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用型高校管理類專業經濟學創新性教學實踐

2016-12-27 10:50曹爽
現代商貿工業 2016年22期
關鍵詞:應用型人才經濟學創新

曹爽

摘 要:面對經濟發展的新常態,社會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多,各地方本科普通高校也紛紛向應用技術類型高校轉型發展。經濟學作為普通本科經管類的專業基礎課程,不僅僅局限于經濟學專業。據此,重點通過管理類專業經濟學教學現狀進行分析,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提出適合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實踐教學創新的思路。

關鍵詞:應用型人才;經濟學;創新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 3198.2016.22.079

經濟學家阿爾弗雷德·馬歇爾在他的《經濟學原理》一書中寫道:“經濟學是一門研究人類一般生活事務的學問?!苯洕鷮W原理可以運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經濟學是普通本科高校經管類的專業基礎課程。目前,我國大多數普通高校是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根本目標,要求學生在掌握基本知識原理的基礎上,能夠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形成經濟學的思維方式。但我國應用型高校大多借鑒研究性高校的做法,重理論模型和數學推導,輕運用和實踐,這很難達到應用型高校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鑒于此,本文側重于研究管理類專業經濟學課程教學的創新,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1 應用型高校人才培養的目標

應用型人才培養計劃的提出跟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息息相關。目前,我國經濟已進入一個與過去三十多年高速增長期不同的新階段。經濟增速從高速轉為中高速增長,經濟結構優化升級,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這種新常態需要應用型人才。所謂的應用型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知識和技能,以其創造性勞動,直接為生產或服務領域作出較大貢獻的人。這類人才具有適應性強,上手快,動手能力強的特征;且具有精湛的專業技術技能,能發現和解決工程或生產或服務操作中的難題。

《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也指出當前和未來我國人才培養開發的目標要求是“突出培養創新型人才,注重培養應用型人才”?!秶抑虚L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也明確提出“重點擴大應用型、復合型、技能型人才培養規?!?。因此,除部分研究型高校外,大多數地方高校都轉型為應用型,承擔起應用型人才培養的使命。人才培養目標的轉型就需要地方普通高校擺脫傳統的理論研究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出適合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教學模式。

2 管理類專業經濟學教學現狀

《經濟學》課程在本科階段主要講授的內容嚴格的說都是經濟學原理范疇,它是高校經管類專業學生的必修的專業基礎課程。本文主要探討管理類專業,如財務管理、工商管理、會計學相關專業經濟學課程教學現狀。因為這種探討更有廣泛的適用性,而不是僅僅局限于經濟學專業范疇。

2.1 教材的選用不當

管理類專業《經濟學》教材的選用上大多都參考經濟學專業,因為經濟學專業選用的教材更權威,但都忽略了它的適用性。國內經濟學專業普遍選用高鴻業的《西方經濟學》,該教材相對比較成熟,內容也比較完善;也是國家級教材,在業內的認可度也很高。但是這套教材內容較多,案例偏少,且涉及很多高數知識,對應用型普通高校的非經濟專業的學生來說偏難,理解起來比較困難。沒有一定的高等數學積淀,學起來很困難。因此,該教材的適用范圍有局限性。另外,少數學校用本校教師自編的教材。這類教材多為拷貝其他教材的“大雜燴”,不夠系統,不夠嚴謹。

2.2 重知識,輕能力

大多數教師在講授經濟學課程的時候,還是沒有擺脫以往“精英式”教育的影響,沿襲傳統教育理念,注重知識的講授,忽視能力的培養,將經濟學的講授推入理論模型的數學推導的怪圈。教師在課程設計過程中沒有將知識和社會經濟現象進行銜接,缺乏實踐能力的培養,更談不上創新能力。加上受學時限制,在教理論知識和能力訓練的取舍上,大都選擇了前者。由于傳統教育理念的羈絆,使教師沒有將學生未來應該具備的能力和具體的課程結合起來,造成學生畢業后理論忘得差不多,能力也沒有提高,完全達不到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標準。

2.3 忽視思維方法訓練

經濟學內容比較抽象、難懂,原理、圖形很多,只有掌握了分析問題的思維方法才能從繁多的數據、圖形中跳脫出來,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鑰匙。所謂“萬變不離其宗”經濟學的思維方法形成至關重要。但是,在現實的教學過程當中,由于教學學時有限,再加上像經濟學這樣的基礎課程授課,一般采取多班、甚至多專業集中授課,這就為思維方法訓練的實施造成諸多困難。面對現實教學條件的不完善,這種訓練的效果也大打折扣,慢慢地這種思維方法的訓練也漸漸被忽略了。

2.4 缺乏師生互動

為了節約教學成本,大多數應用型高校普遍采用合班的方式授課,導致上課人數甚至超過百人,授課教師既要保證課程進度,又要不時維持課堂紀律,這就為課上互動造成了諸多障礙。人數過多難以分組的形式進行討論、演講等課上互動;課上測驗或課下作業又加重了教師批改作業的工作量,由于不能全批全改,部分學生對這種測驗和課后作業不夠重視,訓練的效果也就不能的到保障。因此,師生互動只停留在課上提問的層面上。

2.5 考核方式缺少創新

目前,應用型高校經濟學的考核方式比較保守??己顺煽冇善綍r成績和期末考試成績構成,一般分別占30%和70%。其中期末考試通常采用標準試卷考試的方式進行,大多數學生只要期末考試前兩周進行突擊背書或背題就可通過考核,導致這種考試無法真正考核學生的知識和能力。這種考核方式流于形式,不能反映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

3 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進行經濟學教學創新

3.1 選取適合應用型高校特點的教材

教材是教學活動的基本工具,是體現高校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基本載體。教材的選用要體現“以學生為本”,針對應用型高校學生數學知識普遍薄弱的特點,應該選取少模型、少推導的教材。保羅·薩繆爾森的《經濟學》和曼昆的《經濟學原理》都比較適合應用型高校學生的特點,保羅·薩繆爾森的《經濟學》經過18次改版,語言通俗易懂,體系結構科學嚴謹,不是通過數學推導而是通過案例分析引出經濟學原理,很適合應用型高校選用。

3.2 注重能力訓練

要改變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脫節的現象,需要應用型高校在教學環節上注重能力的訓練。在課程設置上應增加實踐教學比重,增加社會實踐比重;在教學內容設計上,注重邊學邊練,讓學生多思考多動手。在教學方法上,改變由教師全程授課的形式,可以嘗試課前“5分鐘”學生演講式交流,讓學生上課之前,做好課程總結,并以演講的方式呈現出來。也可選取熱點時事進行命題演講,激發學生積極參與的熱情。這種演講即訓練了學生搜集資料、歸納總結和口頭表達的能力,也鍛煉了聽者分析和辨別的能力。知識不僅要記住、領會,更要吸收其精髓,變成自己的想法,再把它表述出來。例如,微觀經濟學可以通過案例分析強化學生畫圖分析、舉一反三的能力;宏觀經濟學可以通過專題演講、時事討論等形式強化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

3.3 豐富教學手段,活化教學方式

經濟學的教學內容中涉及很多的圖形分析,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將圖形以動畫的形式展現出來,即形象生動,又清晰直觀,還可以為增加互動環節預留出時間。在宏觀經濟學部分由于涉及很多國家經濟政策和時事,可以利用相關視頻資料作為背景資料或者進行案例教學,既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又可以理論聯系實際,做到學以致用。

3.4 創新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可以大膽創新,改變傳統的采取理論試卷考核的方式。適當增加平時成績所占比重,增加到4∶6,甚至5∶5。平時成績考核內容可以不斷豐富,課堂提問、課程總結、課下拓展(根據學生提交的讀后感或小論文)、分組討論、口頭演講等內容構成;期末成績可以進行筆試,但應采取題庫制來豐富題型和考核層面;也可以進行口試,但要做好選題,采取抽簽的形式,還要做好現場錄音或錄像,來確??己说墓?。

由于在新常態下,高等教育以培養產業轉型升級和公共服務發展需要的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為主要目標的形勢下,我國地方高校紛紛向應用技術類型高校轉型發展。所以,應用型高校應努力在教學實踐環節進行創新,以適應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需要,適應我國經濟發展的需要,培養出有現代經濟學思維的管理人才,為地方的經濟發展添磚加瓦。

參考文獻

[1]葉忠海.應用型人才培養和高等繼續教育改革[J].職教論壇,2015,(24):41 43.

[2]趙天娥.高校經濟學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實踐教學模式探討[J].經濟研究導刊,2013,(8):200 202.

[3]李新寧.《宏觀經濟學》課程教學的幾點思考[J].科技資訊,2009,(27):223.

[4]朱建安,譚嵐,周自明.基于課程群視角的應用型高校經濟學教學改革[J].中國高教研究,2012,(12):99 101.

[5]陳德余,肖慶烈.項目驅動教學法在《經濟學基礎》教學中的運用[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6,(6):279 280.

猜你喜歡
應用型人才經濟學創新
移民與健康經濟學
淺析應用型人才培養下的物理教學改革
應用型人才培養背景下模塊化教學研究與實踐
基于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的模塊式實踐教學體系構建
經濟學
經濟學的優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