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常態背景下管理會計在中小企業的應用

2017-01-16 19:13趙志敏
中國經貿 2016年22期
關鍵詞:轉型升級新常態管理會計

趙志敏

【摘 要】2015年末,全國工商登記中小企業超過2000萬家,占比99%,提供80%以上的城鎮就業崗位,成為就業的主渠道。目前,中國經濟呈現出新常態,由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在經濟新常態下,中小企業受到了更大的沖擊,越發凸顯出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加強戰略規劃能力的重要性。近兩年,財政部相繼發布了《關于全面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管理會計基本指引》,構建了管理會計概念框架。然而中小企業存在人的問題、資金和規模的問題、管理會計自身的問題,制約了管理會計在中小企業的應用和推廣。本文從企業人員、資金及規模、管理會計自身等方面論述了中小企業在管理會計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建議中小企業,應結合自身經營特點,加強全員培訓,尤其是管理層和財務人員的培訓,并找準切入點,從簡單易行的方面入手,先應用再逐步調整和完善,循序漸進、穩扎穩打,逐步拓展管理會計應用范圍;同時也可以借用外腦為企業管理轉型服務,突破規模瓶頸提高管理會計應用水平;盡快建立完善相關制度和考試評價體系,形成有中國特色的系統的管理會計應用理論。

【關鍵詞】中小企業;管理會計;新常態;轉型升級;抗風險能力

一、引言

目前,中國經濟呈現出新常態,由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是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升級,第三產業消費需求逐步成為主體,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這種態勢雖使經濟承壓,但也給中小企業的發展和轉型升級帶來更多的機遇,同時也給企業提出了更高的內部管理要求。

按照美國管理會計師協會IMA的定義,管理會計是一個包括支持管理決策制訂、計劃、及績效管理系統制定,并且在財務報告和控制中提供專業見解、在戰略制訂完善過程中輔助管理的職業。其側重于未來的戰略預測決策,運用預算管理、成本管理、績效管理、投資分析、內部控制、信息系統管理等一系列方法,分析、提煉內部管理需要的規劃控制等決策信息,其目標是通過運用管理會計工具方法,參與單位規劃、決策、控制、評價活動并為之提供有用信息,推動單位實現戰略規劃。因此,管理會計的應用是提升企業管理水平的重要工具。

2014年11月,財政部下發《關于全面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 2016年6月底,又下發了關于印發《管理會計基本指引》的通知。在目前的經濟形勢下,這些這些制度的出臺恰逢其時,將為企業尤其是廣大中小企業提升內部管理水平提供更加現實的指導,成為企業提高市場競爭力的催化劑和助推器。

二、我國管理會計在中小企業的應用現狀

1.我國管理會計理論研究

我國對管理會計的研究和應用起步較晚,約始于20世紀70年代末,至今管理會計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實踐上都取得了較大的發展。尤其近兩年,財政部相繼發布了《關于全面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管理會計基本指引》。構建了管理會計概念框架,統一了各方認識,總結提煉了應用環境、管理會計活動、工具方法、信息與報告這四項管理會計要素,為引導會計理論界加強管理會計理論研究,建設中國特色管理會計理論體系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并確立了管理會計在中國會計體系中的地位,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2.我國管理會計在中小企業的應用狀況

(1)概述

2015年末,全國工商登記中小企業超過2000萬家,占比99%。以工業為例,截至2015年末,全國規模以上中小工業企業36.5萬家,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的97.4%;實現稅金2.5萬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稅金總額的49.2%;完成利潤4.1萬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的64.5%。中小企業提供80%以上的城鎮就業崗位,成為就業的主渠道。

中小企業作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主體之一,在國民經濟中發揮了巨大作用,但與此同時,中小企業由于自身局限,對內部管理、戰略規劃重視不夠。上市公司以及大型國有及民營企業,已經認識到管理會計在企業經營中的重要作用,但中小企業用對管理會計的應用幾乎還是空白。尤其在經濟新常態下,整個中小企業受到了更大的沖擊,越發凸顯出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加強戰略規劃能力的重要性。

(2)存在的問題及分析

①人的問題

a. 管理人員從上到下重視程度不夠。中小企業領導層普遍沒有經過系統專業的管理知識培訓,尤其是傳統行業的管理者,觀念陳舊,缺乏創新,注重生產不注重內部管理,對利用管理會計的工具和方法所產生的經濟效益沒有充分的認識和了。

b.企業決策者對財務工作的偏見,大部分中小企業的負責人都是實干家,對本行業的專業知識和市場動向有深刻的領悟和敏銳的洞察力,但對財務工作的認識基本停留在算算賬,發發工資的層面,在機構設置、崗位設置和人事聘用中,沒有將管理會計納入其中的理念,對管理會計所能發揮的效應沒有概念,更沒有著意培養和引領財務人員更多參與管理的意識。

c.中小企業的財務人員素質普遍偏低,知識結構不合理,對財務和業務融合并參與管理的意識不強,同時缺乏系統的培訓及學習,認識不到管理會計在企業中的價值和重要性,財務主管大多也僅限于管好財務核算工作,沒有主動和企業領導者溝通管理會計理念的意識和動力。加上其他諸如領導重視程度、資金、培訓等客觀因素的制約和限制,財務部門沒有拓展業務、參與管理的積極性;即便已經實行管理會計制度的企業,由于人員素質和水平問題,大多生搬硬套,機械地照本宣科,沒有深入地研究管理會計理論知識,沒有深入理解管理會計的工具和方法并結合企業自身的經營管理特點進行總結和分析,結果往往流于形式,對企業的管理提升起不到實質性的作用。

②資金及規模的問題

企業強化管理會計職能,勢必要有資金的投入,例如加強管理會計培訓、購置相關電算化軟件等,并且目前我國管理會計軟件開發滯后,會計人員的計算機知識有限,必須要有針對自身企業經營管理特點的二次開發。中小企業營業收入和利潤有限,很多企業決策者考慮更多的是生存問題,把資金用到生產和銷售上,而類似關乎長遠利益與管理相關的前期投入容易被忽視。

中小企業規模較小,部門結構設置比較簡單,家族史式管理或過度集權的“一支筆”管理現象很普遍,管理制度不健全,決策機制缺乏制度化、民主化、規范化,而管理會計方法的應用需要一個相對開放民主、敢于放權、有較好激勵機制的企業內部環境。

③管理會計自身的問題

a.我國對管理會計理論的研究和實務的應用起步較晚,新近出臺的《管理會計基本指引》第一次系統性地搭建了我國管理會計體系,尚未出臺實務操作體系,對中小企業的具體指導作用有限。

b.管理會計需要以大量財務會計數據為基礎,財務報告和成本報告的準確性和及時性也制約了管理會計對生產經營控制和指導作用的發揮。

c.我國目前還沒有形成管理會計的職業考試認證體系,沒有調動起員工學習的積極性。

d.管理會計不具有強制性?!痘局敢芬裁鞔_其旨在指導單位應用管理會計,服務單位內部管理需要,不要求強制執行。管理會計應用更多需要依靠單位發揮主觀能動性,財政部發布指引主要是起推動作用,引導單位系統應用管理會計,優化資源配置,提升價值創造能力。

三、加強管理會計在中小企業應用的對策

進入經濟新常態后,受國內外宏觀經濟環境的影響,中小企業經濟運行下行壓力較大,2011年,全國工商聯調研報告曾顯示,中小企生存難度超過2008年,截至2015年,在長三角和珠三角甚至出現了中小企業倒閉潮。面對新的形勢,中小企業要想發展得好,關鍵是一要準確認識新常態、適應這個新常態,概括起來講,新常態總體上有3個特征:經濟增長速度由高速增長轉變為中高速增長,經濟結構發生重大變化,增長動力從要素驅動轉變為創新驅動。對企業來講,誰先能夠把握住和順應好了這些發展趨勢,誰就把握了發展的主動和先機;二是向創新和管理要效益,從內部管理工作入手,加強管理會計工作,完善制度,做好規控,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加快轉型升級,使企業走上可持續性發展之路??梢哉f,提高對管理會計的應用能力,成為中小企業在新常態經濟形勢下增強抗風險能力最好的管理工具和切入點,具體包括以下措施:

1.加強培訓提高素質,實干加巧干獲得上下支持

首先,要加強全員培訓,尤其是管理層,應系統學習經濟管理及財務知識。通過系統培訓,對外認清國家經濟發展態勢,把握本企業的發展機遇,對內消除片面認知,增強對管理會計的理解和其在企業中重要性的認識,確實理解管理會計的應用能夠給企業帶來的好處和價值。

其次,中小企業的財務人員一般綜合素質偏低,更凸顯業務培訓的重要,管理會計的應用和發展,財務人員的業務水平是關鍵,值得下大力氣去抓。財務負責人要帶頭系統地學習管理會計的知識,并走出辦公室,全面了解公司一線業務,增強業財融合,更深入地思考財務專業和本公司生產經營的銜接問題;此外,新常態下,財務人員要有危機意識,時代在變,企業對財務人員的要求也在變,財務人員不僅要掌握財務會計的核算語言,更要掌握管理會計的管控和分析語言,為企業經營產生更大的價值,甚至是引領企業發展的戰略意義的價值。建議對財務人員的培訓學習應該有考核和激勵措施,確保所有財務人員真正掌握知識而不是走過場。

最后,要找準管理會計工作的切入點,爭取公司上下“人和”。中小企業的財務人員應秉持平和之心看待偏見,用切實有效的工作成績取得領導的認同博得其他部門的理解??梢詮淖詈唵?、最容易產生經濟效益的事情入手,以獲得認可和支持,方便下一步管理會計工作的推進和深入等。

管理會計工作在執行中切勿求全求快,應循序漸進,穩扎穩打,逐步拓展管理空間。比如制度不健全可以邊做邊完善,人員素質差可以邊做邊學理論和實踐相結合逐步提高專業能力,最重要的是選擇切入點之后,先把事情做起來。比如現實中,很多中小企業往往更注重對利潤的追求,忽視現金周轉的問題,甚至一些大型企業也曾因為資金流的突然斷裂而倒閉,例如2007年的順馳房地產公司,竟然在房地產發展最紅火的時期破產,讓人扼腕嘆息。中小企業規模較小,融資成本較高,更容易產生資金風險,所以不妨從資金管控做起,編制資金預算,加強資金控制,利用財務部門的資金日報、現金流量表等財務報告基礎數據,從總量分析、結構分析、比率分析等幾個方面全面剖析企業資金狀況,及時揭示風險,為企業戰略決策提供信息,并進一步強化管理會計在企業實際經營中的作用。

管理會計應用真正在企業鋪開,其實是件非常辛苦和細致的工作。這也要求從事管理會計工作的人員除了要有不斷學習的上進心,也要有吃苦負重的精神和任勞任怨的責任心。尤其是中小企業的財務負責人,除了加強業務學習,提高對管理會計具體工具的應用水平和熟練程度,還要在部署工作時有全局觀和前瞻性,并且有機動靈活的工作思路和因地制宜的工作策略。

綜上所述,如果對內解決了人的問題,對外認清了新常態下的經濟發展形勢,對應用管理會計參與管理的急迫性和重要性有了統一認識,上下一心轉變觀念,重視程度就不是問題,資金投入也不是問題。

2.擅于借用外腦,突破資金和規模的瓶頸,提高管理會計的應用水平

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領導者,尤其是民營企業老板意識到,僅僅依靠創業初期的家族式管理模式和裙帶關系的人才任用方式,已經難以滿足管理需求,聘用專業“外腦”,有針對性地實施科學有效的管理運營模式,已經成為企業在新時期保持競爭力、提高抗風險能力的必要條件。

3.建立健全管理會計體系,為中小企業解決管理會計應用的實務問題

目前,我國系統性的管理會計工作剛剛邁出第一步,推動管理會計的應用,尤其是在中小企業的應用,不僅要從企業內部著手,更重要的是推動我國管理會計學科體系完善和案例研究,并結合我國具體國情,建立健全管理會計體系,改善內外部環境,使管理會計更充分有效地發揮其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并能真正產生經濟效益。

建立符合中國特色的管理會計職業認證體系,通過教育培訓和職業考試資格認證,提高會計人員的素質,并更快地推動管理會計在我國推廣與發展。首先,在高校的專業體系中增加管理會計的分類,在相關專業中加入管理會計的內容,會計人員在繼續教育中加入管理會計的學習模塊。

四、我國中小企業應用管理會計的前景展望

2014年10月27日,財政部根據定發布了《關于全面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爭取3-5年內,在全國培養出一批管理會計人才;力爭通過5-10年的努力,中國特色的管理會計理論體系基本形成,管理會計指引體系基本建成,使我國管理會計接近或達到世界先進水平。這一目標描繪了中國管理會計未來發展前景,是指導我國未來開展管理會計工作的總體規劃。

2016年6月底,經過數月征求意見之后出臺《管理會計基本指引》這是首次以官方發布基本指引的形式確立了管理會計在中國會計體系中的地位,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這標志著我國的管理會計將駛入發展的“快車道”。

相信不久的將來,結合中國國情和經濟發展特色的管理會計實務操作也會隨之出臺,我國的管理會計一定能發展成為系統健全完善,具有實際指導意義的一門科學,并在中小企業中的應用更加的廣泛,為中小企業的轉型升級提供更強大的保障作用。

參考文獻:

[1]李長福,朱玉涵.管理會計在我國中小企業的應用,會計審計,2013(2):89-90.

[2]張鵬禮,張巖. 管理會計在我國中小企業的應用,現代商業,2013(5):257..

[3]劉丙瑞.論管理會計在我國中小企業經營管理中的應用,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2(06):77-78.

[4]王大江,中小企業管理會計應用探析,管理會計,2012(01):77-78.

猜你喜歡
轉型升級新常態管理會計
實務工作中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有效結合的途徑研究
我國管理會計理論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措施分析
淺談中國制造2025與管理會計改革
房地產開發模式轉型升級路徑
網絡環境下高校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
地面電視頻道“新聞立臺”的一次轉型升級實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