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雕塑與建筑的關聯性

2016-12-27 13:46姚玉強
科學與財富 2016年29期
關鍵詞:美感雕塑裝飾

摘要:雕塑與建筑是兩個類別的藝術形式。各自所涉及到的功能、文化組成有了極大的改變,使建筑與雕塑成為了獨立的藝術形式。建筑與雕塑的表達具有共同的目標,既賦予建筑體形式上的美感,又傳達精神意志與文化取向。古典時期即是追求技藝的時代,建筑與雕塑所追求的都是技藝的經典和境界。古典時期雕塑不可脫離建筑而論,大部分情況下,它們是建筑的裝飾構件,比如大門、房頂、柱頭、屋檐等都用雕塑來進行裝飾;再有一些則是代表了建筑空間的主題內容,比如廟宇、教堂、紀念碑是宮廷園林里的裝飾。

關鍵詞:雕塑、建筑、美感、裝飾

現代主義雕塑出現后,雕塑擺脫了裝飾作用的束縛,其自身的形式產生了巨大的變化。雕塑藝術體系完整于對于自身形式語言的探索和表達,更多地融合了藝術觀念與情感的內容,而建筑在現代主義出現后注重了對建筑本身意義的探究,在功能與形式的辯駁中逐漸確立了自身的體系與理論。雕塑更加趨向藝術語境的傳達,裝置與觀念藝術的出現使雕塑同繪畫的界限日趨模糊,當代藝術背后觀念的注入使藝術形式劃分不再重要,雕塑這個專業名稱也逐漸成為古典藝術的劃分,很難指代當代藝術中的某種形式了。建筑則從古典式樣的探究轉向對功能、技術、文化、美學形式、生態、等綜合因素融合研究的綜合科學,其體系面臨著技術分解后的多元局面。

雕塑與建筑的關系可以分為三個層面去理解和研究:首先是雕塑與建筑的所存在空間的聯系,它是一種共生關系。比如希臘神廟上的浮雕巴洛克宮殿中的擬人造景;第二個層面是雕塑與建筑的形式聯系,是藝術形式和表達語言的關聯,體現在同一時代或風格形式下的共同表現。第三個層面是雕塑與建筑在精神與文化上的聯系,即對社會文化的解讀與詮釋,在這方面聯系中人文形態的意義要超越形式語言的關聯。比如解構主義的建筑與波普主義的雕塑,有機主義建筑與大地藝術,參數化主義與數字雕塑等。建筑與雕塑的關系表面看貌似相像,其實完全不同,尤其是在現代主義出現后。今天,很多的建筑研究依托于工程技術,建筑教育被列為工類學科,藝術修養成多為基礎技能訓練,素描與速寫輔助手繪表現。隨著計算機數字虛擬技術的發展,簡單的美術技能訓練變得十分次要。建筑設計中的藝術感獲取演變為脫離美術的圖像與理論關注。藝術與建筑之間的理論研究探索能夠起到啟發與互補的作用,這也是研究雕塑與建筑聯系的實際意義。雕塑藝術在試圖尋找具有功能、空間、技術類似的藝術形式時,一定會向建筑倚靠,用來滿足雕塑對空間、形式、語言的拓展需求。建筑與雕塑都是以空間表達為主的藝術形式,表現出空間占有、空間視覺、空間影響、空間心理、空間審美等方面的作用。

雕刻是立體的,具有三維空間的,建筑更是三維空間的代表,建筑像一座巨大的空心雕刻品,人可以進入其中并在行進中來感受它。對于空間來講,一般情況下普遍意義上的小型建筑單體都要比雕塑大出很多,建筑空間主要是指內部空間,外部可稱為形態,這相對與雕塑主要指向外部形態空間的特點來說不在同一范疇,建筑與雕塑的空間聯系只能在空間劃分與感受方面做比較和關聯。雕塑的空間就是指雕塑的造型,雕塑是沒有內部的功能空間的,雕塑通過造型的變化形成了空間形式。而建筑的空間主要是指建筑物的內部空間,它是和建筑的功能緊密相聯系的。建筑與雕塑都是通過一定的空間占有來表現其存在性的,這種對空間的占有無論是大還是小都是由人工創造而成的。建筑與雕塑對形狀以外的空間也產生了相應的影響,這種影響主要體現在人的感覺層面上。不同的空間形象產生了不同的空間效果,它直接影響了空間對人產生的心理作用和審美作用。在文化表達方面,雕塑和建筑作為文化載體,表現了哲學思想、藝術風格、社會文化、審美價值等文化特征。在滿足了物質功能的要求后,建筑與雕塑作為藝術形式表達了人們在文化思想上的追求和理想。藝術創作和人類的勞動一樣,都不是靠本能行事的,而表現為一種自覺的、有目的的行為。人類對美的認知來自于長期的自我意識覺醒中,從進化中總結有利于自身存在的形式到發現探討自然和意識中的規律,美是從意識的建立當中逐漸確立的,美也由單純的本能轉化為思想的探究。當人們在建造和改變周邊的事物時,總是希望滿足對審美的精神要求,不管這種意識是本能的還是思考的,都是存在于人所創造的一切物態之中。在雕塑與建筑的形式背后是時代的社會文化和哲學思想在起著主導作用,它反映了整個時代的審美價值和地域民族文化。這種形式是在具體的作品中表現出各種各樣的藝術風格。藝術風格是藝術表現的形式特征,哲學思想和文化運動在建筑與雕塑上的直接表現就是它們的風格和形式。一種藝術風格的確立一般總要有兩個特點:一,獨特性,它有易于分辨識別的形式特征和與眾不同的性格,反映著它獨有的思想和觀念。二,一致性,它的特色貫穿它的整體和局部,直至到每一個細節,很少有蕪雜的、迥然不同的異質。不同風格形式的產生不僅是同社會思想和文化精神相呼應,而且風格形式之間也是相互聯系的。風格形式之間是一種錯綜復雜的聯系和影響狀態,這種在藝術風格形式上特有的關系,是其背后隱藏著的各種社會思想和文化精神互相交織的反映。

當今,建筑與雕塑在特征上表現出物質功能的需求所占據的比例越來越少,思想文化和精神意識的表現卻成為重要內容。建筑與雕塑成為文化表現載體的同時,也成為了一種精神訴求的寄托。它們一方面表現出人類對精神寄托的物化,另一方面表現出人對美的精神需求。精神信仰的具體化是建筑與雕塑運用它們獨特的藝術語言,使人類所信仰的神靈以具體的形象表現出來,通過藝術的處理滿足精神上的需求。通過擬人化的塑造,滿足宗教中神話人物的真實性認識,又可以通過夸張變形的手法結合尺度和比例的運用達到神秘、威嚴的效果,從而滿足對宗教的神話作用。在精神性方面,建筑與雕塑創造出來的崇拜、敬畏、紀念、宏偉等感覺為政治權力所運用。

雕塑與建筑是一種藝術形式,它們的創作是為了人們的審美需要而進行的一種精神生產,它們是物態化審美客體的典型形態。藝術作品是藝術家創造性勞動的產物,是一種特殊的精神產品。它不僅是某種技巧的產物,也不僅是有合乎人的感觀審美要求的美的形式,更重要的是它傳達了藝術家特有的審美經驗。所謂藝術家的審美經驗,指的是藝術家的精神活動與心靈活動的成果,是人的精神性存在的集中體現。建筑與雕塑的藝術創造是藝術家通過藝術傳達方式,把自己的精神與心靈對象化或外化為可以直觀的感性具體的藝術形象。以上的建筑與雕塑聯系,他們是特征聯系的重要內容。

參考文獻

1 吳筱榮;論裝飾雕塑在環境藝術中的應用[J];桂林工學院學報;2002年03期

2 盧小飛;劉瑞;;論雕塑與建筑的關聯[J];美術觀察;2008年10期

3 肖瑋;;論建筑形式的雕塑性發展[J];裝飾;2006年12期

作者簡介:

姚玉強 男 1982-6-:山東人 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助教 研究方向:建筑環境雕塑 工業設計模型制作、陶藝制作

猜你喜歡
美感雕塑裝飾
巨型雕塑
鯉魚旗裝飾墜
我的破爛雕塑
裝飾圣誕樹
寫實雕塑
兼具力度與美感 Bowers & Wilkins 702 S2/707 S2/HTM71 S2/ASW10CM S2
關于書法美感問題的幾點思考
大橋下面:我喜歡被遺忘的美感
DIY節日裝飾家
裝飾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