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高校畢業生創新創業問題的思考

2017-01-06 02:14吳健王飛
中州學刊 2016年11期
關鍵詞:高校畢業生創新創業

吳健+王飛

摘要:高校畢業生在“雙創”過程中存在一系列問題,如創業資金短缺,創業經驗不足,創業素質和能力不強,創業分布地域和行業狹窄等。國家要進一步出臺政策措施,優化“雙創”的社會環境。高等院校要從加強“雙創”師資隊伍建設,完善“雙創”教育課程設置,增進傳統教育與“雙創”教育的互補共融,建設“雙創”實訓基地等方面,把“雙創”教育與畢業生培養相結合,為建設創新型國家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智力支撐。

關鍵詞:高校畢業生;創新創業;就業安置

中圖分類號:C913.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0751(2016)11-0077-03

“雙創”教育自21世紀初進入我國以來,經過十余年的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近年來,隨著高校畢業生就業矛盾不斷凸顯,“雙創”教育問題已經成為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一大焦點和難點。國務院下發了一系列政策文件,鼓勵和支持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為高等學校開展“雙創”教育指明了方向。本文基于現實情況,探討推動高校畢業生“雙創”的思路與措施。

一、高校畢業生創業的現狀1.2012—2014年大學畢業生自主創業比例

2012—2014年,本科畢業生自主創業比例分別為1.2%、1.2%和2.0%,??飘厴I生自主創業比例分別為2.9%、3.3%和3.8%。①可以看出,本科畢業生自主創業的比例呈現上升趨勢,??飘厴I生自主創業的比例略高于本科畢業生。

2.2014屆大學生畢業后半年內自主創業的行業分布

2014屆大學生畢業后半年內自主創業最集中的前五個行業分別是:本科生集中在中小學教育機構(6.5%)、教育輔助服務業(3.2%)、互聯網運營與網絡搜索引擎業(2.8%)、其他金融投資業(2.4%)、其他學院和培訓機構(2.4%);??粕性趥€人服務業(4.4%)、綜合性餐飲業(2.6%)、百貨零售業(2.4%)、建筑裝修業(2.3%)、其他金融投資業(2.3%)。②可以看出,2014屆大學生畢業后半年內創業主要集中在教育培訓相關、餐飲、百貨零售、其他金融投資等行業。

3.2014屆大學生畢業半年后自主創業的專業分布

2014屆大學生畢業半年后自主創業比例最高的前五個專業分別是:本科專業包括音樂(9.6%)、繪畫(9.5%)、表演(8.1%)、音樂學(7.1%)、社會體育(7.0%);??茖I包括音樂(8.4%)、人物形象設計(8.0%)、市場營銷(7.8%)、畜牧獸醫(7.6%)、寶玉石鑒定與加工技術(7.3%)。③可以看出,體育、藝術類專業的學生自主創業比例相對較高。

4.2014屆大學生畢業后自主創業所在地分布

2014屆本科畢業生自主創業所在地分布比例為:在家鄉讀書并創業(56%)、在外省讀書回家鄉創業(19%)、在家鄉讀書到外省創業(9%)、在外省讀書留該省創業(9%)、在外省讀書到異地創業(7%)。2014屆??飘厴I生自主創業所在地分布比例為:在家鄉讀書并創業(68%)、在家鄉讀書到外省創業(13%)、在外省讀書回家鄉創業(12%)、在外省讀書留該省創業(4%)、在外省讀書到異地創業(3%)。④可見,多數大學畢業生選擇在家鄉創業,其原因可能是大學畢業生創業的資源如資金、人際關系等更多地來自于家鄉。

5.2014屆大學生畢業后自主創業成功率

據國家信息中心不完全統計:全國大學生創業成功率只有2%—3%;浙江省大學生創業成功率為4%,是全國大學生創業成功率最高的地區;歐美國家大學生創業成功率則高達20%。⑤從整體情況看,我國大學生有創業熱情,但心理素質、創業技能、管理能力、抗壓能力等綜合素質還有待提高。

資金問題是高校畢業生創業面臨的首要問題,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創業資金短缺,資金來源不合理。調查發現,高校畢業生創業資金來源主要有:依靠父母、親友投資、個人儲蓄、銀行貸款、風險投資和政府資助,其中依靠父母、親友投資和個人儲蓄約占80%,銀行貸款、風險投資和政府資助所占比重較小。⑥根據我國目前市場經濟形勢和畢業生創業資金需求狀況,風險投資和銀行貸款符合大學生創業需求。但是,我國風險投資市場尚不完善,投資風險大,資金回籠周期長,造成風險投資者較少。大學畢業生由于信用不足,得到銀行貸款的數量也非常有限。

2.創業經驗不足

創業經驗不足是制約高校畢業生創業的關鍵因素。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創業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創業經驗是否豐富。創業需要大學畢業生有敏銳的商業眼光和較強的溝通、交際能力,能夠在各種復雜情況下作出準確的決策和判斷,但實際上,高校畢業生雖然有一定的專業知識,但實踐經驗缺乏。

3.創業素質和能力不強

創業素質是人的全面素質中具有導向性和驅動力的重要組成部分。⑦大學生的創業素質除德、智、體、美、勞等基本素質外,還包括創業意識、創業思維、創業精神、創業技能和抗壓能力等,這些都是創業能力的體現。新時代的大學生要全面提升個人的創業素質和能力,不斷開拓創新發展的新領域,這是時代賦予他們的重任和使命。

4.創業分布地域和行業狹窄

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地域主要分布在泛長江三角洲區域經濟體和中原區域經濟體,創業行業主要集中在教育培訓相關、餐飲、百貨零售、其他金融投資等行業。⑧區域和行業集中造成競爭激烈和創業者壓力增加,不符合市場經濟規律,不利于創業的長遠有序發展。擴大創業區域,拓寬創業行業勢在必行。

5.缺乏良好的創業環境,政策保障措施滯后

我國處于經濟高速發展、社會轉型時期,社會環境復雜。營造良好的創業環境,有利于增強高校畢業生的創業潛力,激發他們創業的積極性。一些地方政府和高校在“雙創”政策保障體系出臺、相關評價體系制定方面比較滯后,缺乏一定的預見性和針對性,致使高校畢業生創業受阻。

三、我國“雙創”教育的現狀

20世紀90年代,我國從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高校畢業生就業從國家按計劃分配轉向市場經濟主導的自主擇業。近年來,就業環境和就業形勢又有了許多新的變化,高校畢業生在很大程度上傾向于創業。創業來源于創新,創新根植于教育,這對社會尤其是高校提出了更高更嚴的要求。

我國的高等學?!半p創”教育與發達國家相比,存在起步晚、水平低、模式不完善等問題。一些發達國家的“雙創”教育已經成為高校必修、輔修或重點培訓課程。在我國,2002年教育部正式拉開了“雙創”教育的序幕,并下發文件出臺政策措施鼓勵、推動高校開展“雙創”教育。黨中央、國務院以及國家發改委、教育部等部門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勵和推進大學畢業生“雙創”。其中,2010年教育部下發的《關于大力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的意見》是推動我國高校進行“雙創”教育的重要文件。該意見提出:促使高校大學生盡快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提倡他們自主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為建設創新型國家提供人才智力支撐。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是建設區域創新體系的智力源和思想庫。國家關于“雙創”的政策措施,對高?!半p創”教學、創業基地和平臺建設、創業指導和服務以及輿論宣傳等明確了目標和方向,也為高等學校學生提供了“雙創”教育培訓和創業資金、技術、服務等方面支持,形成了良好的“雙創”氛圍,收到了比較明顯的成效。

從整個“雙創”形勢來看,我國“雙創”教育仍處于起步階段。存在的問題主要有:第一,思想陳舊。很多高校沒有認識到“雙創”教育的重要性,把專業教育與“雙創”教育割裂開來。今后,應從根本上轉變思想,認識到專業教育與“雙創”教育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整體。第二,缺乏內在動力,工作開展不到位。很多高校沒有建立科學的激勵機制,不能將“雙創”教育的效果與教師績效考評相結合,致使教師缺乏開展“雙創”教育的積極性。第三,資源不足。很多高校對“雙創”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的投入力度不足,雙創”教育開展缺乏足夠的資金資源支持。⑨

四、推動高校畢業生“雙創”的建議

如何從實際出發,把創新教育與創業政策有效結合,讓高校畢業生真正實現創業夢想,是目前高等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結合高校畢業生在創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國家為高校畢業生創業提供的大環境,筆者提出以下建議。

1.優化高校畢業生“雙創”的社會環境

各級政府應放寬市場準入,擴大高校畢業生創業主體類型,加強創業政策支持,提供稅收、貸款、收費等方面的優惠政策和創業服務。⑩要通過多種形式,對高校畢業生“雙創”進行貸款擔保貼息、場地房租補貼、培訓見習補貼、社會保險補貼等支持,把鼓勵創業作為擴大就業的重要方向。另外,要鼓勵社會組織、公益性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個人設立大學生風險基金等,支持高校畢業生“雙創”。

2.加強高校畢業生“雙創”教育的師資培訓

高校畢業生“雙創”能力的提高與教師息息相關。發展高?!半p創”教育,強化師資力量是關鍵。各高校應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等方式進行相關教師的專業培訓,加強“校際交流,校企交流”,選拔優秀教師走出校園、走向企業,培養一批創新教育能力強、創業指導經驗豐富的高校教師“雙創”指導團隊,聘請知名企業家走進校園、走上講臺,為教師和畢業生傳授創業經驗、進行相關指導。同時,要把教師的職務晉升與“雙創”績效考核相結合,調動教師進行“雙創”教育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3.設置大學畢業生“雙創”教育課程

《教育部關于做好2016屆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中明確要求:2016年起所有高校都要設置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因此,高校應在完成大學生公共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設置的前提下,實現傳統教育課程與“雙創”教育課程的完美結合?!半p創”教育課程設置要結合大學生身心特點,采取靈活多樣的課堂形式和授課方式,充分體現萬物互聯的優勢和作用;要激發學生的深層次創造能力,設置創業情景,為畢業生搭建創業實訓平臺,讓學生以團隊形式設計創業計劃,在校內開展小范圍創業實踐,開展創新辯論、創業大賽等。高校教師要查找最前端的“雙創”資訊和創業案例,開發學生的創新思維,為學生提供更多創業思路,將“雙創”教育融入人才培養的全過程?!笆濉逼陂g,高校要改革教學管理制度,遵循“以學生為本”的培養理念,強化教學改革的開放性與創新性,建立“雙創”教育課程學分積累與轉換和休學管理制度,增加高校畢業生的就業選擇機會,進一步擴大其創業視野。

4.增進傳統教育與“雙創”教育的互補共融

“雙創”教育是傳統教育的深化和延伸,兩者是相互聯系、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高校應從根本上轉變教育教學觀念,在辦學理念中加入時代元素,切實認識“雙創”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要以學生就業為本,發揮社會導向功能,建立傳統教育與“雙創”教育互補共融的人才培養機制。要以培養和開發學生進行“雙創”的意識、能力和精神為原則,在保持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特色的同時,增加課堂教學形式、課堂教學內容的靈活性和趣味性,探索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增進傳統教育與“雙創”教育的互補共融。

5.加快高校畢業生“雙創”實訓基地建設

“雙創”實訓基地可以為廣大高校畢業生開展“雙創”活動提供實踐平臺。搞好“雙創”實訓基地建設,一要促進“雙創”與市場需求有效對接,同時發揮政府的宏觀調控和政策引導作用。各有關部門要統籌規劃、協作聯動,使國家政策能夠具體實施、收到實效,使“雙創”主體切實享受到政策紅利。二要堅持問題導向,倡導試點實驗,構建“雙創”支持平臺。要善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各行各業、不同領域暴露出來的問題入手,協調不同地方、不同部門和不同領域的力量,勇于探索、大膽創新,敢于打破落后的就業模式和制度,走出一條符合我國當前實際的促進高校畢業生“雙創”的道路。各地要科學規劃,不斷探索新的“雙創”模式,建立多樣化的“雙創”示范基地,完善高校畢業生“雙創”服務體系。

注釋

①②④麥可思研究院:《2015年中國本科生就業報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年,第110、112、111頁。③麥可思研究院:《麥可思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年,第26頁。⑤宋瑞禮:《2016年上半年“雙創”形勢分析及對策研究》,國家信息中心網站,http://www.sic.gov.cn/News/455/6961.htm,2016年9月30日。⑥劉大寧:《高校畢業生創業問題與對策探析》,《鄭州牧業經濟學院學報》2011年第2期。⑦蔡雄彪、文軼:《關于高校大學生就業與創業問題的思考》,《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2年第10期。⑧麥克思研究院:《2014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年,第142頁。⑨《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就業創業工作的意見》,中央人民政府網站,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5/01/content_9688.htm,2015年5月1日。⑩《國務院關于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中央人民政府網站,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6/16/content_9855.htm,2015年6月16日?!督逃筷P于做好2016屆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中央人民政府網站,http://www.moe.edu.cn/srcsite/A15/s3265/201512/t20151208_223786.html,2015年12月1日。

責任編輯:林墨

猜你喜歡
高校畢業生創新創業
做好高校畢業生檔案轉遞工作的幾點體會
淺談高校輔導員如何抓好學生就業
淺談高校畢業班管理工作中的細節之處
高校畢業生如何應對求職過程中的筆試
把握“金鑰匙”打開創業門
內蒙古自治區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體系建設及對策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