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間游戲在幼兒園音樂韻律活動中的有效應用

2016-12-26 13:06賈益萍
考試周刊 2016年97期
關鍵詞:民間游戲教學應用

賈益萍

摘 要: 3-6歲是兒童發展的關鍵時期,在此期間,幼兒園的作用至關重要。幼兒教育是兒童的啟蒙教育,對孩子成長、學習及未來的發展都有重要的影響。其中,韻律活動是當前幼兒園音樂教育的重要組成成分,通過幼兒所喜愛的游戲的方式,寓教于樂,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作者結合相關經驗探討民間游戲在幼兒園音樂韻律活動中的有效應用。

關鍵詞: 民間游戲 幼兒園音樂律動活動 教學應用

引言

教育部在2012年頒布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理解幼兒的學習方式和特點,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的,要珍視游戲和生活的獨特價值?!盵1]這推動了廣大幼兒教師將游戲運用于教學模式中。以往文章多研究寬泛的游戲化教學,本章則重點研究其中的民間游戲在幼兒園音樂律動活動中的有效應用。

1. 民間游戲應用于幼兒音樂韻律活動的概述

1.1民間游戲

民間游戲所表現的內容大多來源于人們的現實生活和勞動,其游戲活動中所配的歌謠一般使用的是當地人慣用的語言表達方式所表達的。這種特征使民間游戲更加貼近自然、更加貼近兒童的現實生活。幼兒民間游戲,是幼兒有目的、有意識地通過個體的模仿和想象反映周圍現實生活的社會性活動。這種社會性活動主要反映的是他們所熟悉的、理解的、感興趣的,可以在幼兒印象中形成最鮮明、最突出的并擁有真正感情經驗的生活體驗。

兒童民間游戲進入幼兒園成為幼兒園民間游戲的過程,從教師的視角看,是根據教育需要對游戲進行篩選、改造或再造的過程。對于兒童而言,這些經過了教師的教育學視角審視后的“幼兒園民間游戲”是否真正是游戲,取決于兒童能否從中獲得游戲性體驗[2]。

1.2幼兒園音樂韻律活動

幼兒園音樂活動按照傳統方法通常分為歌唱教學活動、韻律活動、打擊樂器演奏活動、音樂欣賞教學活動和音樂游戲活動。其中,韻律活動是一種讓兒童在音樂的伴奏下運用一個或一組自然的動作,反映其音樂感受與情緒狀態的寫實性的表現活動。由此可以看出,韻律活動的主要特征是在音樂伴奏下做動作,動作的節奏和風格需要與音樂相吻合。在感知游戲音樂時,除了要求兒童熟悉、理解音樂的性質和結構外,還要體驗音樂的變化和游戲規則的關系。因此,在活動過程中,教師要善于根據不同的教學要求指導幼兒感知、理解韻律活動的音樂。

1.3民間游戲應用于幼兒園音樂律動活動的意義

將民間游戲應用于幼兒園音樂律動活動,所帶給學生的不僅僅是寓教于樂簡單的內容,更是對促進幼兒的大動作發展(例如肢體協調等)、大腦的發展、團隊合作的學習有著重要的作用。同時,它可以讓孩子們的學習和實際生活很好地結合起來,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仍然可以時常運用活動中通過民間游戲所學到的內容。

將民間游戲應用于課堂中,有助于在真正意義應用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在音樂游戲教學中,可以充分體現出老師對孩子們充分的信任與尊重,使學生真正成為主人。這有助于兒童天性的展現,可以為兒童的個性與智力發展提供更廣闊的平臺。

通過對與生活緊密聯系的民間游戲的學習與創作,對提高孩子們的想象力與創造力有極大的好處。同時由于民間游戲與生活更貼近,可以更好地幫助幼兒發揮創造力與想象力。

2.民間游戲有效應用于幼兒音樂韻律活動的建議和方法。

正是由于上述種種優點,不斷有研究者及幼兒教師開始將民間游戲引入幼兒園,但往往會“過多強調游戲的發展價值,而自覺或不自覺地將自認為有價值的內容強加于(民間)游戲,而忽略了游戲的享樂性,使得游戲空剩下軀殼,失卻了真正的游戲精神”[3]。因此,思考如何將其有效結合成了當前的主要問題。

2.1通過當前年齡階段的更多心理上的滿足感促進兒童積極主動參與。

雖然教師進行的大多是經過自身評估過的擁有價值的民間游戲,但剛開始的不了解往往會使學生知難而退。此時,采用更多措施(例如獎勵小紅花、老師家長的表揚等)增加兒童內心的滿足感,會讓他們更喜歡主動參與這類活動,并在活動中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4]。

2.2游戲的選擇應與兒童的生活更貼近,并在篩選之后對游戲進行適宜的改編。

幼兒教師應及時了解該年齡階段的孩子最喜歡玩的民間游戲,以便隨時更改活動設置,真正達到將民間游戲運用于幼兒音樂律動活動中的目的,貼近兒童生活。例如孩子們經常玩的老鷹抓小雞、石頭剪刀布、貼燒餅等這些游戲有簡單的情節,孩子們玩起來不亦樂乎,將這些孩子們喜歡的貼近孩子生活的民間游戲融入幼兒園的音樂韻律活動中不僅可以強化課堂效果,而且可以增強活動趣味性。又如少數民族的民歌往往伴有當地民族風格的動作,通過這種簡單的民歌學習,還可以讓孩子們體會少數民族濃郁的生活氣息。

2.3給幼兒足夠的空間自我發揮。

教師的示范是兒童模仿的最好模板。但具體活動中不能僅僅局限于對教師行為的模仿,更應該讓孩子們發揮想象力與創造力,運用更加開放的結構。如此,才可以體現民間游戲在幼兒園音樂律動活動的真正作用。例如我們將民間游戲“木頭人”融入韻律活動中,鼓勵孩子創編出不同木頭人的造型,而不是局限于一種造型的模式。

結語

幼兒園教學對象多為不具備自我約束力的3-6歲的低齡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多通過自己的直接經驗進行這個階段的學習。將民間游戲運用到幼兒園音樂律動活動中,可以改變幼兒園游戲及課程內容的方法和途徑,廣大幼兒教師應善加利用。

參考文獻:

[1]吳璐珺.游戲化教學在幼兒園音樂活動中的應用[J].好家長,2016.

[2]馮林林.幼兒園民間游戲課程的構筑[J].學前教育研究,2010(3).

[3]黃進.游戲精神與幼兒教育[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6:63.

[4]秦元東.幼兒園民間游戲的階段轉化:兒童角色的視角[J].學前教育研究,2012(4):41-44.

猜你喜歡
民間游戲教學應用
利用民間游戲讓學生在大課間快樂運動
依托民間游戲提高學生身心素質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