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貴陽生態保護法庭的成立與發展

2016-12-28 13:01寧華
法制博覽 2016年12期
關鍵詞:生態保護生態文明法治

摘 要:2007年貴陽市做出環境保護司法保障的重要創新,在全省率先成立環境保護審判法庭。黨的十八大后,貴陽市進一步完善生態文明建設的法制體系,形成為全貴陽市生態文明建設保駕護航、維護全貴陽市人民生態權益的強大正能量,也為貴州省生態保護法治化創造了良好條件。

關鍵詞:生態文明;法治;生態保護

中圖分類號:D924.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6)35-0007-04

作者簡介:寧華(1980-),女,貴州遵義人,法學碩士,中共貴州省委黨校法學教研部,副教授,研究方向:法理學、行政法學。

貴陽市所轄的紅楓湖、百花湖和阿哈水庫是全市500余萬市民的主要飲用水源。曾幾何時,“兩湖一庫”的水質不斷惡化,飲用水安全受到很大威脅,引起了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各級主要領導均對“兩湖一庫”保護和治理工作做出過重要批示,省人大為此專門制定了《貴州省紅楓湖百花湖水資源環境保護條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水污染情況仍很嚴重,確保人民群眾的飲水安全迫在眉睫,對司法保障的需求越發急切。

2007年以來,貴陽用生態文明理念引領和推動環境法治建設,環境法治實踐走在了全國的前列,在環境立法、環境執法方面積極展開工作,特別是在環境司法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這一突破性進展的重要標志,就是在國內率先建立“環保法庭”這一專門的環保審判機制,開創了以專門法庭專業審理生態環境被破壞案件的先河,運用司法的強制性手段加強對貴陽生態環境的保護力度,營造社會“破壞環境就是犯罪”的濃烈氛圍。2013年十八大后,“環保法庭”更名“生態保護法庭”,內涵更豐富。成立貴陽生態保護法庭,是在現行法律框架內進行的一項重要改革,是力圖從法治的層面保護生態文明建設向縱深推進。

一、法院系統積極應對“兩湖一庫”環境污染

2007年9月中旬,時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萬鄂湘在我省調研期間,非常關心我省的環境保護工作,親赴污染嚴重的紅楓湖水域考察,隨后指示省高院應考慮在“兩湖一庫”飲用水源保護區設立環境保護人民法庭,統一該地區司法管轄權,規范管理體系。

為落實萬鄂湘副院長的指示,省高院張林春院長及時召開黨組會統一思想,形成共識,一致認為,成立環境保護法庭意義重大:一、建立明確、暢通的司法處理渠道,不再受制于區劃、隸屬關系,從而解決長期因行政區劃、隸屬關系不同而導致“兩湖一庫”污染難以有效治理的問題。二、可以解決對“兩湖一庫”環保違法案件處罰不力的問題。無論是企業的違法行為,還是政府工作人員的瀆職、失職行為,都將受到法律懲處。三是可以建立“兩湖一庫”治理和保護的長效機制,進一步加大“兩湖一庫”庫的司法保護力度,依法防治水污染,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切實保障貴陽市城鄉居民飲用水安全,調整轉化計劃經濟模式下的單一行政“管”水的格局,為依法治理我市紅楓湖、百花湖、阿哈湖水庫等飲用水源污染問題,以及貴陽所轄區域內環境保護審判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在統一思想的基礎上,省高院積極協調各方,一方面省高院的一位負責人牽頭抓緊開展工作調研并提出意見;一方面與貴陽市委主要負責人及有關部門深入交換意見,就進一步尋求以法律手段解決“兩湖一庫”飲用水源的保護問題,設立“兩湖一庫”環境保護法庭以及該法庭的隸屬關系、案件管轄、機構規格、人員編制、領導指數、物質裝備、業務指導等相關事宜達成共識。2007年9月17日下午,省委常委、貴陽市委書記李軍一行專程來到省高級人民,與省高院院長張林春等座談。會議決定:1、在貴陽市紅楓湖設立環保人民法庭,隸屬于清鎮市法院,專門負責涉及紅楓湖、百花湖、阿哈水庫“兩湖一庫”水資源、漁業資源、林業資源、土地資源保護方面的民事、行政糾紛一審案件及其執行案件。在地域管轄問題上,涉及紅楓湖環保人民法庭審理和執行的案件,超越了清鎮市法院管轄范圍,但屬于貴陽市中院管轄范圍的,由貴陽市中院指定該人民法庭管轄;超越了貴陽市中院管轄范圍的,由省法院商安順市中級法院指定該人民法庭管轄。2、紅楓湖環保人民法庭擬為副處級規格設置,編制12人,由省法院負責解決政法編制。庭長擬配備副處級,副庭長擬配備正科級,所配干部職級由貴陽市負責解決;所需要的審判人員由貴陽市中院在全市轄區范圍內擇優抽調。3、紅楓湖環保人民法庭的基本建設和工作所需的車輛、電腦、打印機等物質裝備由貴陽市解決;4、紅楓湖環保人民法庭審判人員的業務指導和培訓工作,由省法院和貴陽市中院共同負責。①

與此同時,省高院及時指導貴陽市中院認真做好籌建環境保護法庭工作,隨后,貴陽市中院擬定了《貴陽市中級人民法院關于設立環境保護法庭的實施方案(草案)》提出了如下實施方案。

(一)充分領會科學發展觀的深刻內涵,提高思想認識,高度重視環境保護法庭工作

當前,全市法院正在全面創建“六型”法院,為我市構建和諧社會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設立環境保護法庭,是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內在要求,是落實省委和市委治理“兩湖一庫”污染,保障人民群眾飲用水安全的一項重要政治任務。全市法院要從構建和諧社會的大局出發,正確認識抓好環境保護法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必須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深刻把握抓好環境保護法庭建設的重大意義,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把環境保護法庭的設立工作抓實抓好。

(二)加強組織領導,健全環境保護法庭領導機構

按照省高院和市委的要求,貴陽市中院成立環保法庭工作領導小組,由市中院院長趙軍擔任組長,常務副院長翟曉輝為副組長,成為由市中院黨組成員擔任,院辦公室、政治部具體負責環境保護法庭設立工作事宜。

環境保護法庭工作領導小組的職責是:積極與有關部門協調配合,積極開展設立環境保護法庭的籌備工作;切實加強環境保護審判工作的工作指導和業務指導,研究解決設立工作及審判實踐中遇到的疑難問題;大力開展調研工作,拓寬環境保護法庭工作新思路;及時開展檢查督促工作,推動環境保護法庭工作的開展;完善組織協調工作,緊緊依靠上級法院和市委的領導和指導。

(三)設立環境保護法庭組織機構,配齊審判人員,完善組織保障,夯實工作基礎,試點成立環境保護法庭

1.按照《人民法院組織法》,新建獨立建制的環境保護法庭負責審理涉及“兩湖一庫”水資源保護及貴陽市所轄區域內水土保護的排污侵權、侵害賠償、環境公益訴訟等類型的一審民事、行政案件和相關執行案件。對于貴陽市轄區內涉及“兩湖一庫”及貴陽市所轄區域內環境保護、管理、侵權等民事、行政一審案件,由市中院下達指定管轄決定書,統一指定環境保護法庭負責審理;對于貴陽市轄區外涉及“兩湖一庫”水資源環境保護、管理、侵權等民事、行政一審案件,由省高院下達指定管轄決定書,統一指定環境保護法庭負責審理。

2.根據我市審判工作實際,獨立建制的環境保護法庭人員編制。

3.環境保護法庭的組成人員由市中院在全市法院范圍內,按照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的原則統一調整,選調審判經驗豐富、責任心強,敢于吃苦、樂于奉獻并有民事、行政審判經驗和執行工作經驗的統治擔任環境保護法庭法官。必要時,環境保護法庭還應邀請環保行政管理部門、環境保護科研機構的同志、專家作為特邀陪審員,充實環境保護法庭審判力量。

4.環境保護法庭的經費開支由相關部門統一解決。

(四)用于創新,銳意進取,強化改革、以積極的實踐完善環境保護相關工作

1.要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公正司法、一心為民”的指導方針,堅持“兩湖”治理事關全局的原則,認真落實省高院和思維的工作要求,努力做好環境保護法庭的設立工作,為我市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

2.為創造我市優良的環境,將貴陽建設成為真正宜居城市,環境保護法庭應以高度的社會政治責任感,在審判中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勇于創新,為“兩湖”治理提供最有力的司法保障。

3.環境保護法庭加大調解工作和法制宣傳的力度,通過教育說理、以案說法和新聞報道最大限度地化解矛盾,擴大社會影響面,促進公民以及各單位樹立環保意識,實現社會和諧。

4.環境保護法庭要不斷探索環境保護新措施,不能就案辦案,應當突出與環境保護管理部門的配合,最大限度的做到防患于未然。

5.對于涉及環境保護的民事、行政案件,環境保護法庭要做到快立案、快審理、快結案、快執行,盡可能將對環境的不利影響降到最低,確保提高環境保護執法力度。

6.環境保護法庭工作領導小組要加大對環境保護法庭試點工作的指導和對環境保護審判隊伍的培訓工作。市中院要深入開展環境保護法庭試點工作的調查研究,及時總結相關審判工作的經驗,通過總結提煉,不斷將試點工作引向深入。市中院要在省高院的指導下不斷加大對環境保護審判隊伍的培訓力度,努力提高環境保護法庭審判法官的政治、業務素質。②隨后,貴陽市中院出臺了《貴州省貴陽市中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決定書》,確定了自2007年12月20日起,全市法院所有涉及環境保護的一審案件(依法應當由上級人民法院管轄的除外),由清鎮市人民法院集中管轄。上述刑事案件中有附帶民事訴訟的,由清鎮市人民法院一并進行審理。同時還明確了涉及環境保護案件是指:刑事案件、民事案件、行政案件、環境公益訴訟案件、因上述刑事、民事、行政案件而產生的相關執行案件。同時,《貴陽市中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破壞“兩湖一庫”環境資源刑事案件的實施意見》、《關于辦理涉及環境保護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的相繼出臺,對刑事司法領域中的環境保護問題做了較為詳細的規定。

二、從上到下多部門協調配合、籌備工作有序高效

2007年10月26日貴州省高級人民法院正式下發了關于同意設立清鎮市人民法院環境保護人民法庭的批復。2007年11月7日貴陽市機構編制委員會正式下發了關于貴陽市中級人民法院設置環境保護人民審判庭的批復:同意設置貴陽市中級人民法院環境保護審判庭,為市中級人民法院副縣級內設機構,領導職數:設庭長1名,副庭長2名。核定行政編制8名,專項用于環境保護審判庭。并確定了貴陽市中級人民環境保護審判庭的主要職責:涉及“兩湖一庫”水資源保護、貴陽市所轄區域內水土、山林保護的排污侵權、損害賠償、環境公益訴訟等類型的一、二審民事、行政、刑事案件和相關執行案件;及按照指定管轄決定書,依法審判貴陽市轄區外涉及“兩湖一庫”水資源環境保護、管理、侵權等民事、行政一審相關案件;對審理的案件,在案件生效后負責相關執行工作;監督、指導清鎮市人民法院環境保護法庭審判業務工作;加大調解工作和法制宣傳力度,擴大社會影響,提高公民環境保護意識。③

同日,貴陽市機構編制委員會下發了關于設立清鎮市人民法院環境保護法庭的批復:同意設立清鎮市人民法院環境保護法庭,為清鎮市人民法院正科級派出法庭,核定行政編制12名,領導職數:設庭長1名,副庭長2名。

整個籌建環境保護人民法庭的過程,自始至終得到最高人民法院和省市領導的高度重視、關心與支持。2007年10月中旬,時任最高人民法院萬鄂湘、奚曉明副院長及政治部李克主任聽取了省高院李漢宇副院長做的關于設立環境保護人民法庭的專題匯報,并給予了充分肯定與精心指導,一致指出貴州省在貴陽市主要飲用水源保護區設立環境保護人民法庭,統一司法管轄權,符合中央精神,符合貴州實際,最高人民法院積極支持貴州法院大膽探索,并對省市兩級法院籌備工作的務實、高效給予了高度的評價。時任貴州省委常委、貴陽市委書記李軍在市委召開的依法治理“兩湖一庫”動員大會上宣布,將堅定支持依照《人民法院組織法》規定在貴陽市中級人民法院下轄的清鎮市人民法院設置有獨立建制的環境保護人民法庭。李軍書記還多次深入省高院、貴陽市中院和“兩湖一庫”現場,及時解決籌建環境保護人民法庭中遇到的各種具體問題。貴州省副省長肖永安稱贊建立環境保護人民法庭是關注民生、強化法律手段、依法治理“兩湖一庫”的重要舉措。

三、環?!皟赏ァ闭匠闪?,為生態保護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在2007年11月20日舉行的貴陽市中級人民法院環境保護審判庭授牌暨清鎮市人民法院環境保護人民法庭揭牌儀式上,時任貴陽市委書記李軍、省高院院長張林春做了重要講話。李軍書記指出:成立環保審判庭和環保法庭在我省是第一次,全國也屬罕見,沒有現成經驗可以借鑒,希望環境保護審判庭和環境保護人民法庭創造性地開展工作,邊實踐、邊探索、邊總結、邊創新。拓寬視野,創新審判工作方式方法,要嚴格執法,對污染環境、破壞生態的行為,對失職瀆職、行政不作為等行為堅決依法嚴厲打擊,毫不手軟,在全社會形成“破壞環境就是犯罪”規則意識,形成講規矩、守法制的濃厚范圍。

張林春院長強調:貴陽市中院環保審判庭和清鎮市法院環保人民法庭,要服務大局、堅持法治、努力創新、大膽改革。要加大案件的審判和執行力度,傾力保障“兩湖一庫”的環境治理工作,公正高效地審理好、執行好每一起環保案件,著力解決好“兩湖一庫”因行政區劃、隸屬關系不同而難以治理、對環保違法犯罪案件處罰不力的問題;要大力做好法制宣傳教育工作,通過普法教育,以案說法和新聞宣傳報道,廣泛教育群眾,擴大社會影響,促進人民群眾及相關單位樹立環境保護意識,自覺珍惜“兩湖一庫”,共同保護“青山綠水”;要通過審理和執行環保案件,進一步從環保監管、生產流程的各個環節發現問題,及時向有關部門和企業提出有整改方向的司法建議,督促其整改,使其有針對性地制定措施和辦法,完善制度,逐步建立“兩湖一庫”治理和保護的長效機制。張林春強調:二十一世紀是生態文明的世紀。高舉法治旗幟,運用法律武器,保護好“兩湖一庫”的水資源和自然環境,使其青山永駐,綠水長存。確保貴陽市經濟協調可持續發展、確保貴陽市民身體健康、協調貴陽市人與自然和諧是人民法院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貴陽市中院環保審判庭、清鎮市法院環保人民法庭要通過法律手段,充分發揮審判工作的職能作用,全方位地阻止破壞環境的不法行為的繼續,治理和恢復已經出現的環境污染,對“兩湖一庫”環境保護造成嚴重污染后果并觸犯刑律的,要依法從重予以懲處。相信在司法強力的威懾下,環境侵權者一定會有所收斂,環境管理部門的責任心一定會得到加強,破壞環境的犯罪行為一定會得到有效遏制,“兩湖一庫”一定會青山綠水,白云藍天。④

至此,全省首創的貴陽市中院環保審判庭、清鎮市法院環保人民法庭正式掛牌成立。從立意到成立僅用了兩個月,充分體現了從最高人民法院、省高院到貴陽市中院,從省委省政府、貴陽市委市政府到貴陽市機構編制委員會等多部門的緊密協作,周到高效。在各方的大力協助下,貴陽市的這次司法創新有了如此完美的開端。

四、更名“兩庭”,司法環保體系的進一步完備

司法體制是生態文明建設體制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十八大強調要加快建立生態文明制度,健全國土空間開發、資源節約、生態環境保護的體制機制;國家發改委在對貴陽建設全國生態文明示范城市規劃的批復中,要求我們“逐步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法制化、制度化、規范化軌道”。為此,貴陽市進一步完善生態文明建設的法制體系,于2013年3月1日,正式將環境保護“兩庭”更名為生態保護“兩庭”,內涵更豐富。此舉是為縱深推進貴陽生態文明建設保駕護航的力舉,形成利用法律武器保護生態文明建設的制度合力,是貴陽市深入貫徹十八大精神、完善生態文明建設體制機制的重大舉措,標志著貴陽市構建完備的生態文明司法體系邁出了新的步伐,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這一司法體系與以生態文明建設委員會牽頭抓總的行政體系一起,將使貴陽的生態文明制度更加成龍配套,形成為全市人民生態權益的強大正能量。

全省首創的貴陽市中院環保審判庭、清鎮市法院環保人民法庭從立意到成立僅用了兩個月,充分體現了從最高人民法院、省高院到貴陽市中院,從省委省政府、貴陽市委市政府到貴陽市機構編制委員會等多部門的緊密協作、細致高效。在各方的大力推進下,貴陽市的這次司法創新有了如此完美的開端,并展開了一系列的司法踐活動,很好的履行了生態保護的司法職能,開創了貴州省生態保護法治化的新局面。十八大以后,貴陽成為首個榮獲批準建設全國生態文明示范城市規劃的地區,以及國內目前唯一以生態文明為主題的國家級國際論壇所在地,其殊榮的獲得,表明貴陽市在加強環境保護、建設生態文明方面做出過卓有成效的努力,有著長足的進步,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在這其中,生態法治實踐的開拓與創新,則發揮了具有決定性意義的推動作用。

生態法庭在貴陽率先成立后,就始終走在我國同行業的最前列,一方面有利的保護了貴陽最珍貴的資源,即良好的生態環境。另一方面,其為我國的司法理論提供了良好的實驗基礎,在實踐中對當前我國理論界爭議的諸多環保問題進行了檢驗。全體法官積極努力開展工作以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了顯著效果,形成了環保司法“貴陽模式”,并在積極開展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探索和嘗試環境行政公益訴訟、確立訴前禁令、專家取證、專家鑒定、裁判類型多元化、第三方監督裁判實施、原告律師費由污染者承擔、司法建議的靈活運用、獨特的判決執行方式等十個方面做出創新,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司法解決糾紛之外的功能,不但靈活地實現了生態環境的恢復和調配,更重要的是其既取得了司法救濟的彌補和矯正功能又很好地教育了環境侵害者和廣大的民眾。

貴陽生態保護法庭在制度方面所做的另一個突出貢獻,就是成功突破了我國公益訴訟理論障礙,實現了從理論到實踐的成功落地。貴陽生態保護法庭在當地政府機關和檢察機關的有利配合和支持下,順利的開啟了公益訴訟的大門,并成功的審理了一些有影響的案件,無疑具有開創性意義,對我國社會的和諧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引起國內廣泛關注,眾多專家學者、有關單位前來調研學習取經絡繹不絕,成為全國的典范,起到一種環境司法工作的示范引領作用。武漢大學環境法研究所教授蔡守秋說:“環境司法的‘貴陽模式從價值層面切入,并且扎根到生態文明建設的土壤中,經驗可行,具有很強的操作性?!?/p>

“貴陽生態保護法庭”作為國內首創的一種新興生態環保機制,在其運行和監督的實踐過程中,必然會出現諸多的問題與不足,需要我們去細心分析,改進完善。但是,在環境公益訴訟的實踐方面作出的有益嘗試,其價值和影響卻是巨大的。它為我們更好地從理論上總結生態環保法庭的經驗和啟示,為我國訴訟制度特別是公益訴訟制度的進一步完善提供了寶貴的借鑒,其所具有的示范性意義不可低估。

總之,盡管是“摸著石頭過河”,但是,貴陽生態保護法庭走出了一條成功之路,有利的保護了我國當前不容樂觀的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進一步完善了我國的司法保障機制,弘揚了社會公共道德和關愛人與自然的價值理念,促進了社會的有機和諧。

[ 注 釋 ]

①貴州省貴陽市中級人民法院環境保護審判庭,貴州省清鎮市人民法院環境保護法庭.環境保護審判工作資料匯編,第1頁、第2頁.

②貴州省貴陽市中級人民法院環境保護審判庭,貴州省清鎮市人民法院環境保護法庭.環境保護審判工作資料匯編,第3-6頁.

③貴州省貴陽市中級人民法院環境保護審判庭,貴州省清鎮市人民法院環境保護法庭.環境保護審判工作資料匯編,第8-10頁.

④貴州省貴陽市中級人民法院環境保護審判庭,貴州省清鎮市人民法院環境保護法庭.環境保護審判工作資料匯編,第34頁.

[ 參 考 文 獻 ]

[1]環境保護審判工作資料匯編.貴州省貴陽市中級人民法院.貴州省清鎮市人民法院,2012.2.

[2]汪志球.貴陽環保法庭頻頻‘亮劍(綠色家園)[EB/OL].人民網,2013-5-18.

[3]蔡明.從環保法庭成立背景、運行現狀談環保審判走專業化之路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對未來發展趨勢的構想[EB/OL].貴州先鋒網,2011-12-29.

[4]貴陽市成立環保審判庭和環保法庭[N].貴州日報,2007-11-21.

[5]李最.貴陽生態文明建設:‘兩庭更名‘三局成立[N].貴陽晚報,2013-3-4.

[6]http://news.enorth.com.cn/system/2011/07/07/006888139.shtml.

[7]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07/11/21/content_7119754.htm.

猜你喜歡
生態保護生態文明法治
送法進企“典”亮法治之路
反家庭暴力必須厲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國
我國生態文明法制建設問題研究
生態文明建設融入高職校園文化發展的思考
適應生態文明建設要求的增長方式和消費模式研究
河北省農村生態環境調查分析
治理下的法治與法治下的治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