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醉石印風及其對湖北地區的影響

2016-12-27 23:59周斌潔
科學與財富 2016年29期

周斌潔

摘要:唐醉石1885年生于湖南長沙,幼時失怙,十八歲隨外祖父宦游浙江,博古多識,一見秦漢碑碣,便能迅速判斷其真偽。善畫且工書法,其篆書得力于兩周金石及秦刻石,隸書融會諸漢碑之長,書風靜穆古雅。精篆刻,宗秦漢之印,后又受西泠八家,特別是陳鴻壽和趙之琛的影響,存世有《醉石山農印稿》等,他被韓登安喻為"鼎革以后第一人"。唐醉石早年致力于西泠印社的創建,并又于1961年在武漢倡導創立東湖印社,同時被推選為第一任社長,為推動湖北地區的印學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關鍵詞: 唐醉石 印風 印宗秦漢 湖北地區

引言

唐醉石是我國現代杰出的金石書法家、篆刻家,他早年致力于西泠印社的創建,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晚年又作為東湖印社的首任社長延續了早期漢派印學"以學養藝"的良好風氣,對推動湖北地區的印學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是一位現代印壇上不容忽視的大家。作為一名湖北地區的篆刻愛好者,為加深對本土地區印學發展的了解,便選擇以唐醉石入手進行研究。

一、唐醉石的身平

唐醉石,生于1885年,湖南長沙人,原名源鄴,字李侯、蒲傭,號醉龍、醉石、醉石山農。幼時失怙,十八歲隨外祖父李輔耀宦游浙江,后居杭州,于是與浙中文人墨客有很多的交往,也因而相互影響。清光緒三十年,西泠印社成立,唐醉石成為其最年輕的創始人。除杭州外,唐醉石與武漢也有很深的淵源。1951年應邀赴武漢任湖北省文史研究館副館長、湖北省文物管理委員會主任,并于1961年在武漢倡導創立東湖印社,并被推選為第一任社長,為推動湖北地區的印學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二、唐醉石印風的形成與發展

唐醉石外祖父李輔耀是前清翰林,學富藝精,家中藏書涉及廣泛,喜漢隸,并收藏過不少吉金彝鼎銘文,秦璽漢印和秦磚漢瓦的拓片等。在外祖父潛移默化的影響和引導下,唐醉石打下了良好的篆刻基礎,也因而順理成章的踏上了宗秦漢印的道路。"印宗秦漢"最先是由元代吾丘衍、趙孟頫提出,漢代篆刻藝術得到了空前的進步,而后來發展到宋朝,出現了九疊篆,失去了其本來優美的法度。再者,據記載,"唐氏早年經友人薦見,曾師從婁縣張定(叔和)。師督極嚴,以周秦兩漢入手,規方磨圓,不容失之法度。"由此可見,唐醉石曾師從張定,在老師要求下,從周秦兩漢印入手,并極其講求法度,這從他早年的篆刻作品中也可以看出來。書法中,唐人尚法,即唐人書寫嚴謹規范,這順應了書法藝術的發展。篆刻中,講求法度是取法乎上的一種表現。另外,唐醉石在金石文字方面的修養也極高,深諳篆法,同時反對將偏旁點畫湊合成字的造字做法,因而他的印章中篆法嚴謹且不失趣味。他嚴謹治印,以秦漢為宗,印面規矩中又顯生動,古雅與靜穆,如圖一。

在進行了正統的秦漢印學習之后,他開始專攻浙派印,這應該與其客居杭州,與浙中友人交往頻繁有關。浙派是清代以杭州為中心的篆刻流派,是時代的產物,思想上突顯一個"變"字,其治印常參以隸意,善以切刀表達意趣,寓蒼茫于平正,結構嚴整。西泠八家可以說是浙派發展的一個階段,唐醉石遍習西泠八家(指丁敬、蔣仁、黃易、奚岡、陳豫鐘、陳鴻壽、趙之琛、錢松),尤其受陳鴻壽和趙之琛的影響較大。陳鴻壽篆刻宗秦漢璽印,唐醉石吸收了其切刀之法以及蒼茫穩健的章法。趙之琛善金石之學,早年曾師法陳鴻壽,以單刀著名,印風工穩挺拔。在唐醉石十八歲之時,他結交了丁輔之、王福庵、葉品三、吳隱、馬衡等人,便時常一起交流印藝。其中與王福庵交情較深,印風也相似,都講究精細、工整。王福庵,同為西泠印社創始人,浙江杭州人,善篆刻,曾得吳昌碩鼓勵,其印初宗浙派,尤精細朱文多字印。葉氏一文曾謂"王、唐為西泠印社柱石,又嘗同服官印曹,王為杭人,唐則以湘人而致力于浙派印藝之復興,其功不可沒。""同服官印曹"是指王福庵和唐醉石曾一起在監制國家關防引信的印鑄局共事,并一同主篆監鐫中華名國國璽。此外,王福庵曾刻"醉石山房"仿漢白文印贈給唐醉石,并在邊款上有提到他在光緒甲辰夏在西泠印社結交唐醉石,并以印學相切磋,那時唐醉石十八歲,王福庵比其長七歲。王福庵與唐醉石在印風上相互影響,也有人評價到,王氏嚴守法度,于豪放似有不足,而王氏則豪放有余,于嚴守法度也不遜色于王。近世則常將唐醉石與王福庵、陳巨來、方介堪及童大年并舉。

葉一葦曾將浙派印人對文字的處理分為三類:其一為運用并筆的簡約結構,其二是巧思簡化的結構,其三是常用簡化字。結合唐醉石的印來觀察,不難發現他的印中時常靈活的運用文字的增減,十分巧妙。其篆藝初宗秦漢,后學陳鴻壽、趙之琛,并兼收諸家之長,韓登安曾喻其為"鼎革以后第一人"。鄧石如曾提出"書從印入,印從書出",所以筆者認為唐醉石印風的形成也離不開其書風的形成。

唐醉石生于1885年,正值清光緒十一年。清代文人重視對篆隸的研究,清代金石學的興起和碑派書法思潮的影響也直接刺激了篆隸的復興。在這一大的時代背景下,再加上唐醉石其自身博文廣識,性敏而好學,他善書法,且篆書得兩周金石及秦刻石之長,隸書融會諸漢碑之長,書風古樸渾穆。如圖二,為其1935年所創,時年49歲,在這一時期他的藝術也臻于妙境,且不難從這幅作品中看出,其書寫過程中參以篆書的筆意。

三、唐醉石對湖北地區的影響

1951年,唐醉石應邀到武漢任湖北文管會主任之職,湖北省文史研究館副館長,參與制定保護文物條例,指導文物收集、鑒定及收藏工作。這也是他在西泠印社成立之初提出的"保存金石,研究印學"的一種延續,并且易均室和劉問山也積極響應號召,捐獻了大量的文物和典籍,不遺余力為國家收集,保護文物。其實早在30年代,唐醉石便與易均室有過密切來往。易均室1931年創辦了湖北地區民國最早的書畫刊物《藝甄》,里面匯編金石書畫和古璽漢印。1961年東湖印社成立,唐醉石被推選為第一任社長,有資料表明起先其浙派傳統印風在以漢派印風為主流的湖北地區不太認同,劉博平就曾在家中磨去唐醉石為其所刻印章,后讓徐松安改刻。但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后,唐醉石以德服人,做了大量的協調工作,最后團結了許多漢派篆刻家,得到一些老篆刻家和中青年實力派篆刻家的加盟,如劉博平、劉問山、徐松安、鄧少峰、曹立庵、瞿公正、金月波、谷有荃等。同時他還力薦后輩徐松安為東湖印社副社長,對其贊賞有加。與這些漢派篆刻家的交往繁復后,對其自身的印學思想理念也有了一定的影響,筆者認為這也與湖北地區的印學發展是相輔相成的。唐醉石晚年的印風不再簡單是傳統的浙派印風,而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貌,同時也在他不斷的藝術實踐中成為了漢派印學的領袖。

武漢處于華中九省通衢的有利位置,早期在張之洞的倡導下,興起近代民族工業,經濟文化得以繁榮發展。早期的漢派印學代表人物有端方、楊守敬、黃牧甫,民國時期又出現盛了廠,為漢上印壇擴大了隊伍,之后又有聞一多、陸和九和陳敬先擴大了漢派印學的影響,之后又涌現出許多印人,既然漢派印壇已有了這些印家,為何東湖印社是推選傳統浙派的唐醉石為社長呢?首先唐醉石自身博聞廣識,且工書法善篆刻懂金石,并能力薦后輩,除此他早年還致力于西泠印社的創建,熟知印社內事,印界好友眾多。同時筆者還認為,唐醉石作為浙派新軍有利于浙漢兩派印人的交流,可起到一定的橋梁作用,推動漢浙兩派印學的共同發展。事實證明,唐醉石作為東湖印社的首任社長還是不辜所望的,在他的努力帶領和積極推動下,漢派印學出現第一個高潮。東湖印社第二任社長是由湖北武漢人鄧少峰擔任,他延續了漢派印學的發展。印社開展過的主要活動有:社員雅集,舉辦書法篆刻展,開辦篆刻知識講座,開展印研討,出版篆刻集,舉辦全國篆刻大賽等,這些都很好的推動了湖北印學藝術的發展。

參考文獻

1.余正著《清代浙派印風》,重慶出版社

2.韓天衡著《中國印學年表》,中國書畫出版社

3.葉一葦著《篆刻學》,西泠印社出版社

4.昌少軍著《唐醉石篆刻藝術簡論》,2001年11月《書法研究》第6期

5.張遴駿著《唐醉石印舉》,上海書畫出版社

6.劉恒著《中國書法史》(清代卷),江蘇教育出版社

7.馬國權著《現代印人傳》,上海書畫出版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