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企業內部審計質量控制

2017-01-04 08:13丁有鋼
中國集體經濟 2017年1期
關鍵詞:企業內部審計措施建議因素

丁有鋼

摘要:企業內部審計質量是企業審計工作的關鍵控制點和最終追求目標。它在整個審計工作的進程。企業內部審計質量控制的好壞,企業內部審計與工作的質量有密切的關系。企業內部審計質量控制的主要影響因素是:企業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審計項目的質量控制過程中,企業內部審計質量控制系統和審計質量幾個方面。提高企業內部審計的質量需要有效的組織保障機制、審計項目過程質量控制和審計隊伍建設。

關鍵詞:企業內部審計; 質量;因素;措施建議

一、企業內部審計質量的含義

企業內部審計質量的好與壞是審計工作的成與敗,它在整個審計工作,發揮企業內部審計監督的作用是決定性的因素。企業內部審計質量,包括企業內部審計質量和企業內部質量審計結果兩個方面,企業內部審計行為直接影響企業內部審計質量的質量結果,沒有良好的企業內部審計質量的行為,就沒有高質量的企業內部審計結果。因此,企業內部審計結果的質量企業內部質量審計行為的表現和反映。全面提高企業內部審計的質量,可以更好地發揮企業內部審計的作用,幫助企業改善經營管理實現增值。

二、控制企業內部審計質量的意義

企業內部審計質量控制,是指企業管理由企業內部審計機構或企業內部審計部門的各種業務活動或進行有計劃地監督檢查的實現全面控制的行為。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立企業內部審計質量控制系統是實現審計目標,規范的行為審計,審計責任,保證審計的質量符合要求的企業內部審計標準和建立和實施的控制政策和程序的總稱。企業內部審計質量控制企業內部和外部的企業內部審計機構,企業內部審計活動和特定的個體審計服務,專注于各種質量控制政策和程序的建立和實施,確保企業內部審計的質量符合規范要求,促進組織目標的實現,增加組織的價值。因此,企業內部審計質量控制的好壞,企業內部審計與工作的質量有密切的關系,企業企業內部審計機構的地位和信譽。

三、企業內部審計質量的影響因素

(一)企業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受限企業內部審計與國家審計、社會審計相比在獨立性方面存在明顯的差距

1. 企業內部審計部門的職能是為企業企業內部經營管理活動提供監督和服務,是在本企業主要負責人的直接領導下開展工作。

2. 根據企業內部審計制度的相關規定,當企業企業內部相關部門審核,如果發現重大問題,以反映被審計單位的上級企業內部審計機構。

3. 企業內部審計機構設置模式各具特色,如有設在企業辦公室,也有與企業企業內部其他相關部門合署辦公的。

4. 企業內部審計在企業組織中只是充當了“中間人” 的角色,少數組織往往只是將其作為一種“擺設”, 視為可有可無的部門,不受組織領導重視,開展審計工作難以得到組織企業內部其他部門的支持配合,認為審計就是找“茬”,不愿意將本部門的問題在企業內部審計中暴露出來。顯然,以上各種情況的存在削弱了審計獨立性的要求,難以規避審計風險和保證審計質量。

(二)項目審計過程中的質量控制有待提高

1. 審前準備不夠充分,缺乏對被審計單位的深入調查,充分了解。企業內部審計人員往往認為開展本企業企業內部審計對企業的基本情況有所知曉,審前準備工作可以簡化,忽視了對被審計單位生產經營業務特點和其他審計環境的充分了解,然而制定的審計實施方案比較籠統,與被審計單位的實際情況存在較大差距,致使方案的具體操作指導性不強。

2. 審計工作底稿編制較隨意,缺乏謹慎性。審計工作底稿是指企業內部審計人員在審計工作過程中記錄,是一座橋連接審計證據和審計結論。 審計工作底稿中存在實際的工作中存在編制不規范,審計取證不完整,不能揭示審計發現問題的全過程,沒有對收集的審計證據進行分析性復核,甚至有的審計人員不認真仔細分析可能存在的重大問題,存在簡單復制被審計單位提供的審計資料,對提供的資料不做進一步分析性復核,就作為審計證據,記錄于工作底稿。

3. 審計報告質量不高,表現為審計項目深度不夠,審計結論缺乏準確度,審計決定事實不清,法規制度引用不準確甚至不引用現象,審計建議缺乏可操作性。

(三)企業內部審計質量控制制度執行不到位

1. 審計項目復核流于形式,甚至出現審計質量控制檢查復核的“真空地帶”,復核僅限于對底稿編制人員是否簽字,底稿各要素是否齊全、準確,報告結構和措詞是否規范等方面,沒有對審計查出問題、提出建議等實質性問題進行進一步確認落實, 偏重結果而忽視對審計過程的質量控制,由此極易造成審計項目“錯報”和“漏報”風險,導致審計項目質量不高,審計成果不明顯,容易造成企業管理層對企業內部審計期望值的下降,影響審計形象。

2. 責任劃分不清晰,落實責任制度不到位,因其職能原因,一些企業沒有建立內部審計部門責任制,建立責任體系但不執行,有些不清楚,主要責任責任劃分不清楚,使責任追究制度無法得到真正落實。

(四)企業內部審計隊伍素質有待提高

1. 表現在審計人員的知識結構不夠合理,目前大部分企業企業內部審計人員只具備對財務與審計知識的掌握,對于現代企業管理知識、各生產業務流程、 信息化應用、綜合分析問題能力等還存在明顯不足, 無法適應企業內部審計對現代企業提高效益、防范風險管理的需要,在面對簡單的審計業務工作時可以從容應對,一旦面對多元化的復雜審計工作就顯得捉襟見肘。

2. 審計人員職業素養欠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是少數企業內部審計人員在工作中處理問題的傾向, 認為審計和被審計之間都相互熟人熟面比較了解, 審計中查出的問題能化解的就化解沒必要上綱上線。 反映的一個問題是在職業中不能謹慎、客觀地對待審計中出現的問題,不能堅持原則,這樣隨意性對企業內部審計質量控制百害而無一利。

四、關于提高企業內部審計質量的措施

(一)建立和完善有效的企業內部審計組織保障機制,內部審計組織的建立是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基礎和關鍵

現代企業內部審計機構和設置水平更高,更獨立,權力更高,企業內部審計角色扮演更充分。英美國家公司治理的實踐證明,企業的審計委員會領導下的內部審計機構雙向報告系統是現代公司理想的審計組織模式,內部審計部門報告管理和審計委員會與此同時,在行政領導的高級副總裁兼首席財務官出差,接受審計委員會的監督。內部審計人員獨立于不同的職能部門, 如此使內部審計的職能得到充分發揮。這種模式的建立能使審計的獨立性受到保障,同時又與國際企業內部審計師協會的《企業內部審計實務準則》的要求相一致,能更加有效地發揮審計功能,改善審計權威和獨立性,有效防范審計風險,提高審計的質量。

(二)加強審計項目過程的質量控制

1. 認真做好審前準備過程的質量控制,周密安排審前準備工作,做到科學、合理、全面思考。企業內部審計部門對本單位的情況雖然了解,但是審前準備工作仍然十分重要。

2. 嚴格按照審計部門制定的《審計業務流程》 和《審計項目質量評分辦法》的要求控制項目質量, 明確責任,落實 “三級審理”制度。同時在審計項目質量控制上采取以下具體措施。

(1)積極開好“三會”:即審前準備會,現場定期碰頭會和報告討論會,會議要重實質輕形勢。

(2)確實抓好“三級責任和分工”:即審計人員、 審計組和審理的分工及責任。

(3)認真做實“三大要件”:即審計實施方案、審計底稿和審計報告。

3. 在審計過程中,審計人員要通過各種合理合法的審計程序。

企業的進行內部審計,有利于企業加強內部控制,改善內部管理,提高企業經濟效益。企業內部審計是獨立客觀的監督和評價企業經營活動和內部控制適當的行為,因此企業監督評價機制和公司內部治理結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參考文獻:

[1]孫光國,楊金鳳,鄭文婧.財務報告質量評價:理論框架、關鍵概念、運行機制[J].會計研究,2013(03).

[2]孫光國,楊金鳳.財務報告質量評價研究:文獻回顧、述評與未來展望[J].會計研究,2012(03).

[3]王穎.高等學校企業內部審計運行模式研究[D].北京林業大學,2001.

[4]張寧.關于中國電信戰略轉型的企業內部審計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7.

[5]霍躍娟:內部審計風險的成因與防范[J].工業審計與會計,2009(05).

[6] 韓春麗,尹慶偉:淺析企業內部審計風險及其防范[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09(01).

[7]劉維:內部審計風險的成因及防范[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6(07).

(作者單位:安徽金智會計師事務所)

猜你喜歡
企業內部審計措施建議因素
英語教學中的文化因素
關于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影響因素的計量分析
關于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影響因素的計量分析
淺析新會計制度下企業內部審計的重要性
企業內部審計風險控制研究
基于新會計準則對企業內部審計的影響
中等職業學校實施“長短課”的必要性與實施建議
淺淡如何發揮交通基礎作用打贏精準扶貧攻堅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