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教育中的實踐教學淺探

2017-01-16 02:00朱興財
東方教育 2016年11期
關鍵詞:新聞事業教學法院校

朱興財

摘要:我國新聞事業在飛速發展的同時也存在著諸如新聞教育與傳媒市場脫節、學生實際工作能力低等問題,新聞實踐教學有助于對此類問題的解決,新聞院校應積極加強新聞實踐教學,為新聞事業的發展培養合格的接班人。

關鍵詞:新聞教育;新聞實踐教學

一、實踐教學的意義

眾所周知,新聞學科是一門實用性極強的學科。該特點決定了,新聞教育中,實踐教學必然占據主導地位。正因如此,當沃爾特·威廉姆在密蘇里大學創立世界上第一所新聞學院時,就特別重視開設采寫編評方面的新聞專業技能課程,我國的新聞教育就承襲了這種模式。

上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新聞教育事業呈加速式發展。新聞傳播類專業不僅在重點綜合性院校落地生根,而且在許多地方院校也遍地開花,甚至在理工類、財經類、藝術類、體育類院校,新聞傳播專業也紛紛出現。正是“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但是,新聞教育高速發展的同時,也產生了一系列問題,諸如人才“同質化”嚴重、基數大而質量差、新聞教育與市場需求嚴重脫節等。實際上,此類問題具有全球普遍性,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新聞教育專家紛紛呼吁新聞教育改革,并提出了許多值得借鑒的改革方案。綜觀這些方案,其中涉及到的“實踐教學”特征都十分明顯。

實踐教學作為一種教學方式,對于解決新聞教育中理論脫離實際、學生業務技能和實際工作能力差等問題都有著重要作用。

二、新聞實踐教學方式

(一)課堂實踐教學

課堂實踐教學是培養專業技能的最基本的實踐教學方式,該方式在專業課教學中的應用十分廣泛。多年來,國內外教育研究和工作者提出了許多行之有效的課堂實踐教學方法,如李秉德教授提出的實驗法、實習作業法,威斯頓和格蘭頓提出的現場教學法、模擬和游戲教學法,以及從美國引進的案例教學法等。

在這里,筆者重點探討一下“任務驅動教學法”。該教學法是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在課堂上完成指定的任務而進行的教學。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實踐教學內容,設計出具體的、可操作的任務,要求學生應用所學知識完成指定任務,以形成和提高實踐操作能力。

該教學法最根本的特點是“以任務為主線”,通過“創設情境”、“確定任務”、“自主學習或協作學習”、“效果評價”等環節設置,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及與他人協作的能力。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任務驅動教學法吸收了多種教學方法的優點,教學效果顯著。

(二)課外實踐教學

相對而言,課堂實踐教學主要針對具體專業課程或專業技能;而在課外實踐中,所需專業技能綜合程度較高,對學生專業素養的全面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新聞院校應加強對課外實踐教學的重視。

1.服務校園周邊,拓展新聞實踐教學平臺

創辦校內媒體是新聞教育中實施實踐教學的重要手段。目前,國內外各類高等院校,無論是否開設新聞專業,都創辦有不同規模不同類型的校內媒體。

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辦有一張社區小報,《The Bronx Beat》,每周發行一次;而密蘇里新聞學院主辦的校內電視臺KOMU更是美國主流媒體NBC的一個分支機構,是一家商業電視臺。鑒于我國特殊的新聞體制,高等院校的校內媒體不能直接對外進行大眾傳播活動,不能參與市場競爭,因而傳播效果低下,媒體產品質量差。而且,由于傳播資源匱乏,校內媒體的自主生產產量很少,絕大多數傳播內容來自校外媒體,校內媒體實際上是校外大眾傳播機構的“傳聲筒”。這樣的校內媒體,作為新聞實踐教學的平臺,進行實踐教學的機會當然是有限的,教學效果也是低下的。

實際上,我國政府倡導高等院校積極投身于社會服務,提出“校企合作”、“服務周邊”等教育理念。新聞院校的校內媒體,完全可以開放視野,走出校園,將目光投向校園周邊,積極謀求更大的發展空間和生存空間。須知道,新聞院校只有為社會做出了更突出的貢獻,才能進一步提高其知名度,從而使自己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求得發展。

同時,不斷拓展報道范圍,還可以增加校內媒體的產量,為新聞實踐教學提供更廣闊的平臺和空間,對學生實際工作技能的培養具有重要作用。

在移動通信和互聯網技術廣泛普及的今天,“人人可以做記者”,社會大眾傳播機構也需要通過不同渠道征集傳播內容,校內媒體自主生產的傳播產品,完全可以提供給大眾傳播機構向社會大眾進行傳播,這樣的措施必將提高學生的學習和創作積極性,進一步提升其專業素養和工作技能。筆者相信,在不遠的將來,來自高等院校校內媒體、以校院周邊社區為報道范圍的媒介產品,將會成為大眾傳播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

目前,國內大部分新聞院校的學生通過校內媒體進行專業實踐的比重很低。這當然是由校內媒體規模小、報道范圍有限,以及學生個人主動性不高等多方向原因共同造成的結果。新聞院校應在積極發展校內媒體的同時,鼓勵和要求學生參與校內媒體,提高專業素養。

2.加強校企合作,強化新聞實踐教學效果

目前,新聞院校與社會大眾傳播機構合作,推薦學生到新聞媒體進行專業實踐,是很多新聞院校普遍采用的做法,且將其當作學生的畢業實習。學生直接參與到社會媒體中進行專業實踐,直接面對傳媒市場競爭,無疑對其專業素養和工作能力的提高大有助益。但是,也應當看到,能夠直接參與到社會媒體進行實踐的學生畢竟是有限的;而且,由于大眾傳播機構對整個社會的新聞傳播負有重大責任,因此,參與社會媒體進行專業實踐的門檻也相對較高。很多媒體對新聞院校實習生參與新聞報道表示擔憂,甚至有些媒體還明文規定,禁止實習生參與新聞報道。

這種現象加深了新聞教育與新聞工作之間的裂痕,一方面,大量新聞專業畢業生找不到專業實習意向單位,不得不放棄自己的專業,轉向其他行業,造成大量人才流失和社會教育資源浪費;另一方面,新聞媒體卻又因為人才缺失而抱怨。因此,新聞院校和新聞媒體應加強團結,分工合作,為新聞教育和新聞傳播事業的發展共同奮斗。新聞院校應積極推行新聞教育改革,尤其應加強實踐教育,努力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和實際工作能力,向新聞媒體推薦合格的畢業生。新聞媒體也應擔負部分新聞教育的責任,為新聞事業的將來儲備“接班人”。畢竟人才的培養不同于一般商品的生產,出廠即可直接使用。

新聞事業的進步與社會的發展息息相關。長期以來,人們對新聞事業的理解僅限于大眾傳播機構的新聞傳播活動,而忽略了新聞教育,使得新聞教育與新聞傳播活動相互脫節,殊堪痛惜。新聞實踐教學是鏈接新聞教育和新聞傳播工作的重要紐帶,希望二者能夠在新聞實踐教學的基礎上團結奮進,推動我國新聞事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悅.中國新聞教育改革探究[J].才智,2009,(33).

[2]高鋼.中國新聞教育改革的三個方向性融合[J].當代傳播,2009,(02).

[3]陳昌鳳 葉鐵橋.美國新聞教育的傳統與現代之爭[J].中國記者,2005,(06).

[4]娜仁圖雅.地方高校新聞教育改革初探[J].呼倫貝爾學院學報,2010,(01).

猜你喜歡
新聞事業教學法院校
初中英語“三段四部式”寫作教學法的實踐探索
異步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思考
2020年部分在晉提前批招生院校錄取統計表
2019年—2020年在晉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類院校錄取統計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晉招生錄取統計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簡章審核對照表
高中英語單詞象形教學法
高中英語單詞象形教學法
中國記協發布《中國新聞事業發展報告(2017年)》
新聞事業的文化屬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