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提高非音樂專業學生音樂素養的研究
——以浙江財經大學東方學院為例

2017-01-12 06:54王伊濼
改革與開放 2016年24期
關鍵詞:財經大學校園文化素養

王伊濼

關于提高非音樂專業學生音樂素養的研究
——以浙江財經大學東方學院為例

王伊濼

通過對浙江財經大學東方學院學生音樂素養現狀的調查,分析非音樂專業學生在音樂知識、音樂態度、音樂素養教育方面的不足,并針對提高學生音樂素養的重要性,提出加強音樂素養教育的措施,從而培養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營造良好的校園音樂藝術氛圍。

非音樂專業;音樂素養教育;調查

一、非音樂專業大學生音樂素養現狀

大學音樂教育可以簡單地分為音樂專業和非音樂專業兩大類,音樂專業教育的主要形式是課堂,而后者則是組織和參與課外的音樂活動。目前,多數高校都將辦校的重點放在學生們的專業課程設置和提高畢業生就業率上,而對學生音樂素質教育不夠重視;且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偏見影響較大,這些直接影響到大學音樂素質教育的發展。

1.大學生普遍缺乏音樂素養

現在的大學生對音樂基礎知識了解程度低,鑒賞水平有限,很多學生連最基本的樂理知識都不懂,對于“是否識譜”“是否能演奏樂器”調查顯示,多數學生的音樂知識技能貧乏。52.7%的學生完全不識譜,54.55%的學生不會演奏任何樂器。對于“是否認為有必要學習音樂專業知識”72.72%的學生認為有必要,只有13.64%的學生認為沒必要。數據表明,雖然超出半數的學生都認識到了學習音樂專業技能的重要性,但是大部分的學生還是面臨音樂知識技能缺乏的問題。這種結果主要是因為學校對于音樂教育不夠重視,并沒有在學校中開設音樂課程。

2.欣賞音樂作品類型的比例失衡

對于“了解較多的音樂類型”的調查,不難發現學生對于民族音樂和歐洲古典音樂等高雅音樂認識上存在缺失。在這些音樂類型中,流行樂高達90.91%,在互聯網等傳媒發達的今天,大眾化音樂知識信息得到了良好的傳播,這就導致學生們普遍對流行音樂情有獨鐘,卻對民族音樂和西洋樂孤陋寡聞。因此,社會環境以及媒體的導致是學生欣賞音樂作品結構失衡的主要原因,見圖1。

3.大學的音樂教育和音樂氛圍不足

根據“對大學的音樂教育和音樂氛圍滿意嗎”的調查顯示,59.09%的學生表示“一般”,15.61%的學生表示“不滿意”,而有11.67%的學生表示“不了解”。財經類院校開設課程時以專業課程為重,音樂等藝術類教育受到排擠,學生的音樂素質教育較為薄弱。而在針對“提高音樂素養方式”的調查中,可以看出,只有13.63%的學生選擇了“看相關的書籍自學”,這說明多數的學生仍然認為開展音樂實踐類活動是提高音樂知識涵養的有效方法,見圖2、圖3。

圖1

圖2

圖3

二、大學生音樂素養提高的必要性分析

在高校中培養大學生音樂素養是非常重要的,其價值的實現與社會需求息息相關,相關教育部門也指出,要普及高校中的音樂教育課程,要以學生全面發展為目的開展。

1.音樂涵養和個人素質聯系緊密

浙江財經大學東方學院以就業為導向實施教育,順應浙江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構建良好的學科培養體系,注意培養“應用型”人才。但是隨著知識更新速度的不斷加快,大學生的專業知識和技術必須進一步加強,只有提升了自身的綜合素質,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而音樂素養與個人素養之間有著不可分離的關系,因此只有加強音樂教育才能實現培養全方位人才的需求。

2.音樂素養與通識教育價值的實現

高等教育既包括學術教育,又兼有學術性和職業性教育。其不僅要著眼于傳授傳統、完整的專業知識,而且還應貫徹通識教育的理念,注意提高學生們的個人素質。在音樂素養教學的過程中,通過創設良好的藝術氛圍和理想的藝術情境,激發學生們積極主動參與音樂社會實踐活動的熱情,提高學生們的審美能力,加強情感的交流,達到提高學生們創新能力的作用。

3.音樂素養有利于促進大學生身心發展

音樂是情感的藝術,能夠直接有力地進入人的情感世界,在音樂教育中,以音樂為媒介交流審美信息,享受美感、陶冶性情。音樂是表達情感的有效途徑,這種表達有利于大學生人格的發展。音樂活動多是群體活動,可以促進學生樹立群體觀念,以音樂為媒介進行人際交流,這樣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同時還增強了學生的心理素質。

三、經管類院校學生提高音樂素養的途徑

在財經類院校,非專業音樂教育與體育、信息技術等公共課程所處的地位應是一樣的,都是高等教育體系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因此,理應有一套與之相關的合理的課程構建、管理體系,來規范非專業音樂教育的教學和管理,從而提高音樂教育的質量,形成良好的音樂氛圍,增強學生的音樂素養。

1.開展音樂實踐活動,提高學生音樂素養

在音樂實踐方面,積極加強校園文化的內涵建設,實現文化校園的“內外兼修”。為學生們提供展示自我、鍛煉自我的平臺,提高音樂素養、提升音樂審美情趣及人文素養。為形成良好的音樂教育氛圍,需要開展形式多樣化的音樂教育活動,讓學生們在實踐活動中享受音樂的樂趣,同時挖掘出自身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讓學生們參與到音樂實踐活動中,豐富他們的文化生活,增加藝術知識,充分發揮音樂教育在審美、德育和智育方面的促進功能,從而推動大學音樂教育乃至整個素質教育全面健康發展。

2.凸顯社團活動特色,增加音樂審美情趣

設立音樂社團,為大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和技能技巧的成熟提供良好的平臺,豐富校園文化。以豐富多彩的藝術團隊活動為大學生提供展示和鍛煉自我的平臺,通過發展校內舞蹈團、合唱團等,舉行一系列舞蹈匯演、合唱比賽等活動,加強大學生之間的交流,提高他們的音樂素養、音樂審美情趣及人文素養。

3.開設音樂基礎知識課程,增強音樂技能

已開設的音樂鑒賞選修課程對提高學生對音樂作品的欣賞能力,培養學生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起到了積極的作用。音樂欣賞能力是文化藝術修養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不斷接觸優秀的音樂作品,促進學生審美、德育和智育方面能力的提高,對學生知識面的擴展以及創新的培養也有很大的作用。在此基礎上開設音樂基礎知識課程,增強學生們的音樂技能,對改變現有的“音樂知識缺乏”的不利局面,提高大學生的音樂素養與音樂審美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4.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營造校園音樂藝術氛圍

新建影劇院安排“高雅音樂藝術進校園”活動,能夠對引導大學生提高自身精神境界,豐富精神文化生活,提高素養、培養人格,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校園文化的建設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藝術經典之所以能夠歷久不衰、流芳百世,是因為能夠起到震撼心靈,提振精神的作用。因此必須努力推進校園文化建設,普及推廣高雅藝術,通過開設專題講座、組建藝術社團、舉辦校園文化節等方式,來創造濃郁的文化氛圍,為校園文化建設構建一個嶄新的平臺,實現校園文化的“多元化”發展,從而提高學生的整體文化素質。

[1]曾懿.湖南高職院校非音樂專業學生音樂素養研究[J].教育理論研究,2013:67-70.

[2]張欣.關于提高當代大學生音樂素養的思考[J].教育與職業,2014(24):181-182.

[3]陳剛毅.當代大學生音樂素養的提升路徑與價值引導[J].華南理工大學學報,2013(1):97-100

(作者單位:浙江財經大學東方學院)

10.16653/j.cnki.32-1034/f.2016.24.040

本文系浙江財經大學東方學院院級課題(思想專項課題)“普通高校非音樂專業大學生音樂素養需求調研”研究成果]

猜你喜歡
財經大學校園文化素養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四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三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八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七測
Research on financing strategy for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校園文化建設淺談
以老區精神打造校園文化
校園文化建設的思考與探索
改善商品包裝的若干思考
浙江財經大學倫理研究所簡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