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2017-01-16 00:19馮蓓娜周莉
東方教育 2016年11期
關鍵詞:借鑒高等教育思考

馮蓓娜++周莉

摘要:美國是一個教育大國和教育強國,有很多成功經驗值得借鑒,我們從中可以得到一些啟示,并探索關于高等教育改革的思考:重視對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運用科學的評價方法選拔人才;廣開財路促進高等教育事業快速發展;多辦大學,以改革創新的精神創建世界一流大學。

關鍵詞:高等教育;借鑒;改革;思考

我們分析和研究美國高等教育經驗的目的是“拿來主義”,為我所用,借他山之石,雕琢我國高等教育事業之玉。美國是一個教育大國和教育強國,特別是美國高等教育以教育興國的戰略思想、崇尚創新的教育理念、多元文化“有教無類”的教育國策、靈活多樣的教育體制以及多種渠道的資金投入,有很多成功經驗值得借鑒,我們從中可以得到一些啟示,并探索關于高等教育改革的思考。

一、重觀對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

“對大多數美國人來說,生命的意義就是成為一個完全屬于自己的人,……需要擺脫與家庭、社群以及傳統思想的聯系?!边@是一位叫貝拉·?!ぐ柕拿绹鴨栴}專家,對美國人人性進行深入研究后,作出的表述。的確,美國在漫長獨特的文化積累中,形成了崇尚個人奮斗、個人價值、個人成就為內核的美國精神。這種精神的外在表現,就是沖破傳統束縛,敢于探索,不斷創新。歷史的前進,世界的發展,只有擺脫傳統桎梏,與時俱進,改革創新的前提下,才能實現。美國建國才200多年歷史,卻能發展成為在各個領域的超級大國,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們沒有傳統思想,沒有傳統觀念,沒有傳統文化的束縛,一切都在不斷改革的新領域中前進。我們的國家歷史悠久,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也恰恰是這種悠久與深厚,形成了約束現代文明的羈絆。如我們的學生彬彬有禮,卻缺乏自我表現;公式定律滾瓜爛熟,卻缺乏獨立思考;考試成績優秀而適應能力、動手能力、創新能力卻頗為低下。我國高等教育內容的凝固,教育方法的僵化,嚴重阻礙了學生智力與潛能的發揮,也影響到包括學生在內整個社會創新意識,創新精神與創新能力的發展。缺乏創新,教育就沒有活力,民族就沒有生機,國家就會落后。因此,高等院校要理直氣壯地重視對學生創新理念、創新精神與創新能力的培養。要從教材、教師、考試、錄取等多個環節上突出創新能力,要改革填鴨式、灌輸式及一張試卷定終生的教學方法,深化教育改革,活躍教學形式,打造創新氛圍,激活創新機制,讓學生從良好的創新教育氛圍中受到熏陶,發揮潛能,適應新時代的需要。

高等教育對學生來講,意味著主動地追求認知、生活、做人的大氣魄、大胸襟,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敬畏真理、遵循法則、理性行動和生活。大學生活的基本任務就是創造性地學習,因為真正意義上的高等教育,始終是一種智慧化的力量教育,即培養學生獨立的、有創建性的認知能力和思想能力。其特點概括起來有四個方面:一是充滿了學科探索的前沿性、啟發性、激勵性、想象性;二是充滿思想、方法、視野的探索性、求證性;三是充滿了科學精神的開創性和人類文化視野的拓展性;四是充滿了學科發展的歷史觀,充滿了人類智慧進步的整體觀和人類文明前進的生態觀?;谶@些特點,賦予了高等教育以更高要求和任務,即根據當代對人才整體要求的標準,高等教育要將普通人培養成多元開放的文化視野、身心健康的文明修養的高素質人才。

二、運用科學的評價方法選拔人才

我國隋朝建立科舉取士的考試制度,后經唐代武則天時期加以完善和強化,考試便成了評價人們學識、智力、能力的主要方法,對學生幾乎是唯一的方法?,F代國際上流行的標準化考試,以及以此為憑據的升學制度、公務員選拔制度,技術職務晉升制度等等,無不效仿和師承于中國的科舉制度。從歷史的角度看,這應該是中國對世界文明的一大貢獻,它在相當長的歷史階段和全球范圍起著積極的作用和深遠的影響。然而,隨著時代的進步,科學技術的發展,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以及社會對高素質、復合型人才的要求,僅有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的人才已經不能適應時代前沿的需要,時代需要既具備深厚知識功底,又具有信息技術和富有創新能力的綜合性人才。很明顯,標準單一,形式單一的考試,它不能真實、客觀地反映出一個人復雜的學識水平、解決問題的能力、創新精神以及個性化的實質。即使在創立了科舉制度的隋唐時期,真正通過考試取士的數量,也僅占朝廷選官的10%,更大量的人才是通過伯樂相馬似的推薦,在辦事實踐中被上司賞識等多種方式選拔的。無論從什么角度講,考試作為唯一方法既缺乏生命力,又不能賦予被選拔者的生命力。

美國高等教育在本世紀初也將考試作為唯一評價人才的方法,但在實行二十年后,應試教育的弊端也日益顯露。因此1933到1940,在進步主義教育聯盟會長艾欽的領導下,在七所大學和三十多所中學,以新的教育理論為基礎,以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設計了全新的課程和方法,并建立了著名的“八年實驗研究,”成立了以俄亥俄州立大學教授泰勒擔任委員會主任的專門機構進行評價和研究。通過多年努力,泰勒和他的同事們提出了系統的、完整的、富有創造性的評價原則和評價方法。他本人也獲得了“教育評價之父”的美譽。由于美國高等教育評價理論與實踐的客觀性與科學性,才能保證多年來教育事業健康持續的發展。

就我國現行的高考制度而言,可以說深受其害或者深得其益。因此,個人認為現有高考繼續推行下去,但同時還應該有第二套高考系統。這套系統可能更像目前國外大學的人才選拔系統。高考可以一年考四次,任何時候都可以考,把高考分數的作用降低,其成績僅作參考。如美國全國統考叫SAT,一年考六到七次,但考試分數僅供參考,同時還要參考其他方面的能力:一是看你的平時成績,排名如何;二是要看你的能力,特別是活動能力、組織能力及綜合素質;三是還要看你有沒有公益心,參加了哪些公益活動。

長期以來我國由于受應試教育的桎梏,學生創新思維與開拓精神被壓抑,社會適應能力削弱,高分低能的實例屢見不鮮,國際性人才難以脫穎而出。因此中國人才素質的提高,經濟與社會的發展,必須立足于教育,立足于改革傳統的應試制度,建立一整套科學、客觀的人才評價方法的改革,只有牽住了這個牛鼻子,諸如教育方向問題、方針問題、質量問題、價值取向問題、向社會輸送合格人才問題都會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起到牽一發動全身的作用。

三、廣開財路,促進高等教育事業快速發展

經費是舉辦教育的基礎,經費足則教育興;經費少則教育衰,這是發展教育事業的規律之一。沒有足夠的教育經費,再好的教育理論、教育方針、教育方法,都只能是空中樓閣、紙上談兵,無法落到實處。

美國高等教育的經費得益于多渠道的投資和靈活的融資機制。首先是各級政府的投資占財政支出的比例很大。再是私營財團、大型企業興辦的新老私立大學,這塊教育資源所擁有的固定資產與流動資金,幾乎是一個天文數目。再是慈善機構、教會對教育的投入。還有大小公司、基金會、校友、公民對教育的饋贈,對大學科研項目和基建項目的資助,成為教育資源的重要部分和永不枯竭的財源。還有大學生繳納的學雜費,校辦企業、校辦醫院創收的利潤,科研項目的轉讓經費等等都是辦學的財源,是美國教育賴以發展的重要條件。

我國高等教育是以政府資助為主要來源,學生支付的學費,學校經營企業的收入,個別企業投資的科研資助,并引進海外華人的捐贈,融資渠道雖然比過去多了一些,但總的來講是相當不足的。特別是民辦學校的創辦剛剛起步,而且規模小,沒有象美國那樣發揮一個方面軍的作用。雖然這不能苛求,但必須引起重視,采取有力措施,加速私有經濟辦教育的步伐,把大量的私有資金轉化為興辦教育的資源。首先,如果我們能進一步開放,很多國外大學都愿意來投資辦學。目前已經有些國外大學在國內辦學了,這種趨勢已經非常明顯。這些大學既有名牌,又有資金,在老百姓中有著極大的需求。只要開放市場,世界上的著名大學都會到中國來辦分校。這種方式可能是民辦大學未來發展壯大的一個很重要的方式。其次,國內已經有一些企業家投資高等教育。同時,中國億萬富翁數量的增加非常驚人,未來十年我們可能有一大批億萬級的富翁。對于這些企業家投資教育的有兩種人,一種是想賺錢。另一種是想賺名,想流芳百世。當錢多到一定程度時,就想出名,沒有什么比辦教育更能夠使你英名永存的了。在國外大家都知道哈佛、耶魯這些大學的名字。約翰·哈佛當時捐出幾百萬美元贊助哈佛大學,到現在大家還記得他。中國歷史上也有陳嘉庚投資創辦了集美學校和廈門大學。為了鼓勵更多的企業家辦公益性的大學,國家需要有稅收、土地的優惠,有放開讓民辦大學接受投資的機會,需要有讓民間按先進的方式辦大學的政策。此外,要鼓勵其他社會團體、組織投資辦學,要繼續吸納華僑華人與其它海外教育資金,要實行教育產業化,加大校辦企業、科研成果的產業化過程,擴大規模,提高效益??傊扇娪辛Φ拇胧?,廣辟財路,加速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

四、多辦大學,以改革創新的精神創建世界一流大學。

美國是一個大學林立的國家,具有四千多所高等院校和上百所世界知名的研究型大學。同時美國興辦大學、審批大學的速度驚人,平均每星期就有一所新的初級學院或社區學院成立,可見美國社會對興辦高等教育的重視,為國民接受高等教育開辟了廣闊的陣地,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我們國家目前僅有大學二千余所,學校規模也有一定限度,遠不能適應國家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要,不能適應人們對接受高等教育的渴求。由于大學太少,招生有限,每年高考選錄新生的時候,教育部門和學校不得不忍痛割愛,將一批批優秀學生拒之門外,時間長了,人們進入了誤區,反倒責怪學生太蠢太笨,沒有想到這是學生的無辜和不幸。我國有很多創辦高等教育的條件沒有用夠用活,如我國很多有實力的中等專業學校和??茖W校,應該在他們的陣地、師資和設備的基礎上,加以充實提高,改辦大專院校。特別是應該調動大型企業、公司、財團以及其他社會組織興辦高等教育的積極性,鼓勵他們大膽創辦民辦大學,對其實行質量準入,其他條件優惠放寬。民辦大學的快速發展將是中國高等教育的最大特色之一,同時,包括外國著名高校在中國辦分校在內的民辦教育也都是很有希望的。我們在高考、招生、辦學方式等各方面都要進行根本性改革。要更新教育思想與教育理念,在強調高等教學質量的同時,讓更多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以加速國民素質的提高,不應該死守質量,以質量作借口,為難和壓制各個方面創辦大學的積極性。與其把蕓蕓眾生關在大學校門外,不如讓更多的人走進大學,經過高等學府熔爐的冶煉,鍛造成高素質的人才。

黨中央、國務院于2015年10月作出了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重大戰略決策,這是改革創新時代最重要的強國戰略。在當今世界日趨激烈的競爭中,涉及國家硬實力的各個領域,包括經濟、政治、軍事、文化、教育等各個方面,其中影響到一個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因素之一就是大學。與此同時,創建世界一流大學必須以改革創新的精神實現跨越式戰略發展。要通過改革創新在辦學理念、辦學思想、辦學戰略、用人制度和管理體制等各個方面突破原有模式,達到一個新的更高的層次。此外,創建世界一流大學還需要營造寬松活躍的學術氛圍。世界一流大學當然應該具有一流的學術聲譽,若干一流的學科,一流的教師隊伍和若干全球公認的學術領軍人物,如諾貝爾獲獎者、一流的生源、一流的拔尖創新人才培養、一流的科研成果、一流的管理運行機制、一流的辦學理念和大學精神、一流的校園文化和軟環境以及強大的財政實力和物質技術基礎??v觀世界一流大學的發展過程,很難找到一個固定的模式,都是根據自己的國情和校情、歷史傳統和優勢,揚長避短,異軍突起,出奇制勝,彰顯自己的個性,辦出自己的特色。

中國高等教育享譽全球,有很多成功的地方,但是距世界先進水平仍有一段距離,只要我們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中國高等教育事業這塊美玉,將會發出更加璀燦絢麗的光芒。

參考文獻:

[1]國發[2015]64號《國務院關于印發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的通知》2015.10.24.

[2]北大講座精華集(大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1.

[3]林廣·論開放的美國高等教育[J]·聊城師范學院學報,1999,(1):83.

猜你喜歡
借鑒高等教育思考
淺談中國傳統圖案在標志設計中的運用
關于應用型計算機專業培養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術的護理技能虛擬教學平臺設計與實現
《華盛頓郵報》轉型的實踐與借鑒
少兒圖書館小志愿者工作的意義和思考
日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對中國的借鑒
淺論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中國高等教育供給側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內涵、路徑
高等教育教學中的重與輕分析
“語用”環境下對古詩詞教學再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