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藝術設計的審視

2017-01-13 06:34李異文
藝術與設計·理論 2016年12期
關鍵詞:藝術設計

李異文

摘 要:藝術設計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也給予了我們更多生存的空間和幸福的能力。但與此同時,文化演進與設計服務之間的博弈,又顯得設計的擔當和責任缺乏凸顯,漸顯模糊。在現代社會中我們正經歷著經濟飛速發展而帶來的種種可能,太多從前只是存在于腦海的想象,被物化成為現實,造就了許多因急功近利、唯利是圖而誘發的頭腦風暴,產生了許多按圖索驥、以訛傳訛的物品,成全了當下無奇不有、光怪陸離的種種流浪設計、克隆設計、無知設計、無禮設計、無情設計……

關鍵詞:藝術設計;文化演進;設計服務

檢 索:www.artdesign.org.cn

中圖分類號:J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2832(2016)12-0031-02

The Examine of Art Design

LI Yi-wen(School of Design,Yunnan Arts University, Kunming 650500,China)

Abstract :The art design not only changes our lives, but offers us more living & happiness space and ability. Meanwhile, the game between cultural evolution and design service revealed lacking and fuzzy design responsibility. We are experiencing various possibilities brought by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modern society. Most of visions that were only existed in our minds have come true, which then created brainstorms induced by seeking quick success and instant benefits or seeking nothing but profits, produced many goods by following up a clue or incorrectly relaying an erroneous information and achieved various bizarre stray design, clone design, unknown design, rude design and cruel design...

Key words :art design; development of culture; design service

Internet :www.artdesign.org.cn

這里探討的范疇“設計”是以“藝術”為前提的,藝術設計首先應具有精神層面的審美價值,然后才是其他的社會功能,例如認知功能、功用功能、教育功能、娛樂功能等?!霸O計(Design)”一詞在人們的社會生活中變成了流行的時尚語,我們的生活已經被設計嚴嚴實實的包裹起來。當代科學技術的進步,滲透到人類生產、生活的各方面,自然也使得設計的范圍、內容、廣度和深度發生改變。信息交流和存儲渠道、速度、效率的發展,信息量的猛增,都使得原有的生產管理體制、文化藝術、道德、思維幾乎已容納不下這樣的時間與空間上的變化??茖W技術與藝術設計的合流已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如果對藝術設計的理解側重點放在角色和任務上,我認為藝術設計是設計師將人類精神世界的抽象思維感受用合理、形象和美的手法表現出來的工作。它應當是人類精神財富與物質財富的優雅和優質的表現。當藝術放在民眾的生活平臺上與設計結合時,那它的社會功能就具有普遍性,可以說在任何領域、任何空間里都離不開藝術設計的表現。設計的需求大了,市場也大了,藝術設計的行業隊伍也壯大了,設計的行為與事件發生得比吃飯、睡覺還頻繁,那么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接觸設計的行為與事件的時候,有沒有因為設計的問題而困擾過呢?有沒有被設計“非禮”過呢?我們可以肯定的回答,是有過的。面對這份遭遇和尷尬,大眾只能從無言到無奈地承受著。為了追求社會的發展,也為了解決發展不足的問題,這些遭遇和尷尬不全是設計行為所導致,但為了藝術設計大環境的優化和進步,為了人們的生活更加美好,設計者應當坦誠的面對設計本質的認知不足,對設計原理理解不夠,對設計觀念的缺乏等問題,自覺的,盡快的行動起來,去彌補和挽回因遭遇和尷尬帶來的傷害,那是我們設計者應盡的社會責任與義務。

一、不做愚昧無知的設計

設計的道德要求設計的責任和任務與產業結構、產品結構、生存方式、生存環境、生態平衡和倫理道德緊密相關。不要把設計當成信手拈來的事,設計創作展開前必須對該設計任務的前因后果、來龍去脈有所了解和掌握,整個過程是經過藝術的思考、理解,對多學科、多領域的知識進行客觀有序的整合,運用藝術的手段呈現于社會的實用方法;其訴求的主體對象就是內容,而它的內容又是由信息與知識來構成的,兩者的準確性則是最為重要的,其嚴謹程度不亞于科學研究。

在我們身邊的設計中,常??吹教枚手闹囌`,滿不在乎的錯亂,對待歷史事件、人物、時間沒有考證,中外時事、時政含糊不清,以點帶面、馬馬虎虎的兜售著沒根沒莖的“鮮切花”,看著漂漂亮亮,但生命與延續與它無關。談傳統,不懂歷史文化,說時尚,只知極致奢侈,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之精髓的“忠、孝、節、悌、禮、義、廉、恥”全然不顧,取而代之的全是“歐式”“洋氣”的面具,扭曲的時尚心態,無知又可憐。藝術設計是服務社會、服務民眾的事,是公開放在大眾面前的事,必須要態度端正的事。在設計中的每一個筆畫、一個字母、一個細節都會造成無力回天、全盤皆毀的惡劣后果。公布于眾的設計成果,是必須承擔起面向民眾的社會教育責任,必須具有積極的意義。誤讀與曲解及缺乏追究的設計傳達內容,會對社會民眾造成小到生活習慣,大至價值觀的惡劣誤導與傷害。藝術設計不要拿藝術當借口,以抽象做幌子,用風格遮蔽內容,不是五顏六色拼湊出來的,也不是用“創新超越”可以敷衍的。尊重歷史,尊重事實,務必以最嚴謹的態度對待每一個微小的細節,做求真務實的設計。

二、不做無度、無禮的設計

在設計的常態中,繁雜的事務讓設計者常常疲憊不堪,然而這種疲勞又表現在日常德行的草率上。例如對圖文處理的不認真,字、詞、句應用的時態與環境不計較,所表現出來的歧義與誤會時有發生。設計道德與禮節的缺失已經像禽流感一樣傳染開。身邊的設計有太多的抄襲、剽竊不斷發生著,以至于這些“生動的案例”都融入了空氣,讓民眾隨時的呼吸?!爸R產權”對大家并不陌生,但它卻被大家對“山寨產品”盡情后肆意的踐踏著,雖然這些現象沒有危及我們的性命,但它已成為一種病態,這是非正常、非常理的社會狀態表現,孰不知你在“非理”別人的同時,別人也在“非理”你,這種“非理”已成習慣的病態。

設計圈子里的人在談設計的時候,總是要強調“細節”,實際上細節就是我們生活中“禮術”的寫實表現,如果人與人之間起碼的禮尚往來都沒有,那么交往與相處就無法進行。如果說“口頭禮貌”的升級是“書面禮儀”,那么用設計的方式介入書面禮儀則是高級的“禮術”,道德在設計的表現上就應當是具備的起碼條件。大型系列公益節目《和諧拯救危機》中,凈空老法師倡導的民族道德“教化”,就是從古人最基本的《弟子規》開始的,和諧就是自然,倫理需要回歸。設計者在面對設計任務時的禮節與道德是不可缺失的。關于設計中的“度”,就是時間在空間上的恰當表現。好比學習外語的時態,根據境域的變化來講求匹配,又好像添加顏料于顏料中來調出新的顏色一樣,是綜合空間的調合與平衡。在“的士高”廳里搖頭晃腦的人是正常人,在課堂上搖頭晃腦的人就是病人?!坝米钌俚腻X,做最好的設計”是設計項目服務時大部分客戶都會有的想法,碰到這樣的情況,不要急于責難客戶癡人說夢,埋怨只會讓你從起點就把“不順”的種子埋下,直到在你收款的每一個枝椏上開花。這兒的“最少”和“最好”都是“度”的問題,尋求其中人與人,文化與思想,接受與給予,需求與需要之間的“度”,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做一個于甲、乙雙方都各取所需的設計才是完勝,其中的高度就是教化的水平。俏皮話就是俏皮話,書面語就是書面語,審時度勢的判定,恰如其分的演繹,做張弛有度的設計才更加耐人尋味。

三、不做無情無義的設計

在設計工作中,有時會遭遇業主方毫無理由的天馬行空,竟然成就了一個空穴來風的作品。如果站在經營的角度,贏利固然是第一位,那么設計的經營是不是也應如此呢?面對生存已經是當務之急的時候那是合理的選擇,就像基本國策“解決溫飽問題”一樣,我就把這種沒有選擇而饑不擇食的設計稱其為“無義的設計”。到了“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的時候,“無義的設計”是見利忘義的小人之舉,是信仰追求的迷失,是思想的離經叛道,最終只會紙醉金迷的喪失自己的專業操守。列夫·托爾斯泰說過,沒有感情就沒有創新、沒有藝術。藝術是感情的產物,藝術的本質之一是傳情達意,要潛移默化地感染人,要給予人美的感受,要通過感情的表達塑造作品的生命力。不僅僅是藝術創作才講生命力,藝術設計同樣強調,并且比純藝術更純粹、更細化、更寫實。與純藝術創作的區別之處在于它的含蓄與內斂,它總是在滿足了功用之后才有情感的流露,先是功能,才有形式。欣賞設計作品時,我們通??梢园l現作品內容飽含情感的豐富表情,也會發現一些設計作品毫無表情,這是因為設計的功用成為唯一要表現的時候,設計者恪守要求,控制情感,千萬別認為這是無情的設計,其冷靜的表現是潤物細無聲的細膩情感注入,情感表達的方式不一定非得去熱烈擁抱和親吻,它是在藝術設計中飽含情感且一如既往的貫穿全過程。以真誠的心對待每個設計就會有真誠的回報,無情的設計就像無情的人一樣,令人發指。

結語

英國工藝美術運動創始人威廉·莫里斯曾說,“藝術的目的就是使人們快樂的工作,并使他的閑暇時光變得豐富充實。真正的藝術是一種對人類純粹的祈福?!?在藝術設計的道路上,每一個設計的跋涉者都有著不同的感受,我一直把這些問題置于自己的面前,在設計任務中逐個反復的審視和質疑,將其視為設計真正的開始。我們作為設計者,應該明白頭頂上是扎根于社會的設計信念與方向,肩膀上是置身于民眾的設計擔當與責任,唯有堅定、執著者能夠終見曙光,完成自己的設計夙愿,路途中遇到的“誘惑”和“阻撓”不該成為你的“岔道”,“摒棄”和“翻越”它才是回歸藝術設計前進的方向。做負責任的事,做負責任的藝術設計。審視自我,審視自己的藝術設計。只要每位從事藝術設計的人面對每一個設計任務時,不回避、不妥協地對待問題,良好的藝術設計大環境就能真正服務社會,服務每個民眾,最終的恩典依然會回報設計者。

參考文獻:

[1] 杭間,靳埭強.包豪斯道路[M].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2010.5.

[2] 王受之.世界現代設計史[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9.

[3] (日)原研哉 著.設計中的設計[M].朱鍔 譯.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6.11.

[4] (法)雷蒙· 阿隆.社會學主要思潮[M].葛秉寧 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5.7.

[5] 朱光潛.朱光潛談美[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9.

[6] (美)查爾斯·默里.文明的解析[M]胡利平 譯.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6.

猜你喜歡
藝術設計
《自然生活》
張弢作品
花影
小院系列之二
試論創新思維在室內藝術設計中的運用
書封與現代藝術
河北師范大學藝術設計學院
環境藝術設計辯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