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數據背景下現代教育技術促進教育發展的路徑研究

2017-01-13 19:58楊興波
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 2016年12期
關鍵詞:教育發展現代教育技術大數據

楊興波

摘 要: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信息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進一步加快了社會信息的傳播速度,并為大數據時代的到來與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F代教育技術的不斷發展,既是大數據時代的產物,更是現代教育發展的成果,基于大數據背景的教育技術也因此被賦予了更多的使命。師生利用教育技術在眾多數據中挖掘所需的資源,以提升教育學習效率,由此可見,在大數據時代推動下不斷提升現代教育技術水平,對促進教育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诖?,以大數據時代下教育所面臨的挑戰為研究主題,進行大數據背景下現代教育技術促進教育發展路徑的探索。

關鍵詞:大數據;現代教育技術;教育發展

中圖分類號:G40-03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1-7836(2016)12-0007-03

引言

數字科技的高速發展促使互聯網技術逐步滲透到各行各業的工作環境之中,因此,基于數字技術與互聯網技術的各種現代教育技術得到了良好發展?,F代教育技術發展成果是“互聯網+教育”理念的深化落實,更是當代信息技術教學發展的訴求,通過教育技術的普及與應用,讓學生了解大數據時代下的現代教育技術,并通過現代教育技術的掌握,讓更多的學生享受到科技進步與教育發展的成果。結合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促使學生在教育技術學習與探討中逐漸培養良好的網絡學習能力,以此拓展學生學習的新空間,擴大教師與學生的交流渠道,并利用現代教育技術不斷提升教育的效率和質量。

一、大數據概述

1大數據的概念

大數據是在信息網絡技術和科學技術的基礎上,通過多元化的渠道和途徑,對信息資料進行有效的搜集、歸納和處理,進而組成的數量龐大的信息數據體系。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科學技術創新程度的不斷深入,大數據與傳統數據相比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主要表現在數量、結構、模式、方式等幾方面,數據的存儲數量擁有海量的范圍,改變了傳統結構化的數據存儲空間,在數量增加的基礎上,數據模式也在不斷發展變化,將數據作為一種新型的資源獲取渠道,具有較強的靈活性,可以因時而變。

2大數據的時代特征

大數據以其規模性、高速性和多樣性的特征成為信息領域的顛覆性技術之一。數據體量巨大、數據類型繁多、價值密度低和處理速度快是大數據的主要特點,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也給各行業帶來了質的飛躍。正是由于對信息和數據的搜集、挖掘和分析,才能更好地完成對市場的分析,從而促進行業的進一步發展。有專家指出,大數據時代帶來的極大便利性和價值性使人們的生活更加的便捷,卻也為各行業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大數據時代的出現,將改變人們對數據的認識,不僅體現了數據存在的重大意義,更是讓人們可以通過對數據的處理去尋求到背后的隱藏價值[1]。尤其對于現代教育行業來說,這未嘗不是一種機遇。大數據具備絕對的能力使得學??梢韵到y地將學生的綜合情況和學校的發展情況進行數據化的記錄和統計,并通過對數據的整合得到促進學校進步和發展的重要信息。這種存在于日常生活中最真實可靠的數據,除了能夠體現出大數據的宏觀功能之外,還能極盡所能地進行微觀的數據分析,這無疑從整體和細節兩方面為現代教育的發展提供了絕佳的參考,大數據時代的優勢顯而易見。

二、大數據時代下現代教育面臨的挑戰

在大數據時代,現代教育的教學理念、人才培養模式、教學內容和機制都發生了相應的改變,而我國現行的現代教育體系與大數據時代存在著一些不協調的問題,這是對現代教育提出的挑戰,讓其能更加清楚地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足,并以此為方向進行轉變和改革。

1現代教育理念缺失難以符合大數據時代要求

近年來,隨著教育全面化思想的逐步落實,無論基礎教育還是高等院校,其規模都在不斷地發展壯大。這種規模的擴充要求各級各類學校在學生培養方案和教學模式上有所調整,在各個環節加強信息和數據建設,以保障教育體系的完善,適應大數據時代的發展要求。但是由于我國現代教育體制的觀念更新速度較為緩慢,以高校教育為例,在學生信息能力培養方面仍舊沿襲從前的計劃,并沒有按照新時代對人才的需求而適時調整人才培養方案,許多專業課程體系跟不上市場需求,這就導致了學生的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不足,造成高等院校學生就業不理想;在信息和數據建設方面,仍以政府和校方等外部評估條件為主,學生的參與度不夠,導致信息和數據公開度較低,在教學質量和教學設施建設方面的預測和反饋保障不足,制度與規模不匹配。

2基于大數據下現代教育發展主體單一

我國現行的現代教育發展主體是以政府為主,而學校在發展中的主導地位缺失,學生和家長更加難以參與到發展中來,這是違背大數據時代要求的。在現代教育的學科設置、培養經費和招生指標等各方面,都是由政府主導的,學校按照政府的相關教育評估被動地接受政府的調配。政府的絕對權威為各級各類學校制定了統一的標準,而學校自身對于體制的調節力量十分微弱。這就造成了學校教育體系中調控失靈狀況的出現,使得教育質量偏低,難以適應社會進步和發展的要求。盡管國家和政府在保障現代教育的質量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以保證評估和考核能在公平、公正、客觀的環境中進行,并且對學校、教師和學生做出較為合理的綜合評定,但是由于其他的主體沒有參與其中,造成這種評估結果仍較為片面,有失公允。

3現代教育技術系統尚未完全建立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給現代教育技術系統的全面建立提供了可能。受現實條件的制約,我國現代教育技術系統遠遠跟不上信息化的發展速度,此種現象在城鄉之間存在著顯著的差異。以農村學校為例,其基本辦學數據和學校動態發展的信息方面,尚處于建設之中,這種現代教育技術系統的不健全,直接導致了教學質量的落后。由于系統化的經費統計、硬件設施建設情況、學生的基本信息等相關影響因素沒有形成完整的體系,進而造成教育信息的封閉性,導致教育信息無法得到有效的升級,從而造成了農村學校教學質量的保障有所缺失[2]。由此可見,只有建立完善的數據信息系統,才能對現代教育的教學情況進行綜合全面的評估,有針對性地完善教學條件,彌補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實現學校教育在大數據時代下的可持續發展。

4現代教育質量標準科學化程度較低

目前,我國現代教育的質量評估標準均以教育部頒發的工作指南和評估標準為主,實行全國大標準,地區間可以制定具體標準的原則。這種質量標準固然是結合我國實際國情制定的,也考慮到了地區間的差異,但是就其科學化程度來講,是較為欠缺的。我國現代教育的質量檢驗標準應該以大數據為依托,形成具有較強數據性和科學化的檢驗標準。只有在真實客觀的數據下進行綜合分析的標準才是符合客觀規律的、具有切實實踐性和科學性的標準,這樣才能全面完整地為現代教育的質量檢驗提供依據。同時,要根據數據分析的結果對現代教育進行完善,尤其是在課程、師資和實習方面沒有達到預期目標的方面,有所針對地進行補充和發展[3]。

三、大數據背景下現代教育技術促進教育發展路徑

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現代教育技術水平的提升對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教育教學模式和課堂教學形式都將產生有益的影響,一種更加便捷、更加直觀的教育方式必將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習不再簡單地成為教師主導的“填鴨式”教學,而是師生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共同創新課堂教學的模式與方法,讓教育技術更好地服務于現代教育。在大數據背景下,現代教育所面臨的既是挑戰又是機遇,我們應做好充分的準備,積極進行大數據背景下現代教育技術促進教育發展路徑的探索。

1從“數字化”向“數據化”轉變

數字化已經成為當前社會發展的一種常態,但數字化并非數據化,數據化是數字化發展的升級,更是信息化的產物,在信息技術發展中更加注重數據的功能以及數據的運用,將數字化向數據化轉變,提升現代教育效率。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與進步,20世紀以來我國教育技術就已經開啟了數字化發展模式,并在教育信息發展下,教育技術形態開始產生了質的飛躍??偠灾?,大數據對教育的影響不言而喻,國外許多發達國家教育行業對于大數據的應用已經達到了一定的水平,也通過對教育數據的深度挖掘將教學質量和管理水平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我國目前對于大數據在現代教育中的應用尚處于初級階段,這種有效的工作方式需要以先進的大數據理念為依托。

大數據時代給中國教育帶來的不只是教學方式和教學質量的革命,更重要的是幫助中國教育者轉變了教學理念,以先進的理念為指導,用科學化的手段和途徑,推動現代教育的全新革命,故此應深化“數據化”思想,注重數字化硬件與軟件建設,為學生構建良好的數據化學習環境,讓學生在數據化時代背景下,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探索現代教育知識。實際上,大數據為學校發展的數據化和科學化提供了可能,學生在學習的全過程中都可以用數據的形式表現出來,而將這種數據結果進行綜合性的統計和分析能夠促進學校的教學質量和體系建設的提高和完善。我們要善于利用大數據時代下的數據管理平臺,狠抓現代教育的專業建設,不斷強化管理制度,健全管理結構,進行人才培養的全面提升,并實現管理模式的創新,從而適應大數據時代的高要求。

2現代教育質量體系組織架構的良好構建

現代教育的主體應該包括政府部門、學校、學生、家長等各方面,并且要有相對獨立的專業評估機構。由于各個主體間對于現代教育的訴求不同,因此需要構建組織架構,以保障大數據時代下現代教育的質量。質量體系組織的構建需要建立在大數據的基礎之上,充分利用互聯網等手段,形成具有鮮明時代特點和高技術水平、信息互通的保障體系[4]。

當前教育信息不斷發展,教育技術水平也不斷得到提升,想要保證現代教育質量保障體系的構建,就需要結合多方力量,即學校力量、家長力量與學生自身的力量。學校提供監控和管理,并對人才培養目標進行定期評估;學生主要是對教學活動進行評價,督促學校進行質量改進;家長對學校的評價也是促進學校質量提升的重要依據;用人單位可以根據畢業生的情況提供相關的數據信息,以輔助學校進行人才培養計劃的相關改進;政府相關部門的主要任務是進行宏觀調控,從政策的高度對學校給予撥款等相關扶持。利用大數據平臺建立的現代教育質量體系能夠對各項信息進行提取,并根據數據進行分析和對比,從而做出科學化、客觀性的教學質量評估報告,改進學校的質量。

3完善適應大數據要求的信息系統

大數據與互聯網、云計算技術的完美結合,正在迅速地改變著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我國對大數據技術的開發和應用工作正在逐步完善,“互聯網+”行動就是以大數據時代為背景的全新商業模式,這一思路不僅適用于商業的發展,對于教育的促進作用也需要我們引起重視,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互聯網+教育”模式方式也應運而生。針對我國現代教育信息系統尚不完善的實際狀況,我們可以借助大數據和互聯網技術的結合應用,構建具有全國性質的“現代教育保障信息平臺”,深化落實“十二五”期間所提出的“三通兩平臺”思想[5]。積極構建校園網絡,充分發揮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臺的作用,并在現代教育中結合互聯網,積極開辟信息化教育,以實現教育質量信息的公開化。這種構想需要在數據真實、客觀的基礎上實行,這種平臺的成功構建,將大大促進現代教育的發展與完善,并對我國其他方面的教育具有極大的參考作用,有助于完善我國整個教育制度,提升教學水平,培養出與時俱進的全方位人才。

4結合新的教育技術方式促進現代教育科學化發展

現代教育在大數據的背景下急需提升其科學化水平,這不僅是時代發展的需要,更是現代教育完善自身的必要條件??茖W化是教育發展的必然方向,這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客觀要求,我國在完善現代教育的過程中,需要以科學化的理念為指導,以高科技手段為輔助,再對大數據平臺分析得出的信息進行科學化的分析?;诖?,以慕課為代表的各種新型的教育技術方式應運而生。慕課也被稱之為MOOC,是一種結合互聯網網絡實施的在線學習課程方式,該課程體系以其工具資源的多元化、課程內容的易使用、受眾范圍的廣泛,以及參與度與自主性較強等特點,一度成為現代教學發展關注的焦點。結合慕課等教育技術,促使現代教育將現有教育課程大綱與人才培養目標相結合,選取適合培養理念與培養目標的教育資源,利用先進的教育技術及教育思想,打造科學的教育體系,保證教育開展向生本化轉移;利用慕課等教育平臺,針對教學人員進行科學的培訓,使其具備國際化思維,可在國際化視野下開展教育活動,保證現代教育技術接軌國際教育環境。此外,結合慕課教學方式,還可讓慕課的特征內化進現代教育技術方法之中,此種方式將有助于引導現代教育技術向生本化方向變革,從而保障信息的科學性和客觀性[6]。最后,依托慕課等新型的現代教育技術構筑科學的教學體系,讓現代教育以一種全新的面貌展示給學生,以期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深化“互聯網+教育”理念的教學改革。

結束語

綜上所述,現代教育技術的不斷發展,既是大數據時代的產物,更是現代教育發展的成果。在現代教育教學活動中,運用先進的教育技術不僅可以提升教學效率與質量,更可開拓學生的學習視野,使得學科教學不再拘泥于傳統課堂教育方式。但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在給予現代教育發展無限動力的同時,也為現代教育發展提出了眾多的挑戰,故此應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積極結合新型教育技術方式,深化教育改革思想,落實教育改革措施,將教育教學思維從“數字化”向“數據化”轉變,重構現代教育質量體系,不斷完善適應大數據要求的信息系統,并結合現代教育技術方式來促進現代教育發展。

參考文獻:

[1]趙玉.現代教育技術促進信息時代的教師專業發展[J].中國電化教育,2012,(7):21—24.

[2]胡弼成,王祖霖.“大數據”對教育的作用、挑戰及教育變革趨勢——大數據時代教育變革的最新研究進展綜述[J].現代大學教育,2015,(4):98—104.

[3]楊開城,許易.論現代教育的基本特征與教育信息化的深層內涵[J].電化教育研究,2016,(1):12—17+24.

[4]陳然,楊成.量化自我:大數據時代教育領域研究新機遇——2014年地平線報告研究啟示[J].現代教育技術,2014,(11).

[5]楊現民,余勝泉.論我國數字化教育的轉型升級[J].教育研究,2014,(5).

[6]程艷,曾燕,李春雷.大數據時代我國公平教育重構[J].江西社會科學,2014,(10).

(責任編輯:朱 嵐)

猜你喜歡
教育發展現代教育技術大數據
基礎教育均衡化的實施對于現階段教育發展的重要性
透過《我們的孩子足夠堅強嗎》談中英中學教育差異
現代教育技術下的新型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理論框架初探
《微課設計、開發與應用》課程案例庫的構建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