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切入,貴在“恰時”

2017-01-04 17:29陳梅
課程教育研究·中 2016年11期
關鍵詞:互動初中英語

陳梅

【摘要】本文就英語課堂切入時機作探析,闡述在學生思考受阻、表達受挫、探知受限時,運用開化啟迪、舉一反三、討論深入等方法對增強學生感知體驗的促進作用。把握切入時機對激活學生主觀能動性和增強探知學習激情起到一定推動促進作用。

【關鍵詞】初中英語 ?切入 ?互動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2-0116-01

英語課堂是問題集散地和師生交流平臺,也是互動交流的必然需要。作為課堂教學的核心——解惑,無疑成為教師和學生關注的焦點。培養學生獨立自主思考和合作探學能力,需要教師放手讓學生學會思考、學會質疑,在學生“欲言又止,思而不得”時點撥,讓他們能夠真正跳出過度依賴教師肢解式教學模式,在自我大膽質疑深思中獲得豐富感觸體驗,形成語用綜合技能。

一、疑難未決時,指點迷津

學生在問題思考中往往遇到一些困惑和費解,特別在疑難未決陷入困境時,需要有明確的目標和方法予以指導。關注學生思考難點,在其知難欲退時指明路線,能使得他們重新回到正確軌道思考。找出學生認知受阻臨界點,創設層次遞進性問題,能使得課堂教學更有生機活力。

疑難未決引入問題,能使得教學更加具體、明確。如,在譯林版八上Unit 4 Do it yourself的“Reading My cousin and DIY”教學中,圍繞“How do you understand DIY?”問題進行引導時,學生往往都認為“DIY means do it myself ”,但在實際運用中缺少從原因、后果、預防等方面進行有機融合。針對上述情形,我建議學生思考:Did you meet the same thing as Suans cousin? 讓學生從自身的生活實際中挖掘相關素材。在此基礎上,可建議學生思考:What should we do when we do DIY job?讓學生從語篇相關提示中找到更多的回答素材。通過這樣的引導,讓學生能夠全方位、多視角理解DIY的真正含義。

多深入學生的思考過程,了解他們在搜集素材中的問題和不足,幫助他們從生活實際、教學要點中摘錄相關的內容,給他們更多的自我思考余地。多給學生提供明確的探學路徑,讓他們在收集和儲備素材的過程中理出思維方法,增強整體綜合運用技能。

二、茫然無知時,觸類旁通

通過其他的事例引導學生舉一反三思考,更利于他們增強理解感知。在學生茫然無知的時候設置一定的事例,能使得學生不再局限已有的認知思考思維,而是在主動調整的過程中開辟其他天地,深化感知。

緊扣學生茫然無知的特征,多給他們自由思考的空間,更利于其深化感悟體驗。如在九上Unit 1 Know yourself的“Reading People who are happy with their jobs”閱讀教學中,學生對“Why do we need job?”和“How to happy with our job?”大多停留在需要維持自己日常生活、家庭發展開支等方面,缺少一定的認知理解深度、廣度。對此,我推薦學生閱讀霍金、張海迪等名人對工作的不同理解,引導學生從“Favorite job can make us become happy more and more”的角度闡述工作對社會貢獻、展現自我才能、獲得社會認同等方面的重要意義,讓學生從職業的幸福感、獲得感、滿足感中受到啟發,為更好深入理解語篇表達內涵奠定基礎。

三、定勢難脫時,討論碰撞

思維定勢是英語教學的攔路虎,也是師生不得不面對的難題。在學生思維受到捆綁定勢而難以脫身時,多給他們自由討論機會,讓他們在集思廣益中取長補短,增強理解感知。

給學生提供自由化學習嘗試,能使得他們在呼吸新鮮空氣中獲得深刻感知。如,在八下Unit 5 Good manners的“Reading When in Rome”教學中,圍繞“When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表達主題,學生仍局限在“入鄉隨俗”的淺層次理解上。對此,我建議學生討論“Why do the people use different greet in the world?”讓他們盡可能從文化禮儀、傳統風俗等角度理解闡述,讓他們在搜集足夠多的資料素材中開闊視野和強化感知。引導學生從入鄉隨俗和客隨主便的和諧、寬容等角度探討其中的深刻內涵。

找出學生思維定勢受阻的臨界點,讓他們多自我討論和爭辯交流,給他們更多自由的探學機會,充分調動他們學習主觀能動性。設計具有多樣化的思考題目,讓學生有針對性交流,便于他們在彼此討論中獲得靈感,形成更多全面、深刻的感知體驗。

如上所言,把握好英語課堂切入的時機,讓學生在求解不得的時候送上一點提示,讓他們在恍然大悟中找到靈感,定有“得來不費功夫”的開朗之感。把握時機、活化指導、擴散思維等方法運用,能使得學生在知難將退的時候搭把手,讓他們跳出束縛,獲得更多方法靈活自如運用英語。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猜你喜歡
互動初中英語
初中英語“三段四部式”寫作教學法的實踐探索
圖式理論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初中英語九年級上冊Module11 Unit1教學設計
初中英語評判性閱讀教學實踐與探索
多元讀寫理論指導下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實踐
用互動方式打通兩個輿論場
手機報面臨的發展困境及紓解之道
淺談粉絲經濟與網絡造星的互動關系
基于快樂教學的投擲課教學研究
關注生成,激活學生認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