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計教學中誠信教育滲透的策略研究

2017-01-04 19:08陳淑清
課程教育研究·中 2016年11期
關鍵詞:誠信缺失誠信教育會計教學

陳淑清

【摘要】誠信,對于會計人而言,一種責任,是一種品行,是基本的工作準則之一,應成為會計人的立身之本、做人之道、立業之根。然而,會計誠信缺失在日益發展的經濟潮流中愈演愈烈。如何在會計教學中滲透誠信教育,應引起會計教學工作者的重視。筆者從本職工作角度出發,提出一些建議。

【關鍵詞】無痕德育 ?誠信缺失 ?誠信教育 ?會計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2-0234-02

市場經濟是誠信經濟,會計是誠信行業。隨著近年來曝光的會計舞弊案件,會計業正經歷著一場嚴重的“誠信危機”。如何重拾會計誠信,是企業也是會計工作人者面臨的一項艱巨的任務。而誠信教育,有史以來都是教育事業中一個重要的課題,或大張旗鼓,或潤物無聲,未曾間斷。

一、創建有效的誠信滲透和會計教學環境

筆者任職的學校在安排班主任工作時,遵循了教學與德育“一體”的原則,即安排會計專業教師擔任會計班班主任。德育工作和教學工作的“聯姻”,也為有效的會計誠信教育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有效的會計誠信教育環境還應注重細節上的文化建設。學生的開拓創新的能力,自主探索新知,以及終身學習和適應能力應該是在適宜的教育教學環境下自主學習的結果,而不是教師能直接給予的。如通過“不做假賬”、“立志做誠信會計人” 等名言警句或座右銘的方式做好課室的文化環境建設,建立“閱讀角”,學校和教師為學生選擇關于誠信會計方面的讀物等方式,注重學生的誠信的培養,幫助學生確立職業信念,培養誠信情感,用教育環境潛移默化的影響力將誠信教育滲透到會計教學中,使學生將誠信內化為專業準則和職業道德。

二、誠信教育,從上好第一會計課開始

對于初來乍到的中職新生而言,可能連“會計”是什么都不知道,更別談如何當好一個誠信會計人。如果我們從新生入學第一天就語氣深長、高談闊論地跟他們說:要做個誠實守信的會計人!對于我們會計專業教師來說,這無疑也只是“偽教學”,不接地氣的教學,加上枯燥難懂的專業術語,只會讓學生對我們敬而遠之,甚至對會計課產生厭惡之感,最終選擇退學或者是轉專業。

第一課,對于從普通中學“轉戰”職業中學的新生而言,應該是充滿期待和憧憬的,第一課,教師必須先讓自己從“偽教學”的高臺上走下來。筆者的做法是講故事而非講課,以生動易懂的語言給學生演繹會計專業發展的那段趣味史:“刻木記數”、“結繩記事、記數”、文字產生和會計的產生、《周禮》中“會計”一詞的出現和最早的會計官員“司會”、會計報表的編報制度……

另外,教師還需結合學生認知水平,提前搜集相關的新聞素材,準備相關的專業教輔材料:發票、收據等。結合素材給學生講一講實踐工作中,一些常見的不誠信行為,如:做假賬,虛開發票等。甚至還得講講什么是假賬,如何才是虛開發票等一些題外話以提起學生對課程的興趣的同時,滲透誠信教育,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誠信教育,無痕滲透到課程專題教學中

作為一名中職會計教師,筆者深知培養會計工作最前線的工作人員的責任重大,我們培養的學生應該具有思想品德和人格魅力的社會人,而不僅僅是單純的人力工具。

(一)誠信意識滲透進理論教學。在講授會計專業知識的同時,向學生介紹其涉及的有關會計法律法規以及部門規章,引導學生思考那些涉及誠信的法律問題并探討重建會計誠信的策略和方案。在會計教學中開展誠信教育,增強學生誠信意識,規范其日后的會計從業行為,提高其職業素養,幫助其成為社會真正需要的具備了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會計人才。

(二)靈活運用案例教學。我們的學生處于低年齡層,缺乏相應的社會經歷。這就只能靠教師廣泛查閱資料,尋找合適的案例。教師在選擇業務案例時,應遵循“典型性”、“綜合性”、“真實性”等原則,這樣的案例才能有說服力,教學內容得以豐富和活化。另外,還需要教師根據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的要求對所選的教學案例,進行加工和潤色,使之更容易被學生接受和理解。

(三) 要把誠信教育與業務技能練習有機結合起來 ,協調“德”與“才”的關系。如今有相當一部分職教院校走進了“重技能,輕德育”的誤區,德才兼備才是當今社會需要的人才。因此,在對學生開展技能訓練和業務操作時,會計誠信教育應同時得到兼顧,同時發力,相互作用。在進行業務技能實操練習的時候,盡可能使學生進入角色,在仿真練習中發現問題,處理問題,解決問題,在業務處理的過程中,不斷滲透誠信教育,并結合相應的會計準則、法律法規等給學生講解誠信缺失所造成的不良影響以及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只有做到“技能與德育并重”,才能培養德才兼備的會計人員。

四、科學制定會計學科考核標準和方法

如今,會計學科的考核主要以理論考核為主,學生應對考核和考試的方法主要是死記硬背,這無疑把學生再一次推進了應試教育的死胡同。會計是一門講究專業知識、業務處理能力以及職業道德相結合的一種工作,學生應學會理解和運用它。在會計學科考核標準的制定時,筆者認為不僅要考核其專業理論學習的情況,還應注重業務處理能力的考核,不僅要考核學生對會計核算方法和原理理解,也要綜合評價學生的職業分析能力和職業道德素養。

作為會計教學工作者,我們有責任給學生進行專業上的“傳道、授業、解惑”,除此之外,還應幫助學生樹立“誠信為本”的職業理念,通過創造良好的教育環境,在理論教學和業務實操的過程中滲透誠信教育以及制定科學的考核制度等,引導他們以端正的人生姿態走向會計職業崗位。

猜你喜歡
誠信缺失誠信教育會計教學
高職大學生新媒體環境下誠信缺失的危害性
高校誠信教育及誠信體制建設研究
當代大學生誠信問題研究
淺談化學教學中德育思想的滲透
當代高校大學生誠信缺失的原因與對策分析
淺談高職大學生考試誠信的養成教育
淺析情境教學法在中職會計課堂中的應用價值
加快中職會計教學改革提高教學有效性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