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國職業教育特色分析與啟示

2016-12-27 16:14談國興
科學與財富 2016年29期
關鍵詞:培養模式職業教育韓國

摘 要:韓國經濟的高速發展與其高度發達的職業教育是密不可分的??v觀韓國職業教育的做法,探討其職業教育發展的主要特點,并對我國職業教育的發展進行思考,提出一些建議,以期對我國職業教育的發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鑒。

關鍵詞:韓國;職業教育;培養模式

中韓兩國同屬于東方文化圈,有著共同的歷史文化背景,雖然社會制度不同,但是,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來,韓國經濟持續高速發展,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韓國政治家和教育家都認為韓國的經濟成功,其重要的驅動力就是通過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造就的大批具有較高素質的勞動力。分析韓國在發展職業教育的做法、經驗,尋求其職業教育與經濟發展相互促進的內在機理,有助于完善我國職業教育體系,促進國民經濟發展。

1 韓國職業教育特色分析

1.1 靈活多樣的辦學模式,滿足人們終身學習的需求

以政府主導并帶有強制色彩的職業教育體系,一方面在于造就有競爭能力的人力資源,另一方面由知識型經濟對職業教育體系帶來的新挑戰。在韓國的職業院校里,你會發現不同身份和年齡層次的人與學生們同處在一個教室里進行學習。筆者認為,這是為了適應不斷變化的人力資源需求,韓國在實現全民學習、終身學習背景下進行高等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一種體現。一個人不可能在一段時間掌握終身需要的全部技能,需要始終準備著更新自身的知識,獲取新的認證,以確保自身能在這樣一個“適者生存”的社會中不被淘汰。為此,韓國職業院校突破了傳統的教育方式,根據學生不同層次的需要,制訂適合的學習計劃和學習模式。

1.2 自主選擇專業主攻方向,減少厭學情緒的產生。

在韓國,職業教育的課程一般分為二大模塊:專業基礎模塊和專業方向模塊,新生進校第一學年主要學習專業基礎模塊的課程理論和專業方向模塊各課程的基本技能,通過一年的學習,在對本專業有了一定了解以后,從第二學年起,由學生根據自身特點和興趣在教學計劃和老師的指導下選擇專業主攻方向。在確定好自身的專業方向后,學生便進入專業定向學習,如此的專業教學安排,使學生在個性需求、能力培養等方面得到了充分滿足和提高,學生的厭學情緒很少。

1.3 運用多媒體和互聯網技術,加大課堂教學信息量。

韓國的電腦寬帶技術是非常先進的,在教學中,老師常常通過多媒體課件中的各鏈接的網頁,講解專業知識,對于一些深奧的知識原理,則利用視頻片段,解答學生的疑惑,如此的教學手段,一方面將教學中抽象、生澀、陌生的知識,利用圖文聲像并茂手段直觀化、形象化,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強大的互聯網技術,大量的網絡專業資源,增大了課堂教學的信息量,有效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這給專業教學帶來了很大便利。

1.4 突出技能教學,注重學生綜合應用能力的培養

在韓國的高職教學計劃中,專業技能教學內容一般要占到70%,同時,為了保證學生有更多動手學習專業技能操作的機會,學校還將實驗室實施開放式的管理,提供學生自主學習機會,讓學生充分運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和技能,進行技術鉆研和技能訓練。學校對學生的專業技能考核,一般主要是看學生對所學技能的綜合應用能力。此外,嚴格的國家技術資格鑒定制度,也促使專業技能教學的實際應用性,促使企業的要求和學校的專業教學規范化的銜接。在韓國,學生畢業時凡獲得國家技術資格證書者具有就業優先權,工資待遇也相應較高。但韓國的技術資格鑒定非常嚴格,其通過率一般僅為20%。

1.5 務實的產學合作關系,實施專業教學現場實習制度

韓國政府大力推動職業學校與企業的密切聯系,并將“產學合作”寫入《產業教育振興法》,使之法制化。規定:產業要積極協助學生現場實習,職業學校學生現場實習要義務化。為此,學校通過與企業“產學合作”,積極推行職業教育現場實習制度,學校在專業教學的實習環節,聘由企業人士擔任實業指導教師,調動企業配合現場實習的積極性,提高了專業教學現場實習的質量。同時,引進教師到企業研修學期制度,加強在職教師的現場進修。

1.6 注重學生職業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

韓國的職業教育特別注重培養學生敬崗愛業、踏實肯干、謙虛好學的職業素質和與人合作的團隊精神。在學生的學習成績中,行為素質的打分要占有相當一定的比例。此外,各系學生會也積極開展以自律管理為主的社會實踐活動,提前充實和提高學生自身素質和謀生的本領,為以后就業和創業打下良好的基礎,老師也往往通過特定的方式布置作業,如綜合型的課題項目等,要求學生與他人分工協作,共同完成,發揮每個人的積極性、創造性,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

2 對我們職業教學的幾點啟示

2.1 以尊重學生的個性需求和行業的發展實施教學

學校在實施專業教學中,應堅持“以人為本”和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辦學理念,大力推行“尊重學生自己選擇專業和學習方向”的教學措施,以市場需求為導向設置專業,以行業對人才要求為宗旨開設課程,實行給予學生自主選擇提升自身能力的做法,盡可能提供學生再次選擇專業方向的機會。

2.2 以行業標準培養人才,實施校企雙向互動教學

學校要與大型知名企業建立合作關系,積極參與企業的市場分析、發展規劃、產品開發、人員培訓、技術攻關等方案的制訂和實施,并反饋到教學中,以行業標準不斷調整專業培養目標和人才規格。教師應圍繞教學內容承接合作項目,根據技術合作項目開展教學。本著互惠互利、實現雙贏的原則,由校企雙方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學生在校內進行理論教學和基礎技能訓練,在企業中進行崗位綜合能力培訓和實踐。

2.3 專業教學與職業素質教育要緊密結合

學校在對學生進行專業教學的同時,應積極培養學生正確的職業態度,時刻教育學生認真按照職業道德規范來要求自己,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謀生的本領,有目的、有計劃的組織和安排一些對社會成功人士的訪談等活動,讓學生體驗市場競爭壓力和社會對高素質人材要求,讓學生親身去體驗社會,不斷充實自己,為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素質打下基礎。

2.4 充分挖掘教學資源的潛能,滿足學生求知欲望

學校應充分發揮教學設施和設備的功能,合理配置教育教學資源,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如互聯網,圖書館和實驗室等,讓這些資源在課余時間,尤其是雙休日對學生開放,滿足學生求知欲望。如對實驗室進行開放式管理,讓學生在課外利用實驗室開放時間,充分運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和技能,進行專業技術的訓練和技術鉆研,滿足了學生在課堂上演練的不足,從而為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創造條件。

2.5 改進傳統考核手段,注重對學生綜合應用能力的評價

在以培養學生綜合應用能力為主的素質教育的今天,除了對學生進行專業知識考核外,尤其要看重對學生能力和素質的考核,將課程成績的評定改由附加作業、實驗及期末考試三部分組成,既要考核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應用能力,又考核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同時也考核學生實驗動手及科研創新能力。這樣不僅達到了考核的目的,同時也將考試變成了培養能力和提高素質的重要措施。

參考文獻

[1]余祖光.透視韓國職業教育與職業培訓[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3(5).

[2]田以麟.今日韓國教育[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0.

作者簡介:談國興(1967,5-),男,江蘇無錫人,從事烹飪教育工作,副教授、高級技師。

猜你喜歡
培養模式職業教育韓國
韓國“第一步”
聚焦韓國大選
在韓國走馬觀花
服務地鐵工學結合
“動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養路徑研究
論七年一貫制體系下本科學科建設中職業教育的重要性
青年農民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芻議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基于人才培養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PLC應用技術》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