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貴州省都勻市套頭山區水族銅鼓音樂文化考述*

2017-01-10 01:35謝傳紅
歌海 2016年6期
關鍵詞:木鼓都勻市都勻

●謝傳紅

貴州省都勻市套頭山區水族銅鼓音樂文化考述*

●謝傳紅

銅鼓在西南少數民族的社會文化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水族各類特色濃郁的民俗活動中,銅鼓同樣具有重要的地位。貴州都勻市套頭山區水族在其“開控”儀式和端節儀式中賦予銅鼓神圣的地位。通過對都勻市套頭山區水族銅鼓進行田野調查和訪談,從當地水族銅鼓使用時空、銅鼓節奏特征、俗民主體行為等方面對銅鼓音樂文化進行闡釋。

都勻;套頭山區;水族;銅鼓

銅鼓在西南少數民族的社會文化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西南少數民族銅鼓的研究受到考古學界、歷史學界、民族學界和音樂學界的普遍重視。水族銅鼓的研究同樣在考古學、民族學、音樂學等學科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本文所要探討的都勻套頭山區水族的銅鼓目前較少受到學界關注,《貴州水族藝術研究》①一書中對都勻套頭山區水族祭祀儀式中的銅鼓音樂曲調和使用時間進行了描述。另外《陽和鄉格業寨水族喪葬儀式中的銅鼓樂考察》②、《貴州都勻陽和鄉格業寨水族“開控”儀式及儀式音聲考述》③二文中也涉及都勻市套頭山區水族銅鼓音樂曲調和使用場合的介紹。本文以都勻套頭山區水族銅鼓的田野資料為基礎,從當地水族銅鼓使用時空、銅鼓節奏特征、民俗主體行為等方面進行研究。

都勻市為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州州府。都勻市境內轄3個水族鄉,分別為基場、陽和、奉合水族鄉。2014年這3個水族鄉合并為歸蘭水族鄉。歸蘭水族鄉從地形上看像一個戴在人頭上的套子,又名套頭山區,分為內套和外套。原基場水族鄉為內套,陽和、奉合水族鄉為外套。套頭山區水族均以農業生產為主,境內有集市可以作為農作物的交換和日常生活用品的采購場所。

一、都勻套頭山區水族使用銅鼓的時空特性

(一)套頭山區水族使用銅鼓的時間特性

水族的銅鼓在日常生活中不能隨便敲打。水族人視銅鼓為神物,個體和群體以擁有銅鼓而有一種心理上的自豪感和優越感,銅鼓是一個家族的財富和炫耀的資本,并變相成為銅鼓所在村落的財富與象征資本。④都勻市套頭山區水族使用銅鼓也遵循著既定的禁忌,銅鼓的使用與特定的時間觀念緊密相連。當地水族人對銅鼓的使用有著一致的時間維度,即銅鼓聲響意味著村寨里有大事發生或是有老人去世。在套頭山區水族這種家族式的傳統村落中,銅鼓聲就是一種召集村落群體的信號。當地水族還在民族傳統節日端節期間敲擊銅鼓,端節使用銅鼓有聚眾、熱鬧、祭祀祖先的功能。不過,套頭山區水族端節使用銅鼓的習俗有待繼續考證。意見分為兩種,一是認為套頭山區水族端節沒有敲擊銅鼓的習俗;另一種意見是認為套頭山區水族存在端節敲擊銅鼓的習俗。從當地水族人使用銅鼓的時間特性來看,銅鼓絕不是一件可以隨意使用的物件。銅鼓聲音似乎已成為一種象征性的符號,而這個符號又與當地水族人的時間觀念和地方性的慣習結合在一起。水族人對于銅鼓使用時間形成一定的傳統習俗觀念,并由此形成套頭山區水族共同時間觀或比較一致的慣習。這種慣習使得銅鼓的使用與當地民眾約定俗成的時間觀念有著內在的關聯。

(二)套頭山區水族使用銅鼓的空間特性

套頭山區水族使用銅鼓也具有空間的特性。套頭山區水族使用銅鼓的空間可分為室內和室外。當地水族多數家庭仍然保持傳統的木制干欄式建筑風格,這種建筑一般多為三層,樓下喂養牲畜家禽,二層住人,三層用于儲藏食物。室內使用銅鼓的空間位于二層堂屋,堂屋是神龕擺放的所在地,具有神圣的意義。堂屋不僅是當地水族對外呈現其社會意識形態的物質載體,也是操演其意識形態的重要場所。堂屋的空間意義也順理成章的成為銅鼓這個神圣性物件的表演空間。

套頭山區水族銅鼓的室外空間因兩個不同性質的活動而分為兩個地點。一是端節的開幕式。2011年至2014年的端節期間,當地鄉政府為對外宣傳水族文化,在水族文藝展演的開幕式中均安排有銅鼓合奏。將多面銅鼓按一字型或半圓形排列置于開闊的廣場地帶,一個木鼓放置于銅鼓隊列中央,召集村寨所有會敲擊銅鼓的長者一同演奏。二是水族的“開控”儀式?!伴_控”儀式中室外使用的銅鼓位于儀式中“砍替”的空間?!翱程妗笔恰伴_控”儀式中比較隆重的環節,這個環節的儀式功能在于為祖先奉獻犧牲,屬于與祖先靈魂溝通的空間。這個空間是一種語境假定物,而空間性是以社會為基礎的,由社會組織和生產出來的空間組織。①Edward W.Soja:《后現代地理學》(王文斌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版,第120-121頁?!翱程妗钡目臻g是水族人民祖先崇拜和鬼魂崇拜的產物,水族人通過這個空間與祖先魂靈進行交流?!翱程妗杯h節的儀式音聲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銅鼓的演奏,銅鼓本身具有的神圣屬性以及銅鼓節奏曲調的文化隱喻使得銅鼓聲音成為人與祖先靈魂溝通的媒介。

二、都勻套頭山區水族銅鼓節奏特征

都勻套頭山區水族銅鼓節奏由銅鼓和木鼓的節奏音響組合而成,演奏形式為公銅鼓、母銅鼓、木鼓各一面。在實際演奏中,關于演奏原則比較一致的說法是,公銅鼓的節奏要跟隨母銅鼓的節奏,母銅鼓和木鼓需要視時段互相配合,有時母銅鼓跟隨木鼓的節奏,有時木鼓跟隨母銅鼓的節奏(也有人認為木鼓主導著銅鼓的演奏)。

都勻套頭山區水族端節儀式和“開控”儀式中的銅鼓節奏高度一致,兩者之間區別在于,“開控”儀式中的銅鼓節奏比端節儀式中的銅鼓節奏多一個重復多次的二八節奏型,這個節奏型象征著祖先遷徙途中經過的十二個地方??偟膩碚f,套頭山區水族銅鼓音樂節奏的流傳應該有一個較為長期的過程。當地水族銅鼓的操持者多數不清楚銅鼓音樂節奏的淵源與文化內涵,原陽和水族鄉中學校長、水書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韋佩君為筆者提供了當地水族銅鼓音樂節奏的“地方性知識”。以下為韋佩君的口述文本:

我們這里的水族銅鼓可以稱為戰斗進行曲。曲調開始敲擊銅鼓鼓面發出“嘟……”的聲音,緊接著節奏音調“嘟奪記嘟奪記嘟”象征祖先行走在遷徙途中,遷徙途中會遇到大小部落的阻擾而產生沖突,隨后的節奏音調“嘟奪記記奪記嘟、嘟奪記嘟奪記嘟、奪記嘟奪記嘟”象征祖先和其他部落的戰爭,節奏音調“記奪記記奪記嘟”象征戰爭結束后繼續遷徙,然后又接“嘟奪記記奪記嘟、嘟奪記嘟奪記嘟、奪記嘟奪記嘟”的節奏音調象征又一次戰爭。為了避免節奏的單調感,木鼓重擊三次,預示節奏曲調的變換,連續重復5至6次“記記奪”后接3次“記記嘟”,最后接“記記奪記記奪、奪記嘟奪記嘟、奪嘟、奪記嘟奪記嘟、奪嘟”結束,象征遷徙后定居此地安居樂業。

上述韋佩君的口述銅鼓節奏口訣可以分聲部記述成如下節奏型:

可以看出,套頭山區水族銅鼓音樂為二拍子的節奏律動,這種節拍的強弱規律能夠體現進行曲的律動特點,與口述資料中的曲調特點相吻合。

三、都勻套頭山區水族銅鼓音樂文化的俗民主體行為

水族人珍愛銅鼓,這種對待銅鼓的特殊情懷在西南少數民族地區有著長久的歷史。如《隋書·地理志》:有鼓者號為都老,群情推服。曹學銓《蜀中廣記》引《上南志》:銅鼓,有剝蝕,聲響者為上,易牛千頭,次者七八百頭,遞有差等。夷人藏至二三百面者,即得雄視一方?!睹魇贰@傳》:得鼓二三,便可僭號稱王??梢?,銅鼓是一種權力的標志,也是擁有統治力的象征。銅鼓具有的價值與意義延續到水族人的日常生活中,體現為擁有銅鼓的個體或村寨成為議論的對象,從而使得個體或村寨擁有一種話語權。進而言之,水族人在日常生活中仍然熱衷于買賣銅鼓,而且是買進多賣出少。買進銅鼓的家庭或家族常常自豪的介紹買銅鼓的花費,以及擁有銅鼓后心理和生活上的滿足。賣出銅鼓的家庭或家族總是強調生活上的窘迫和失望的心情。水族人日常生活中的行為,不斷加強著銅鼓的價值與功能。

套頭山區水族銅鼓在“開控”儀式或端節儀式過程中,由演奏人員或旁觀者不時的口含米酒噴灑于銅鼓鼓面和鼓腹之中,甚至在演奏銅鼓的過程中也可見到旁觀者口含米酒向銅鼓噴灑(此時的演奏人員對于旁觀者的行為持贊許的態度)。水族人認為銅鼓也需要喝酒,噴灑米酒后的銅鼓聲音更加洪亮。噴灑米酒于銅鼓鼓面和鼓腹的行為在貴州三都水族自治縣水族端節、卯節演奏銅鼓的過程中也頻繁可見。銅鼓演奏中噴灑米酒的行為與水族人心中對于銅鼓這件器物的情感有內在的聯系。水族地區廣泛流傳有關銅鼓的民間傳說與故事,這些傳說和故事從不同側面顯示銅鼓是具有靈性的吉祥之物。銅鼓就如同人一樣有性別的區分。銅鼓所具備的這些屬性使得其被賦予一種神圣性而受到崇拜,從而產生了向銅鼓噴灑米酒的行為。

水族“開控”儀式中的銅鼓由專職人員演奏,很少有其他儀式參與人員和當地小孩敲擊銅鼓的事情發生。偶爾有小孩試圖拿鼓棒和鼓鞭敲擊銅鼓,演奏人員會及時予以制止。相對于“開控”儀式中銅鼓不輕易讓旁人接觸的行為,三都水族端節、卯節等儀式中的銅鼓卻可以讓所有愿意敲銅鼓的人任意敲擊??梢哉f,水族人強調銅鼓在“開控”儀式中的神圣性,肯定銅鼓在端節、卯節等儀式中的娛樂性。水族的銅鼓不輕易示人,擁有銅鼓的家庭用棉布包裹銅鼓小心收藏,待到使用銅鼓的時候,需要備酒和肉等物品請出銅鼓。銅鼓外借需由專人用布包裹銅鼓搬運,不得將銅鼓暴露在外?!伴_控”儀式中,儀式人員在銅鼓上擺放米酒和肉類祭鼓的類似行為也可以在三都水族端節儀式中見到。水族重大社會生活事件幾乎都與銅鼓存在一種聯系,銅鼓似乎處于一種與水族祖先同等重要的地位,這些因素的存在是水族人在儀式或是節日中使用銅鼓的主要原因。

四、結語

貴州都勻市套頭山區水族銅鼓在“開控”儀式和端節儀式中使用,銅鼓使用的空間分為室內和室外兩種。銅鼓節奏的二拍子節奏律動與民間關于銅鼓節奏的文化內涵具有形象上的一致性。銅鼓演奏中的民俗主體行為與銅鼓具備的神圣屬性密切相關。套頭山區水族銅鼓音樂的演奏時空以及銅鼓節奏形態富含豐富的民族文化基因,銅鼓音樂文化中的民俗主體行為也是對當地水族銅鼓及銅鼓音樂進行深入理解的窗口。

[1]三都水族自治縣志編纂委員會.三都水族自治縣志[Z].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2.

[2]貴州省民族事務委員會文教處.貴州少數民族音樂[Z].貴州民族出版社.1989.

[3]劉世彬.水族的銅鼓文化[J].貴州民族研究.1989,(3).

[4]陳國安,石國義.水族的銅鼓及社會功能淺論[J].貴州民族研究1999(1).

[5]何積全主編.水族民俗探幽[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

謝傳紅,女,黔南民族師范學院音樂舞蹈學院副教授。

本文系2015年貴州省高等學校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項目“地方院校音樂學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研究”、2015年黔南州高等院校研究基礎教育科研課題“引進社會音樂資源促進黔南校園文化建設研究”(項目編號:2015G034)、黔南民族師范學院2014年校級項目“水族銅鼓音樂文化研究”(項目編號:qnsy201406)階段性研究成果。

①楊俊等著:《貴州水族藝術研究》,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2011年版。

②顏云、趙凌:《陽和鄉格業寨水族喪葬儀式中的銅鼓樂考察》,載《歌?!?013年第6期。

③趙凌、謝傳紅、石維武:《貴州都勻陽和鄉格業寨水族“開控”儀式及儀式音聲考述》,載《歌?!?015年第3期。

④趙凌:《貴州三都水族端節銅鼓音樂文化考察與分析》,《貴州大學學報(藝術版)》2013年第2期,第118頁。

猜你喜歡
木鼓都勻市都勻
云南滄源佤族木鼓音樂文化研究
野猴闖入蛋糕店吃“霸王餐”
佤族狂野奔放的木鼓節
民族電影《阿佤山》與佤族拉木鼓文化傳播研究
都勻毛尖茶榮譽榜
在都勻求學的日子
都勻市老干部爭當義務宣傳員
建成貴州創新型綠色生態區域中心城市都勻變都市
都勻市掛牌成立老干部黨校
佤族木鼓舞溯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