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高職院校音樂教育與校園文化建設

2016-12-27 23:16孫巖
科學與財富 2016年29期
關鍵詞:校園文化建設音樂教育高職院校

摘 要:高職院校是培養專業型人才的專門機構,各個高職院校在教授學生專業知識的同時,還要重視學生其他素質的培養,以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高校音樂教育對培育和完善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具有重要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傳承優良文化傳統,開發學生個體潛能,塑造學習的完美人格,促進校園人際關系和諧發展和良好心理環境的形成,提升創新精神和活動品位。只有充分和正確地認識音樂教育在校園文化中的作用和功能,才能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開創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新局面。

關鍵詞: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音樂教育;

高職院校是我國專業型人才的主要培養基地,負擔著為我國社會經濟建設提供高技能人才的重大任務,高職院校畢業的學生也將逐漸成為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我國所提倡的素質教育以學生素質的全面培養為基本目標,所以,各個高職院校要根據社會發展需要和學生自身特點進行個性化的培養,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音樂教育作為素質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靈活性,也是構建和諧校園的重要組成部分,因而逐漸受到了各個高職院校教師的關注。

一、音樂教育對于高職院校學生的影響

1、有助于增強學生的自身素質

良好的品質和健康的心理是學生應對激烈社會競爭的一大法寶,而音樂作為培養學生素質和心理的一種重要途徑,能夠幫助學生擺脫怯懦、緊張、壓抑、恐懼和懷疑等各種不良心理,在體驗音樂的過程中認識世界本質、增強幸福感、把握人生價值,這也是音樂教育的內在教化作用。音樂教育既能夠滿足學生對于美、善、真的追求,也能夠實現學生心理和個性的發展,在不斷自我完善的過程中獲取生活動力。對于不同體裁和題材音樂作品的賞析,能夠提高和培養學生創造能力、藝術表現力、鑒賞力、理解能力和感受力的提高。

2、有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全面發展

音樂教育作為基礎的藝術教育和文藝素養的培養途徑,能夠充分開發學生的右腦,并對其心智和精神狀態產生無形的影響,也是影響人們創新能力的重要力量。學生在音樂學習過程中,能夠有效激發認知情感和創造力,并隨之產生豐富的個性語言、想象力和情感。學生在音樂鑒賞活動中,不僅能夠正確把握音樂的內容和外在法則,而且能夠實現認知情感的深化,從而豐富自我的內心世界。教師在開展音樂教育過程中,要打破原有的教學模式,形成一種師生之間雙向互動的課堂教學模式,讓學生成為主導,從而更加充分地融入課堂,還實現英語、美術、舞蹈和文學等其他學科與音樂的結合,讓學生形成融會貫通的知識系統。

3、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思想素質和道德水平

音樂能夠進入人的靈魂和心靈,以達到陶冶情操和心靈的作用,能夠對人格起到美化的作用,學校通過開展音樂教育,能夠將美好的情感和品質以一種潛移默化的方式傳遞給學生,讓學生的品格也變得愈加美好。音樂還具有重要的激勵作用,讓學生能夠正確看待生活和困難,實現情感上的調節,讓學生學會真誠地對待他人。音樂是愛的重要表達形式,能夠喚起人們心中深藏的愛心,例如,《祖國頌》這類的愛國歌曲,能夠充分展現祖國的山河壯美,謳歌了民族英雄的偉大不屈,從而激發學生心中的愛國情懷。大學生在理解和欣賞音樂作品時,可以實現借物詠志、觸景生情,在音樂中受到思想道德、價值觀和人生觀的提高和洗禮。

二、音樂教育對校園文化建設的影響

1、美化作用

對于美的追求是人們精神生活中最為重要的一種追求,美感也是一種健康和高尚的情感。音樂教育能夠提升學生的藝術感知力,加深學生對于藝術的認識,從而實現學生審美意識的提高。通過音樂教育,高職院校能夠為學生營造出一個高尚、健康、文明的精神氛圍和文化氛圍,并利用這一氛圍來感染和教育學生,從而提升學生的情操和審美情趣。學校要為學生開展一系列集開創性、娛樂性、知識性于一體的文藝活動,以此來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培養其藝術鑒賞能力,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

2、輻射作用

音樂教育的輻射作用主要體現在,利用各種特殊的音樂方式,在對學生和教師造成影響和教育的同時,也對整個社會社會環境及其周邊產生積極的影響,這種輻射作用主要是通過學生素質的提高和學校形象的提升來體現的,最終為學校培養各類高素質的專業人才奠定基礎。

3、控制作用

音樂是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傳播的重要載體和形式,利用音樂來傳播校園文化也能夠對學生的心理產生較大的影響和制約作用,學生在接受和踐行校園文化的過程中會不斷調整自身的行為,使其越來越符合學校共同行為規范的要求,這一控制作用雖然是軟性的,但其力量卻不可忽視。

4、激勵作用

良好健康的校園文化氛圍通常會對學生形成一定的激勵作用,使其以更加主動積極的態度面對人生和生活中遇到的種種困難,激發學生的創造性、主動性和積極性,讓所有學生都能夠時刻保持奮進精神和高昂的學習興趣,并從中獲取精神層面的滿足和各項精神需求。

5、凝聚作用

校園文化是高職院校的核心與靈魂,也是協調師生關系的關鍵環節。音樂教育能夠在學生情操和藝術情感培養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學生通過對音樂作品進行了解和學習,能夠產生一種積極的精神,從而不斷完善自身人格,培養其協調統一、遵紀守法的集體意識,提高師生之間的凝聚力。

三、總結

綜上所述,音樂教育在我國的素質教育體系中處于特殊的重要地位,對于國民素質的提高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音樂教育能夠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培養學生的多種思維和感知方式。對于高職院校來說,音樂教育能夠促進學校校園文化的建設,為校園文化建設提供智力支持。

參考文獻:

[1]李小兵.音樂教育對高職院校素質教育的影響[J].宜賓學院學報.2009(5):120

[2]鄭曉玲.音樂教育在高職院校中的重要作用[J].溫州師范學院學報.2009(4):98

[3]薛媛.鄒議高職院校音樂教育[J].科技教育.2010(29):205

[4]嚴登凱.高職院校音樂教育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湖南商務職業技術學院.2009(22):134

作者簡介:

孫巖(1975.04-)女,漢族,內蒙古呼和浩特人,副教授,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音樂教育研究

猜你喜歡
校園文化建設音樂教育高職院校
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探析
論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兒音樂教育中的運用
弘揚雷鋒精神與轉型期高校校園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音樂美學基本原理對音樂教育的幾點啟示
中等職業學校音樂教育的價值與功能探討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職院校韓語專業畢業生就業現狀分析
多元智能理論視角下高職院校體育課程評價體系的研究
淺談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完善措施
校園文化建設在獨立學院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