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戲教學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的應用探析

2017-01-11 15:03張偉麗
未來英才 2016年16期
關鍵詞:認知偏差游戲教學小學英語

張偉麗

摘要:游戲是兒童喜愛而有效的學習方式之一,游戲教學可以緩解小學生初學英語的緊張感,提供相應的語言環境,使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樂學、易學。當前,小學英語游戲教學研究蓬勃發展,但由于其運用到課堂中的時間不長,教師在操作上還存在許多問題,需進一步改進。本文對小學英語游戲教學進行了梳理和反思,澄清了小學英語教師的一些認知偏差。

關鍵詞:小學英語;游戲教學;認知偏差

《英語課程標準》指出:“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是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兒童文化的核心是游戲精神,而把游戲運用于小學生的英語教學中,用游戲來組織英語課堂教學,讓兒童在玩中學、做中學,實現“寓教于樂”,這也正是小學英語教學的出發點和主要目的。但由于英語進入小學階段的時間還并不算長,游戲教學在英語課堂中的運用尚未成熟,教師不能盲目地追求形式,而應深層地把握其本質以有效利用。

一、小學英語游戲教學研究的發展前景

1、學界致力于小學英語游戲教學的探索。自英語這門學科進入小學階段以來,學界為小學英語教學方法的探索做出了很多努力。吳也顯教授的《小學游戲教學論》是一本比較成熟的游戲教學專著;魯子問教授在其著作《小學英語游戲教學理論與實踐》中專章闡述了聽力教學游戲、口語教學游戲、閱讀教學游戲、寫作教學游戲、演唱教學游戲、綜合教學游戲等游戲案例,在《小學英語活動設計與教學》中搜集整理了約 260個游戲和幾十個示例及一百多首歌謠;還有祝海燕編著的《小學英語游戲教學實例》等都為一線教師提供了鮮活的游戲教學示例。

2、一線教師探索出游戲教學新方法。隨著游戲教學研究的深入及教學輔助資源的更新,如配套的活動手冊、多媒體課件、錄音錄像帶、掛圖、卡片等,一線小學英語教師更新了教學觀念、運用游戲教學的意識逐漸增強,并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探索出了一些好方法,如“我是小能手”、“換座位 ”、“小小采購員”“貼鼻子”、“單詞接龍”、“找朋友”等,這些都是小學英語教師耳熟能詳的游戲玩法,為小學英語教學法注入了活力。

3、一線教師科研意識增強。一線教師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科研意識逐漸增強,筆者在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搜索到1999-2011 年游戲與教學相關的文章有一千多篇,其中一半以上來自一線教師,如遼寧省大連市新華小學的于黎楠老師在 2004年第二十卷第三期的《大連教育學院學報》中發表了題為《談小學英語游戲教學的開展》的文章;福建省永春縣實驗小學的顏麗萍老師在 2010 年 11 月 15 日的《教學與管理》中發表了題為《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游戲設置》的文章等等。這些都為小學英語游戲教學法的完善注入了新鮮血液。

二、教師運用游戲教學時容易出現的問題

1、游戲教學定位不準,與常規教學活動相混淆。新課程理念倡導活動途徑,主張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很多教師便認為游戲活動越多越能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將其作為衡量貫徹新課程理念的標準,在英語教學中經常說“Lets play a game”,與日常的教學活動相混淆。

2、游戲目的與形式兩張皮,偏離預定目標。字母類游戲、詞匯類游戲、情景表演類游戲等的日益多樣化為教師運用游戲教學法提供了支撐,常被教師作為活躍課堂氣氛的法寶在教學中使用。但有些游戲的設計表面看著熱鬧,對于學生的語言操練和交際訓練作用卻不大,導致重歡樂輕內容,出現為了游戲而游戲的現象。

3、游戲設計依賴教輔材料,偏離學生生活實際。語言的一個重要功能是交際,教學活動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內容情景化、生活化 ,讓學生在模擬的情景中演練正確使用生活語言,課堂游戲的設計也要為這個目標服務。然而,有些教師出于各種原因便直接引用教輔材料中的游戲或略微加工,沒有深入了解學生的日常生活。相較于城市學生,農村學生理解起來更為吃力,因為教輔資料的語言偏城市化。

4、教師游戲素材老套單一,難以提起學生興趣。心理學研究表明,小學生有意注意力僅為 15-20 分鐘,具有好奇、愛玩的特點。而有些教師忽略了這個特點,在課堂中反復使用同一種游戲,內容和形式上缺乏新意,致使學生參與的興趣不高,沒能抓住學生的興奮段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有些活動甚至在低年級時就開始做,到高年級如五六年級沒有任何變化和創新,難以提起學生的興趣。

三、完善小學英語游戲教學的措施

1、游戲教學不是游戲與教學的簡單相加。一個好的游戲活動能夠把課堂教學氣氛推至高潮,使每個學生全身心地投入英語學習的世界。但將游戲機制引入教學絕不意味著將游戲與教學簡單相加,而是要抓住游戲與學習的聯結點來幫助兒童有效地學習,它體現的是游戲與學習的統一。

2、游戲教學應是教師設計而非兒童自發采用的。教師應事先對游戲進行設計,然后引導或帶領兒童有序地開展,而不是由學生自發產生。這就要求教師不但要熟悉兒童游戲的理論,了解本班學生的身心發展水平、活動特點及興趣愛好,明確教學目的并熟練掌握教材內容,更重要的是要有將教材內容真正溶化在游戲活動中的設計和組織能力中。

3、游戲教學應實現玩具與學具的一體化。由于游戲教學既與游戲發生著聯系,又與教學發生著聯系,而小學生一般處于6-12歲,這一年齡段的認知特殊性決定了他們沒有對英語的真正需求,也缺乏學習的內部動機,濃厚的學習興趣對他們的學習至關重要。所以,教師要時常變換游戲的工具,力爭做到玩具與學具的統一。即游戲教學的材料不僅要形象、具有趣味性,還應與教學內容與要求相統一。

4、游戲教學既要注重過程,又要注重結果。游戲教學與游戲在保證參與者的內在動機上具有一致性,游戲教學雖由教師來安排和引導,但其目的在于利用活動本身的趣味性激起兒童的內在動機,是為了讓兒童在知識的掌握、技能的發展和情感的陶冶上得到更充分的實現,以達到教育教學的目標。這就要求教師將教育目的和內容巧妙地轉化為教學游戲本身的內容與規則,一旦二者達到高度巧妙的結合,兒童便可以從活動過程中得到心理上的巨大滿足,而教師可以較順利地實現預定的教學目標。這樣既關注了學生過程中的體驗,又保證了教學任務的完成,一舉兩得。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M].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 赫伊津哈.游戲的人[M].多人譯.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1996:30.

猜你喜歡
認知偏差游戲教學小學英語
關于當代高知女性婚戀問題研究
在游戲中經歷, 在探索中提升
試析幼兒教育中游戲教學的價值
避免認知偏差,促進孩子成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