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創新教育體系構建的目標與途徑研究

2017-01-17 15:30史曉云王增利
中國林業教育 2017年3期
關鍵詞:體系大學生課程

陳 動 史曉云 王增利 楊 強

(南京林業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南京 210037)

高校創新教育體系構建的目標與途徑研究

陳 動 史曉云 王增利 楊 強

(南京林業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南京 210037)

培養具有創新思維的大學生是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的高級階段,也是提升國家綜合科技創新實力的客觀要求。針對目前高校創新教育體系構建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構建高校創新教育體系的途徑:首先,應設置科學合理的教學體系和教學內容;其次,應創新教學方法;第三,應重視對大學生的人文教育和關懷;第四,構建大學生創新成果孵化機制。高校創新教育體系構建完成后,學生具備了較強的實踐能力,高校提升了科技實力。

高等教育;創新教育體系;人才培養

一、高校創新教育體系構建的必要性

1912年奧裔美國經濟學家約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在《經濟發展理論》一書中首次提出“創新”一詞。他認為創新是建立一種新的生產函數,也就是把一種從來沒有的生產要素和生產條件的新組合引入到生產體系中[1]。通俗來講,創新就是打破常規,走他人不曾走過的路,創新是顛覆也是創造,縱觀幾千年歷史,凡是社會的進步、文明的提升,無不與創新息息相關。人類從誕生之初就被各種各樣的創新產品所惠及,可以說沒有創新就沒有社會的發展和人類璀璨的文明。創新主要源于高校和科研機構,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創新水平,尤其是大學生的創新水平,影響著國家科技發展的前景。筆者認為高校大學生創新教育從廣義而言是指由高校的主管部門、高校主體和服務高校的相關機構和企業共同為人才培養、知識創新、知識轉化、知識推廣以及服務社會等所組成的有序的復雜系統。在該體系中代表高校主體的師生等“人”的要素構成了整個高校創新教育體系的核心,他們既是創新教育和創新知識的創造者又是傳播者,他們既是創新教育體系規則的制定者又是踐行者。從本質而言,高校創新教育體系就是指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技能,進行創新教育的一系列教育活動的總和。

(一)國家戰略發展的需求

李克強總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理念,旨在提升大眾創新思維,打造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新引擎。2015年習近平主席在“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上指出:“堅持創新發展,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等各方面創新,讓創新貫穿黨和國家一切工作,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必須把發展基點放在創新上,形成促進創新的體制架構,塑造更多依靠創新驅動、發揮先發優勢的引領型發展。培育發展新動力,優化勞動力、資本、土地、技術、管理等要素配置,激發創新創業活力,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釋放新需求,創造新供給,推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蓬勃發展”。創新已成為增強國家綜合實力的必要條件,是評價和衡量公民是否是創新型人才的重要標準。作為培養人才重要陣地的高校和科研院所,構建其完備的創新教育體系,是提高當代大學生創新意識、培養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必然途徑,也是提高我國未來科技創新水平的重要保障。

(二)高校師生自身發展的需求

在高校和科研院所構建大學生創新教育體系,師生都將從中獲益。對教師而言,大學生創新教育體系的培養屬于人才培養的高級階段,首先要求教師具備扎實的專業功底、積極探索的科研精神和根據科技發展前沿及時調整自身知識結構的國際性視野,不斷提升自身的創新意識和科研水平。對大學生而言,創新活動是培養大學生科技創新能力的必然途徑,通過從事創新活動,可以促進大學生獨立思考,培養大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開闊視野,激發學習的熱情,全面提升大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質。其中“獨立思考”的特質在創新活動中顯得尤為重要,美國哈佛大學《學生生活指南》宣稱“獨立是美國學術界的最高價值”,由此可見,獨立思考在創新教育人才培養中的重要地位,它是所有教育過程的共同要求,也是所有創新人才所具有的共同品質[2]。

二、高校創新教育體系構建中存在的問題

(一)培養創新人才的基本職能沒有得到充分的體現

“培養高級專門人才”是高校最基本的職能。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發展科學研究”和“服務社會”的職能已經占據了高校的主流,“培養創新人才”最基本的職能反而越來越弱化,這種本末倒置的現狀,嚴重阻礙了創新人才的培養。為了改變現狀,浙江大學專門設立“浙江大學心平獎教金”,以表彰功底扎實、業務精湛、人才培養突出、關愛學生成長的優秀教師,提升創新人才培養的氛圍。教育是民族創新的原動力,提高國家的綜合國力,必須重視對人才的培養,尤其要全面科學地構建高校創新教育體系。

(二)重科研而輕人才培養

目前,高校和科研院所往往為了科研而科研,輕視人才培養,更談不上對創新人才的培養。國家對高校的財政投入很大程度上依據高校的科研水平;高校對教師的綜合考核(績效、評優和職稱評定等),也無一例外主要依據教師的科研能力??蒲性谝欢ǔ潭壬献笥伊烁咝=處煹摹懊\”,也決定了高校發展的速度和高度。在這種背景下,如何構建高校完善的創新教育體系,如何培育真正有影響力的優秀創新人才,如何提高創新人才培養的質量,已成為各高校面臨的重要問題。

三、高校創新教育體系構建的目標與途徑

(一)構建科學合理的教學體系和教學內容

目前,雖然高校課程的設置相對比較合理,但是仍然存在著選修課程不足、課程之間的融合貫通性不強[3]等缺陷。首先,選修課尤其是人文類選修課程得不到高校的重視,而人文科學在社會發展中往往扮演火車頭的角色,能夠回答社會如何發展、向什么方向發展和最終發展的目標等一系列重大問題。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校長桑普爾認為:“在我們這個現代化的時代,大眾最大的需求是受到真正的人文教育,即對大眾的教育應包括語言、文學、藝術、體育、歷史和其他自然科學,不管他們將從事何種職業”[4]。因此,培養創新型大學生,增加人文學科的選修課勢在必行,通過這些課程的引導,可以讓學生更多地去思考人生發展和定位等關鍵問題,使他們將自身的興趣和特長與自己將來從事的職業達到完美的匹配,從而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體現。

其次,各高校需要在課程和學科間的融匯方面進行研究。教師除了要具備深厚的專業功底之外,還需要嘗試編制一些跨課程甚至跨學科的教學案例,并設置對應的一系列教學實驗,提升學生在課程和學科間的融會貫通能力。交叉學科間的融合,往往更易捕捉到創新點[5],可以開啟大學生對一個新的領域的興趣。通過一定范圍內的試點,將一些成功的案例編纂為大學生必修課的特色教材。學校應根據學科發展的定位及時修訂教學大綱,刪除一些過時、陳舊的課程,同時更新一些有特色的學科和專業,讓學生在有限的學習時間內能夠把握行業發展的前沿。

同時,高校也應引入一系列彈性的大學生考核機制,將課程考試內容分散到課堂回答問題、課堂報告和課后實踐報告等諸多環節的考核中,強化大學生課堂的思考能力和課下動手實踐能力[6]。在課程考核內容方面,應盡量弱化客觀題所占的比例,多設計一些具有開放性和前瞻性的主觀題,讓學生用不同的方法,從不同的視角去審視同一個問題。以筆者所講授的“遙感理論與方法基礎”課程為例,由于該課程是由計算機視覺、地理學和計算機圖形學等學科構成的交叉學科,除教授基本的學科知識外,該課程主要通過設置一系列融合多學科知識且具有前瞻性問題的程序設計作業引導學生如何求解問題,讓學生在課外動手實踐中激發創新思維,提升他們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合理的教學方案和課程設置、靈活且具有彈性的考核機制、教師前瞻性的點撥往往會激發學生最珍貴的創新思維。

(二)創新教學方法

1.在互動教學中培養大學生的創新思維

教師首先要加強自身的科研功底,根據學科的發展及時更新課程結構,善于從科研課題中提取適合課堂的教學案例,讓所授課程能夠與學科發展與時俱進。教與學是一個相互過程,教師在啟發式教授的過程中要讓學生充分參與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教學互動中有所思,提高大學生的學習和科研興趣,提高他們深入分析問題的能力。教學過程絕不僅僅是傳授給學生一個概念或一個算法,而是讓他們在潛移默化中思考這些知識背后所蘊藏的為什么。筆者在教授“數字地球”時,會專門留出一部分學時讓學生分組匯報與“數字地球”相關的前沿科技,匯報結束后,學生和教師集體討論相關技術難點和應用前景。這個過程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對科技前沿的關注熱情。而對于研究生而言,導師需定期召集小組內部的學術研討會,由導師把握學術研究的方向,學生集思廣益,在學術討論中從不同視角審視問題,討論課題的重點和難點,這些互動活動有助于拓寬研究生的科研思路,激發他們科研創新的靈感。

2.以多種教學形式激發大學生的創新意識

高校相關部門可通過組織校內或當地高校間的學術和技能活動(譬如軟件設計大賽、演講比賽和藝術作品展示等),啟迪大學生的創新思想,增強他們對科技、藝術等方面的興趣,并將大學生在上述領域取得的成績統一納入學生綜合評價體系,促進學生新思想、新方法、新理念的萌芽和成長。例如,各高??梢猿浞掷卯斀裼嬎銠C網絡和大數據技術,通過構建校園智能網絡平臺,整合學術交流、培訓講座和圖書館等資源,讓學生第一時間了解最新科技前沿知識,為人才培養提供及時和廣泛的信息獲取渠道,使學生能夠在科技前沿知識中獲取靈感。有條件的區域,應構建區域內高校和研究機構咨詢共享聯盟,通過搭建網絡互聯互通平臺,共享高校/科研院所間的圖書、學術報告、作品展覽、比賽咨詢和學術培訓等資源,最大程度上激發大學生的創新意識。

(三)重視對大學生的人文教育和人文關懷

高校教育創新體系要重視人文教育[7],要善于捕捉大學生的心理特點,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大學生的創新思維。高校教師要對大學生時刻懷有一顆關懷和包容的心,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給予他們更多的鼓勵和關懷。在對學生人文關懷的基礎上,教師所具備的優秀創新品質往往更容易被學生所認同。同時,高校相關部門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氣氛,形成共同學習的氛圍。大學生初入校園,學習基礎往往差別不大,他們認為別人可以做到的事情,自己同樣也可以做到。教師應有針對性地利用大學生這種不服輸的心理,在班級甚至整個高校營造一種濃郁的學習氣氛,最大程度地激發大學生自身潛能。具體執行時,學校相關部門要注重引導,對表現突出的優秀大學生進行及時宣傳、表彰和獎勵,彰顯學校以學為先的理念。對于表現突出的研究生,導師還可以根據自身課題情況,給予研究生一定程度的科研獎勵[8],在課題組內部營造一種外在的激勵,最大程度上提升研究生的綜合能力和創新能力。

(四)建立大學生創新成果孵化機制

國家和地方政府每年要投入專項經費,支持學生開展自主研究、學科競賽、科研訓練等創新實踐活動。各高校應積極爭取校外資源,設立大學生專項創業扶持基金,用于支持在校大學生和年輕校友開展創業實踐,提升大學生創業實踐能力[9]。學校還要積極宣傳“走出去”的政策,與海外知名高校對大學生進行聯合培養。同時,高校還要鼓勵大學生根據自身情況,向國家留學基金委、地方政府、就讀高?;驍M申請留學的海外高校申請留學獎學金,拓展大學生的國際視野。對于大學生的一些創新成果,地方政府或者高校要設立專項基金,建立校內外對接的創新成果孵化體系,從校內實踐中心、創業團隊孵化器到創意產業園、大學科技園,形成完整的扶持鏈條,從場地、資金、政策、培訓等多方面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萍汲晒陥髮@菍W生成果轉化的重要途徑,由于大學生對專利申請途徑缺乏了解,學校應組織專家進行專利申請指導,支持和鼓勵大學生積極申請專利,幫助學生完成科技創新成果的轉化。

四、高校創新教育體系構建的成效

大學生是高校構建創新教育體系的最直接受益者,他們踏入社會后將會具備全球化的國際視野,具備更多的人生選擇,也會更加適應當今競爭激烈的社會形勢。對高校而言,如果能夠構建完善的創新教育體系,高校將會提升自身教育特色,在同行高校中起到引領和示范作用。對國家而言,大學生是國家科技發展的未來儲備人才,大學生的創新水平直接影響到國家未來創新的后勁和可持續性,所以從國家經濟和科技發展的宏觀戰略出發,高校構建大學生創新教育體系是當今全球知識經濟背景下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

[1] 劉道玉.論大學創新體系的構建[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52(4):1-7.

[2] 姚剛.試論創新型大學生教育體系的構建[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36(5):214-217.

[3] 張鵬,于蘭,劉助柏,等.高校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現狀及對策研究[J].大學教育科學,2005(3):50-53.

[4] 王根順,饒慧.論我國高校課程設置中存在的問題[J].上海高教研究,1995(5):59-62.

[5] 趙彬彬,熊旭平,戴全發,等.地理信息交叉學科大學生科技創新能力培養途徑探析——以測繪工程專業為例[J].測繪工程,2016,25(6):76-80.

[6] 余華東.大學生創新能力的構成要素探究[J].太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0(3):116-121.

[7] 張曉鵬.美國大學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探析[J].中國大學教學,2006(3):7-11.

[8] 魏天興.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幾點思考[J].中國林業教育,2010,28(1):48-51.

[9] 衣俊卿.對高等學校開展創業教育的理性思考[J].中國高等教育,2002(10):12-14.

(責任編輯 王 偉)

南京林業大學2016年教學質量提升工程建設項目“高校大學生創新體系構建策略研究”,項目編號為00644-06-00999。

猜你喜歡
體系大學生課程
數字圖像處理課程混合式教學改革與探索
構建體系,舉一反三
軟件設計與開發實踐課程探索與實踐
為什么要學習HAA課程?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A—Level統計課程和AP統計課程的比較
“曲線運動”知識體系和方法指導
讓大學生夢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屆大學生演講比賽圓滿落幕
他把孤兒院辦成大學生搖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