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提高學生人文素養的一些想法

2017-01-12 14:49房冬平
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 2016年11期
關鍵詞:人文素養教育

房冬平

人文素養就是人的內在素質和文化底蘊。在當今社會物質文明高度發達,而精神文明比較匱乏的時代,人文素養就顯得更為重要。著名教育家杜威說過:“離開了人和人的發展,一切美妙的教育計劃都無異于海市蜃樓?!眰鹘y的學科教育教學觀念滯后,教學方法陳舊,課堂上學生主動參與,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還流于形式,偏重于學生考試成績,過分強調了學科自身的知識性、體系性、邏輯性和系統性,忽視人的發展和人文性的教育。深化教育改革要重視為學生全面素質發展服務和在教學中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精神。

人文素養的培養和知識性學習不同,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更需要教師春雨潤物般的感化,整個過程特別需強調循序漸進?!敖?,上所施下所效,育,養子使作善也?!苯逃?,不只是教給學生文化知識,還要使學生學會做人,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只有文化知識,即使文化水平再高,不會做人,不能算是一個完整的人。就像關鴻羽老師舉的例子中,北京某高校一個化學專業的高材生,因為不會交朋友,利用所學的化學知識殺人。不但沒對社會做出貢獻,反而成了社會中的“害蟲”。為什么會出現“高分低能”甚至社會的“害蟲”呢?無疑是應試教育。無論哪個學校,看的都是分數,一俊遮百丑,只要成績好就是好學生,只要老師教出的學生成績好,就是好老師,而不注重學生的品行。那么,在現有的條件下,利用現有的師資力量,怎樣提高學生素養呢?我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首先,提高教師素質。傳統上,教師的教育活動,常常被理解為圍繞教學內容而展開的“傳道、授業、解惑”,教師成了名副其實的“教書匠”。事實上,教師的教育活動并不是單純的技術操作過程,教師也不是一個工匠。教育本身以及教育所處情境的復雜性,促使教師必須真正理解自己所處的情境,并在為什么教、教什么、怎樣教等問題上做出明智而審慎的分析與決斷。這意味著教師除了理解教學內容和掌握必要的教學技能外,還必須有研究自身所從事的教育活動的需求、興趣、信念和技能,有對自己的教育活動以及教育教學理論進行質疑和檢驗的意向,并通過這些使自己進一步成長。在一所學校中,對學生影響最大的不是漂亮的校園、雄偉的教學大樓和先進的教學設備,而是教師的人格魅力、思想品質、業務水平等軟性因素。也就是說,一所學校的發展關鍵取決于教師的成長,教師自身的成長狀態,對學校教育教學改革和學生的成長都具有重要的引領作用,是學校發展的關鍵力量。

其次,培養學生愛美情趣,打下人文素養的基礎。

古詩文,作為文學的一種形式,是現實生活在作家頭腦中的反映,它高度精練、集中地反映了社會生活,體現了人類社會的美。因此,我們可以通過在古詩教學中將音樂引入課堂,讓學生在歡快優美或激越高昂的旋律中反復吟頌,把學生帶到詩的意境中去體會,體味作品中反映的生活美、自然美、情感美、藝術美、語言美,在優美的詩歌作品的感染熏陶下,受到美的教育。

如杜甫的《江畔獨步尋花》一詩,“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戀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描寫了春光爛漫的景象,充滿了濃厚的生活情趣。滿路的鮮花,飛舞的彩蝶,婉轉的黃鶯鳴叫聲,配上民族樂曲中輕快的小調,讓學生合眼吟頌、欣賞,就能讓學生與詩人一起感受到春光在視覺和聽覺上給予的無限美感。

李白的名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則通過雄渾的音樂帶給學生一種氣勢磅礴的美。通過配樂先聲奪人,讓學生感受到美,使他們與作者產生共鳴,在共鳴中體會詩中蘊涵的美,從而逐步使學生的審美能力得到提高。

第三,在教學中,充分利用校園文化建設來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一)墻壁文化:校園內的走廊、樓梯拐角、教室的墻壁都是文化展示的空間。教師要善于利用墻壁文化,將學生的手抄報、作文、繪畫等作品展示在墻壁上,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知識正在被重視;將一些名言警句、偉人畫像、江山圖畫等用圖畫加文字的形式表現在墻壁上。只有當學生感受到生活的美、自然的美、人性的美、藝術的美,才會讓學生對自然現象充滿天然的驚奇與求知欲,才能使他們不斷的學習,做一個符合現代要求的有人文素養的人。(二)廣播空間:校園廣播是校園文化傳播的主陣地,充分利用校園廣播,通過新聞解讀、名人軼事、歌曲欣賞、校園新鮮事等內容來彰顯人文精神,將人文精神扎根在孩子們的內心;也可以讓孩子身臨其境參與其間,爭當校園廣播主持人、爭當校園文化的傳播者,在積淀自身文化底蘊的同時豐富了課余生活。(三)圖書傳情:每周規定學生的閱讀量,用鼓勵的原則讓學生徜徉在書海里,體會讀書帶來的快樂,從中體會人文精神的宗旨??梢栽诎嗉壚镌O立圖書角,每次讀書后及時交流,讓圖書的氛圍回蕩在班集體之中,并隨時組織學生去學校圖書館讀書,讓學生感受書香的環境,感受書籍的滋潤,在班中開展讀書“交流會”,讓學生交流從書中學的知識,還可以交流讀書心得體會和讀書方法。因為“一個蘋果相互交換后還是一個蘋果,但一種思想和另一種思想碰撞時便是兩種思想”,所以廣泛的閱讀是培養和提高小學生人文素養的有效途徑。

從我校的一些實際情況來看,要把學生培養成為全面發展的人,目前的素質教育還存在一些具體的問題,比如:課程教材的系統性、適宜性不強,高校、中小學校課程目標有機銜接不夠,部分學科內容交叉重復,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較為薄弱。要解決這些問題,關鍵是進一步豐富素質教育的內涵,建立以“學生核心素養”為統領的課程體系和評價標準,樹立科學的教育質量觀。今年9月13日,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研究成果發布,學生的核心素養確定為六大方面: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今后,我校將以培養學生六大核心素養為我們的辦學目標。我校將利用教師自己剛則開發出來的校本課程《黃嶺傳說》,推動學生人文素養的發展,將學生人文素養的發展落實到一次次的活動中去。

總之,語文課堂中人文教育的過程是一個動態實施,持續作用的過程。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學生的人文素養的培養和提高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按髲B之城,非一木之材,大海之闊,非一流之歸也”,讓我們充分發揮師生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加以適度的情感熏陶,有效的進行語文實踐和文化建設。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倡導與落實人文性的開掘,讓課文所蘊涵的人文思想都能得以充分的、淋漓盡致的體現,讓語文教學沐浴著人文的燦爛的陽光前行。從而讓學生在教師的引領下個性優化,激情煥發,人文素養得到真正提升,進而讓我們的小學語文課堂都閃爍起人文的光芒吧!

猜你喜歡
人文素養教育
國外教育奇趣
題解教育『三問』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四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三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八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七測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人文紹興
人文社科
讓人文光輝照耀未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