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面落實五大任務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見到實效

2017-01-16 18:11朱芷嫻
中國經貿 2016年22期
關鍵詞:實效供給側改革

【摘 要】 改革開放30多年,中國的宏觀經濟管理側重于需求端,靠投資、消費、進出口三駕馬車拉動,實現了快速增長。與此同時,中國經濟高速增長中的結構性問題越來突出,產能過剩、高房地產庫存、高杠桿等都是轉型中的問題。中國經濟發展現在的主要矛盾正在由需求側轉向供給側,經濟下行的主要原因表面上看是速度問題,但根本上卻是結構問題,是供給側、結構性、體制性的矛盾。所以全面落實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任務,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見到實效任重而道遠。

【關鍵詞】全面落實;五大任務;供給側改革;實效

一、積極穩妥“去產能”,優化供給結構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2016年的首要任務是積極穩妥化解過剩產能。去產能主要指傳統產業、過剩產業。改革開放初,中國是短缺經濟,很多企業都可以大發展,大干快上,中國經濟實現了30多年的高速發展?,F在隨著市場和需求的變化,很多領域和行業出現了產能過剩。PPI連續的負增長表明很多企業持續經營存在問題。從供給側分析,去產能首先要加快企業并購重組。第二、擴大出口,通過一帶一路戰略等開辟新的需求市場,從需求端加快去產能?!耙粠б宦贰蓖卣沽松婵臻g,釋放中國過剩的產能;自由貿易區釋放過剩的產品;亞投行和絲路基金釋放我國的外匯;而跨國公司釋放了中國的標準。第三、加快產能輸出,將工廠遷移至中亞、非洲等國家,在供給端消化產能。第四、明確提出破產、再就業,通過關停并轉、產權轉讓等方式加快清理僵尸企業退出轉讓。

二、多項措施并舉“去庫存”,促進產業持續發展

2015的11月10日,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表示,要化解房地產庫存,促進房地產業持續發展。第二天,李克強總理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強調要以加強戶籍制度改革帶動住房消費。在供給側的具體措施,首先要穩步推進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只有通過農民工市民化,消除農民工在就業、養老、醫療、教育、住房等方面的顧慮,讓其老有所養,病有所醫,住有所居,學有所教,真正實現農村人口從“農民”到“市民”的徹底轉變,實現人的城鎮化。第二,要全面落實戶籍制度改革方案,促進有能力在城鎮穩定就業和生活的農業轉移人口舉家進城落戶,并與城鎮居民有同等權利和義務。第三,明確深化住房制度改革方向,以滿足新市民住房需求為主要出發點,以建立購租并舉的住房制度為主要方向,把公租房擴大到非戶籍人口,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第四,通過制度供給、簡政放權等釋放城市住房的改善性需求取消過時的限制性措施。

三、主動穩妥“去杠桿”,防范金融風險

金融是為有錢人理財,為缺錢人融資,為實體經濟服務,百業興則金融興;百業穩則金融穩。信用是金融的立身之本,金融企業要有信用,融資企業要有信用,各種中介服務類保險、信托也要有信用,拋棄了金融最基本的信用本質就是泡沫。信用是杠桿的基礎,有信用就有透支,透支就是杠桿。沒有杠桿比就沒有金融,但杠桿比過高就產生風險。目前,金融系統內在滋生的風險,本質上是杠桿比過度的問題,經濟出問題常常跟金融系統本身的杠桿不當有關。所以一切金融的創新都是想方法把杠桿放大,一切金融危機的本質就是杠桿比放大。杠桿高了風險就高,所以去去杠桿首先應把杠桿率控制在合理的信用的范圍內,要把握好信用、杠桿和風險的度,讓利率反應其真實的水平,打破剛性兌付,讓市場真正通過風險的高低來定價。

四、多舉并重“降成本”,釋放供給動力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開展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行動,優化運營模式,增強盈利能力。要開展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行動,打出“組合拳”,從制度、財稅、金融、社保、流通、能源等多個領域改革共同發力,切實為企業減負,釋放供給側動力。從供給側分析,首先真實供給的主體是企業和市場,但政府必須有一個制度來保證,降低企業成本的時候,首先要降低的就是制度成本,通過體制機制的創新來推動改革,尊重市場、尊重需求。其次要深化稅費制度改革,降低企業的稅率負擔,改變收費項目不合理的現象,徹底治理亂收費行為。最后,要降低企業財務成本,金融部門要疏通利率傳導渠道,提高資金可得性和配置效率,創造利率正?;恼攮h境,為實體經濟讓利。降低企業人力成本,進一步釋放勞動力市場活力和企業發展動力,降低電力價格和物流成本,減輕企業成本負擔,提高商品流動效率。

五、精準發力“補短板”,擴大有效供給

木桶原理決定了補短板就是提升發展水平,補短板要盡早解決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問題,實現均衡發展,讓老百姓分享經濟發展的成果。從供給側的角度看可以補民生短板,比如扶貧脫貧,實現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還有社會保障制度的短板,提出到2020年,法定人員社保全覆蓋、全民參保?;A養老金全國統籌、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全面實施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出臺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等??梢匝a優質供給短板,隨著老百姓從過去的要“過日子”到要“過好日子”,企業要產業升級,提高產品的質量,從供給的角度滿足新的需求。還可以補“三農”短板。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保持農業穩定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走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農業現代化道路。除此之外還可以補人力資本短板,加大投資于人的力度,使勞動者更好地適應變化了的市場環境。補城鄉基礎設施的短板,通過PPP讓社會資金來參與基礎設施建設等。

綜上所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思想理論的重大創新,全面落實五大任務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見到實效,是解決中國經濟深層次矛盾的良藥,是實現長期穩定發展的必然選擇,也是未來中國經濟前進的方向。

參考文獻:

車海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邏輯[J].中國發展觀察.2015(11).

作者簡介:

朱芷嫻(1985—),女,遼寧營口人,中共營口市委黨校,講師,研究方向:經濟學。

猜你喜歡
實效供給側改革
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提升英語課堂實效
如何提高小學高年級作文教學的實效性
從細節處找英語實效
小學品社課堂結合時事教學初探
高中歷史“自主導學”模式中的小組合作學習反思
淺析農產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房地產去庫存有何妙招
中國高等教育供給側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內涵、路徑
人才領域也需“供給側改革”
韓媒:抓住中國“供給側改革”新機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