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機制與責權利

2016-12-27 21:10候蘇紅
科學與財富 2016年29期
關鍵詞:職業教育權利機制

摘要:在就業難和嚴重缺乏技術工人的狀況下,職業教育的壓力會逐漸增加。與此同時,社會更加注重企業參與職業教育,但是受到文化傳統,政策制度等因素的影響,導致行業企業全面參與職業教育的積極性不高,這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我國職業教育的發展。與此同時,職業教育的最終目標是,促使人能夠全面的發展。企業參與職業教育,可以有效構建和諧社會,在此過程中,務必要把關聯企業和職業教育利益需要和價值理念相互融合,但是會出現諸多界面阻礙,所以需要構建一定的機制。文章是針對行業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機制與責權利,展開的具體全面的探究,并且提出相關建議,為相關人員提供參考意見。

關鍵詞:行業企業;職業教育;機制;權利;探究

機構與制度都是由機制組成的,每一項工作都需要具體的人實施,若想使每一項工作可以有效完成,需要具備專業的團隊和良好的制度。機制具體包含:工作任務與標準、明確責任、檢測評價、監督成效等,幾種要素的相互融合,便是機制,借助此機制的運行,大眾更加樂于參與此項工作。與此同時,在經濟全球化、市場自由化及技術逐漸進步的基礎上,導致出現富有競爭實力的經濟運行狀況,在創新全新就業機遇的過程中,這樣的綜合作用,也會提升勞動人員的脆弱性。

一、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重要價值

職業教育是為了幫助學生更好的了解并且掌握某一特定的職業所需要的使用技術、專業知識而規劃的。這樣社會活動和經濟生產聯系是存在緊密關系的,大眾只有在不間斷的了解社會活動當中的全新技能,才能夠更好的學習生存的技能。

企業最為重要的核心財產是人力資源。企業是學校的用戶,需要吻合崗位需求的形式多樣人才,了解人才需要的主要權力。企業的前途光明與否,會受人才構造的合理性、企業人才制造策略可行性的影響。伴隨科技的飛速發展,工業化知識經濟需要社會具備形式多樣的應用性的人才,與此同時,企業也需要掌握較強的專業理論的操作人才。學校是培養大量人才的地方,人才培養的質量,代表的是學校產品的質量,產品符合標準的保證,是企業需要參與到學校教育當中,針對產品的生產程序,展開全面的監督。

企業參與職業教育最為有效的方式便是校企合辦,其主要的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綜合水平和就業競爭水平,應用兩種截然不同的教育資源與教育氛圍,以及學生參加實踐活動和課堂教學的方法,培養出符合種類不一用人單位所需要的具備創新水平的人才。這樣的合作方式不但是為更加商業化奠定基礎,也是為了更加迅速的完成創新標準,在最短的時間內,迎合市場發展的變化及社會對人才的需要。除此之外,校企合作能夠幫助企業更好的管理在職員工。世界其他國家就在職員工的培訓針對生產率與工資提升之間的聯系探究得知,在經過培訓之后,一般職工工資提升的范圍是5%-15%之間,但是增長培訓費用帶給企業的回報率會達到20%-35%。企業借助和學校合作辦學,把企業培訓融入到學校的正常教學范疇當中,學校當中科學研究、人才及教學管理的優點,能夠變成企業人力資源開發的內在動力,借助提高培訓內容、儲存人才,實現推動技術優化、提升經濟效能的最終目標。

整體而言,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當中,能夠就職業教育標準、培養要求、專業配置及教學內涵等角度及產業發展構成有效結合,職業學校在具體實訓教學當中,應用企業資源,能夠有效減少辦學的資金投入,與此同時,學生過早的融合到企業生產的氛圍當中,能夠有助于提升自身的職業技能,也更具職業態度,并且會減短就業適應時間。針對企業而言,參與職業教育,不但能夠儲備優秀的企業員工,還能夠獲取較為廉價的勞動力,減少生產的資金投入,獲取優質的社會形象,優化公共關系,獲得公共關系利潤,構建校企共贏或者多贏的發展狀況。

二、當前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發展狀況

企業和職業教育在各自發展當中都具備一定的管理阻礙,此阻礙的出現,會限制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信息動力、物質動力及精神動力,由此增加了企業參與教育的阻力因素。以下是針對當前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發展狀況,展開的深入全面的探究。

(一)校企合作的具體狀況

在新中國成立后,我國便開始探究校企合作。在20世紀50年代末期與60年代時期,曾經展開了大范圍的半工半讀,這樣做的主要意義是,強化實踐教學的質量。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期,展開校企合作的主要目標不是解決教育教學存在的弊端,更主要的是接受貧下農教育。在70年代初,某學院的開學辦學將校企合作放到了工廠當中,由此成為學校教育的發展態勢,一直維持到文化大革命結束。學校專業教育是在1978年高考制度的恢復后,由此真正邁向學校教育的道路上。伴隨時代的飛速發展,職業院校在校企合作角度展開了諸多實踐工作與探索實驗,但是阻撓校企合作的重點仍舊是界面阻礙。具體體現在運作方法當中,學校行為過多,政府參與過少;針對合作模式而言,工學結合較少,頂崗實習過多;就合作對象而言,中小企業較少,更多的是大型企業;就合作機制而言,學?;貞^多,回應更少的是企業。上述狀況的出現,不但會對校企合作的壽命與積極性造成較為嚴重的影響,也會導致校企合作的效果受到一定的影響。

(二)校企合作存在問題的主要影響因素

大眾總是嘗試借助調整其決策來反應激勵的變動,在目前的校企合作狀況當中,不管是外部環境因素,還是被當成中心要素的"企業"與"學校",企業發展的主要影響因素是缺失的激勵機制,換言之,激起企業決策工作人員在選取校企合作這一方式當中,獲取利益或者降低資金投入的缺少的因子,其主要體現在:

1、校企合作的土壤缺少肥力

假設將校企合作當中"校"與"企"當成種子,其生長發展所需的土壤便是約束職業發展的規章制度和缺少的勞動力市場。國家立法與政策的出臺,是明確政府在職業教育當中占據的主要地位。在上世紀90年代,我國構建了把《職業教育法》當成中心的職業教育法律系統,針對職業教育的有序發展,有一定的保障與引導價值,但是就企業在職業教育當中的主體價值,未能有顯著評判,缺乏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激勵與反激勵價值。譬如:《職業教育法》當中明確表示,企業需要針對自身單位的員工與預備錄用的員工,展開一定的職業教育,與此同時,需要肩負與之對應的費用,其法律規定了企業需要肩負的培訓費用與職業教育的職責,但是沒有規定在履行義務的過程中,能夠享受哪一種類型的權力,由此可以看出缺少反激勵,換言之,企業的不作為資金投入不會超出其作為的資金投入。根據相關數據信息顯示,在2020年,勞動年齡人口會有11.4億人,勞動力市場出現的供過于求的緊張局面,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由此可見,我國仍舊面臨巨大的就業壓力。與此同時,長時間勞動力大范圍過剩、企業不培養技術人才,導致難以獲得優質的技術人才,部分企業借助不間斷的雇傭新職員,以此維持較低的勞動資金投入,我國龐大的人口基數與人才儲備的實際狀況,導致企業嚴重缺乏參與職業教育和培訓的內在積極性。

2、校企合作缺少內驅力

其具體體現在職業教育不夠吸引力、企業嚴重缺少社會責任。職業教育針對企業參與,缺少嚴重的吸引力,一些在發展當中的培養目的較為簡單、專業規劃缺少靈活性、具體的教學內容與時代發展不吻合、畢業學生缺少較強的動手能力、就業適應時間較長等狀況。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我國開始實施職業教育辦學制度的優化,但是資金投入主要是依靠學生繳費,輔助的方式是政府補貼。在2006年,某市在全國范圍內首先創建中職學校學生資助系統,實施不收取費用的中職教育試點,并且對我國實施中職職業教育不收取費用體系,奠定了一定的基礎。整體而言,當前職業教育經費缺少投入力度,并且投入具有不均衡性。通過相關數據信息得知,在2008年,全國范圍內的職業中學生的平均預算資金投入是4000余元,但是某市的中職學校的學生平均預算范圍內的公用資金投入是1000余元。經費不充足的狀況,致使部分職業院?;蛘呓虒W配置老化、方式不能與當前的時代發展相吻合,又或者只注重擴大范圍,以降低質量獲取效益的提升,最后導致的成果是專業和課程規劃職業特征不顯著,缺乏辦學特征,畢業生很難展現出其存在的不可取代的特征,出現這種狀況的主要影響因素是,職業院校不能符合企業獲取過硬動手能力并且可以解決生產當中技術狀況的人才需要,由此導致企業就參與職業教育的積極性不強、動力不充分。

校企合作缺少內驅力的另外影響因素是,我國企業缺少社會責任性。譬如:在2007年,我國民間慈善捐贈數額是30.53億美元,而美國民間的慈善捐贈數額是3064億美元,但是伴隨社會發展狀況的不斷改善,企業社會責任意識有所提升。譬如:在2010年,我國具備首善稱號的陳光標提出,會在離世之后將全部財產向社會捐贈,還要部分愛國的企業人士承諾在活著時,便把個人財產逐漸向社會進行捐贈。我國企業若想邁向全球市場,不但要追尋經濟利潤,也務必追尋社會利潤,借助參與譬如職業教育事業等實施社會職責,創建企業優質的社會形象,促使企業相關聯的利益能夠實現最大化的發展,以此更好的推動職業教育邁向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三、企業參與職業教育機制的深入探究

(一)創建組織管理機構與制度框架

我國實施的從上至下的教育管理體制,為確保形式多樣的職業教育利益群體的標準,特別是行業企業的經濟利潤,需要創建教育決策平衡體制,但是這個體制的重點是創建與延伸行業組織,所以確定行業組織教育價值的法律家長制,政府需要把自身未能有效管理的職業教育問題借助委托的方法交付給行業間組織,給予行業組織就教育的選擇權力與選擇職業教育事件參與權力,在根本上增強企業說話的權力,這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企業對政策的認可。因此,在國家層面,統一的上級主管單位,能夠降低由于管理單位分離而導致信息不通暢的狀況,參照形式多樣的行業,職成教司之下可以設置數個"行業技術發展中心",協調本行業的教育事業,創建教育決策利益平衡體制。

(二)激發企業內部需要

若想確保行業企業和職業教育有更加深入的聯系,務必需要分配好參與雙方的利益,這也是促使行業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主要動力源泉,企業與職業教育體制兩者間不存在利益驅動,只是憑借外部推動和宏觀指導的方式,不能維護長時間的合作,因此,需要將降低企業損失,提升企業經濟收入當成主要的目標,針對企業實施一定的經濟補償,促使經濟利益能夠得到顯著提升。創建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利潤補償體系,第一步需要做的是召開企業職業教育,去明確企業理論和實際上屬于那種經營范圍,且務必肩負與之對應的職業教育和培訓準則。我國需要創建"職業教育稅",應用法律的方式,在一定的時間內,向企業收取職業教育費用。與此同時,需要創建行業參與職業教育的資金投入系統。針對參與職業教育的企業而言,參照一定比重減少職業教育和培訓稅,促使企業能夠真正了解到參與在職業教育,不但是在從事針對本企業經濟利潤有顯著推動價值的事業,更是履行社會職責的體現,激發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積極性。

(三)改善職業教育和企業界面管理

職業教育和企業之間不會出現利益抗爭,相同的利益在很大程度上推動兩者界面管理改善的可行性。在職業教育的發展當中,會出現諸多信息資料,其會隨著資金流動等流動程序,參照一定的規律的改變、調整與應用。信息流指揮與控制著另外的流動,在職業教育的管理當中具備一定的積極意義。

調整職業教育界面管理,首先需要做的便是強化職業院校當中的內部構建,大力培養企業需要的應用型人才,但是最為重要的是對教學內容、專業配置的選取。解決這些狀況的重點是,信息傳遞的有效性與暢通性,預防出現信息粘滯的狀況。信息粘滯指的是,組織之間形式多樣的信息,通常會停留在其本身信息源的附近,在嚴重時,會引發信息傳送通道出現堵塞狀況。管理層次之間的界面不清晰,導致信息傳送途徑變長,時長出現信息粘帶狀況,在具體實踐當中,主要體現在企業和職業教育的自閉狀況,潛在矛盾未能在有效的時間內找出導致沖突出現的主要原因,因此,校企合作需要在追求共同利益的基礎上,職業學校需要全面了解企業參與教學,這能夠促使教學效率的提升,還能夠凸顯辦學的特色,將解決企業具體問題當成提升自身發展的重要機會。其需要在法律層面確定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價值。完成利潤最大化,是當前企業發展需要實現的標準,企業是社會經濟活動的根本部門,企業的發展與社會發展存在較為密切的聯系,所以,企業需要站在可持續發站的角度上,和職業院校展開合作,不但把自身作為職業院校的合作,也需要將其當成育人主體的一方面。校企兩者之間需要互惠互利,促使能夠培養出德才兼備、為社會做出更多貢獻的技術型人才。

結語:

綜上所述,文章是針對行業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機制與責權利,展開的深入全面的探究,由此可以看出,企業參與職業教育,最為重要的影響因素是勞動力交易資金投入。系統健全的勞動力市場系統,能夠推動企業參與職業教育具備更加良好的氛圍。與此同時,校企合作若想保持正常的運行,需要展現出雙方的積極性,也需要展現出行業協會存在的重要價值。校企合作雙方需要在固定的時間,對兩者的職業單位及學生進行與具體狀況相吻合的評判,促使行業企業參與職業教育能夠有序、合理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姚樹偉.職業教育發展動力機制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5.

[2]歐陽河,吳建新.以學生成長為目標構建行業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長效機制--基于《職業教育法》重新修訂的視角[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4(36).

[3]李風.技工教育經費投資體制的缺失與構建[A].中國職協2015年度優秀科研成果獲獎論文集(上冊)[C].2016(10).

[4]馮帆.行業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國際經驗借鑒與啟示--以新加坡"教學工廠"人才培養模式為例[A].中國職協2015年度優秀科研成果獲獎論文集(上冊)[C].2016(16).

[5]王玥.行業、企業參與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實現路徑探討--兼論哈爾濱市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J].職業技術,2011(09).

作者簡介:

候蘇紅(1975-10),女,漢族,浙江寧波人,助理研究員,主要從事高職教育、高校管理、公共治理研究。

猜你喜歡
職業教育權利機制
我們的權利
自制力是一種很好的篩選機制
論不存在做錯事的權利
“動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養路徑研究
論七年一貫制體系下本科學科建設中職業教育的重要性
芻議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PLC應用技術》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權利套裝
破除舊機制要分步推進
注重機制的相互配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