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間地獄中的“泣兒”

2017-01-16 23:33楊淑芳
東方教育 2016年6期
關鍵詞:身份認同

楊淑芳

摘要:臥底是香港電影的主要題材之一,其間的黑白正義較量和臥底人物的身份認同是最大的看點。本文通過選取幾部代表性的到香港臥底電影,從心理學角度分析了臥底任務的身份認同問題,揭示出臥底電影深深植根于香港特殊的殖民文化土壤,臥底的身份認同過程也體現了香港社會的變遷和港人心態的變化。

關鍵詞:無間地獄;臥底電影;身份認同

一、引語

目前的電影電視市場中,人們似乎對臥底、諜戰電影、電視劇情有獨鐘。尤其是一些香港的臥底片,如早期的《龍虎風云》、到后來的《無間道》和《變節》等,往往一上映就受到觀眾熱捧?!芭P底”是香港電影的一個主要題材,這些影片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現代香港人的身份認同觀念。

“臥底”在英語中有很多的表達方法,如“secret agent”,“planted agent/spy”,“agent provocateur” 等等,臥底往往是生活在灰色陰影下的一個特殊人群,他們有著特殊的雙重身份,過著一種冒險又煎熬的生活。對于臥底們來說,他們有著多重身份,需要時刻在這些身份之間轉換,但是隨著長時間的這種生活,這種身份的界限可能會逐漸模糊,會讓他們有著“我是何人?”“我們又是誰?”的疑問。香港嶺南大學的羅永生教授曾表示,臥底的悲劇就是一個有關記憶和身份暴力的故事。

二、人格理論與身份認同

從弗洛伊德的心理學角度看來,人格分為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其中的最原始部分是本我,包括饑、渴、性等人類的基本需求。一旦有了這些需求,就要求立即得到滿足。因此可以說本我主宰了人的享樂行為;而介于本我和超我之間的自我,能緩沖和調節兩者的關系。當本我的需求不能在現實中立即被滿足,它就必須根據現實的限制進行調整,學習如何在現實中獲得需求的滿足??梢哉f,現實對自我具有支配作用;而超我在人格結構中處于最高地位,是個體接受社會文化道德規范的教養的產物。超我又分為自我理想(即要求自己行為符合自己理想的標準)和良心(即規定自己行為免于犯錯的限制)。因此,超我始終維護著道德、倫理等范疇,使個體處于一種理想主義狀態中。這三者的能量轉換會帶來不同的結果。比如,超我占主導低位時,個人的行為就很有道德;如果自我占據上風,個人的行為就顯得很現實;二本我一旦其主導作用,那么個人的行為就變得很沖動。本文將根據上述對人格結構理論的理解,以《龍虎風云》和《無間道》中的臥底警察為例,解讀臥底的自我身份的探尋過程。

高秋是《龍虎風云》中的臥底警察,作為一名資深臥底,他出場時卻堅決要求回歸警察身份,因為自己不能忍受“出賣” 黑幫朋友的痛苦。在他看來,回歸正常的警察身份才能讓自己過上溫馨寧靜的生活。而長期的黑道生活,使高秋的情感發生了變化。他的身上集中體現了本我、自我與超我的矛盾沖突。他潛意識的本我是無拘無束生活,對兄弟講義氣,可是現實卻是他必須牢記自己警察的身份,而這種身份使得高秋的自我面對本我以及現實環境做出了遷就。因此我們看的高秋仍然積極地執行上級的任務,哪怕不惜為了完成任務而受到女朋友的誤會。顯然這是他的超我人格發生了作用,在警察的理想和良心的干預下,他能夠成為一名優秀的臥底,協助警隊將劫匪一網打盡??v觀高秋的種種表現,他的超我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然而,我們在電影中,也能夠明顯地看到他的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間有著強烈的沖突。當本我的江湖義氣開始與超我的職責使命發生沖突,高秋的自我認同感開始發生動搖。這種“忠”“義”的沖突也是本我和超我的沖突。長期臥底的生活已經使高秋的言行變得很像古惑仔,他會在酒吧里為女人爭風吃醋而大打出手。他的表現也贏得了匪徒阿虎的信任,兩人之間產生了兄弟義氣。到最后,高秋在警匪槍戰中選擇向警察開槍并且舍身護友,到被警察包圍時還想放阿虎逃走,這些都是反映了高秋的超我力量已經逐漸減弱,自我在“快樂原則”指導下,做出了反超我的事情。高秋的身份出現混亂后,忠奸善惡、是非黑白的界限也逐漸被模糊化了。

電影《無間道》一開始,就在片頭打出字幕:“《涅槃經》第十九卷:‘八大地獄之最,稱為無間地獄,為無間斷遭受大苦之意,故有此名?!边@個典故在闡釋主題的同時暗示了臥底們在現實中所遭受的煎熬。該電影的經典之處在于其雙重臥底的故事范本,警方與黑幫互派臥底,致使雙方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故事情節更加緊張刺激?!稛o間道》系列的成功之處也在于此。和《龍虎風云》的兄弟情相比,它不僅讓故事情節更加跌宕起伏,而且將這種緊張體驗上升到對臥底身份的思考。在影片中,臥底的范圍被擴大,不光指臥底警察,還包括打入警方內部的黑幫成員。這樣傳統意義上的警察和黑幫的分辨變得撲朔迷離,“臥底”一詞成為了廣泛意義上的“多重身份”,而不再是臥底偵查警察的代名詞了。

影片中臥底警察陳永仁和臥底匪徒劉健明的警匪身份勢不兩立的,但同時都受著同樣的身份煎熬,反映了他們在充當臥底過程中的人格的矛盾斗爭以及心理變化。劉健明本是香港黑幫成員,聽從老大韓琛安排,加入了香港警察,做黑社會臥底,在韓琛的幫助下,一路升職。陳永仁本來想當個好警察,但被警察訓練學校強行退學,秘密執行滲透進黑幫做臥底,獲得了老大韓琛的信任。在電影中,兩人最大的愿望都是離開這個是非顛倒的處境,離開無間地獄,尋回自己。陳永仁至始至終都沒有忘記自己警察的身份,在他的整個臥底過程當中,超我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在這種良心和理想原則的作用下,他屢屢幫助警方破案。但是我們也不能忽視他始終想結束臥底,恢復警察身份的迫切愿望。但是在超我和本我的斗爭中,超我占了上風,支配了他的行為。雖然他迫切想恢復自己警察的身份,但是由于唯一知道實情的上司被黑幫殺害,他的真實身份難以得到證明,最后他自己也被隱藏在警隊內部的黑幫臥底殺死。更可悲的是,他死后也只能被定義成一個被擊斃的黑幫分子。

而劉健明的身份探尋則是經歷了一系列“認同—懷疑—否定—認同”的過程。從劉健明對臥底身份認同的階段來看,剛開始在警隊當臥底時,他的本我占主導地位,因而“當好臥底,將警隊的情報報告給老大”的想法支配著他自己的行動,使得他協助以韓琛為首的犯罪集團逃脫了多次警察的調查及搜捕。然而,劉健明對自己的臥底身份產生了懷疑,本我漸漸喪失了主導地位,但又不是完全處于被動地位,因而勉勉強強可以支撐他的臥底行為。但是,由于自我的勢力增長,他的舉動開始變得現實、私利。特別是當他在警隊的職務越來越高,他逐漸產生了對自己黑幫身份的否定,并且開始認同自己的警察的身份。然而警匪的紛爭又使他人格中的本我和自我產生了強烈的沖突,迫使他不斷地對自我進行調整。他用盡一切辦法,想保住自己警察的身份,甚至不惜殺掉自己的老大以及警隊其他黑社會臥底??墒窃陉愑廊仕篮?,他并沒有擺脫身份危機。由于在調節本我與現實的過程中無法釋放心理壓力,他倒在了自己面前----他最終人格分裂,暴露了自己,也終結了他煉獄般的生活。

當然,對于人物身份的探尋不能脫離外部環境因素的影響?!吧矸菡J同”是自我被社會化的部分,對于有認同的人來說,只有在被他人所認可的情況下,這種“身份認同”才是真實的。所以,我們在關注臥底角色進行自我身份探索的同時,也應該去關注外部對于他們身份探索的影響。在影片《龍虎風云》中,對高秋身份探尋最有影響的是光叔這個角色。他認為,高秋在身份上的迷失,完全是因為沒有擺正義氣與職責的后果。但是高秋一心只想結束臥底并且恢復警察身份,這其實是他在身份認同中掙扎的體現,他的悲劇,與“光叔們”的一味強調“職責正義”不無關系。臥底們的身份,成就于這些警察上線,也毀于他們的情感漠視,最終把臥底逼上絕境。經常觀看臥底影片的觀眾也會關注到這樣一個問題: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臥底警察的悲劇,導致他們始終在無間地獄掙扎?“高秋們”有可能走出迷失嗎?

三、結語

香港臥底題材的電影源自于特殊的殖民文化土壤,反映了香港社會的變遷和港人心態的變化。香港臥底電影中對臥底人物的塑造也反映出了港人對自我身份的探尋。近代歷史中,對香港影響最大的有殖民文化、香港本土文化和傳統民族文化,這些文化分別代表了本我、自我和超我的體現。這三種文化的相互沖突,也使得港人在尋求自我身份時出現了迷茫。無論香港臥底電影的內容模式如何不斷變化,其內在的人物身份的探尋以及傷感的基調卻始終如一,臥底們任然在無間地獄中無盡的掙扎。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變革,作為香港影片的王牌,臥底影片中身份探尋的方式會如何創新,仍然值得我們的期待。

參考文獻:

[1]C.S.霍爾,陳維正譯:《弗洛伊德心理學入門》[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5:15-26.

[2]劉駿.淺談香港“臥底”題材影視作品中的身份探尋——以《潛行狙擊》為例[J].戲劇之 家,2012(05):67-69.

[3]劉忠波.“九七”回歸時期香港 電影的文化認同[J].唐山學院學報,2007(1):5-7.

[4]馬春花.香港臥底電影:身份認同的窘境[J].新聞知識,2014(6):74-75.

[5]王成林,邵群.解讀香港電影中的身份認同[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8(17):218.

猜你喜歡
身份認同
試論中美體育電影中的身份認同
當代文化語境下的曲藝傳播與身份認同
云想衣裳花想容
美國黑人女性戲劇的文化批評研究
布爾加科夫戲劇創作與身份認同
在性愛中找尋自我
馮小剛電影中的城市空間與身份認同
從后殖民主義解讀《藻海無邊》中安托瓦內特的身份認同
英語專業定向生交友圈子調查
地方民俗巡游儀式與族群身份認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