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改中的多元化評價

2016-12-30 09:29于杰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6年12期
關鍵詞:多樣化新課改評價

于杰

【摘 要】《語文課程標準》強調語文課程評價的整體性和綜合性,對只以一張試卷評估學生成績的傳統理念提出了挑戰。評價的目的是為了改進教師教學,促進學生學習,最終促進學生的發展。因此,就必須構建一套理性的評價體系,這是新課改能否順利實施之關鍵?對此,筆者作了一些粗淺的思考,提出了以下幾點評價的建議。

【關鍵詞】評價;新課改;多樣化

學生是一個個鮮活的有生命力的群體。他們有思想、有意識。所以在教育教學中作為教師的我們決不能忽略了尊重每一位學生的個性特征,以多元化的、理性的方式來評價每一位學生,使其茁壯成長??鬃釉唬骸叭诵?,必有我師焉”。因此,探尋一套多樣化的能夠尊重人的特性的評價機制就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以增進評價者與被評價者之間的溝通、了解,更好地促進被評價者的自我反思、自我發展。

一、課程評價現狀

傳統的對學生的評價就是一紙定終身,一考定天下。只注重“輸入”和“輸出”兩點,只報“結果”不報“過程”,是一種“暗箱式”的評價。也就是評價標準不客觀,評價內容單一、評價方法片面、評價主體單一、評價時間終端、評價結果作用擴大等。在這種評價機制下,很多的有特殊才能的千里馬被埋沒了,我們也發現了我們所培養的人才都是千人一面的。但是隨著新課程改革在全國的大面積展開,傳統評價方式的弊端日漸凸出?,F代課程評價理念倡導過程性評價和發展性評價,因此,探尋一套多樣化的能夠尊重人的特性的評價機制就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

二、出現此現象的原因

每個人都是一個特殊的個體,在教育評價中,我們應該做的是讓我們的評價方式適應人,而不是讓人跟著我們的評價方式走。大教育家孔子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這種方法在新課程改革的今天尤為重要。即在教育評價中要多元化評價每一位學生,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開展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課堂觀察評價,就是教師在課堂中要充分關注學生的狀態,從學生的注意狀態、參與狀態、交往狀態、思維狀態、情緒狀態、生成狀態等方面去觀察了解學生并隨機作出適當的評價。

三、新課改中的多樣化評價

多元化評價是在課堂評價方法上要求打破教師一統天下、主宰課堂、壟斷評價的現狀,提倡開展學生自評、生生互評、師生互評相結合的多元性評價,以增進評價者與被評價者之間的溝通、了解,更好地促進被評價者的自我反思、自我發展。對學生的評價應從甄別式的評價轉向發展性評價,既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更要關注他們的學習過程,既要關注學生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學習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評價要反映學生學習的成績和進步,激勵學生的學習,幫助學生認識到自己在學習策略、思維或習慣上的長處與不足,認識自我,樹立信心,真正體驗到自己的成功與進步。

以下幾點是筆者從評價視點、評價重心、評價形式、評價內容、評價主體、評價工具等七個方面對多元化評價的具體的、粗淺的思考:

(一)評價視點多維化

理性的評價體系其視點應力求多維,做到“縱橫交錯”,關注學生的進步與發展:所謂“縱”,即“拿今天的這個學生”與“昨天的這個學生”進行比較,看看他哪兒有了進步或發展,同時向這個學生提出“明天”的努力方向及目標;所謂“橫”,即拿“這個學生”和“那個學生”進行比較,或拿“這個學生的某些方面”與“那個學生的某些方面”進行比較,分析彼此的優勢長處,提出需要改進的問題。理性的評價體系需要橫向的評價,更需要縱向的評價。通過實行“縱橫交錯”的評價,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更好的揚長避短、爭取進步。

(二)評價重心過程化

學習目標是在學習過程中完成的,因此,理性的評價體系應特別強調形成性評價,評價的重心要由結果轉向過程,由重過去轉向重現在,不再熱衷于給既定的教學事實下結論,而是關注學生的“今天”,關注學生在“今天的學習”中的情感交流、協助合作、動手創新等情況,在“今天學生學了什么?今天學生學了多少?今天學生學得怎樣?今天學生怎樣就會學得更好?”等方面花功夫,在關注學生學習行為、學習情況的同時,調整教學的內容及方法。

(三)評價形式多樣化

理性的評價體系應避免“考試是主要手段、分數是主要依據”的現狀,力求形式多樣化,注意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以語文學科為例:對于基礎知識、閱讀理解等方面的內容,可以用書面考試的方式進行量化考核,而對于學生口語交際能力、閱讀時的表現力、感染力,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習慣與方法等難以進行具體的量化考核的內容,則可以依據同學、家長及老師等的日常觀察所得,由老師負責,在綜合多方評價的基礎上,對學生作定性評價;另外,可以書面考試的內容,在考試形式上也要力求豐富,如:采取閉卷與開卷相結合、口答與筆答相結合、集中測試與分散測試相結合、課堂檢測與階段檢測相結合等形式,還可以因人制宜,根據不同的對象,設計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測試題。

(四)評價內容全面化

傳統評價內容單一,“一卷可定終身”。其實一張試卷所檢測到的,只是學生學習中極有限的一部分知識,而能力、習慣、情感、態度方面的指標完全被排斥在檢測內容之外,仍以語文學科為例:就《語文課標程標準》中的五項主要目標來說,“口語交際”及“綜合性學習”的內容就很難安排進試卷。就是較好安排的“閱讀”部分,我們往往安排的也僅僅是一些理解方面的內容,而閱讀的技巧、閱讀的速度、閱讀的表現力、感染力等卻無法用試卷檢測?;谶@種現狀,在構建新的評價體系時,就要特別強調評價內容的全面性,既要評價學生掌握知識的多少,還要評價學生的學習習慣與方法等多方面的內容,關注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審美情趣、參與程度及合作態度;關注學生能否在學習實踐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能否自己去搜集信息,整理資料,去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等,這樣通過全面的評價內容,促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以提高。一學期的各種作業本,包括課堂作業、詞語抄寫、日記、作文、積累本等,這些案卷評價有助于教師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付出的努力、進步情形及學習目標的達成度,同時也使得學生有機會反省自己的學習,成為積極主動的自我評價者。

(五)評價主體多元化

現行的評價體系是教師的“一刀切”,教師依據有限的時間、從有限的角度、憑借有限地觀察,對學生作出的評價往往不夠客觀、公正、準確,有的甚至會給學生心里造成傷害。因此,理性的評價體系要注重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增加評價的交互性,使其成為教師組織下的教師、學生、家長共同積極參與的交互活動。首先,要讓每個學生的家長有評價的權利和機會,教師充分考慮和聽取家長對孩子學習方面的建議和意見;其次,把評價權還給學生,讓學生親身參加評價,評自己,評老師,也評他人;最后再由教師來總結概括,完成評價。這樣的評價全面客觀,才能達到“以評促建,以評促管,評建結合,共同發展”的目的。

總之,多元化的、理性的評價,為小學語文教學提供了新的空間。不同評價方式之間的整合和滲透,有助于評價更為客觀公正、更加真實地反映學生的進步,從而為教學提供正確的導向,使學生的語文素養不斷地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彭向剛.領導科學概論—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韓永昌.心理學—5版.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3]黃思遠,劉子琛.基于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的員工激勵機制的研究.管理縱橫

[4]彭禮,周險峰.基于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的農村中小學教師流失問題探究.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2010.10

[5]馬建堂編.馬斯洛人性管理經典—1版.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2002

猜你喜歡
多樣化新課改評價
新課改下提高高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課改核心素養下的高中數學概念教學探索
新課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學實踐研究
新課改下開展數學建模教學之淺見
物理復習課堂中復習內容的設計*
美國化學課堂多樣化學習評價方式帶來的新思路
數學問題解答方法多樣化探討
2006—2016年度C—NCAP評價結果
2006—2015年度C—NCAP評價結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評價結果(2)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