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高中生物概念教學的探討

2016-12-30 22:29葉麗娟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6年12期
關鍵詞:高中生物概念研究

葉麗娟

【摘 要】概念是我們在認知和理解一個新事物的時候所必須要了解的,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概念教學尤其重要,教師一定要認識到概念的重要,幫助學生打好基礎,才能讓學生在日后的學習中更加的有效率。

【關鍵詞】高中生物;教學;概念;研究;教師

概念教學很長時間以來被眾多教師所忽略,很多學生在學習高中生物的專業概念的時候對于一些概念的理解往往是主觀的,片面的,甚至不清不楚的,并沒有深入的掌握和了解。其實我們教師應該要了解,學生對于生物概念的認知和我們教師是完全不一樣的,我們有著豐富的生物知識,而學生對于概念是第一次接觸,如果不經過我們細致的概念教學,十有八九會產生理解偏差,對日后學習后續的知識有著很大的阻礙,長期持續下去,生物學習效率也會大打折扣。那么如何開展高中生物的概念教學。

在有效開展高中生物概念教學之前,我們要分析清楚學生對高中生物概念學習以及概念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第一,概念不清易混淆。學生在第一次接觸未知的專業概念的時候,對于其中涉及的一些專業詞匯的理解,往往是根據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經驗而來,這樣很容易產生混淆和認知上的偏差,因為生物概念中用的一些專業詞匯一般而言都是更加嚴謹、系統和簡潔的,與生活中我們常說的一些用詞是有偏差,甚至完全不一樣,這樣很容易讓學生混淆概念的內涵。第二,學生容易受原有生活經驗和固有認知的影響,造成對生物概念理解的偏差。對于書本上的一些概念,很多學生都自認為很懂,因為他們在生活中經常遇到,或者是經常聽到。實則不然,這種固有的認知影響往往給學生以錯誤的引導,讓學生對看到的概念不加思考的自以為是,對于概念的認知往往只停留在名稱上,而沒有深入的掌握和了解。第三,生物概念本身比較抽象,為學生的學習帶來了困惑。高中生物的概念由于專業性較強,很多概念的解釋還是比較抽象的。而高中生本身對于概念性的東西沒有太過實際的聯想形象,所以增加了理解上的難度。這不像語文成語或者是英文單詞,看到解釋立刻就能明白大意,生物概念一般是對事物進行本質性的描寫和概括,所以學生在學習生物概念的時候,一定要需要教師深入淺出的講解。

那么,如何有效進行概念教學呢?我們可以采用以下方式:

第一,幫助學生剖析概念的構成要素,理解基本內涵。生物概念的意義就是解釋或本質性的描述生命活動的規律和生命現象。例如:酶的概念:酶是活細胞產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機物,其中絕大多數的酶是蛋白質,少數的酶是RNA?!盎罴毎a生”、“催化作用”、“有機物”是酶概念的內涵,體現了酶的本質屬性:只有活細胞(又指全體活細胞)能產生與無機化學催化劑功能相同的有機物?!暗鞍踪|”、“RNA”從化學成分上界定了酶的范圍(酶一般為蛋白質,RNA也能起到酶的作用)。在具體對酶的概念考查運用過程中,通常變化的形式就可以很多,但基本圍繞內涵展開命題的,如“能夠催化水解脂肪酶的物質是什么?”,學生通常憑第一感覺從字面意思上直接選擇脂肪,實際上只要學生能抓住核心點“脂肪酶的本質”是蛋白質,那么問題就迎刃而解。

第二,我們可以利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搭建完整的知識結構體系。思維導圖講究的是圖文并重,把各級主題的關系用相互隸屬與相關的層級圖表現出來,通過顏色、圖像、符碼的使用,協助我們進行記憶、理解。因此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概念教學的時候,可以多聯系實際,結合當地的特征,和學生自身的情況,利用思維導圖,對教材進行重新組合,把概念的位置固定,把需要的知識進行填充,讓學生在學習的時候能夠搭建一個自己的知識體系,這樣學生的學習概念的時候就不容易產生偏差。

第三,我們可以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理解概念的內涵與外延。有的時候光從文字去理解概念比較單一,效果也不好,特別是對一些基礎性的,抽象化的概念。因此教師在進行概念教學的時候,要多舉一些與學生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實例,吸引他們的眼球,拉近他們與生物的關系,在經過感性的認知之后,在進行理性的理解,這個過程就需要教師在旁進行引導、舉例、分析、比較和概括提升了。比如:甲同學考試考的很好,看到自己的努力沒白費,他更加努力了,考的更好了──正反饋調節;乙同學考試考的很好,覺得自己很聰明,驕傲了,考差了──負反饋調節;很顯然通過這些事例教學,學生已經把“反饋調節”方式的判斷、“類比推理”等概念了然于心。

第四,針對關聯性不強的知識點,要有意識的進行概念滲透,搭建理解平臺,讓學生加深對概念的深層理解。生物教學的過程中,經常會發現有些知識是較為獨立的,與前后的知識體系聯系不夠緊密,有些知識跨越性較大,學生無法短時間掌握住。這些都是教學的一些難點。我們教師在遇到這樣的問題時一定要注意構建良好的知識體系,在學習前面的知識點的時候,也要記住為后面的知識做好鋪墊。教材在介紹某一生物學概念時,有時為了保持教材本身前后內容的照應,而將某些概念歸納成了在前述某個內容限制下的規律,忽略了規律之外仍存在的可能情況,如二倍體生物與多倍體生物的分辨方法強調從個體起源開始,但在講到育種方法的運用時,秋水仙素誘導染色體加倍的生物個體又可以直接稱為多倍體生物;又如減數第二次分裂的具體過程、分裂時間、每階段的主要特點,在必修與選修教材中說法不統一等,老師要把這部分內容給學生解釋明了,必須搭建好一個橋梁讓學生平穩過渡,在之前的概念教學中適時地予以滲透,比如說秋水仙素誘導多倍體的形成此技術的前提是人類充分掌握生物體染色體加倍的可能,此技術主要誘導染色體組數加倍,那么讓學生充分理解此概念的前提是“染色體組”,所以染色體組的概念就是解決此問題的“橋梁”。當然滲透要注意時機,要自然地、內容適度地使學生通過遷移順利地掌握新知識。

總而言之,概念教學不能忽視,概念教學是高中生物教學必不可缺的一部分,是學生加深理解,完成學習任務的前提和基礎。要提高生物課堂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和速率,概念教學都是需要我們教師加強的部分。教師在這過程中要注意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思維方式,幫助搭建完整的知識框架,讓概念教學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鄧延敏.高中生物核心概念的教學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

[2]胡向國.高中生物概念教學探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8.

猜你喜歡
高中生物概念研究
誰說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對周期函數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與應用
試論高中生物教學中學生主動學習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綠色生物實驗
高中生物解題教學中應用化學知識的可行性研究
古代的時間概念
深入概念,活學活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