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綠色物流發展對我國商貿流通業空間布局模式的影響

2017-01-10 16:30李晶
商業經濟研究 2016年24期
關鍵詞:商貿流通業綠色物流空間布局

李晶

◆ 中圖分類號:F252 文獻標識碼:A

內容摘要:由于人們對生活要求的不斷提高,物質資源的豐富化導致一對一式的個性化、差異化需求日益增長,B2B、B2C、O2O等新興業態快速興起,電子商務得到了飛速發展和進步。物流是商貿流通業中的關鍵環節,隨著環境污染和破壞的日益嚴重,人們開始關注到生產生存條件中的綠色生態環保問題,從而綠色物流這一新型概念應運而生。因此,本文以我國綠色物流發展對商貿流通業空間布局模式的影響作為研究方向,探討綠色物流與商貿流通業之間的密切關系及其影響,并提出促進我國綠色物流發展的一系列相關措施。

關鍵詞:綠色物流 商貿流通業 空間布局 影響

問題的提出

電子信息時代的到來促使新型的商業業態不斷形成與發展,如O2O、B2C、C2C等新興業態等,從而帶動商貿流通業的進一步發展。比如2015年,我國網上零售額達到了38773億元,比上年增長33.3%,此外,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達到了32424億元。伴隨著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的是物流行業,2015年全國社會物流總額實現了219.2萬億元,比上年增長5.8%。然而,隨著網購發展日益繁榮,運輸費、保管費、管理費等物流費用也在不斷增加,并且出現了各種浪費和重復等環保問題。如2015年社會物流總費用達到了10.8萬億元,比上年增長2.8%。2015年我國產生了206億件快遞,計算下來,相當于消耗了29.6億條編織袋、82.6億個塑料袋、99億個包裝箱、169.5億米膠帶、29.7億個緩沖物,僅僅塑料快遞袋就存在大范圍的浪費和環境污染。因此,物流的綠色環保問題開始引起人們的關注,綠色物流成為學者進行物流研究的一個新的方向。在綠色發展理念下,我國適時地加快推進《快遞條例》的出臺,促進包裝的標準化、成本低廉化、技術多功能化、智能化、可降解化、材質單一化、生產易回收利用化,鼓勵快遞包裝的充分回收和重復利用,推進我國綠色物流包裝及回收利用。物流業是我國商貿流通業的重要一環,因此本文將從綠色物流的自身發展出發,著重研究綠色物流對我國商貿流通業空間布局模式的影響。

基本定義界定及理論概念

(一)綠色物流

綠色物流從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出發,以最大化、最優化地減少污染和消耗為基本方向,建立起一個有助于保護環境和節約資源的環境共生型物流管理系統。綠色物流的概念近些年才剛剛興起,因此其定義界定還未系統完善。一般來說,綠色物流指的是現代物流在進行物品流通時,通過先進的物流技術充分協調考慮物流、經濟、資源、環境等因素,合理整合資源配置,促使形成并使用運輸、倉儲及配送等綠色循環作業系統,對現有的物流資源堅持做到物盡其用,最大化地降低物流活動對資源的浪費和環境的破壞,最終實現可持續發展。

一方面,綠色物流有助于實現企業商品價值中物流成本的進一步降低,為社會的進步創造出巨大貢獻。如日本的物流業對其國民經濟的增長有較大的促進作用,物流業每增長2.6個百分點,相應地會促使國民經濟總量產生1%的增長率。由于起步晚,物流基礎設施較為落后,我國在物流耗費方面遠遠大于大多數的歐美發達國家,就美國和日本的物流成本占GDP比重而言,僅僅達到10%,而我國卻接近20%。因此,只有大力發展綠色物流,才能促使我國物流業朝著集約型發展,切實減少物流成本。

另一方面,綠色物流能夠進一步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增強企業競爭優勢。在產品儲存、運輸等物流過程中存在大量的資源浪費,因此綠色物流將促使企業合理規劃運輸和倉儲環節,加強資源的節約、回收和重復利用,不斷發展現代物流和綠色物流,為企業拓展了利潤空間。

(二)商貿流通業綠色物流

隨著全球環境的惡化、資源短缺日益嚴重,大力發展綠色物流已經成為我國物流轉變發展方式的目標。商貿流通業是批發商、零售商把商品從生產領域推向消費領域的流轉過程,隨著電子商務時代的到來,網絡購物、手機購物消費熱潮促使物流成為商貿流通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商貿流通業綠色物流則指的是,物流企業利用高科技,運用綠色設施設備,實現立體化、自動化及綠色化倉庫,減少資源閑置浪費,充分運用現代物流技術和信息技術,建立起高標準化、信息化和組織化的一體化現代物流運作系統。同時物流企業通過加強循環節約利用意識,推動綠色包裝技術的創新與應用,減少商貿流通業的包裹包裝浪費與垃圾污染,降低企業投入成本。此外,商貿流通業綠色物流利用統一配送、集中配送、共同配送等先進配送模式提高商品配送周轉效率,有助于提升服務水平和能力。

我國商貿流通業綠色物流的發展現狀

(一)我國綠色物流的發展現狀

隨著世界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越來越關注全球環境的惡化和資源短缺問題,這也要求現代物流的發展不能一味地采用高耗能、高排放、高成本的模式。因此,加快發展綠色物流,加快現代物流的轉型升級,成為物流未來可持續性發展的一個方向。盡管我國物流發展較快,物流基礎設施也正在逐步完善,但是對于綠色物流的重視和發展還遠遠不夠,主要集中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缺少相關的法律法規。1990年以來,我國開始針對環境污染和環境保護的現狀和出現的問題,制定和頒布相應的法律法規,然而缺少針對綠色物流發展的相關法律法規。再加之我國現階段各職能部門之間對物流方面的職權劃分不清,導致管理約束較為混亂,物流行業無序發展,資源浪費嚴重,無法為綠色物流的進一步發展提供制度保障,難以為綠色物流的發展提供較強的政策性建設。

二是物流技術落后,面臨著硬件革新的問題。我國綠色物流發展較晚,剛剛起步。當前我國物流基礎設施已經在不斷完善成熟,但是我國對綠色物流技術的把握和應用仍不足夠,機械化程度仍較低,可降解性等綠色物流材料應用較少,還未得到大范圍推廣。如我國農產品運輸大多數仍采用敞篷卡車運輸,具有制冷機械、保溫箱式冷藏等冷鏈存儲技術的車輛占比仍很低。再加上我國物流業發展混亂,缺乏完善的體系規劃,物流業處于無序發展的狀態。同時,當前我國綠色物流的保鮮技術和冷鏈物流技術落后,綠色物流的發展面臨著硬件和技術革新創新的困境。

(二)我國商貿流通業綠色物流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

隨著電子信息時代的到來,我國商貿流通業作為第三產業的重要組成部門,擁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和潛力,推動我國經濟的穩步向前發展。據統計,2015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00931億元,實際增長10.6%;2015年我國消費對社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6.4%,比2014年提高了15.4個百分點,如圖1、圖2所示。

一方面,隨著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超市、電視購物、網絡銷售、B2B、O2O等新興業態的不斷興起和發展,促使我國初步實現了商貿流通現代化,極大地刺激生產消費,截至2014年底,全國批發和零售業產值占GDP總額比重為9.78%。此外,通過資源的合理配置及共享,不斷提高商品流通的數量及效率,并進一步降低流通的成本。2015年我國社會物流總額可達220萬億元,與2010年的社會物流總額相比較,增長了70%左右,同時2015年社會物流總費用從2010年的17.8%下降至16%,如圖3所示。隨著現代物流的發展,商貿流通業的集約化、規?;耙惑w化發展要求推動商貿流通業綠色物流的發展,現代商貿流通業加快物流基礎設施及倉儲、配送中心建設,初步形成了集物流、倉庫、配送為一體的商貿流通體系。

另一方面,我國現代商貿流通業仍在起步階段,商貿流通業綠色物流還亟待進一步發展。如當前商貿流通業缺乏配套完善的法律體系和規章制度,商貿流通業發展混亂無序,市場競爭規則不規范,普遍存在規模小而分散的問題,還未形成完善統一的體系化管理,無法為綠色物流的快速發展提供一個規范競爭發展的商貿流通市場。此外,我國商貿流通業現代化水平低,產業結構不合理,且信息化程度亟待提高,商貿流通業綠色物流發展缺乏完善成熟的現代化專業技術,因此綠色物流發展較為落后。同時,當前商貿流通業的現代物流基礎設施薄弱,如有些農村地方還未通公路、鐵路,不利于發揮出綠色物流重復合理利用的優勢;而且由于冷鏈系統發展落后,許多生鮮流通損耗率仍然很高,通常果蔬類的損耗率達到30%以上,冷藏冷鏈運輸技術的缺乏和不成熟導致商貿流通業綠色物流發展緩慢。此外,我國商貿流通業綠色物流還缺乏合理規劃布局,城鄉及區域之間發展不平衡,一般來說東部地區的綠色物流發展較快較完善,中部地區的綠色物流正在發展,而西部地區的綠色物流理念相對落后,處于欠發展的狀態。

綠色物流發展對我國商貿流通業空間布局影響分析

在21世紀的今天,網絡革命、信息革命、科技革命帶來了社會生活多方面的重大變化,人們在進行生活方式和消費方式的革新,隨著綠色環保低耗意識的逐漸形成,綠色物流正在慢慢發展起來。物流作為商貿流通產業的一個重要部分,綠色物流無疑對我國商貿流通業的空間布局模式產生較大的影響,從而對城市空間結構也產生一系列的影響和變化,有效促進我國商貿流通業的快速發展。綠色物流促使我國商貿流通業合理統籌規劃市縣中心的商業區、縣鎮商業網點,合理布局各類商業業態,加快建立完善多層次、強輻射、有重點、有特色的商貿流通網絡體系。

(一)集約化綠色物流,有助于集聚商貿流通業產業優勢

綠色物流的一大特色就是集約化發展,因此帶來了產業集聚以及社會分工的細分。綠色物流要求將物流資源集中,提高資源的利用率。比如物流園區則是綠色物流進行產業集聚的一個平臺,物流園區的使用將促使物流資源相對集中,通過模式創新促使物流園區由單一的物流運作平臺(僅提供倉儲、管理等服務),向產業鏈的各個供應鏈相關環節進行延伸,構建起系統完善的物流運輸的車輛匹配專線系統平臺,促使物流資源的社會化整合,并利用云計算等新技術對物流園區進行信息化深耕,跨界融合生產制造、商貿流通、金融保險等行業,提供物流信息與管理系統服務,加大物流園區的集約化經營,如創造出“無水港”“無車承運”“卡車航班”等,大大集聚了商貿流通業的產業優勢,有助于推動商貿流通業的空間布局合理分布。

(二)科技化綠色物流,有利于加強智慧流通基礎設施建設

綠色物流的發展要求先進的科學技術作為強有力的支撐,因此綠色物流的發展將會帶來高水平的科技化,有助于推動商貿流通業空間布局的基礎設施建設。比如加大流通基礎設施投入,不斷投入資金、技術進行物流基地以及冷鏈系統的建設和完善,并科學規劃和布局物流基地、分撥配送中心、配送網點,有助于我國商貿流通業合理的空間布局模式的形成和發展。此外,還應加強信息化建設,努力消除城鄉“數字鴻溝”。如充分利用物聯網等新技術,發展多層次物流公共信息服務平臺,推動智慧物流配送體系建設,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切實加強智慧流通基礎設施建設。

(三)低成本綠色流通,有益于推動商貿流通業合理布局

推動“互聯網+回收”模式創新,大力發展綠色流通和消費,進行門店節能改造和節能產品銷售,有助于推廣綠色商品,避免商品的過度包裝,合理布局商貿流通業的產業結構,創建一批集商品生產和廢棄物回收于一體的綠色商場,降低耗能和污染。此外,綠色物流還能夠進一步推動倉儲配送與包裝綠色化發展,通過先進的技術實行逆向物流網點布局,合理布局商貿流通業的流通網點,有效推動消費者形成崇尚節儉、科學、綠色的消費理念和生活方式,從而通過行動切實提高商貿物流綠色化發展水平。

(四)規范化綠色物流,有助于合理規劃商貿流通業空間布局

綠色物流的發展不是盲目而空洞的,需要政府制定一系列的相關制度如流通設施建設、流通秩序維護等,加快修訂完善現行法律法規,推動現代商貿流通業線上線下規則統一,并不斷加大標準貫徹實施力度,進一步適應電子商務發展的需要,引導企業規范化發展,通過規范化的流程加強我國商貿流通業空間布局的合理規劃。例如湖南省在綠色物流的良好發展勢頭中,適時地據此提出了“3+5”城市群的發展規劃理念,其中以“長株潭城市群”(長沙、株洲、湘潭)作為省經濟發展的核心,以婁底、岳陽、衡陽、益陽、常德五市為半徑,大力發展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綜合改革配套試驗區,并不斷擴大該省的商貿流通產業輻射半徑,從而不斷促進湖南省的商貿流通產業發展。

促進我國綠色物流發展的措施

長期以來,我國物流大多數處于企業自建物流的“小而散”的粗放型發展階段,導致物流資源大量閑置浪費,有效利用率低,同時由于資金問題難以及時進行設施設備的更新換代,車輛超排,造成大氣污染。并且,由于現代物流技術和信息技術應用滯后,我國物流業很少進行資源信息的整合和共享,往往造成資源的極大浪費。如在70萬家貨運企業中空駛率達到了40%,浪費資源且嚴重污染和破壞現有環境。因此,發展綠色物流勢在必行,這不僅是物流業發展的需要,也是提高經濟運行質量的需要。

(一)加強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共同配送以減少污染

一方面要從整體戰略的高度,加大改造和完善現有物流基礎設施的力度,加強整合重復建設設施資源,有機銜接商貿流通業的各個倉儲設施、配送網點等,切實提高現有設施的使用效率,避免重復建設造成的土地資源嚴重浪費,進一步發揮出現有設施的綜合效能。同時,還要大力發展多式聯運,不斷完善各種運輸方式的的綜合銜接運用,擴大交通基礎設施(如公路、鐵路、水運等)投資規模,加快建設系統完備的綜合交通運輸網絡。

另一方面,為了減少重復使用和浪費,降低環境污染的范圍,實施物流的共同配送。有目的、集約化地在商貿流通的一定區域內進行聯合協同配送,因此在進行商貿流通業的空間布局時要充分考慮統一集貨的倉儲地規劃建設,有助于實現統一送貨的便捷性,提高市內貨物運輸效率,進一步有效降低企業庫存水平,并通過減少空載率,降低整體的物流成本。如阿里巴巴集團馬云加快推進“綠色物流”,推動幾大快遞公司合作,實現物件的共同配送。順豐在“雙十一”網購節通過大數據創新“倉網”概念優化供應鏈,就近發貨,提升時效,實現商品極速達,節約成本,更加綠色環保。

(二)完善物流信息系統,實現綠色物流標準化

一方面政府要通過相應的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規范化管理物流業,確保物流行業的有序發展,還應加大資金投入和政府引導力度,進一步提高物流業的信息技術管理水平,促進物流信息系統發展,加強公共網絡信息平臺建設,通過分享經濟的整合效應,實現物流資源的利用率的提高。另一方面,要加強物流的標準化體系建設,做好物流術語、管理標準、技術標準、數據傳輸標準、計量標準等方面的工作,淘汰落后低能的物流標準,努力與國際標準接軌,進一步提高TQM、EDI、RF、GPS、ERP等數據定位管理技術水平,讓各種資源、信息以及數據能夠在不同物流部門、物流企業之間有效及時地共享互通,有效提高資源的利用率,較少資源浪費。

(三)從綠色包裝做起,創新綠色物流包裝

當前,我國國內快遞包裝還是以快遞運單、編織袋、塑料袋、包裝箱、內部填充物等為主,為了保證長途運輸后物品的完好無缺,通常連小件商品都要層層打包,而這些包裝往往不能二次重復使用,快遞行業的迅猛發展帶來嚴重浪費和環境污染。因此發展綠色物流,可以從源頭做起,從綠色包裝做起,創新綠色物流包裝,發展“綠色快遞”,最大限度節約資源,減少污染。比如通過技術創新將快遞所使用的包裝盒進行改造和回收再利用。如阿里巴巴集團正在制定“綠色物流”標準,嘗試推出可重復使用的安全塑料材質的環保箱,逐步替代快遞紙箱。當買家簽收取貨后,快遞員可以把箱子收回,按鏈路流程回到發貨倉庫。當然不僅包括綠色包裝,環??爝f車也將成為綠色物流發展的一大亮點,通過新能源車逐步取代傳統貨車,降低運輸環節的碳排放量。

結論

在社會文明程度日益提高的今天,當代對資源的開發和利用要充分考慮長期、持續的發展,保護自然環境。因此綠色環保物流大勢所趨。目前我國對綠色物流的重視還不夠,還沒有真正做到將綠色物流的理念運用到具體的物流操作中。因此,應大力倡導綠色低碳物流,鼓勵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應用,推廣綠色物流技術,加大力度建設智能化倉儲體系、配送系統,大力發展智慧物流,通過合理高效利用互聯網技術具有的實時、高效、精準等優勢,積極協調整合利用線下運輸車輛、倉儲等資源,提高物流資源使用效率,并進行運輸工具和貨物的實時跟蹤,通過先進的物流管理技術實現商品流通的在線化、可視化管理,推進信息共享和互聯互通,促進多式聯運發展。

參考文獻:

1.宋偉.綠色流通: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切入點——以湖北孝感市為例[J].生態經濟,2009(7)

2.張琳.農產品電子商務與綠色物流對接策略探析[J].商業經濟研究,2015(8)

3.于海勇,劉仕君.基于循環經濟理念的企業綠色物流[J].遼寧科技大學學報,2010(6)

4.汪利虹.發展湖北農業綠色物流的思考[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09(6)

猜你喜歡
商貿流通業綠色物流空間布局
前置化空間布局,龍湖驅動TOD的未來模式
淺析美術館建筑的選址與空間布局
姑臧城空間布局與五涼河西政治
空間布局圖
淺析寧鎮揚綠色物流業發展及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