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棗樹密植栽培技術的幾點看法

2016-12-27 16:29王燕平王文平
科學與財富 2016年29期
關鍵詞:棗樹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王燕平+王文平

摘 要:棗樹栽培的歷史悠久,很多栽培技術都被應用在棗樹種植過程中。在當前我國部分地區,通過棗樹密植栽培技術來獲取較高的效益已經逐漸成為棗農的主要經濟來源。本文從棗樹適栽品種、栽植密度、整形修剪以及病蟲害防治等角度入手,探討棗樹密植栽培技術,僅供相關人員參考。

關鍵詞:棗樹;密植;栽培技術;病蟲害防治

棗樹密植栽培技術是近年來新興的棗樹栽植技術,通過品種優良化、栽培集約化以及管理科學化來提高棗樹的產量。但就當前我國部分地區棗樹密植栽培技術的實際應用情況來看,栽培技術粗放,導致棗樹密植栽培的應用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地區生產經濟效益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在此種情況下,加大力度探討棗樹密植栽培技術是非常必要的。

1 選用適栽品種

棗樹的品種選擇直接影響著棗樹密植栽培的產量和質量,為全面提高棗樹產量,在實際栽培過程中所選取的棗樹品種應當為早果早豐、品質好且果型大的品種。具體來講,在一般管理條件下,早果早豐的棗樹品種,可以在嫁接苗定植當年就開始結果,并且在栽植2-3年后單株產量可達到3-5kg,待栽植4-6年后,棗樹進入盛果期,單株產量在7.6-12kg之間。品質較好的棗樹品種,果實整齊,光澤度較高,肉質致密,干制率可達50%以上,實際含糖量在70%以上,具有良好的抗擠壓和耐貯藏能力。另外,在棗樹品種選擇過程中應當盡可能選擇單果質量在15g以上的大果型品種,以促進棗樹密植栽培的順利進行,提高棗樹產量。

在對棗樹品種進行多方考察并引種觀察分析后,發現早實、豐產性突出且樹形矮化的棗樹品種更具優越性,其中以白鈴棗、辣椒棗、梨棗等為主要代表品種,比較適合用于密植栽培,屬于鮮食類品種;朝陽圓棗、勝利棗以及金絲新1號等棗類品種雖然也同樣適用于密植栽培,但屬于制干類優良品種。

2 栽植密度

為確保棗樹密植栽培技術的實際應用價值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提高棗樹密植栽培質量,相關技術人員應當掌握好栽植密度,以促進棗樹的健康成活,保證養分汲取的均衡性。通常情況下,中度密植棗園株行距一般在2m×3m,可計劃密植為(2.0m×1.5m、2m×2m)。與此同時,定期平茬的超矮化密植園的栽植密度以0.66m×1m、0.6m×1.4~1.8m為最佳栽植密度,常見于草地果園中。棗樹密植栽培最好呈南北向栽植,并選用優質壯苗,以促進棗樹健康成活。

3 整形修剪

整形修剪是棗樹密植栽培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對于棗樹健康成活以及養分均衡汲取具有重要的作用。就棗樹密植栽培的實際情況來看,一般情況下會將中度密植的棗樹修剪為小冠疏散分層形和圓柱形。

小冠疏層形,主要是在棗樹定植當年,于地面以上70-90cm部位進行定干,將棗樹主干上的二次枝修剪掉,隨著棗樹的不斷生長,在當年能夠萌發出4個左右棗頭,位于最上方的棗頭可向上培養成主干延長枝,下方棗頭可培養成主枝。待第二年,將主枝延長枝留出60cm左右的短截,剪掉二次枝,促進第二層主枝和主干延長枝的形成。當前生長量到80-100cm時,于第二年冬或第三年春將摘心主干延長枝進行短截。依照此種方式將棗樹樹形維持6-7年。待第7年初,轉變整形修剪方式,在主干高1m處進行回縮處理量,將主干上的枝條修剪掉,以促進第2輪整形的順利進行。

就圓柱形來看,一般以原地建園的棗樹為主進行整形修剪。在實際處理過程中,依照棗樹密植栽培密度,選定植砧木,于定植后的第2年春季對棗樹進行嫁接。嫁接當年棗樹生長量可達到1m,無需修剪,待第二年生長至2m左右,通過摘心定干以促進棗樹生長。待第3年,樹形如圓柱,棗樹進入豐產期。待第5-6年,棗樹二次枝萌發棗頭,在這一時期,相關栽培技術人員應當選取位置好且角度佳的二次枝角頭培養成主枝,抹掉多余的剛萌發枝,并改造培養成小冠疏層形,將此種樹形維持8-9年,第10年更新樹形,并在修剪主干枝條后開始第二輪整形。

4 土肥水管理

密植豐產園定植時,應挖80~100cm見方的坑,每坑施農家肥30~50kg,栽后灌足水,生長期及時中耕除草,干旱月份注意澆水。第2年開始,棗芽萌發時,結合澆水,667m2施尿素40~50kg?;ê蠼Y合澆水,667m2施復合肥50~80kg。果實膨大期澆1次水。深秋施農家肥,落葉后澆封凍水。從萌芽到采收前土壤濕度保持在田間最大持水量的60%~75%。在生長期,根據實際情況,需多次噴尿素、葉面寶和稀土等微肥,使棗樹根際土壤養分堿解氮達到100~150mg/kg、速效磷達到50mg/kg、速效鉀達到100~150mg/kg,葉片氮、磷、鉀含量分別達到3.1%~3.6%、0.44%~0.58%、1.2%~2.6%。

5 病蟲防治

5.1 主要病害

5.1.1 棗瘋病。該病為棗樹上一種嚴重病害。病樹很少結果,所以又稱"公棗樹"。感病后葉片黃化,小枝叢生,花器退化,果實畸形,根皮腐爛。該病主要通過嫁接傳染,蟬類也是傳播媒介。

防治措施:(1)徹底挖除重病樹及其病根和病根孽,剪除病枝并集中燒掉。對輕病樹落葉前剪去病枝,萌芽前在分枝基部進行環剝,防止病原體隨樹體養分運行,并用四環素、土霉素等注射或灌根。(2)培育無病苗木。(3)選用抗病品種和砧木。(4)育苗時接穗和嫁接工具用l000mg/kg鹽酸四環素浸泡30min消毒。(5)加強果園管理,增強樹體抗病能力。

5.1.2 棗銹病。主要危害葉片。感病葉片初期在葉背散生淡綠色小點,漸變淡灰褐色,以后病斑突起呈黃褐色,即為病菌的孢子堆。在與孢子堆相應的葉表邊緣發生不規則綠色小點,使葉面成花葉狀,漸失光澤,最后干枯脫落。常在每年多雨季節的6~8月發病。

防治措施:(1)冬季徹底清除落葉,集中燒掉或深埋,以消滅菌源。(2)7月上旬和8月上旬發病高峰期各噴1次200倍倍量式波爾多液或綠得保500~800倍液。

5.1.3 棗炭疽病。主要危害果實,也侵害棗吊葉片等綠色器官。感病后,果面最初出現淡黃色水漬狀斑點,進而斑點擴大呈黑色,斑塊中間凹陷,果肉組織壞死。侵染期從花后開始,白熟期至成熟期大發生。

防治措施:(1)冬季結合修剪清除病枯枝、老棗吊的殘果等,以減少病源。(2)棗果白熟期,噴75%百菌清800倍液2~3次,也可結合防治棗銹病,噴200倍倍量式波爾多液。

5.2 主要蟲害

5.2.1 棗癭蚊。(1)結合棗樹冬季管理挖樹盤,消滅越冬蟲繭。(2)在越冬成蟲羽化前和老熟幼蟲入土前,在樹冠下噴施50%辛硫磷300倍液,淺耙。(3)在幼蟲危害高峰期,樹冠噴50%氧化樂果1500倍液+菊酯類農藥2000~3000倍液。

5.2.2 桃小食心蟲。(1)5月份,在樹干周圍堆30cm厚的土或地面覆蓋塑料薄膜,阻止越冬幼蟲出土。(2)越冬幼蟲出土盛期,在樹冠下地面噴灑50%辛硫磷800倍液,毒殺幼蟲。(3)在羽化盛期的后5d,樹上噴菊酯類農藥2000~3000倍液。

結束語

總而言之,為促進棗樹健康成長,提高棗樹密植栽培產量,相關技術人員應當掌握好棗樹生長需求并結合地區環境特點加以全面分析,掌握好栽植密度,充分做好整形修剪和土肥水管理等工作,針對棗樹密植栽培過程中常見的病蟲害問題,及時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以促進棗樹的健康成活,為棗樹密植栽培產量與質量控制提供可靠的保障。

參考文獻

[1]李國平.山地棗樹矮化密植栽培技術要點[J].西北園藝:果樹???,2015(1):12-13.

[2]張霞.棗樹矮化密植栽培技術[J].現代園藝,2011(1):22-22.

猜你喜歡
棗樹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大棗樹
棗樹綠盲蝽象的發生與防治
玉米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策略對策
番茄大棚栽培技術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產栽培技術
石榴短枝紅在駐馬店引種表現及豐產栽培技術
門前的棗樹
紅棗樹氮、磷、鉀吸收與累積年周期變化規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