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大思政教育”理念的高職思想政治教學改革研究

2016-12-29 17:43張春蘭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6年11期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學高職院校改革

【摘 要】當前,隨著市場經濟下外國思潮的不斷涌入,傳統的思政教育受到嚴重的沖擊,因此,為了適應新時代對高職思政教育的新要求,高職院校一定要積極改革。本文主要針對基于“大思政教育”理念的高職思想政治教學進行分析和研究,希望給予我國高職思政教育以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大思政教育;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學;改革

對高職學生來說,思政教育對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以及全面發展具有關鍵意義。新時代下,人才不僅要具備較強的專業知識,同時還要具備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新時期下,由于市場經濟的深入、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模式落后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高職院校對思政教育越加不重視。因此,為了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高職院校要在“大思政教育”的理念下,對思政教學進行改革。

一、創新思政教學施教主體

(1)轉變教師身份。轉變教師身份是實現“大思政教育”的基礎和前提。思政教學的質量主要取決于教師的授課水平以及思想認識。在思政教育中,教師要從傳統的教師型轉變為導師型,在教學中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實現育人與教書的有機結合。在傳授學生知識的同時,更加關心學生的生活,成為學生人生、生活以及學習的導師。只有切實轉變教師身份,才會提高社會、高校以及學生對思政課的重視,確保思政教學為學生的綜合發展保駕護航。

(2)下放教育權利。當前,我國高職院校的辦學規模不斷擴大,但是思政教師的數量卻沒有明顯增加,思政教師的教學任務繁重,思想壓力較大,導致教學難度增加。因此,如何集中以及調動高職院校的教學力量,彌補思政教學中的缺陷,進而提高教學質量,是當前高職院校面臨的重要問題。

思政教師團隊要實現專職與兼職有機結合,發揮班主任以及學生輔導員的積極作用,讓他們承擔一部分教學內容。尤其是在實踐教學中,要建立以及完善教育交互模式,將學生干部以及學生黨員培養成教師的助手,并且利用他們深入到學生群體中,使其發揮思政教育工作。高職院校還可以將寢室管理員培養成思政教育的實施者,在日常寢室管理中開展思政教育。同時,院校還可以通過校企合作的形式,在企業內建立思政教育的實習以及實訓基地,并且聘請企業的優秀員工以及相關領導作為思政教師,為學生開展思政教育。院校還要將一些基礎課和專業課的教師填充到思政教學團隊中,進而在思政教學中扮演關鍵角色,成為改進和加強思政教育的得力助手和重要力量。通過上述途徑可以有效提高思政教育的質量,將思政教育滲透到學生的生活與學習中,確保學生思想先進,為今后的發展奠定基礎。

(3)引入教學典型。面對激烈的社會競爭,高職學生起點較低,因而在對前途充滿希望的同時,也充滿恐懼和迷茫,擔心畢業后找不到工作。因此,在進行思政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引導和激勵,根據社會形勢以及教學內容,在教學情景中引入教學典型。并且通過對典型人物的先進事跡、創業歷程、業務能力、職業操守、個人修養以及奮斗精神對學生進行教學,對學生的生活、工作以及學習產生積極影響。引入教學典型要比傳統的說教更受到學生的歡迎,在引入典型人物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引入發生在學生身邊的人物,往往身邊的人物更具有層次感以及立體性,具有飽滿的血肉以及豐富的情感。教師要將典型引入和理論教育充分結合,準確把握社會涌現的典型人物,推廣以及學習其先進事跡,注重挖掘學生身邊典型人物,邀請院校畢業的成功人士親自授課,通過自己鮮活以及生動的實例,對學生開展思政教育,進而鼓勵學生奮斗進取,實現自身的全面發展。

二、創新思政教育施教模式

(1)突破傳統模式。高職院校要更新思政教育理念,突破傳統教學模式,進而提高思政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在理論教學中,教師要注重與學生的互動與交流,實現雙向教學,將理論傳授與案例分析充分結合,為學生創設合理的教學情景。當前,隨著學生思維的空前活躍,高職思政教育要實現有效拓展,由傳統的課堂教學逐漸拓展到校外思政教學、校園思政活動以及教育第二課堂,通過主題鮮明、內容豐富以及形式多樣的教育方式提高思政教育的質量。同時,學生社團以及校園文化都能夠作為思政教育的主陣地。通過上述活動,學生可以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活動充分結合,進而對思政教育產生深刻的理解和體驗,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讓學生認識到思政教育不是空洞的說教,與自己的未來發展和身心健康具有密切關系,是提高自身綜合素養的必修課。

隨著社會與校園壁壘的破除,生產實習、頂崗實習、勤工助學、社會服務以及社會調研等社會實踐方式,也逐漸成為思政教育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師要常規化、有體系以及有組織的進行參與,并且提供給學生引導、鼓勵和支持。在企業實習過程中,學生可以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認識到事物之間的規律和聯系。同時,在實踐中也體會到和諧社會、榮辱觀、集體感、職業道德以及愛國主義等精神,為思政教學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進而為學生的發展奠定思想基礎。

(2)深入潛隱層面。高職院校要將思政教學深入到潛隱層面,實現思政教學的主動滲透、主動占領以及全面開展。例如在院校BBS中,高校要安排擅長溝通、思維活躍、科研能力強以及綜合素質高的專業人員,就當前學生的心理動態以及社會思潮進行分析和研究,并且對學生開展科學的疏導。又例如,高職院校要設立心理輔導信箱,或者在網上開展在線溝通,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動態,并且采取針對性教育。

思政教育要體現出創新性、針對性以及時效性,但同時也對教師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新要求,教師在與學生開展互動交流的同時,要將學生的思想問題與教學實際充分結合,為學生排憂解難、釋疑解惑。教師還要對社會難點以及熱點問題具有科學的看法和認識,深入了解學生心態,將現實與理論充分結合。保證思政教育如春雨般深入學生內心,以理論服人、從情感入手,滲透到學生生活以及學習的各個方面,實現育人全程化。

三、結語

我國高職院校思政教育依然存在很多問題,例如制度面臨改善、體系有待優化,方式還需改進等,因此加強高職思政教育任重而道遠。在“大思政教育”理念下,高職院校要不斷開拓進取,探究教學新思考、新途徑以及新形勢,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為學生未來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邵建平.論基于“大思政教育”理念的高職思政課教學改革[J].職業教育研究,2011,07:29-31.

[2]劉歡.基于“大思政教育”理念的高職思想政治教學改革研究[J].學園,2013,34:64.

[3]丁國浩.問題意識導向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研究[D].上海大學,2013.

[4]鮑宇科.高職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改革與創新[J].職業技術教育,2006,29:21-23.

[5]唐召云,蔣曉明,匡利民.基于云平臺的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空間教學改革與探索——以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思政課程空間教學為例[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4,02:141-143.

作者簡介:

張春蘭(1979~),女,漢族,河南鄭州人,研究生,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講師,從事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歡
思想政治教學高職院校改革
試論社交網絡平臺在高職思政理論課教學中的應用現狀
一圖讀懂供給側改革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職院校韓語專業畢業生就業現狀分析
多元智能理論視角下高職院校體育課程評價體系的研究
淺談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完善措施
充分發揮思想政治課在德育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
改革創新
改革創新(二)
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