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藏公眾環境教育現狀調查及建議
——以拉薩市為例

2017-01-11 02:30旦增平措布多
西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6年2期
關鍵詞:西藏地區調查結果農牧民

旦增 平措 布多

(①③西藏大學理學院 ②西藏大學組織(人事)部 西藏拉薩 850000)

西藏公眾環境教育現狀調查及建議
——以拉薩市為例

旦增①平措②布多③

(①③西藏大學理學院 ②西藏大學組織(人事)部 西藏拉薩 850000)

環境教育是提高公眾參與環保工作的重要途徑,是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文章選取西藏拉薩市社區居民、中小學生、大學生、環保工作者以及周邊地區農牧民等典型公眾代表,圍繞環境滿意度、受環境教育現狀及具體需求、環境教育方式和途徑等方面進行了實地問卷調查,并提出了更好開展公眾環保教育方面的意見建議。

西藏公眾;環境教育;問卷調查;建議

引言

西藏是中國乃至東南亞地區的“江河源”和“生態源”,被譽為“人類最后一片凈土”。西藏地區的生態環境保護關乎國家生態安全。因此,加強西藏生態環境保護對建設中國國家生態安全屏障和保護高原獨特的生態環境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和現實意義。

西藏生態環境脆弱,在新的國家戰略和政策導向、中央西藏工作座談會精神指導下,西藏自治區政府及有關部門在中央統一部署下,開展了一系列西藏生態環境保護的具體工作,并取得了良好成效。但與其他地區相比,西藏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公眾環保意識和參與度明顯不夠,尤其是基層老百姓對生態環境保護認知水平和能力不足,與新形勢下環境保護工作對公眾素養的需求相差甚遠。

目前,西藏地區開展了一系列生態環境教育方面的活動,主要包括政府環保部門開展的小范圍的宣講及圖片、書報展示活動,西藏自治區科學技術協會的“雪域科普大講堂”“科技一條街”“科技周”等活動,地方高校和有關單位組織的“世界環境日”“世界地球日”宣傳活動以及媒體公益廣告等。這些活動雖然助推了部分公眾的生態環保意識,但仍存在一定的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廣大基層老百姓文化層次低,漢語水平差,對宣傳冊的理解度不高;二是宣傳活動中較少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三是宣傳活動缺乏針對性和普適性;四是宣傳講授人與公眾缺乏溝通;五是講授內容與公眾的生產生活聯系不大,導致公眾聽不進去甚至出現抵觸情緒。這些問題導致公眾主動參與環境保護的積極性不高,在實際開展環境保護工作時,出現公眾被迫參與的情況。實質上,公眾是環境保護的主體,讓公眾認識環保、懂得環保和實踐環保才是最有效的環境保護。因此,針對性開展公眾環境保護教育、提高公眾的環境保護意識和相關知識以及調動公眾參與環保的積極性具有重要作用和現實意義。

為更好地加強公眾環境保護教育、提高全民環保素養、引導民眾參與高原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文章分析了西藏地區基層公眾生態環境教育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探討了基層公眾對生態環境教育方面的需求,提出了西藏地區公眾生態環境保護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和途徑。試圖為各級政府和環保部門完善相關制度提供切實可行的對策建議。

1 調查對象、內容和方法

本文以西藏拉薩市252名基層農牧民、183名基層社區居民、90名小學生、139名中學生、171名高校大學生和29名環保行政部門宣教人員共計864名公眾為研究對象,從受環境教育經歷、教育現狀、環境教育實際需求、獲取環境教育途徑和方法等幾個方面,用藏漢兩種語言對公眾進行了實地問卷調查。見表1。

2 問卷信度和效度檢驗

2.1 信度分析

結合調查問卷,利用Spss統計軟件分析Cronbachα信度系數。具體公式如下:

信度分析結果α=0.779,Cronbachα信度系數α大于0.7,表明該問卷通過了信度檢驗,具有穩定性和可靠性,問卷內容具有較高的內部一致性。

2.2 利用效度分析

式中rij是變量xi與其它變量xj間的簡單相關系數,pij是變量xi和其他變量xj在控制剩余變量下的偏相關系數。KMO=0.788>0.7,Bartlett進行卡方檢驗的P=0.000<0.001,同時滿足這兩個條件,表明適合作因子分析(效度分析),無需重新調整問卷調查的內容。

綜上分析,表明調查問卷內容通過了信度檢驗和效度檢驗,可以用此問卷進行調研獲取數據并進行相關分析。

3 結果與討論

通過對西藏拉薩市區及周邊地區864名公眾發放問卷,對有關生態環境保護教育方面現狀和需求情況進行統計與分析,結果見圖1至圖10。

表1 問卷調查對象統計表

3.1 西藏公眾對生態環境滿意度調查

圖1 西藏公眾對生態環境滿意度調查結果

從圖1可看出,西藏地區公眾對生態環境狀況整體滿意度較高。

3.2 生態環境問題調查

圖2 生態環境問題調查結果

從圖2可看出,西藏地區公眾認為亂丟垃圾、空氣污染和水污染是西藏地區主要的生態環境問題。

3.3 公眾對生態環境保護知識的了解程度

圖3 公眾對生態環境保護知識的了解情況調查結果

從圖3可看出,西藏地區公眾對生態環境保護知識的了解程度一般。

3.4 西藏地區公眾生態環境保護參與情況

圖4 西藏地區公眾生態環境保護參與情況調查結果

從圖4可看出,西藏地區公眾中或多或少參與過生態環境保護類宣教活動的占81%;沒有參加過這類活動的占19%,主要集中在基層農牧民。

3.5 西藏地區公眾獲取生態保護信息的渠道

圖5 西藏地區公眾獲取生態保護信息渠道的調查結果

從圖5可看出,公眾獲取生態環境保護的主渠道為電視、會議及公益講座等。

3.6 公眾認為獲取生態保護教育的資源素材

圖6 公眾認為獲取生態保護的資源素材調查結果

從圖6可看出,公眾認為獲取生態環境保護類教育的素材為電視節目、專家宣講及發放環保知識手冊等。

3.7 公眾最想了解的生態環境保護知識范圍

圖7 公眾最想了解生態環境保護知識范圍調查結果

從圖7可看出,公眾對本地區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知識更感興趣。

3.8 西藏公眾最想了解的生態環保知識內容

從圖8可看出,公眾對垃圾、水污染、空氣污染及噪聲污染等與自身生活密切相關的知識更為關注。

圖8 公眾最想了解生態環保知識內容調查結果

3.9 西藏公眾認為生態環保教育最有效的手段

圖9 公眾認為生態環保教育最有效的手段調查結果

從圖9可看出,公眾認為通過電視節目、專家宣講、環保知識手冊等途徑介紹有關生態環境保護知識是最有效的。

3.10 開展生態環保教育最易理解的語言

圖10 開展生態環保教育最易理解語言調查結果

從圖10可看出,對西藏公眾開展生態環保教育最易理解的語言為藏語,其次為漢語。從具體調查結果分析過程來看,基層農牧民和社區居民普遍認為使用藏語是最容易理解的語言。

4 結論及建議

4.1 結論

文章通過實地調研、訪談、發放問卷等方法,從西藏生態環境保護教育現狀、方式方法及今后生態環境教育需求等方面,對西藏拉薩市基層農牧民、社區居民、中小學生、高校大學生及環保部門有關環境宣傳教育工作人員共計864名進行了調查。得出以下結論:

①西藏基層公眾對周邊生態環境現狀滿意度較高,公眾普遍認為周邊存在的主要生態環境問題依次為亂丟垃圾、水污染、空氣污染、草場退化、礦山開挖及噪聲擾民等。

②基層農牧民、社區居民認為他們對生態環境保護方面常識了解一般,參與環保教育的機會較少;相比之下中小學生、大學生認為他們對生態環保有關常識較為了解,參與有關學習活動的機會也較多;環保部門工作人員對生態環保有關常識最為了解,而且參與學習活動的機會也最多。

③公眾獲取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知識的主要渠道為電視節目、專家宣講及環保知識手冊;公眾希望今后通過電視節目、專家講座等途徑宣講環保知識。

④公眾對西藏高原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有關知識更感興趣;就具體內容而言,公眾對垃圾(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醫療垃圾等)、水污染、空氣污染、噪聲污染等與公眾生活、健康關系密切的知識更為關注。

⑤基層農牧民和社區居民認為,開展環保教育最容易理解的語言為藏語;高校大學生認為最容易理解的語言為漢語。

4.2 建議

為更好地推進西藏地區公眾生態環境保護教育工作,提高西藏基層公眾生態環境保護意識、相關知識及生態環境保護公眾參與度,文章提出以下建議:

①政府要重視公眾普遍關注的亂丟垃圾等問題,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同時,要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和整合相關力量,更好地處理和解決與公眾生活和健康關系密切的環境污染問題。

②加強對基層農牧民和社區居民生態環境保護教育工作,通過電視、專家宣講、發放環保手冊等途徑開展公眾生態環境保護教育工作。

③加大生態環境保護的宣傳力度,開展宣講教育活動時,應盡量結合與公眾生活和健康密切相關的內容。

④對基層農牧民、社區居民開展生態環保教育時,最好選擇藏語。

⑤建立健全生態環保宣講管理機制,協調各相關部門利益。應立足本地區特殊區情,做好長遠統籌規劃,組建“環保教育宣講團”,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開展西藏地區公眾生態環境保護教育工作,更有效地提高公眾生態環境保護綜合素養和整體水平,為保護西藏生態環境安全、推進西藏生態文明建設和西藏國家生態安全屏障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1]平措,旦增,布多,等.西藏高校環境教育現狀及對策研究[J].西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2):133-136.

[2]張建君.環境保護教育在中職教學中滲透的路徑選擇[J].中等職業教育,2011(14):3-4.

[3]張玉堂.淺談小學環境保護教育[J].學科教學,2011(1):107-108.

[4]平措,黃香,德吉,等.應盡快改變西藏環境教育落后局面[J].環境教育,2014(9):42.

[5]苗彥軍,徐雅梅.西藏牧業教育與西藏生態環境關系的探討[J].中國農業教育,2005(5):51-52.

Survey and Proposalson the currentstatusof Public EnvironmentalEducation,in Tibet

Danzeng①Pingcuo②Buduo③
(①③Schoolof Science,TibetUniversity,Lhasa 850000,Tibet;②Orgnization and Personneldepartment,TibetUniversity,Lhasa 850000,Tibet)

Education on environment is an important channel for improving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ctivities,and is themain subjectof strengthening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promoting the levelofecological civilization.By interviewingnumbersof representativeswhich include farmers,herdsmen,residents,students from primary andmiddle school aswellas university,and environmentalists in Tibet,we carried outa survey regarding public education on environment in Tibet.In this survey,we covered questionsaboutpublic satisfaction on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the current status of public education on environment,public requirements aswell asmethods for futur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Furthermore,based on the feedback of our survey,we have proposed several targeted suggestions forbetter public environmentalprotection education.

Tibetpublics;Environmentaleducation;The questionnaire survey;Suggestions

10.16249/j.cnki.54-1034/c.2016.02.004

X-4

A

1005-5738(2016)02-023-008

[責任編輯:索郎桑姆]

2016-07-06

2014年度西藏自治區科學技術協會調研咨詢類項目“西藏地區公眾生態環境教育模式研究”階段性成果,項目號:KX201408

旦增,男,藏族,西藏日喀則人,西藏大學理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固廢管理與環境教育。

簡介:布多,男,藏族,西藏林芝人,西藏大學理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環境化學與高原生態環境保護。

猜你喜歡
西藏地區調查結果農牧民
西藏地區云地閃電時空分布特征分析
淺談西藏地區閱讀推廣工作——以西藏自治區圖書館“阿佳講故事”為例
新疆吉木乃:“三平臺”助力農牧民增收致富
黨的生活·黨員電教與遠程教育(2017年4期)2017-04-22
芷江西路社區助老志愿者居家護理知識調查結果分析
閩北方言生存現狀調查
內蒙古農牧民收入增長變化對消費結構的影響問題探析
最新中國肛腸疾病流行病學調查結果在京發布
20世紀上半葉西藏地區交通近代化的構想與實踐述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