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析“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視域下的黨的建設

2017-01-14 18:49陳婷
決策與信息 2016年12期
關鍵詞:戰略布局四個全面黨的建設

陳婷

[摘 要] 辦好中國的事情、解決中國的問題關鍵在黨?!八膫€全面”戰略布局是新形勢下習近平治國理政的新思想,對黨的建設和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八膫€全面”戰略布局要求黨堅持群眾觀,將黨的建設落實到解決人民群眾的訴求中;堅持發展觀,將黨的建設與人的全面發展緊密聯系到一起;堅持法治觀,全面提高管黨治黨、依法執政的能力;堅持廉潔觀,保持黨的肌體健康和先鋒隊性質。在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發展過程中,不斷增強黨的領導能力和執政能力。

[關鍵詞] 習近平;“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黨的建設;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中圖分類號] D2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2-8129(2016)12-0066-07

習近平強調:“協調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是當前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中必須解決好的主要矛盾?!盵1]“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是新時期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重大戰略部署,當前應對“四大考驗”、克服“四風問題”對黨的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黨的領導能力和執政能力是“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必然趨勢。

一、“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要求黨堅持群眾觀

“群眾觀點是黨的基本政治觀點,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根本工作路線。這是由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決定的。我們所做的一切工作和事業,目的都是為了人民群眾的利益,都必須真心實意地依靠群眾才能做好”[2] 193。這是中國共產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與其他政黨相區別的根本點?!八膫€全面”戰略布局是在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在21世紀新形勢下的新戰略新思想,是以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做出的科學論斷,“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要求我們黨堅持群眾觀,符合社會現實的需要和黨自身建設的需要。

1.符合社會現實的需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經濟新常態下的一個新目標,“我們的奮斗目標是,到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在2010年基礎上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會”[3]。由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轉變是中國現實發展的需要,習近平指出:“我們的人民熱愛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期盼孩子們能成長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盵4]中國共產黨始終以人民群眾的利益和愿望為出發點,始終堅持群眾路線,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向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中國人民一直以來的愿望,實現共同富裕是我們的最終目標,中國共產黨的一切工作都是以人民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全面深化改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動力和途徑,是在各項改革的基礎上給社會注入新的活力,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力,是帶領人民群眾建設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舉措;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維護社會穩定,為人民群眾的發展創造良好氛圍,提高國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保障;全面從嚴治黨是中國共產黨鞏固執政基礎、增強執政能力的必然要求,是堅定黨在人民群眾心中的領導地位和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的必然要求。當前,國內外形勢正在發生著復雜而深刻的變化,我黨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教育、醫療、就業、養老、社會公正、生態環境、食品安全等關系到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依然很多,城鄉區域發展差距、社會各階層收入差距依然很大,如何處理好公平與效率的問題,依然是擺在我們黨和政府面前的重大問題,能否解決好這些問題是對黨執政能力的巨大考驗?!八膫€全面”戰略布局涉及政治、經濟、社會、生態、文化等方方面面,中國共產黨站在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創造者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立場上做出這一新的戰略部署,社會現實的需要要求黨必須堅持群眾觀。

2.符合黨自身建設的需要。判斷一個政黨是否先進,關鍵在于這個政黨是否遵循社會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是否能站在時代潮流的前列,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毛澤東說過:“人民要解放,就把權力委托給能夠代表他們的、能夠忠實為他們辦事的人,這就是我們共產黨人。我們當了人民的代表,必須代表得好?!盵5]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這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因此,中國共產黨必須站在歷史的高度,彰顯黨應有的責任和能力,其關鍵在于加強黨的建設?!八膫€全面”戰略布局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新飛躍,它反映了黨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和人民幸福的深謀遠慮,也統一于黨的自身建設的偉大工程。中國共產黨是“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目標制定和實施的主體,“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是在黨的領導下做出的重大戰略部署,以全面從嚴治黨為抓手,全面深化社會各個領域的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以開創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局面。一方面,“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不斷推進要求黨不斷增強領導能力和執政能力,提高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以更好地為人民群眾服務,加強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以應對重大風險考驗。另一方面,只有黨同人民群眾保持血肉聯系,國家才能繁榮昌盛,人民群眾才能幸福安康。如果脫離了人民群眾,黨就失去了執政之基和力量之源,國家就會走向衰敗。因而,黨在理念上要契合人民群眾的利益,在行動上要嚴格自己,為人民群眾謀利益。想要推進和落實“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必須加強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黨要始終堅持群眾路線,在人民群眾的監督下不斷增強執政能力,提高執政的科學化水平和民主化水平。

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要求黨堅持發展觀

恩格斯在《反杜林論》中指出:“要不是每一個人都得到解放,社會也不能得到解放?!盵6] 644馬克思也在《共產黨宣言》中提到未來共產主義的基本特征就是實現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這說明了馬克思主義的一個重要觀點就是關注人的全面發展?!八膫€全面”戰略布局涵蓋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等社會發展領域,這都要求扮演先鋒隊角色的中國共產黨必須堅持全面發展觀——從實現物質層面和精神層面的人的全面發展到實現政治、經濟、文化的社會全面發展,要求我們黨必須解決好為誰發展、靠誰發展、怎樣發展、發展成果如何共享等重大問題,要求我們黨必須站在全面發展的角度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不斷取得新成就。

1.“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要求黨的發展觀體現在人的全面發展上?!八膫€全面”戰略布局涉及的社會發展領域歸根到底就是人的發展,其最終價值依歸是為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準備條件,這也與我們黨一貫堅持的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相一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實現人自由而全面發展的堅實基礎,《中國共產黨章程》中寫到:“在生產發展和社會財富增長的基礎上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秉h始終以生產力的發展為中心,力圖解決物質匱乏對人的發展的限制,創造條件滿足人民群眾的物質需求、創造條件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的休閑時間、學習時間來發展自身,黨的目標不僅是保障人民群眾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充裕,還力圖使人民群眾的體力和智力都能得到充分的發揮和運用。全面深化改革是為了掃除限制人自由而全面發展的體制障礙,正確處理好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關系,正確處理好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首先,必須深化政治領域的改革以促進經濟的發展、維護人民的權益;其次,必須改革一切不合理的就業體制和機制,為人們創造良好的就業環境;再次,必須深化分配領域的改革,正確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關系;最后,大力促進城鄉發展一體化,構建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的新型城鄉關系。全面依法治國力圖從法律層面確保社會的良性運行,創造使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力得到充分發揮運用、利益得到良好維護的社會氛圍,以法律法規來保障人民權利的實現,促進人的個性及才能的自由發揮,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全面從嚴治黨通過理想和信念來保障人民先鋒隊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使黨在思想、行動上始終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樹立良好的榜樣,進一步強化人民群眾的共產主義理想和信念。

2.“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要求黨的發展觀體現在社會歷史發展階段上。胡錦濤指出:“要緊密結合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實踐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盵7]科學發展觀的提出表明了我們黨在戰略布局上堅持發展觀,第一要義就是發展,堅持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等各方面的可持續發展。黨的十八大也提出要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這是馬克思主義發展觀在黨的建設上的新發展,是新形勢下保持黨的先進性的新要求——以改革創新的精神,將發展觀貫穿于黨的建設工作的各個方面。從黨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到黨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轉變,從“總體小康”到“全面小康”理念的轉變體現了中國社會經濟的發展藍圖,體現了中國共產黨追求發展的理念和追求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中國夢”;從“綜合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意味著黨堅持改革、發展的全面性和徹底性,展現了黨在國內外復雜形勢下的長遠戰略眼光;從十五大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提出到十八屆四中全會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部署,是我們黨法治精神的體現,是有法必依、執法必嚴新發展理念的全新體現,是黨風和政風逐漸走向法治化的體現;從嚴格黨的紀律、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到全面從嚴治黨、整頓“四風問題”、黨的“三嚴三實”,體現了社會歷史的發展對黨提出的更高要求,體現了我們黨堅持隊伍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決心。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五大發展理念也是“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在發展觀上的體現:創新需要在黨借鑒繼承傳統的基礎上發展;協調需要在黨總攬全局的基礎上發展;綠色需要在保持黨的先進性的基礎上發展;開放需要在黨的全球視野下發展;共享需要在黨的民本思想下發展,需要在黨的領導下實現社會的全面可持續發展。

三、“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要求黨堅持法治觀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首次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要求中國共產黨必須堅持法治觀,將法治理念貫徹到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中來。法治不僅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維度,更是貫穿于“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每一個方面的必然保障,因此,建設法治型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是“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要求,是發展社會主義法治的要求,也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和全面從嚴治黨的應有之義。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對中國共產黨運用法治思維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必然提出更高的要求:

1.用法治推進和保障“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實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進程中,要求我們黨必須運用法治來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用法治化來推進社會的民主化。法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保障和制度基礎,從建設小康社會到建成小康社會的轉變過程中一直貫穿著法治理念。從一定意義上講,小康社會就是一個擁有良好的社會秩序、人民權益得到充分維護的穩定社會,這就要求我們黨必須盡快實現國家政治、經濟、社會生活的法治化,從而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重要的法律保障。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國是相互推進和相互包容的關系,一方面,法治是深化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推進法治的科學化和合理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內容;另一方面,法治保障各方面改革的順利進行,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過程中,必須要有法治作為保障,使各項改革制度合法化。在當前改革進入攻堅區和深水區的重要階段,想要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使各方面利益格局合理化,就更需要法治來保障各項改革的順利進行,使各項改革行為合法化。法治也是全面依法治國的內在要求,1997年十五大將“依法治國”確立為治國的基本方略,在報告中使用了“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表述,法治成為國家治理的一個重要戰略維度。法治還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中的一個重要方面,對實現“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等具有重要的保障和促進作用。全面從嚴治黨更是要求我們黨必須將法治落到實處,“政黨是公民和國家機關之間的橋梁、是政治共同體的火車頭、是國家權力的軸心”[8] 283-286。黨作為社會主義建設的領導核心,作為推動社會發展的組織者和實踐者,一切活動都要在憲法范圍內,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能超出法律的規定,這也是中國共產黨貫徹有法必依、執法必嚴的必然要求。

2.用法治推進法治型政黨的建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對建設法治型政黨提出了總的目標要求,要求法治型的政黨在新的歷史背景下帶領人民群眾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沒有法治就沒有社會的和諧穩定,沒有法治就沒有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建設的穩步發展。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法治保障,要求法治型的政黨領導改革,以黨的法治型帶動社會的法治化建設。同時,法治型政黨建設也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和全面從嚴治黨的緊迫任務,對于進一步提高黨的依法執政水平具有重要意義。因而“必須改變以往用暴力摧毀一切再塑造一切的歷史演進方式,進化為通過以改革性工具調試國家政治系統的方式,即由執政黨全面領導國家生活的機制和方式,為此,必然會選擇體現政黨意志、凝練現時政治經濟共同體和傳統歷史文化共同體性質的法律作為一種中介——通過法律作為一種‘穩壓器‘聯絡器來充當執政黨治理國家的權力載體” [9]。歷史在發展、社會在進步,用暴力治理社會的方式已成歷史的過去時,社會的發展進步要求執政黨用一種新的文明的方式來領導和治理國家,要求建設先進科學的法治型政黨。進入21世紀,在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下,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中國共產黨面臨“四大風險”的考驗更需要以法治來克服。建設法治型政黨,從根本上來說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的必然要求,也是貫徹落實依法治國和從嚴治黨的根本保證。

四、“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要求黨堅持廉潔觀

“廉者,政之本也”“廉非為政之極,而為政必自廉始”。古語早就指出廉潔對于執政者的重要性。習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大力加強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設,堅持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盵10] 391廉潔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廉潔關系到我們黨和政府是否堅持工人階級的性質、關系到人心向背和改革的成敗、關系到國家的前途命運,在任何歷史條件下都必須保持廉潔?!八膫€全面”戰略布局對黨的廉潔從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堅持廉潔觀是保持黨先進性和純潔性、進一步推動廉政文化建設、樹立良好的黨風和政風的必然要求。

1.堅持廉潔觀是對歷史的傳承。毛澤東提出要牢記“兩個務必”,構筑思想上的道德防線;鄧小平提出“兩個文明”要一起抓;江澤民提出反對和防止腐敗是全黨的一項重大政治任務;胡錦濤提出反腐工作做不好就會出現亡黨亡國的危機,“一定要把加強黨員、干部的道德修養作為一個重點,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黨員、干部的道德修養,直接關系到黨的整體形象。要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模范遵守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堅決抵御各種腐朽落后思想文化的侵蝕,廣泛形成講道德、重修養、尚清廉的良好風氣”[11];習近平提出的“八項規定”,表明了我們黨懲治腐敗的堅定決心。從歷史發展階段上來看,防腐治腐工作在黨的領導下不斷向前推進,從十一屆三中全會到十四大,我們黨一直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通過法制建設來預防腐敗、推進廉潔;從十四大到十六大,我們黨非常重視自身的思想建設,明確了黨員做得好不好,關鍵在于思想是否具有先進性和純潔性;從十六大至今,我們黨非常重視群眾的教育實踐活動和黨的作風建設問題,通過加強群眾對黨的監督來推進黨的作風建設?!八膫€全面”戰略布局對黨堅持廉潔觀的要求,繼承發展了中國傳統廉潔思想,并與新的中國實際相結合。反腐問題解決得好不好關系到國家的興衰、關系到黨的存亡,必須下大氣力,從經驗中吸取教訓,運用歷史智慧推動廉政文化建設,引導全黨樹立廉潔觀。

2.堅持廉潔觀是“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對黨的廉政文化建設提出的更高要求。加強黨的廉政文化建設關系到黨的前途和命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過程中,在全面深化改革過程中,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過程中,在全面從嚴治黨過程中,無論是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還是法治建設,都對我們黨的廉潔自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黨樹立廉潔觀,推動廉政文化建設,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奢靡之風等不正之風。一方面,思想純潔是保持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純潔性的根本,最基礎的就是從思想道德抓起,堅持黨性原則,嚴肅黨的紀律,明確黨的制度?!拔覀円逃龑V大黨員干部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精神家園,不斷夯實黨員干部廉潔從政的思想道德基礎,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10] 391。共產黨員更應該帶頭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從思想上和行動上都嚴格要求自己,不斷提高自己的黨性修養。另一方面,廉潔觀要求我們黨必須抓好作風建設?!白黠L問題都與公私問題有聯系,都與公款、公權有聯系,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亂花;公權為民,一絲一毫都不能私用”[10] 394。作為黨員干部,必須以身作則,不能濫用手中的權力,必須謹慎用權,不能花老百姓的錢謀一己私利,樹立廉潔從政的思想。黨的廉政文化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是消除腐敗的必經之路,“以廉政觀念文化建設為根本,營造廉潔從政的社會氛圍,以廉政制度文化建設為保障,完善廉潔從政的行為規范,以廉政行為文化建設為歸宿,提高廉潔從政的實際效果”[12]。針對亟待加強的廉政文化建設,“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要求在黨的領導下增強全社會的反腐倡廉意識,形成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良好風尚。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堅持運用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方法論提高解決我國改革發展基本問題本領[N].人民日報,2015-01-25.

[2]江澤民.論黨的建設[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1.

[3]習近平接受拉美三國媒體聯合書面采訪[N].人民日報,2013-06

-01.

[4]我們的人民期盼有更好的教育[Z].網易網,2012-11-25.

[5]周振國.毛澤東人民主體思想及其當代價值——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N].河北日報,2013-12-25.

[6]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胡錦濤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85周年暨總結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06-07-01.

[8]龔祥瑞.比較憲法與行政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2.

[9]楊海坤.“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下如何全面推進法治政府建設[J].法學評論,2015,(5).

[10]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國外文局.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 北京:外交出版社,2014.

[11]胡錦濤在中紀委第六次全體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Z].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官網,2006-04-01.

[12]莫岳云,蔡 蓉.加強廉政文化建設,構建和諧社會[J].華南理工大學學報,2007,(2).

[責任編輯:肖偲偲]

猜你喜歡
戰略布局四個全面黨的建設
論習近平關于黨的組織建設思想的創新
試論“四個全面”戰略與中國夢的關系
關于“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融入“概論”課教學的幾點思考
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與新媒體發展的關系探析
社會主義道德建設在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的作用研究
把“兩學一做”落實在思想上和行動上
“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之于中國社會發展的理論依據和實踐價值
“四個全面”清晰展現戰略布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