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網絡及ITEST的混合式教學法在民辦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中的應用探索

2017-01-16 00:37郭晶
東方教育 2016年14期
關鍵詞:網絡

郭晶

摘要:對于基礎相對薄弱、學習自主能力較差的民辦學生而言,基于網絡和iTest 大學外語測試與訓練系統的混合式教學法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逐步解決在有限課堂時間內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的問題,改善民辦大學英語教學的效果,提高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

關鍵詞:網絡;iTest;混合式教學法

一、引言

隨著信息技術和計算機的普遍應用,中國的教學方式近幾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計算機已經廣泛應用于各個學科中,而大學英語教學也不例外。外語教學模式和網絡技術的結合推動了我國外語教學改革,讓我國高校外語教學模式的發展進入了嶄新的階段。這一切的計算機技術的應用都屬于E-learning的教學模式,它改變了傳統的教師授課學生聽課的單一模式,建立了教師與學生之間新的教與學的關系[1]。

但對于部分大學特別是民辦院校,這種E-learning教學模式缺乏面對面的師生交流與互動的環節,學生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又參差不齊,教學效果很難得到充分的保障[2]。越來越多的教育者在教學實踐中發現雖然E-learning能很好的實現一部分教學目標,但不能代替傳統的課堂教學,在反復思考、實踐、轉變后形成了融合傳統課堂教學和E-learning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希望學生們能通過混合式學習方式提高自主學習能力,激發學習興趣,改善教學效果。

二、混合式教學法在民辦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中的應用

1.混合式教學法的含義

混合式教學法是2003年何克抗教授引入的混合式學習理念,它將傳統的面對面課堂授課的形式與網絡化或數字化的遠程教學手段結合起來應用于教學之中,既要發揮老師引導、啟發、監控教學過程的主導作用,又要充分體現學生作為學習過程主體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3]。但是到目前為止,國內對基于網絡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的研究多側重于理論,實驗性研究的成果較少,針對民辦高校大學英語課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應用研究幾乎是空白。

民辦院校的學生英語基礎比較薄弱,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又相對枯燥乏味,很難激起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隨著學校教學改革的推進,英語課時在不斷減少,在如此有限的課時內如何能更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和應用能力,如何運用網絡技術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改變枯燥的授課模式,構建自主學習平臺和有效監督方式來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是我們民辦大學教師亟待解決的問題。近幾年來,根據我院的學生和網絡設備情況我們已將混合式教學方式引入到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之中,采用“網絡自主學習基礎知識+課堂語篇教學授課+ 在線練習與答疑”的混合式教學模式來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英語應用能力。我們通過實踐發現,混合式教學法不但在最大程度上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而且通過有針對性的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有效地幫助學生學好大學英語,提高了我院四、六級過級率。

2、基于網絡和ITEST的混合式教學法在民辦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中的應用過程

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大學生的生活已經與網絡密不可分。在我院英語教學課時減少的情況下如何充分利用網絡這一途徑對學生進行混合式教學的教育成為我民辦院校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經過思考與實踐,我們決定利用QQ、微信等網絡即時通訊工具來向學生傳輸英語基礎知識的學習材料,在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同時節約出有限課堂時間來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以我院管理學部15級學生為例,在每單元授課前,教師會通過已建立的QQ群和微信群向學生們發送該單元需掌握單詞的拼寫、例句及相應音頻,讓學生以寢室為單位成立學習小組在即時通訊平臺上自行下載學習材料一起學習,互相監督,互相考核,在上課前掌握這些詞匯。課堂上老師會領同學們統一通讀單詞,并考核學生拼寫和拼讀能力,將其記錄在學生過程管理成績(該成績占期末總成績的50%)當中。除了單詞以外,教師也會根據課文內容問題利用QQ群或微信群向學生提出相關問題讓學生利用網絡查詢相關資料在課堂上分組討論,從而深化對課文的背景了解。課堂上老師會在此基礎上講解課文內容,既不會把有限時間浪費在單詞講解上,也讓同學們能夠通過自己在網上查閱的資料更好地理解文章的語篇含義,從整體把握文章的脈絡結構。這種教學方式在提高學生語篇理解能力同時還加深了學生對英文句式寫法的理解,其閱讀和寫作能力在教師的語篇教學中得到提升,一舉多得。

除了借助網絡手段輔助混合式教學模式,我學部還引進iTEST大學外語測試與訓練系統并逐步投入使用。iTEST大學外語測試與訓練系統是專門為高等學校的師生提供高質量外語試題庫資源、自建題庫管理功能和在線評測服務的綜合測試教學服務系統[4]。在引入該系統之初,我部英語教師編寫了詞匯、聽力、閱讀、翻譯和寫作的試題庫,在經過課前網絡基礎知識的傳授和課堂語篇教學的講授之后利用此測試與訓練系統來給學生提供課下練習平臺,讓學生利用課下的時間在網上完成與本單元內容相關的測試,老師會通過此系統掌握學生對本單元內容理解程度,了解其還有哪些部分沒有充分掌握,在下一個單元有針對性地調整教學重點,盡力做到因材施教。而我院的學生也通過iTest這一測試與訓練系統了解自己掌握所學知識的程度,熟悉機考模式,為不久將來參加四、六級機考奠定一定的基礎。

三、結論

在我院英語教學改革中實施混合式教學法這段時間以來,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和應用能力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相比2015-2016第一學年傳統教學模式下培養的學生,下半年經過混合式教學法模式培養的學生在英語學習上更有主動性,對于學習的內容有自己的見解和想法,掌握知識更加靈活,更有深度。經過半年的學習,2016年6月我院參加全國大學英語四級考試的學生成績總平均分為320.29分,比15年12月四級成績總平均分298.37高出將近22分。從這一點我們就可清楚地知道這種“網絡自主學習基礎知識+課堂語篇教學授課+ 在線練習與答疑”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在我民辦院校的大學英語教學中應用的效果極其顯著,而我們民辦英語教師也會繼續在實踐中總結經驗,完善混合式教學方案,運用更高質量的網絡資源、生動有趣的課堂活動、完善的iTest訓練與測試評價機制來讓民辦院校的學生在混合式教學模式中提高其英語綜合應用能力。

參考文獻:

[1]馬武林,張曉鵬.大學英語混合式學習模式研究與實踐[J].外語電化教學,2011.

[2]侯建軍.基于混合式學習的大學英語教學實踐與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0.

[3]何克抗.從Bla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術理論的新發展(上)[J].中國電化教育,2004.

[4]訾韋力.iTEST系統及其在CET-4 網考培訓中的應用研究[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12.

基金項目:2016年黑龍江省外語教育學術交流基地科研重點項目《基于網絡的混合式教學法在民辦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中的應用研究》(項目編號:T2016011)階段性成果;

2015年黑龍江省高等學校英語專項教學改革項目《基于ITEST系統的大學英語無紙化測試實效研究——以黑龍江東方學院為例》(項目編號:0215037)階段性成果。

猜你喜歡
網絡
網絡語言暴力現象及對策分析
撫州市廣播電視臺非編制作系統網絡探究
以網絡為載體的政府管理模式創新路徑分析
歷史文化類旅游產品網絡營銷探討—以故宮為例
計算機網絡管理技術探析
芻議計算機網絡信息化管理
油氣集輸系統信息化發展形勢展望
基于網絡的信息資源組織與評價現狀及發展趨勢研究
基于網絡的中學閱讀指導
新形勢下地市報如何運用新媒體走好群眾路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