心學生的學習成績,也要關心學生的精神需求,所以傾聽學生的不同需要,并且根據需要給予不同的關心是至關重要的。學生都迫切期望得到老師的關愛,想成為老師心目中的好學生,通常他們喜歡哪位老師,就會喜歡他所任教的課,在課堂上會以一種積極興奮的態度去學習,從而自覺地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

其次我覺得理解寬容是構建的重要條件。[4]

用心去感受,去體會,去理解學生。只要我們在學生犯錯的時候多一些鼓勵,少一些訓斥,這樣學生就會形成良好的、健康的心態,學習效果一定事倍功半。寬容就是與學生心平氣和地交流,給學生留出一定的空間,讓學生自我反省,自覺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找出錯誤并改正這樣可以避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從而使師生關系融洽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

當然,一味的忍讓并不可取。這就得要求我們掌握好一個度,恩威并施,張弛有度,讓他們心悅誠服。所以說維持師生間的平衡很重要。主要還得看教師的課堂問題處置能力。調整自身對出現的問題的態度,問題不一定是消極的,你可以在你可控的情況下轉變為積極的方面,這樣所產生的效果可能比直接制止要好。我們對于課堂問題的矯正不能只停留在學生的外部行為表現,需要形成新的行為模式,而且需要把良好的行為模式內化為學生的自覺意識與行動。

所以一個優秀的教師不僅僅是知識的傳輸者,更是學習正確航線的掌舵者。良好的學生關系就更能對教學效果、教學目標的實現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作者單位:閩南師范大學)

參考文獻:

[1]付紅梅.從主客體到主體間性——人生觀教育過程中的師生關系論析[J].惠州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5):101.

[2]唐春梅.語文教育中師生關系的傳播學原理分析.華東師范大學.

[3]侯佳艷.略論民族平等的師生關系的構建[J].教育理論研究,2013(5):8.

[4]姜榮,王海林.“理解”視閾下的師生關系哲學基礎與實踐路徑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3(36):172.

[5]鄧友超.教育解釋學[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9:81.

猜你喜歡
傳播學主體性師生關系
幼兒教育改革進程中幾個重要問題的探討
網絡直播下身體在場的冷思考
論“教學留白”在語文教學中的巧妙運用
2016央視春晚“咻一咻”的傳播學解析
傳播學視閾下新一代“四有”革命軍人的培養研究
相遇中的“傳播”:傳播學研究反思
三喻文化與師生關系
大數據的傳播學解讀
淺談技校的師生關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