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結合建構主義理論,提升物理課堂效率

2017-01-10 02:20錢廣東
數理化解題研究 2016年36期
關鍵詞:橡皮筋建構主義平行四邊形

錢廣東●

江蘇省南通市海安縣曲塘中學(226661)

結合建構主義理論,提升物理課堂效率

錢廣東●

江蘇省南通市海安縣曲塘中學(226661)

高中的學習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厚積薄發是最理想的教學效果.高中物理是高中階段非常重要的一個科目,結合建構主義理論進行教學,會極大地提升物理課堂效率,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建構主義;高中物理;課堂教學

高中生就像一塊海綿不斷地吸收知識,但是學到的知識太多也太雜,不利于掌握.建構主義主張學習者在學習新知識時結合已有經驗,逐漸建構知識體系,非常適合高中物理的學習.本文將從三個主要方面,簡單闡述建構主義與高中物理課堂結合的教學經驗.

一、自主學習,建構知識體系

建構主義強調的是由淺及深,逐步構建起知識的框架,達到有效的學習目標.知識體系是由學生自主構建的,因此這里特別強調的是自主學習.只有親身參與思考,印象才能深刻,掌握到的知識才是“自己的”.長此以往,整個知識體系也就逐漸構建起來了.

自主學習在我所任課班級的表現之一就是課余習題自出自講.電磁偏轉是高中物理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也是高考中必考的一個考點.洛倫茲力表達式F=qvB看似簡單,但是多少同學在磁場旋轉中“迷失方向”.應對這一考點的辦法就是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所謂的自出自講就是在教室中設置一塊小白板,懸掛在墻上.每天的早上都會有專人在白板上布置一道物理綜合題,每天晚自習之前由布置題目的同學.負責講解.布置題目的人由班里同學輪流擔任,每位同學都有上臺講題的機會.在課間休息時,同學們就可以隨手畫模型圖;在晚飯過后,同學們就可以進一步的思考,完善解題過程.聽課時是被動的,思路被牽制著走,并且在聽課中還可能走思;而講課是主動的,此時的注意力必須高度集中,思路要嚴謹,不能有任何疏忽.對于聽講的人來說,或許學生講課講得不好,收獲不大;但是對于講課者來說,講解整個一道題需要磁場方向、圓周運動、幾何作圖等多個方面的知識,體現的是知識體系的構建.

自主學習是學生進行主導的一個過程,學生明確了主人地位,知識體系建構的中心也就樹立起來了.在講臺上講課的不一定是教師,當然也可以是學生.只有當學生走上了講臺,才會真正懂得自主學習的含義.自主學習的意義就在于建構思想的覺醒.

二、匠心獨運,巧妙設計實驗

眾所周知,物理的基礎是實驗.物理的大量規律都是由實驗總結得出,或者說,物理學是由大量物理實驗逐漸積累、建構成形的.那么教學與建構主義結合的過程中,就需要返璞歸真,回到實驗中來.

例如力的合成實驗.這可以說是物理學的入門級實驗,眾多的物理教材都是以力學開頭.在構建思想主導的物理課堂上也不例外,以力學實驗為開始.物理實驗所體現的思想是蘊含經典的物理規律的.多種規律的演變形成了物理體系,物理實驗的設計也將構筑起學生的知識系統.力的合成實驗中的思想是平行四邊形法則,巧妙設計好實驗,有利于學生把握關鍵,結合建構主義進行學習.在這個實驗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橡皮筋.橡皮筋有一定的彈力,根據胡克定律F=kl,相同長度的橡皮筋具有相等的彈力.這就是巧妙設計實驗的關鍵所在.我們用兩只彈簧測力計分別勾住兩個橡皮筋,使之互成角度達到一個平衡.這時記錄下橡皮筋交叉點的位置.然后將兩個橡皮筋換成一個,然后將之拉到記錄點的相同位置,記錄下彈簧測力計的讀數.

這樣一個看似簡單的實驗,卻蘊含了等效思想的大智慧.通過后期的實驗數據處理,畫出對應的力線,我們就會發現力合成之后,處在了一個平行四邊形之中.這就是平行四邊形法則的由來.讓學生建立起平行四邊形的概念可能很難,就像憑空捏造一樣,難以掌握.但是如果回歸到實驗中來,平行四邊形法則就變得觸手可及了.

物理規律往往是抽象的,但是經過實驗的探究,就會變得易于接受.平白構建起龐雜的知識體系是有一定難度的,借助實驗是一種不錯的選擇.教師應當積極調動思維,精心設計巧妙的實驗讓學生得以建構起科學內涵.

三、聯系生活,布置實踐作業

物理,顧名思義是萬物之理,是從生活中抽象出來的一種科學.或許物理的原理離學生的生活太遠,學生把物理當做一門“課程”來學.其實,物理回歸生活才能具備更多的實際意義,學生學起來也會更有興趣、更加專注.

以一個實踐作業為例.在學習曲線運動時,我布置了一個實踐作業.在開啟一章之前,我給大家放映了一個視頻.視頻是關于一個雜技表演,名字叫做“水流星”.表演者手持一根細繩,兩頭各拴一個盛滿水的瓷質杯子,表演時將繩子旋轉起來,構成圓周運動,但是杯子里滴水不漏.看完視頻,同學們都嘆為觀止,感受到中華傳統雜耍的魅力.但是我放映視頻的目的可不是普及傳統雜技,而是讓同學們認識圓周運動,認識向心力.于是我給大家布置了一項實踐任務,就是模仿“水流星”進行圓周運動的實驗.方法很簡單,在家中完全可以完成,用一根結實的絞絲繩拴住一個塑料杯子,杯子中裝上少量的水,然后掄起杯子,盡量不要讓水灑出來.其實以向心力的理論來看,F=mω2r,只要保持適當的長度,保證輪繩的角速度,就會在杯子底部產生較大的向心力,不灑出水來這個要求是比較容易達到的.經過實踐之后,同學們大多完美地完成了任務,同時也對圓周運動引起了極大興趣.

實踐出真知.僅僅靠課本上的知識就讓學生建構起全面的物理觀是不夠的,只有學生親自動手實踐,才能有更深刻的認識.實踐中發現矛盾,會更接近問題的本質,進行更深刻的思考.

建構主義理論在物理教學中體現的是一種積少成多的思維.學生學習物理可能只能收獲到一些皮毛,但是心中要有一個物理的框架,腦中要建立起正確的科學觀念.教師運用建構主義理論,有助于建立充滿效率的課堂.筆者能力有限,文中難免有諸多紕漏,望廣大讀者及時指正,以促交流.

[1]吳志剛.“建構主義”理論指導下的高中物理新課程教學[J].教學探索,2016(1).

[2]康安福.基于建構主義的高中物理教學有效性研究[J].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4).

G632

B

1008-0333(2016)36-0051-01

猜你喜歡
橡皮筋建構主義平行四邊形
基于建構主義理論的計算機教育
生活中的小魔術
平行四邊形在生活中的應用
旁批:建構主義視域下的語文助讀抓手——以統編初中教材為例
“平行四邊形”創新題
對一道平行四邊形題的反思
判定平行四邊形的三個疑惑
橡皮筋
借鑒建構主義思想培養財會專業人才
橡皮筋小妙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