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用型本科院?!秶H貿易》一體化課程建設探索與實踐

2017-01-13 20:45楊曉霞
現代商貿工業 2016年24期
關鍵詞:一體化建設本科國際貿易

楊曉霞

摘要:《國際貿易》課程在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專業人才培養中具有重要的意義,但是目前教學過程中存在著內容滯后、輕實踐、教學方法及考核方式單一等問題。而一體化的課程建設借助于信息化的教學資源,從理論教學內容、實踐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考核以及互動交流等五個方面進行合理地設計和安排,形成一個相互協調、相互融合的教學體系,并對該課程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進行積極的探索和實踐。

關鍵詞:應用型;本科;《國際貿易》課程;一體化建設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24.089

《國際貿易》課程是經濟、管理、商務英語專業學生必修的一門專業課程,以國際貿易基本知識、國際貿易發展理論以及國際貿易政策為主線,同時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學生熟練利用所學知識分析國際貿易現象、解決國際貿易問題的能力,在整個國際貿易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過程中具有重要的基礎性地位?!秶H貿易》一體化課程建設的積極探索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專業課程的興趣、進一步提升《國際貿易》課程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

1應用型本科院?!秶H貿易》課程的定位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和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各行各業對高技術應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高技術應用型人才不僅需要具備較為堅實的理論基礎,同時也需要具備較強的理論應用能力和技術操作能力。而應用型本科院校作為高技術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機構,擔負著向學生系統傳授理論知識,培養學生理論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和實踐創新能力的重任?!秶H貿易》課程作為應用型本科院校培養高級國際貿易專業技術人才的基礎課和核心課,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需要夯實理論基礎,同時應拓寬知識結構,注重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2《國際貿易》一體化課程建設的內涵

《國際貿易》課程的一體化建設,就是充分實現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相互融合,根據專業培養目標制定一體化的教學體系,打破傳統教學模式,借助于現代信息技術和社會資源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考核以及互動交流等方面合理設計相互協調的教學過程,提高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參與度,從而實現應用型本科院校教育的理論性、實用性。

3.1科學安排理論教學的內容

理論教學是《國際貿易》課程一體化建設的重要基礎,受限于應用型本科院校理論課時的約束,《國際貿易》理論教學的內容必須進行科學合理的安排和設計,做到與時俱進,淘汰過時內容,不斷補充新內容。在教學的過程中,堅持選用最新最權威的教材,同時根據課時安排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調整教材中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內容的順序,使學生更為清晰地理解整個課程的結構和內容。

一、國際貿易基礎知識國際貿易的相關概念及分類國際分工及世界市場世界市場價格二、國際貿易理論古典國際貿易理論新古典國際貿易理論國際貿易新理論三、國際貿易政策關稅非關稅壁壘出口促進措施四、國際貿易政策協調區域經濟一體化世界貿易組織調整后的教學內容共分為四個章節,從國際貿易的基礎知識→國際貿易理論→國際貿易政策→國際貿易政策協調,教學內容由淺入深,思路清晰,學生易于理解和掌握。在國際貿易理論的教學部分,以時間為坐標軸,依次講授古典國際貿易理論、新古典國際貿易理論和國際貿易的新理論;在國際貿易政策的教學部分,主要從限制進口的政策和鼓勵出口的政策兩個方面進行闡述,限制進口的政策主要包括關稅和非關稅壁壘,鼓勵出口的政策主要包括出口促進的相關措施,分類清晰,既便于學生閱讀和理解,也便于教師講授。

在對教材內容進行合理安排以及精準講授之外,適時補充國際貿易的專題教學,比如在講授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內容時,可引入“TPP協議與中國”的專題內容;在講授非關稅壁壘措施的內容時,可引入“藍色貿易壁壘對我國出口企業影響”的專題內容,指導學生搜集資料進行討論,并且嘗試提出相應的對策和建議,經過這樣的相關專題教學的訓練,可使學生將課堂所學的理論知識用于實際問題的分析,不僅感到學有所用,而且能夠達到學以致用。

3.2強化實踐教學

《國際貿易》是一門理論基礎課,同時也是一門應用型較強的課程,實踐教學的開展能夠使學生對《國際貿易》的理論知識進行深入的理解和運用。而大多數應用型本科院校在《國際貿易》的教學過程中重視理論教學,而輕視實踐教學,極易造成理論教學與現實的脫節,使學生難以理解所學理論知識,以至于產生厭學情緒?!秶H貿易》課程在理論授課的過程中,可以積極嘗試開展多種形式的實踐教學。

(1)編排情景劇。比如在講授反傾銷的相關內容時,可以選取當前我國對外貿易領域中的真實素材,由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角色編排情景劇,將反傾銷的立案流程、反傾銷仲裁過程以及反傾銷的措施等知識元素融入情景劇,從而將較為枯燥的理論知識以更為形象生動的形式呈現出來,而在編排情景劇的過程中學生需要廣泛搜集資料,不僅加深對反傾銷相關內容的理解,而且通過排練情景劇學會團結與協作。

(2)參觀相關機構及部門?!秶H貿易》課程較多地涉及到國家相關的職能部門及機構,比如講授關稅知識時涉及到的海關,講授出口促進措施時涉及到的出口加工區、綜合保稅區等,這些機構不僅在一國的對外貿易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是國際貿易專業技術人才未來就業的基地。因此,可以組織學生參觀地方海關、出口加工區或者綜合保稅區,使學生現場觀摩其工作環境,了解相關業務流程,加深感性認識,激發學生將來畢業之后投入相關機構工作的興趣和熱情。

(3)組織社會實踐調查,撰寫調研報告。寒暑假的假期時間,結合《國際貿易》的理論授課內容為學生設置一些調研專題,比如某一年度某類商品的進出口配額、不同行業出口商品的出口退稅政策及出口退稅率、某年度商品的進口許可證管理政策等,由學生自主分組深入社會和企業進行實地調查,搜集資料,并撰寫成調研報告提交,由教師認真批改學生的調研報告并與學生進行溝通。

3.3探索更為生動的教學方法

(1)前沿專題研討法。

《國際貿易》是一門動態發展的課程,其內容與國際貿易前沿聯系最為緊密,而國際貿易領域中的新政策、新形勢和新內容瞬息變幻,在教學的過程中即使選擇最新版的《國際貿易》教材也顯得較為滯后,無法滿足學生對國際貿易領域最新知識求知的欲望,而采用國際貿易前沿專題教學法則可以彌補教材內容滯后的不足。針對本科層次的學生開展專題研討的教學方法,授課教師需要對專題研討的內容和具體實施過程進行精心的設計和合理的引導,構建規范化的教學程序。

圖2專題研討法的具體實施過程(2)情景教學法。

《國際貿易》課程的理論知識較為豐富,傳統的“說教式”的教學方法容易使學生覺得課堂枯燥乏味,學習的積極性不強。采用情景教學法,在理論授課的過程中,結合教學內容,借助于多媒體設備選取一些直觀鮮明的圖片,配合生動趣味性的語言或背景小視頻,再現現實場景,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激發學生的情感認知。比如在講授有效關稅保護率對關稅減讓談判的影響時,可以采用我國入世談判時的相關圖片、短視頻以及關稅調整的數據資料,讓學生深刻理解我國入世談判的不易以及研究有效關稅保護率的實際價值和意義。

(3)視頻教學法。

在授課的過程中,結合實際的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紀錄片或視頻文件輔助教師的理論授課內容,此為視頻教學法。但由于《國際貿易》課程的課時安排有限,視頻教學不宜安排在課堂上進行,可要求學生在課下完成,教師根據視頻資料的內容設置相關問題,由學生課下自主觀看視頻資料,在課堂上安排大約十五分鐘的時間進行問題的討論和交流,同時要求學生針對觀看的視頻資料撰寫觀后感。比如,當講到國際分工和國際市場的內容時,可以要求學生在課下觀看《大國崛起》的紀錄片,當講到貿易政策時,可以要求學生在課下觀看《貿易戰爭》的紀錄片。這些經典的紀錄片內容豐富,形象生動,學生帶著老師布置的任務去觀看,不僅可以深刻理解課堂所學的理論知識,同時避免了學習過程的枯燥無味。

3.4改革傳統的教學考核模式

教學考核可以檢驗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從而端正學習態度,修正學習方法。傳統的《國際貿易》課程的考核方式通常是期末的閉卷考試,而忽視了對整個學習過程中的考核,往往導致有些學生平時學習不積極、不主動,僅僅利用考試前的一周或兩周時間死記硬背達到考試及格的目的,這樣的考核模式下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未充分調動,期末考卷的成績也并不能反映學生真實的理解能力和運用能力。因此,必須對舊有的考核模式進行改革,《國際貿易》的考核模式應注重采取多元化、過程化的考核形式。

表2《國際貿易》課程考核模式及比重構成

考核構成具體項目比重過程性評價課堂出勤5%課堂互動式討論5%平時作業10%專題研討15%課程論文15%終結性評價期末閉卷考試50%《國際貿易》課程的考核模式包括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兩個階段,其中過程性評價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主要包括課堂考勤(5%))、課堂互動式討論(5%),平時作業主要指課后練習題、讀書筆記以及觀看視頻的觀后感等具體內容,占總成績的10%,專題研

討和課程論文更能反映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分析及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因此,所占比重略高,各達到15%的比重。而終結性評價主要指的就是期末的閉卷考試,主要衡量的是學生對所學的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比重不宜過高,50%的比重較為合適。改革后的考核模式既注重考核方式的多樣化,又能體現對整個學習過程的監督和管理,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效果。

3.5增強師生互動交流

《國際貿易》課程內容豐富,但課時有限,課堂上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時間較少,更多的是教師向學生的單向知識輸出,而學生向教師的信息反饋較少,這種模式下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較低,知識復制的效率不夠高。在當代信息技術和網絡科技高度發達的背景下,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完全可以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通過建立網絡課堂和微信平臺實現信息的雙向流動。教師可以將多媒體課件、習題以及相關的教學資料上傳至網絡課堂,供學生在課下進行知識的復習和鞏固,對于疑惑的問題可在課程網站上留言,由教師在空閑時間給予答復。課后作業也可實現網上布置、網上完成、網上批改及網上答疑,大大地提高了互動交流的效率。針對當前大學生較為青睞移動互聯網終端的特點,通過建立微信平臺及時推送最新的國際貿易新聞和消息,師生共同討論國際貿易熱點問題,從而實現對課堂理論教學的有益補充。

4《國際貿易》一體化課程建設需要注意的問題

(1)國際貿易專題的內容應保持新穎、前沿國際貿易前沿專題教學是對教材內容的補充,是彌補教材內容滯后、陳舊的重要手段,專題內容的選擇必須緊隨國際貿易領域的新形勢和新動態,同時及時更新和補充,避免一個專題使用多個學期或多個年份的情況,切實保證專題教學效果的實現。

(2)專題教學宜采用“大班授課小班討論”的方式。

在專題教學的過程中,專題知識點的講授和背景資料介紹可以通過大班教學的模式進行,但是在小組討論的環節應該采用小班模式,由于小班人數較少,課堂秩序更易于維護,老師對學生的關注程度增強,師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也更為充分,小組專題研討的效果會更為理想。

(3)一體化課程建設需要學校給予政策支持。

一體化課程建設的內容是對傳統的教學模式的改革,而這些內容的實施需要學校給予政策支持,賦予任課教師更多的自主權才能夠實現。比如實踐教學的實施就需要學校在課時的安排以及資金等方面給予更多資助,考核方式的實施需要得到學校教務部門的認可和批準才能夠得以實施,如果失去學校政策的支持,一體化課程建設的效果將會大打折扣。

參考文獻

[1]胡俊文.333教學法:《國際貿易》課程教學改革新模式[J].武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2).

[2]卜偉,劉似臣,李雪梅,張弼.本科生“國際貿易”課程建設的探索[J].教育與現代化,2009,(12).

[3]陳錦明.國際貿易專業課程體系與實踐教學初探[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5,(12).

[4]趙梅,李永前,張媛媛.高等院校改進國際貿易課程教學效果研究[J].中國集體經濟,2015,(8).

[5]喬雯,王雪.《國際貿易》課程“大班授課小班討論”教學模式探索[J].

猜你喜歡
一體化建設本科國際貿易
警惕國際貿易欺詐
點揚國際貿易(上海)有限公司
高職院校專業群與實訓基地一體化建設探索
會計電算化向會計信息化過渡研究
論中國畫本科學習
淺議民辦本科院校大學生就業工作
2015年《國際貿易》月刊總目錄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