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國際體育中心城市與世界城市融合建設效應研究

2017-01-01 15:37張傳寶和立新張慶如
軍事體育學報 2017年3期
關鍵詞:體育中心北京融合

張傳寶,和立新,張慶如

(1.菏澤醫學??茖W校, 山東 菏澤 274000; 2.蘇州大學 體育學院,山東 菏澤 274000;3.山東農業大學 體育與藝術學院,山東 菏澤 274000)

●國家基金課題

北京國際體育中心城市與世界城市融合建設效應研究

張傳寶1,和立新2,張慶如3

(1.菏澤醫學??茖W校, 山東 菏澤 274000; 2.蘇州大學 體育學院,山東 菏澤 274000;3.山東農業大學 體育與藝術學院,山東 菏澤 274000)

國際體育中心城市與世界城市融合建設是近期體育學術界研究的熱點問題之一。采用文獻資料、專家訪談和歸納演繹等研究方法,分析國際體育中心城市與世界城市概念,探討了北京國際體育中心城市與世界城市融合建設的互動關系及效應。結果表明:北京國際體育中心城市與世界城市融合建設的效應主要體現在4個提升方面,即國際體育文化大都市建設成就、體育旅游的影響力、體育與文化創意產業融合創新成績和城市體育生活化社區建設水平顯著提升。

北京;國際體育中心城市;世界城市;融合建設;效應

21世紀是世界城市大競爭的時代,國家之間、城市之間的競爭已經從社會、經濟和文化的競爭力逐步擴大到體育層面的競爭力。目前從美國紐約、英國倫敦、日本東京和韓國首爾等世界國際大都市建設的實際情況來看,這些城市的建設已經從單一指標轉向多項指標。據這些世界城市建設的實踐經驗證明,在世界城市建設發展中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競爭力等要素相差無幾的情況下,最具競爭意義、發展潛力、時效性的要素,往往是世界城市建設中擁有的體育競爭實力。從2003年7月,北京市借助籌辦和舉辦奧運會的機遇,率先提出了把北京建設成為國際體育中心城市的發展戰略與現實目標,經過近6年的實踐,北京市在成功舉辦2008年北京奧運會后,又在2010年初提出了建設世界城市的戰略目標,引起了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其建設的發展目標和實現路徑是從國際體育中心城市建設到世界城市建設,建設世界城市的具體目標包括建設國際體育中心城市。因此,如何僅僅抓住北京國際體育中心城市和世界城市建設的戰略機遇,深入研究北京國際體育中心城市與世界城市融合建設的效應,進一步促進北京國際體育中心城市和世界城市建設的發展不僅是北京市政府高度重視的問題,也是體育學界研究的熱點問題。但目前國內有關北京國際體育中心城市建設和世界城市建設研究尚顯薄弱,特別是關于北京國際體育中心城市與世界城市融合建設效應的研究至今尚未報道?;诖?,本課題在“十三五”規劃啟動的關鍵之年,站在北京邁上建成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新征程的戰略高度,深入探討北京國際中心體育城市與世界城市融合建設的效應,不僅對促進北京建設中國特色世界城市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而且對加快北京建成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也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1 國際體育中心城市與世界城市概術

1.1國際體育中心城市的概念及北京建設的發展目標

英國是最早提出建設國際體育中心城市的國家之一,將體育融入城市建設作為其現代化城市發展模式的重要載體[2]。宋忠良將國際體育中心城市界定為在國際體育事務活動中處于重要地位、具有綜合功能或多種主導功能,各項體育事業比較發達且具有較強的綜合競爭力和廣泛國際影響力的大城市或特大城市[3,4]。從美國紐約、英國倫敦、日本東京和韓國首爾等世界體育中心城市建設的實踐經驗來看,國際體育中心城市都具有深厚的體育文化傳統資源、比較健全的體育場館和基礎設施、濃郁的城市體育文化和諧氛圍、舉辦過大型綜合性(包括冬夏奧運會、世界杯、世界錦標賽及洲際性運動會)國際體育賽事、扎根城市的高水平職業體育俱樂部、體育品牌賽事,以及眾多的體育俱樂部和體育上市公司,同時,還是重要國際或國內體育組織的所在地[3]。北京提出建設國際體育中心城市的發展目標是;通過繪制國際體育中心城市建設的戰略圖、清晰國際體育中心城市建設的戰略路徑,確定關鍵衡量指標,形成完善的戰略行動方案,在國際體育中心城市建設的激勵政策、長期規劃和實踐的探索中,使國際體育中心城市建設進入發展的快車道。

經過12年來北京國際體育中心城市建設的發展,特別隨著2008年北京奧運遺產的系統循環利用和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籌辦,把北京國際體育中心城市建設的發展帶到了新的起點上。根據2016年人民網體育頻道和人民網輿情監測室聯合發布“2015最具體育活力城市排行榜”,北京名列上海和南京之前,位列“2015最具體育活力城市排行榜”排行之首。北京獲評“2015最具體育活力城市”,對全國北京、上海、天津市和重慶市4個直轄市及300多個地級行政單位選取的競賽、場館、大眾體育及體育旅游等4項相關指標進行數據統計排名中,北京除了在“場館”一項上列第2外,在其他3項上均列第1名,最終綜合排名高居首位。

1.2世界城市的概念及北京建設的發展目標

世界城市是指對全球經濟政治具有影響力和控制力的城市[5]。從世界城市建設發展的經濟全球化、政治多極化、信息網絡化、文化多元化和體育文化的需求的趨勢來看,世界城市不僅是全球戰略性資源、通道和產業的控制中心,也是全球跨國公司的集聚、金融、政治、制造業和高科技結合的中心,更是全球資本流、信息流、人才流、技術流、物流的集散中心和世界文明融合及交流的多元文化中心。2008年北京奧運后,北京在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創新理念上,提出了建設世界城市的發展目標。北京建設世界城市發展戰略目標新定位意味著逐步將北京建設成為國際活動聚集之都、世界高端產業總部之都和世界高端人才聚集之都。其世界城市建設的發展目標是: 1)逐步擴大城市人口數量、增加人口密度,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2)以現代產業體系為核心的后工業化經濟結構和國際總部數量聚集明顯,國內外入京人數明顯提升;3)構建全方位、立體式、系統化和現代化的綜合公共交通系統;4)以構建京畿區社會經濟、文化產業集群創新為引領,疏通城市空間中各個層次的城市經濟命脈和打造世界城市經濟競爭平臺,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逐年提升;5)建設國際金融之都,具有重大的國際金融競爭力和現代化水平;6)形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信息化和綜合化的創新體系,聚集一定數量的跨國公司總部、國際組織和具有全球化影響的NGO組織。目前北京在世界城市建設的發展中,通過世界城市空間多中心化發展戰略的落實,在繼續完善“兩軸-兩帶-多中心”的世界城市空間結構和“中心城-新城-鎮”的市城城鎮結構的基礎上,構建出世界城市建設的多中心空間結構,為北京建設和諧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現代化城市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極大的提升了城市市民的幸福指數、促進了城市和諧社會的發展。根據北京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從2010~2015年北京“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總指數逐年上升,2015年達到118.9,比2010年提高18.9個點,年均提升3.8個點,尤其2015年總指數比2014年提升6.6個點,增幅居歷年首位。

2 北京國際體育中心城市與世界城市融合建設的互動關系

北京市借助成功申辦、籌辦和舉辦2008年奧運會的有利契機,率先提出了把北京建設成為國際體育中心城市和世界城市的發展目標。北京國際體育中心城市和世界城市建設的提法主要是后發展國家在趕超發達國家過程中,總結那些已被公認具備國際體育中心和世界一流特質城市屬性的基礎上,根據北京世界城市建設的戰略定位,國際體育中心的歷史積淀主動提出的趕超目標和發展定位,這是與城市的國際化進程相適應的[6]。國際體育中心城市是世界城市形態的高級階段,世界城市是國際體育中心城市建設中具有的高端形態。因此可見,一個城市要達到世界城市建設的標準和水平,必須在城市的社會、經濟、文化和體育若干個領域都具有全球影響力。結合國內外體育城市促進世界城市建設可持續發展的實踐經驗以及北京的實際情況,北京要想成功打造成現代化的世界城市建設發展的目標,應當以世界城市建設的各項資源與國際體育中心城市建設體育資源整合,建設成為具有國際一流的體育場館設施、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體育賽事、體育旅游、體育會展、全民健身氛圍濃郁、體育資源得到有效整合及體育產業相對發達的城市。從國內外國際體育中心城市和世界城市建設至少給予我們幾點經驗啟示,首先,北京建設國際體育中心城市始終是推動世界城市建設發展水平不斷提升的基礎動力和重要動力;其次,北京建設世界城市對建設國際體育中心城市的影響是加快實現體育事業與城市更新的良心互動發展;再次,北京國際體育中心城市與世界城市融合建設是實現北京邁上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的重要載體;最后,北京國際體育中心城市與世界城市融合是實現北京圍繞“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定位的發展戰略,努力把北京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的重要舉措。北京建設世界城市的發展目標則對建設國際體育中心城市提出了新的要求,國際體育中心城市建設作為實現世界城市建設發展動力,為世界城市建設奠定了重要的體育基礎。

3 北京國際體育中心城市與世界城市融合建設效應

3.1國際體育文化大都市建設的成就顯著提升

努力創造良好的國際體育文化大都市發展軟環境,深化城市建設的體育文化管理體制的改革,加強城市建設的體育文化法制建設,加大全社會的支持力度,是穩定城市建設社會環境和實現北京國際體育中心城市與世界城市融合建設效應的重要基礎。北京在國際體育中心城市與世界城市融合建設中,通過5屆北京奧運城市體育文化節全民健身夏日廣場活動的舉辦,在充分顯示全民健身大集、街舞活動、建筑藝術雙年展、公園排球、三人籃球、歡樂足球、籠式足球、單車文化節、戶外嘉年華、中網展示、舉重互動、鳥巢吸引展示、自行車騎游等項目的活動內容,豐富了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的內容和形式,不僅為北京國際體育中心城市與世界城市融合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也對提升北京國際體育文化大都市建設的國際競爭力注入新的動力。特別是近幾年來,隨著北京國際體育中心城市與世界城市融合建設效應的擴賽,奧運場館多業態、多功能和長期開放效應的釋放[7],以及奧林匹克公園促進全民健康發展、大型國際體育賽事與文化活動融合建設為平臺戰略的實施,體育文化已滲透到了北京國際體育中心城市和世界城市建設的各個板塊,成為北京城市體育文化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城市體育文化軟實力建設顯著提升。由上海交通大學聯合發布的2014~2015年度“國際文化大都市排行榜”中,北京僅排在紐約、倫敦之后,排名世界第3。

3.2體育旅游產業的影響力顯著提升

北京市體育旅游產業所帶來的社會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是和北京國際體育中心城市與世界城市融合建設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北京建設國際體育中心城市同樣符合世界城市建設發展需求的基礎設施主要包括體育場館、環境、交通、商業、醫院、公園等社區文化旅游配套服務的設施供給。近年來,北京通過國際體育中心城市與世界城市融合建設的發展,不僅在促進城市交通狀況的改善(包括便捷抵達旅游目的地、到達比賽現場和找到旅店),游客住宿條件的提升(包括住宿的環境、服務質量及性價比),體育場館設施的完善(包括場館的環境、服務質量和性價比)和體育賽事的增多等方面。同樣,北京國際體育中心城市與世界城市融合建設也給體育旅游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巨大動力。特別是在“十二五”期間,北京借國際體育中心城市和世界城市建設的機遇,通過兩個城市融合建設的區位優勢,開展以“一核(即東城、西城兩區體育旅游)、一軸(古都體育文化旅游中軸)、兩帶(永定河生態休閑體育旅游帶和長城世界遺產地體育文化旅游帶)十二板塊”為布局的體育旅游產業綜合項目的設置,以及以“水立方”引領北京奧運場館轉型的體育旅游核心項目,使北京體育旅游客源逐年增加,顯著提升了北京體育旅游產業的競爭力。

3.3體育與文化創意產業融合創新成績顯著提升

當今的國際體育中心城市和世界城市融合建設與文化、經濟、體育和社會的和諧發展相互交融,在其城市融合建設綜合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越突出。究其原因是體育與文化創意產業融合創新有著強烈的意識形態屬性,深刻影響著人們的思想意識和思維方式。同時體育與文化創意產業融合創新也是一種生產力,越來越成為推動國際體育中心城市與世界城市融合建設的重要源泉,對城市社會、經濟和體育發展及增強城市軟實力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如近年來,北京通過國際體育中心城市與世界城市融合建設的實踐,使城市體育與文化創意產業融合創新的元素厚重充盈。特別是通過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北京現已具備的以國家體育場、國家游泳中心、國家體育館等為代表的一批具有國際水準的奧運場館群與傳統文化、生態文化和地域文化的融合,促進了體育與文化創意產業的深度融合發展,成為北京無污染、低能耗、高科技含量的新型產業[9]。目前,北京體育與文化創意產業培訓中介機構發展迅速,中介服務市場逐步形成。體育與文化創意產業融合創新產品的銷售、體育與文化創意產業融合創新的會展凸顯首都優勢,各類體育與文化創意產業融合創新的會展異彩紛呈和層次不斷提升。體育文化創意產業服務業與文化、旅游、會展、互聯網等相關產業融合創新發展的模式不斷豐富、體制機制不斷完善和健全,使北京在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體育健身休閑空間、體育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規模,體育文化創意產業經濟增長值、體育文化創意產業消費成熟度、體育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全球化程度和國際知名度方面都有了明顯的提升。根據安景文和劉穎兩位學者的研究顯示,隨著體育與文化創意產業融合的發展,目前北京體育文化創意產業的體育服務業收入已達299.4億,占體育產業總值收入的34.7%;從業人數7.4萬人,占體育產業總從業人數13.2萬人的46.1%[9]。北京市通過2011~2015年北京每年一度的奧運城市體育文化節全民健身夏日廣場活動的舉辦,在豐富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內容和形式的基礎上,也將使體育與文化創意產業的深度融合發展,構建符合北京國際體育中心城市和世界城市建設實際的“3+3+X”體育與文化創意產業體系。

3.4城市體育生活化社區建設水平顯著提升

體育生活化社區是指把體育滲透到城市社區居民的日常生活中,成為衣、食、住、行以外的第5基本生活要素[10]。自北京市從2004年開始率先提出了“體育生活化社區建設”的新理念以來,追求健身的科學化和生活化,期待高品質的生活,已成為城市社區居民的新要求和新目標。為了更好的在城市社區中開展創建體育生活化進社區的建設工作,充分發揮體育在構建和諧城市社區中的作用,探索城市社區體育建設模式、組織管理體制、運行機制,實現城市社區居民體育社會化的自主管理、自我發展,促進全民健身活動的廣泛開展,助推“健康中國”建設發展目標的實現。北京市政府還將體育生活化社區達標標準納并入《北京市“十二五”時期社會建設規劃綱要》中,并規定了體育生活化社區建設的內容、標準和到2015年2717個社區全部實現體育生活化全覆蓋的發展目標[11]。近年來,北京在國際體育中心城市與世界城市融合建設效應的推動下,北京城市體育生活化社區建設水平顯著提升。截止到2015年12月底,北京市共建設社區全民健身路徑工程7989個、全民健身專項活動場地2321片、社區體育健身俱樂部129個,社區全民健身活動中心236個,加之城市社區健身步道、騎行綠道工程建設的實施,形成了多元化社區全民健身設施健身的新格局。目前北京通過營造良好的城鄉社區全民健身生態化環境,提升了市民的健身健康熱情。根據課題組的調查顯示,有86.63%的社區居民已把健身健康放在首位。

4 結語

北京建設國際體育中心城市和世界城市是實現首都新一輪城市發展的重大戰略選擇。其建設的一個重要理念就是通過北京國際體育中心城市與世界城市的融合建設,在服務于首都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進一步促進北京國際體育文化大都市建設成就、體育旅游的影響力、體育與文化創意產業融合創新成績和城市體育生活化社區建設水平的不斷提升,為北京建成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發展目標的實現提供重要保障。為了更好的提升北京國際體育中心城市與世界城市融合建設效應的社會功能,課題組將在今后的研究中,緊密把握北京國際體育中心城市與世界城市融合建設發展研究的新特點、新趨勢和新成果,圍繞目前國內外研究中迫切需要解決的“關鍵性”問題,深入展開對北京國際體育中心城市與世界城市融合建設效應理論與實踐的研究,并提出實現北京國際體育中心城市與世界城市融合建設效應的發展策略,推動北京國際體育中心城市與世界城市建設效應的擴散,為促進北京加快建成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發展目標的實現提供服務。

[1] 朱淑玲.我國國家中心城市建設與體育城市建設之融合研究[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11,27(6):11—16.

[2] 鮑明曉.北京建設國際體育中心城市的相關理論問題研究[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10,34(2):4—10.

[3] 宋忠良.國際體育中心城市評價指標體系理論與實證研究[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2012.

[4] 宋忠良.北京建設國際體育中心城市面臨的挑戰[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3(29):11—16.

[5] 王昕昕.世界城市建設背景下北京體育賽事發展研究[D].北京:北京體育大學,2012.

[6] 劉敬民.北京中國特色世界城市和國際體育中心城市建設[J].體育文化導刊,2011(4):1—3.

[7] 王曉微,于靜,邱招義.奧運場館賽后利用對北京建設世界體育中心城市影響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4,37(11):43—48.

[8] 李建臣.冬奧會推動北京建設世界體育城市研究[R].北京組織部高創計劃教學名師項目,2016.

[9] 安景文,劉穎.文化創意產業細分行業發展效率異質性實證研究——以北京市為例[J].北京社會科學,2015,37(5):17—25.

[10] 劉麗.北京市體育生活化社區建設現狀研究[D].北京:首都體育學院,2009.

[11] 吳東.北京體育生活化社區 “十二五”期間將全部達標[N].北京日報,2012-03-24(10).

AStudyontheEffectsofFusionConstructionofInternationalSportsCenterCitiesandWorldCities,TakingBeijingasanExample

ZHANG Chuan-bao1,HE Li-xin2,ZHANG Qing-ru3

(1. Heze Medical college, Heze 274000; 2.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Soochow University,Heze 274000; 3.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Art in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eze 274000, China)

One of the hot issues in recent sports academy is the fusion construction of international sports center cities and world cities. With methods of literature data, expert interview and induction an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oncepts of international sports center cities and world citi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ffects of fusion construction of international sports center cities and world citi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mainly four promotion aspects embodied from the fusion construction of international sports center cities like Beijing and world cities, namely, the significant enhancement of the achievements of international sports culture metropolis construction, the influence of sports tourism, the creativity of sports and culture product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city sports community. Those enhancements provide an important guarantee to speed up constructing Beijing to be a world-class harmony livable city.

Beijing; international sports center cities; world cities; fusion construction; effects

G80-051

A

1671-1300(2017)03-0095-05

國家社科基金課題“體育賽事與體育旅游視角下北京上海國際體育中心城市構建研究”(13BTY019)

2017-02-11

張傳寶(1964—),男,山東梁山人,副教授。研究方向:體育人文會社學。

猜你喜歡
體育中心北京融合
村企黨建聯建融合共贏
融合菜
從創新出發,與高考數列相遇、融合
北京,離幸福通勤還有多遠?
《融合》
北京春暖花開
北京的河
深圳灣體育中心
河南省南陽市體育中心游泳館漢畫像石墓M18出土陶器
北京,北京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